思维模式的转变

真实就是不断练习放手那个“应该”的自己,从而拥抱真实的自己。

这一步绝对意义深远,尽管看起来只不过是微小的心理转变。

观念上的这种转变是根本性的:让一切“流经”你的生活,而不是与之对抗,你会前所未有地发现:他们或许并不属于你。

举个例子:如果被困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让你觉得恶心,到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个岗位,不要苛责自己,也不要紧盯着损失,你可以把这一切看作你真实的自我正在“放下”不需要的东西。

虽然眼睁睁看着它流走或许会有些痛苦,但你也为其他东西,那些与你天生的愿望与能力相一致的东西,留出了空间。许多敏感的人都会面对这样一种挑战:不知道要在生活中留下什么、放弃什么,才能避免被不必要的责任及刺激累到不堪重负。

这时,真实就非常有用:只是真实地做自己,不做超出你的局限性的事,不要努力成为不是你的你,你自然而然就会过滤掉生活中的坏苹果,吸引到与你最相宜的人,遇到最适合你的机会。

思维模式的转变

许多敏感的人都会面对这样一种挑战:不知道要在生活中留下什么、放弃什么,才能避免被不必要的责任及刺激累到不堪重负。这时,真实就非常有用:只是真实地做自己,不做超出你的局限性的事,不要努力成为不是你的你,你自然而然就会过滤掉生活中的坏苹果,吸引到与你最相宜的人,遇到最适合你的机会。

思维模式的转变

不是扭曲自己去适应某个既定模式,而只是全心全意真诚地做自己,这会让通往成功与幸福的道路变得简单许多。这样一来,某些不再对你有所帮助的人、事以及情境,都会离你而去,哪怕一部分的你仍然认为他们是你想要的、需要的。你可能需要哀悼一下这些丧失,而一旦你能够信任这个过程,面对人与关系,你会获得一种深刻的宁静感。

思维模式的转变

下次感到被拒绝或者被抛弃的时候,记住关系永远是两个人的舞蹈,而不是一厢情愿。就当生命的事件与关系是按照某种自然顺序展开的:两个人相互吸引,有缘相互学习,相伴走一程,后来到了结束的时刻,旅程自然会有终点,到了,两个人就分开了。不断练习,慢慢你就开始觉得,世间万物,人、地方、工作,都像宇宙中的原子,或自然界的元素一样。万物聚散无凭,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苦。最后,整合的真实自我会发出独特的振动频率,只有与你类似的人才能辨识出来。

为了让这个去伪存真的过程能够帮到你,你必须对它的能力有信心,相信它是本性“过滤器”。让真实的自己引导你去生活,对的人,合适的机会就被你吸引。

思维模式的转变

慢慢地,你就会了解并接纳独一无二的你:你的力量、你的弱点以及你的偏好。你会捍卫你的真实自我,守护你的自尊,引导自己定下健康的人际边界。细想一下下面这段来自玛格丽特·扬(Margaret Young)的话:


“人们常常把日子反着过:努力得到更多的东西,或者金钱,以为这样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自己就会幸福。实际上,真正能让一个人幸福的做法恰恰相反。你必须首先成为真实的自己,然后做你真正需要去做的事,这样才能获得你真正需要的东西。”——玛格丽特·扬《呼吸》,2011


有了信任的感觉,你就能仰赖自己的真实性,过滤掉不属于你的东西,让自己的生命从头到尾都丰美富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都会   不堪重负   相宜   局限性   这样才能   自然而然   不必要   万物   有用   努力   东西   真实   关系   幸福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