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欢迎来到月月说书,我是月月,分享书中故事,解读大众人生。今天, 我将为你说说《半小时漫画唐诗2》这本书写的,唐诗后半场:中晚唐时期。

我们通过前两天对《半小时漫画唐诗》的学习,了解了诗简略的发展史,也学完了唐诗上半场:

经过初唐对前朝遗风的挑战,不仅将唐诗在盛唐时期推入了高潮阶段,唐诗也进入了“诗生巅峰”。

这个时期出了个贺知章秒杀了初唐的各路高人,从初唐默默无闻的小跟班混成了盛唐时期的大佬,逆袭秘诀就是长寿,当然也离不开他多年的勤耕不辍;

这个时期出了个嫡仙人还出了个维摩诘。这俩人虽未在仕途上获得理想的成就,却一边享受一边狠狠的过了把吐槽瘾,妥妥的抓住了大唐盛世眼看要歇火的辉煌时光,大放异彩;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另外一个人,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他人虽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虽被称为“诗史”,但他的成名却在人逝世以后。

不仅硬生生从盛唐给排挤到了中晚唐,活着的时候忧国忧民也没过上什么好日子。

杜甫(712-770)

这个人就是杜甫。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小时家境优越,受多种文化的熏陶,为他以后的诗作打下了基础,7岁就能作诗。

少年时游山西游吴越,24岁时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落榜。

当时父亲在兖州做司马,杜甫又到齐赵一带畅游了四五年,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天宝744年,33岁的他在洛阳与44岁的李白相遇。俩人把酒言欢,相约游河南商丘、开封一带,还跑到王屋山寻找仙人、采仙草、酿仙丹。

路上又遇到新队友高适,组成三人团一起浪。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寻仙一无所获后挥泪而别,据说,这次分开以后大李杜俩人虽情深似海却再也没见过面。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36岁时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因为李林甫说“野无遗贤”,杜甫又落榜了。从此他的人生也远离了无忧无虑、年少轻狂的时光。

杜甫想,既然考试不行,那咱找个大腿傍傍吧。结果呢,多方投稿都没有回音。

老爹也走好几年了,没有经济来源食不果腹,只好给贵族当宾客边写诗,边兼职卖药维持生活。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朝扣富几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天宝751年,好不容易逢玄宗举行祭祀盛典赶紧写了求职信,得到玄宗赏识,李林甫又出来捣乱,没捞到一官半职。40岁后,不仅日子穷困潦倒,身体也比较虚弱。

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沉年苦无健。

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直到44岁,“长漂”十年才勉强得了个正八品下的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负责管理门禁锁钥、守兵甲器仗。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同年,家中断粮饿死小儿。同年,国家爆发安史之乱。次年,杜甫颠沛流离中被叛军俘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同时被俘虏的还有王维,不过杜甫这样的小芝麻官他们看不上,杜甫也就乘机溜了去投奔新皇帝肃宗,肃宗给了杜甫人生有史以来最大的官左拾遗。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这下,杜甫人生应该转运了吧。不,左拾遗是专挑皇帝毛病的,杜甫耿直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贬了,写出了《三吏》《三别》。

安史之乱(755-763年)后权臣内斗、潘镇割据、宦官专权更甚,再加上皇帝个个短命,国家摇摇欲坠。

无可奈何的人生,生活困苦、官场黑暗,杜甫干脆辞了职,各处投奔亲友,期间得严武等朋友的帮助在成都搭建了茅屋。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严武死后又出去四处漂泊,到夔州时,承蒙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暂居夔州。此时杜甫已经55岁,现存的诗中三分之一都在这里写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7岁时杜甫思乡心切,辗转想回家乡,但自己不仅身体上羸弱多病,经济上吃饭都困难,又逢乱军当道,回家的路断断续续。

770年,59岁的杜甫于潭州往岳阳的船中逝世。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想要入仕,却只能把他的家国情怀写进诗里。

用一笔一墨写下人民国家的兴衰荣辱,从五言到七言、从古体诗到近体诗,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

无论自己处于什么境地,从犄角旮旯也要把家国情怀实实在在写了个遍。

但是却生而无几人知,死后才出名,这还是得益于他的铁杆粉丝元稹。

元稹(779-831 )

元稹不仅疯狂的夸杜甫,还把李白搬出来比较,认为李白比杜甫差远了,把白居易拉出来一起为杜甫疯狂打call。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

元稹出生河南,八岁丧父,15岁参加明经科考,一举中第,二十三岁通过吏部考试授校书郎。

这时候写了后来被改编成西厢记的《莺莺传》,引领了整个唐代传奇小说的风潮;

这时候也遇到了他一生的挚友白居易,两人一起写诗唱和,提倡“新乐府运动”,组成了诗坛上面的“元白”组合。

28岁参加特殊人才选拔考试,又一举中第,看来是个考霸。不过他也官授左拾遗,不仅官跟杜甫一样,人好像比杜甫还耿直。

接二连三的上表,把朝廷从上到下给撸了个遍,结局自然也是被贬。

更不幸的是家母也在同一时段去世。元稹回家守孝了三年,重新出山也被人赏识,提拔成了监察御史,又刨根问底平反冤假错案,连死去的人都得弹劾一遍,只好又把他贬了。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好巧不巧,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恩爱有加的妻子也在这时去世了,元稹写了《遣悲怀三首》《离思五首》悼念妻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谁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后来又出了个牛李党争,元稹也被牵连,加上他觉得不对就是要说的性格,把他一贬再贬的人生也进行到底,最后被贬到武昌时病逝,时年53岁。

诗鬼李贺(790-816)

要说悲惨,比杜甫元稹还惨的应该是李贺。他总共经历了德、顺、宪三朝皇帝,却只活了27年,正是安史之乱后潘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时候。

李贺虽是皇族后裔,家里却穷得叮当响,自幼身材矮小,体弱多病。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7岁能写诗8岁能写文,很小就颇有名气,18岁访韩愈写《雁门太守行》得韩愈赏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但这时父亲去世了,得回家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参加科考,顺利入围殿试。

又有人说他名字犯忌讳,不能参加科举。于是李贺只好托关系谋了个祭祀典礼的小官,写了《李凭箜篌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本来身体就弱还一直996,硬抗了三年实在太累了,只好另谋出路:当兵。结果,选的部队战斗力太弱,又被遣散回家,自己也病重,不久离世。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李贺的一生就是一个悲剧,但他在困难面前他从不气馁。

短短的人生写了一首首脑洞大开的经典诗,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也是少有的以“仙境鬼域”为题材的诗人。

白居易(772-846 )

老元一走,元白组合就剩白居易了。白居易不仅独自继续引领着新乐府运动,而且还有一个对诗歌的巨大贡献:开创了讽喻诗的写法。

写诗的基本原则就是反映时事,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不识字的老太太也要一听就懂。

听者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31岁参加吏部考试授校书郎,结识了23岁的元稹,俩人一起参加了制举。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白居易考中后当了长安附近周至县的县尉,想起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想起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的念头,又唤起了对盛唐的怀念,写了《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宪宗觉得白居易是个人才,破格提拔为翰林学士,看来这哥们比杜甫和元稹运气都好。

但没过多久,他也兼职当了个大家都当的官:左拾遗。一口气写了五十多首讽喻诗,得罪了不少人。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不过,家母去世回家守孝躲过了当砧板肉的机会,三年后出山又当了太子老师。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当宰相的好朋友武元衡因镇压潘镇割据太给力,被刺客宰了。白居易越职权发言要求追查到底,被三年前等着搞他的人抓住了小辫子。这一贬,写了《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后来虽回了朝堂,白居易学乖了,能躲就躲,独善其身,造福百姓。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节选自《中隐》

于846年75岁在洛阳逝世,当时的皇帝唐宣宗还写诗一首以作纪念。

诗囚孟郊(751-814)

安史之乱后四十年诗歌进入低谷期,在唐宪宗的治理下又出了一段中兴时期。

这会除了元白诗派,还有韩孟诗派的孟郊和韩愈,他们的诗放飞自我,风格奇特。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孟郊家境一般,小时候不合群,青春期就跑到嵩山隐居,到了30来岁又下山云游四海,结交了韦应物、陆羽等人,除了写诗就是到处玩。

41岁才想起来参加科举,42岁认识了认识了韩愈,和韩愈成了挚交,韩愈对他的诗作夸赞有加。

先后两次考进士都没及第,46岁考第三次才中进士非常开心写了《登科后》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太单纯,官场好复杂,没背景又不会走后门。

50岁才当了溧阳尉,官小工作也没什么意思,离家又远,遂写了《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后上班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来索性辞职不干,此时的孟郊已经是穷困潦倒,和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其实是说他俩作诗讲究推敲,爱在一个字上认真琢磨。

孟郊还爱以普通人生活中的点滴为题材写百姓疾苦,发扬“杜甫精神”。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不过孟郊是出了名的一穷二白,辞官后的十年先后做了一些小官也没什么大作为,勉强糊口,儿子也于自己先去了,64岁突发急病病逝。

韩愈(768-824)

韩愈不仅是韩孟诗派代表,也是一个倡导古文运动的牛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提倡写散文,要摒弃六朝写骈文的模式,写文得言之有物,宣传儒家的道。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韩愈从小没有父母,兄长也去世了,由嫂子带大,从小就发奋读书。

但是考了四次科举才中进士,考了三次吏部考试也没过,遂写了《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考试不行,那就给节度使做幕僚吧,边做边寻找大佬,看有没有被举荐的机会。

结果真回了长安,当了四门学博士,写了《师说》,还被某大佬推荐喜提监察御使。

这活比左拾遗安全点,专打别人小报告,不过还是被唐顺宗贬了。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被贬的韩愈发愤图强,深受老百姓好评,还写了《五箴》好好的反省自己,吸引了无数青年热粉。

这时韩愈的粉丝新皇帝唐宪宗上位,把韩愈召回了长安当自己的秘书:中书舍人。

恰逢潘镇又造反,韩愈跟着镇压立了功喜提刑部侍郎。结果喜不自禁多说了点话,反对皇帝迎佛骨,言多必失,贬你。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宪宗嗝屁换了新皇帝也是韩粉,韩愈又被召回,这回当了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孤身入叛军营,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叛军投降,坚守岗位直到57岁因病告假,逝于家中。

柳宗元(773-819)

唐宋八大家仅有的两个唐朝人,除了韩愈,另一个就是柳宗元。

柳宗元13岁能写诗,21岁考上进士,22岁的刘禹锡也同年考上进士,俩人成了铁哥们,合称刘柳。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任职校书郎期间,通过刘禹锡结识了王叔文,一起组织了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唐宪宗贬永州十年,搞下哲学,到处游玩。写了《永州八记》《黔之驴》《天说》。

逢皇帝特赦,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因为刘禹锡赏花时随口吟了首诗讽刺权贵,又被连带贬到了更远的柳州。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这时他也没忘刘禹锡家中老母无人照应,还给皇帝求情,和刘禹锡互倾情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在柳州抑郁不得志的柳宗元47岁病逝,托孤刘禹锡。写了一首史上最凉的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柳宗元流传下来的诗并不多,散文和寓言的成就更高些。

诗豪刘禹锡(772-842)

相比之下,柳宗元的铁哥们刘禹锡就要乐观很多。他的诗简洁明快,气势宏伟。

革新失败被贬到郎州十年,他写了《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召回京,游玄都观时,又乱说话,被贬播州,柳宗元和一帮朋友给求了情改贬连州。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在连州五年期间,家母去世,柳宗元也抑郁而逝,刘禹锡收养了柳宗元的孩子,用二十多年时间把柳宗元的作品整理为《柳河东集》。

离开连州后,职位先后有多次变动。在和州时发生了一桩比较能体现刘禹锡诗歌造诣的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与元稹、白居易、韦楚客相约一战,以金陵怀古为题作诗,结果元白直接搁笔举白旗认输。 还写了篇《陋室铭》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

仕途上没什么起色,晚年生活倒是过得比较闲适,常与白居易、裴度等交游赋诗,71岁卒于洛阳。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他写的山水诗、咏史诗都高扬开朗,别具一格。

杜牧(803-852)

和刘禹锡一样乐观豁达,内心强大的通史圣手杜牧。他擅长写咏史怀古诗,借古讽今,表达自己的抱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通晓经史,23岁写《阿房宫赋》,25岁写《感怀诗》,26岁进士及第,同年授校书郎,31岁被脑残粉牛僧孺授推官,居住扬州。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在扬州吃喝玩乐,写下了不少关于扬州的诗,积极出入风月场所,也写了不少香艳诗,大家对他的风评也就有点差。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但他对扬州真的是爱不释手,写了很多关于扬州的诗。晚年想起来自己只在扬州留了青楼薄幸名,还特意写了《遣怀》反省自己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33岁授监察御史,赴洛阳任职,但他对京官毫不感兴趣一直请求外调,躲过了甘露之变。 兴许是他熟知历史,直到大唐要凉凉了。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39岁时他的脑残粉搞出个牛李党争,被外放到黄州。被贬七年后,杜牧虽被召回朝廷,还是一直请求外放。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9岁杜牧病重逝世,去世之前开始烧自己写的诗,还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

大唐诗坛到此可谓百花齐放,宅男愤青各显神通,还出了各种CP组合、巅峰组合、创新文化运动,晚唐看来是要烂尾的节奏。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好戏总有压轴的,这会还有一个人凭自己的力量给诗生巅峰续命。白居易是他的超级迷粉,还放言说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

虽然晚唐时期罗隐、温庭筠、杜牧等都很厉害,但只有他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写诗。

而且这典故是个人都看不懂,但是人人都可以用不同的看法解释通顺。一脸千面,这就是朦胧诗派。

李商隐(813-858 )

朦胧诗派的鼻祖李商隐,诗写的有多好,人生就有多倒霉。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李商隐从小家境贫寒,九岁丧父,作为家中的长子得撑持门户。

一边靠给别人抄书挣钱补贴家用,一边发愤图强想要有一番大作为。

16岁因擅长古文比较出名,迁家到洛阳时认识了令狐楚、白居易等人。

令狐楚将拿手的四六骈文传授给李商隐,还让儿子令狐绹和他做兄弟。

李商隐有了靠山还是比较低调,一心一意的考试,结果屡考不中。

24岁才在灵狐绹的延誉下中了进士,这时令狐楚去世了。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有点慌,那年头没靠山寸步难行,正好李党的王茂元给他递了橄榄枝还把女儿许给了他,解决了人生两大事,何乐而不为。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别忘了他的恩师和好兄弟是牛党的,李商隐干的这事叫背叛师门,官场上的人就不太待见他了。碰巧,家母逝世守孝三年,守完孝老岳丈也走了。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这下李商隐傻眼了要混出名堂得接着找靠山啊,投靠了桂管观察使郑亚,不到一年郑亚被贬,李商隐又丢了官。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靠山还得接着找,这回是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正,不到两年靠山逝世,李商隐又得另谋出路。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隔了两年,妻子逝世可能帮李商隐分销了部分霉运,这次接招的西川节度使柳仲郢,勉强让李商隐过了几年安稳日子。

撼动诗史的唐诗,改变诗史的唐人末篇:中晚唐时期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但他壮志难酬一直郁郁寡欢,先后给灵狐绹、杜牧等投过求职信,都怕扫把星连带,没人搭理他。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直到45岁逝世,一生穷困潦倒也没能实现他的雄图壮志。

结束语

细数唐朝历史上真正具有原创实力的诗人,分别是盛唐的王维、李白、杜甫,中唐的白居易和韩愈,晚唐的李商隐。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定的信仰,都在写情、写景、写故事。

惟独李商隐很多诗都是“无题”,一生索求一生求而不得,读不懂的美。

每个诗人的诗却又都离不开人心。

关于《半小时漫画唐诗2》我们就分享完了,感谢你的阅读,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呢,评论区一起分享吧。

这里是月月说书,我是月月,和你共读一本书,见证彼此的成长,关注我明天见分享更多有趣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晚唐   连州   唐诗   盛唐   家母   诗史   时期   安史之乱   洛阳   扬州   长安   靠山   进士   杜甫   唐人   皇帝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