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是悦读 | 孩子经常让你头疼,试试这两种方法……


正确地和坚持使用合理后果,会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能够令人惊讶地减少和孩子之间的摩擦,增进家庭和谐。孩子能够很快看到这些后果的合理性,通常会非常配合,毫无怨言地欣然接受。


利用自然结果让孩子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我们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真实和诚实的学习机会。


使用合理的结果,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我们不能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能强迫,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健康行为。


既然惩罚和奖赏无效,那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呢?嗯,如果妈妈忘了烤箱里的蛋糕,会发生什么?根据正常逻辑,蛋糕会烤焦,这是她健忘的自然结果。如果我们让孩子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我们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真实和诚实的学习机会。


闻是悦读 | 孩子经常让你头疼,试试这两种方法……


▐ 壹


十岁的艾尔弗•雷德上学时经常忘记带午饭。每次妈妈发现他忘了,就会赶紧把午饭送到学校,并且厉声责备他忘性大,害自己为了给他送饭多跑一趟。而艾弗尔•雷德总是以发脾气回应妈妈的指责和说教,同时继续忘记带午饭。


一个人忘记带午饭的自然结果是什么?他会挨饿。妈妈可以告诉艾尔弗•雷德,她不再认为让他记得带午饭是她的责任。如果艾尔弗•雷德又忘了,妈妈可以不理他的抱怨。


事实上,这根本不是妈妈的问题。艾尔弗•雷德一定会很生气,因为这时他还会认为妈妈有责任提醒他要记得带午饭。妈妈可以平静地回答:“艾尔弗•雷德,你忘了带午饭,我也觉得很惋惜。”(这可能也需要跟学校确认,艾尔弗•雷德忘记带午饭,不是因为有人会借给他钱让他买午饭。)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妈妈加上这样一句“也许这样会给你一个教训”,她立刻把自然结果变成了惩罚。关键是我们措辞的目的,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克服这个困难,而不是我们替孩子决定,让他做我们想让他做的事。


“让孩子挨饿”这个想法,对很多父母来说很可怕。当然,挨饿的滋味很不好受。但是偶尔少吃一顿午饭,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伤害,而这次挨饿的滋味却能够有效地刺激艾尔弗•雷德记得带上自己的午饭,更能减少比挨饿滋味更糟糕的战争和摩擦。我们没有权利替孩子担负责任,也没有权利替他们收拾残局,因为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事。



闻是悦读 | 孩子经常让你头疼,试试这两种方法……



▐ 贰


四岁的爱丽丝体重较轻,而且容易感冒,爸爸妈妈都坚信,只要她得到更多营养就能改善体质。爱丽丝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了几口饭,喝了点牛奶。当父母开始交谈时,她就对吃饭失去了兴趣,她把胳膊放在餐桌上,用手撑着头,无聊地开始玩碗里的食物。爸爸这时提醒她:“快吃呀,宝贝!快点吃你的晚饭。”爸爸的语气很和蔼,充满疼爱。爱丽丝可爱地笑了一下,又吃了一口。


爸爸妈妈又开始聊天,爱丽丝嚼了两下,又不吃了。妈妈停下和爸爸的对话,跟爱丽丝说:“宝贝,快点嚼,嚼了咽下去。你想成为一个健康高大的孩子,对不对?”爱丽丝使劲嚼了几口。爸爸接着说:“这才是我的乖女儿。”然后只要爸爸妈妈一开始说话,爱丽丝就停下来,不吃饭。整顿饭都在爸爸妈妈对爱丽丝不停的哄劝中进行。


爱丽丝不吃饭的目的,是要得到父母的关注。我们稍微观察一下父母的行为,不难发现这一点。


吃东西以维持生命,这是人类的本能。当孩子吃饭出现问题,一定是父母的方式出了问题。吃东西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少管孩子闲事。


引导爱丽丝正常吃饭的最佳方法,就是“允许”她吃饭。如果她拒绝吃饭,父母应保持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完全避免说教。大家都吃完饭以后,就正常收拾。


到了下一顿的时候正常开饭。如果爱丽丝依旧拖拖拉拉,还是不用说教,只是保持友好和善的氛围,这个态度暗示:“如果你想吃,这里就有饭,如果你不吃,说明你不饿。”如果孩子拿着食物玩,就把食物静静地收走。不用恐吓惩罚,也不用奖赏贿赂(比如说吃完饭就可以吃甜点)。爱丽丝可能会在一个小时后抱怨肚子饿,要求吃饼干或喝牛奶。


这时妈妈可以友好地回答:“你肚子饿,真是抱歉,咱们晚饭六点开始。要等那么久才有东西吃,真糟糕呀。”不论爱丽丝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可怜,妈妈都要让她饿着,因为这是不吃东西的自然结果。如果因为不吃饭就打孩子,给孩子带来的是痛苦和惩罚,因为这里面有父母的强迫和干涉。饥饿带来的不舒服,不是大人强加的,而是不吃饭造成的。


为什么父母打孩子的时候,不会因为孩子的疼痛而不安或懊恼,反而会让孩子因自己的行为而体验饥饿忧心?表面上看起来,父母深信给孩子提供食物是自己的重大责任,看着孩子挨饿而什么都不做,这就不是好父母。


闻是悦读 | 孩子经常让你头疼,试试这两种方法……


然而,我们对吃过分注重,对孩子瘦弱和健康焦虑不安,通常都是面具。父母可能选择相信自己这么做是出于责任感,而事实上这是掩饰控制孩子的想法。“我的孩子应该按照我的想法吃东西。”很多父母受到这种控制欲的驱使,爱丽丝就是为了反抗这样的控制权。


当爱丽丝感受到这个权威没有了,她没有了反抗的对象,不吃东西对她没有什么好处,爱丽丝自然就会好好吃饭了。这个改变可能需要花一段时间,而且肯定需要耐心。


当逻辑后果被用于恐吓,或者在家长发怒中使用,那它就不再是逻辑后果,而变成了惩罚。孩子们很快就能感受到两者的不同,他们会回应逻辑后果,反抗惩罚。


爱丽丝的父母决定使用逻辑后果。当爱丽丝又拖拖拉拉不吃饭时,妈妈有些不高兴,但她什么也没说。爸爸妈妈聊天的时候也不开心。他们看到的,是自己面前摆着个大问题,这个孩子心不在焉地玩着食物。


爸爸妈妈快吃完时,爸爸对爱丽丝慈爱地说:“爱丽丝,快点吃午饭。如果不吃,你知道到不了晚饭的时候你就会肚子饿,而两顿饭之间是没有东西吃的。你不想饿肚子,对不对?”爱丽丝回答:“我吃饱了。”“好吧,你肚子会饿的。记住,晚饭前没有东西吃哦。”


这不是合理的逻辑后果,依然是惩罚,爱丽丝受到“饥饿的恐吓”。爸爸妈妈还是对她吃饭高度关注,只不过用不像以前那样引人注意的方式表达而已。他们仍然想强迫爱丽丝吃饭。聪明的爱丽丝感受到,自己挨饿时他们会很难过。所以她仍然拒绝吃午饭,要用“挨饿的痛苦”反过来惩罚父母。


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爱丽丝的父母发自内心地不在意她吃饭。吃饭是孩子个人的事情,她可以自己解决。她可以选择吃或不吃,她可能会饿或不饿,这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放手让孩子自己承担这些后果。


当我们说这是个“合理的逻辑结果”时,父母们很容易误认为这是一种对付孩子的新方法,借此对孩子要求更高。孩子们很快就能察觉父母的真实动机,识破这些其实被掩盖了的惩罚。


采用这个方法的真谛,在于父母如何运用。父母在这件事情上放手,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这个结果发生。这个结果有两种可能,带来不同的意义:不吃饭的自然结果是挨饿和不舒服,而吃饱饭的自然结果是满足和舒服。


闻是悦读 | 孩子经常让你头疼,试试这两种方法……



▐ 叁


同样的方式也可以用在早上叫孩子起床上学上。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个闹钟,向他们说明不再负责叫他们起床和准时送他们到校。(不是妈妈去上学!)妈妈不再催促孩子,放手尊重孩子,如果他们拖延或者忘记课本或作业也不介意。如果孩子没坐上校车,他可以自己走去学校--即使路途遥远。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做得到。

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只是多想一下,然后那个合理的自然结果自己就出现了。我们只需要问自己:“如果我不插手,会发生什么?”没做作业,老师会生气;玩具坏了,就没的玩;衣服不放进洗衣机,就不会被洗,等等。

使用合理的结果,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我们要知道,现在我们不再生活在专制独裁、要控制孩子的社会里,而是一个民主的、要引导孩子的社会里。我们不能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能强迫,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健康行为。


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来练习,知道这种新模式成为我们的第二习惯,而且这个练习的过程并不容易,要求我们进行大量思考,经常练习提前想象后果如何。不需要成人介入而自然发生的事情,就是自然结果。例如孩子睡过头,就会迟到并面对老师的不高兴。我们也可以人为安排,让孩子体验不良行为的后果(这是逻辑后果)。


自然结果没有父母的干涉,压力完全来自于现实情况,这样的结果经常有效。相对应的逻辑结果,除非家长非常谨慎并确定,否则不能用在“权力之争”的情况中,因为这样会将逻辑结果演变成对孩子的惩罚或报复。因此,自然结果通常比较有效,而逻辑结果运用不当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闻是悦读 | 孩子经常让你头疼,试试这两种方法……


假如鲍比没有倒垃圾,妈妈就不让他看电视,这两者没有逻辑联系。不论妈妈怎么说教,鲍比听到的都是“你没有倒垃圾,所以我要用不让你看电视来惩罚你”。这种情况下,一种可能的逻辑后果是,妈妈不愿意在有很多垃圾的厨房里做饭。另一方面的可能是,星期六鲍比需要做完家务活,再参加球队训练,那么合理的逻辑就是,他需要做完该做的事才能去练球。


正确地和坚持使用合理后果,会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能够令人惊讶地减少和孩子之间的摩擦,增进家庭和谐。孩子能够很快看到这些后果的合理性,通常会非常配合,毫无怨言地欣然接受。


父母越少提到“后果”这个词,惩罚的感觉就越小。当然,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即刻的可行后果,那我们需要等待另一个机会。有时候,通过和孩子讨论,征询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也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假如父母和孩子陷入“权力之争”,就让后果变成了惩罚,丧失了效果。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觉察,不让自己落入这个陷进。我们需要经常提醒自己:“我没有权利惩罚一个和我享有同等地位的人,我有责任引导我的孩子。我没有权利强迫他人接受我的意愿,我有义务不对他人的过分要求妥协”


——摘自鲁道夫•德雷克斯、微姬•索尔兹《孩子: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爱丽丝   孩子   午饭   晚饭   逻辑   后果   想法   食物   权利   爸爸   父母   东西   自然   妈妈   方法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