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抑郁症治疗效果的不只是医疗条件,更多的是人们的偏见

8月27日,世卫组织宣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字:新冠疫情正在冲击精神健康领域,全球近10亿人受到精神问题影响。

限制抑郁症治疗效果的不只是医疗条件,更多的是人们的偏见

具体来看,目前,全球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有害使用酒精导致每年有300万人死亡;只有少数人能享受高质量的咨询和治疗;在中低收入国家,75%的精神患者不能得到任何治疗。由此,世卫组织呼吁大规模增加对精神卫生的投入。这其中,一项疾病以极快的发展速度引起了世卫组织的高度警惕:抑郁症。

抑郁症,《精神病学》一书对发病原因描写道: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生化、生理、内分泌以及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

限制抑郁症治疗效果的不只是医疗条件,更多的是人们的偏见

1977年,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精神病科医生乔治·恩格尔提出了著名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成为广受认可的抑郁症精神障碍病因解释。简单地概括这一模型解释的抑郁症病因就是:遗传造了枪,环境上了膛,负性生活事件负责扣下扳机。

世卫组织表示,全球已有3.4亿抑郁症患者,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此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而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之下,抑郁症也许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

21世纪,抑郁症已经成为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抑郁症的自杀风险高,2/3的患者有过自杀观念,半成以上患者尝试过自杀或自伤行为。2018年,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首要致残原因。

限制抑郁症治疗效果的不只是医疗条件,更多的是人们的偏见

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不是单纯心情不好,而是一种情感障碍,存在生理上的改变。抑郁和感冒、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不是自寻烦恼,是飞来的横祸,是不由人的。它和个人意志无关,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但在全球传统文化中,仍然对此抱有误解。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心理问题并不像生理问题那样有充分的仪器检查来明确疾病的诊治,于是,人们普遍对“精神病”一词有“病耻感”。

美国《疾病的隐喻》一书对病耻感做了明确定义:当社会逐渐把一些“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一种道德评判时,患者会因“蒙羞”而拒绝向家人、外人透露自己的病情。而抑郁症,正是病耻感的最大来源之一。一系列误解,导致了原本就治疗困难的抑郁症,更为难以治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恩格尔   精神病科   乔治   疫情   病因   偏见   误解   生理   患者   模型   人类   条件   疾病   精神   组织   医疗   社会   更多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