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上瘾行为心理公式

所有的上瘾行为都有一个心理公式:行动=动机×能力×触发。

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让孩子摆脱玩手机的行为,从而爱上学习,对学习欲罢不能。上瘾的习惯虽然很顽固,但要改变它并不困难。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行为上瘾有正反两面。我们要将行为上瘾的正面效应,为我们所用——以游戏化的思维引导孩子进行学习,参加学习有积分,有荣誉,有排名,以及相互PK。

孩子对手机上瘾后果有多严重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新闻:

四川13岁少年因手机被父母没收跳楼身亡;浙江15岁女孩因手机跟家人发生争执,从19楼一跃而下当场死亡;辽宁14岁少女沉迷手机游戏,将父母的6万元充值后因压力过大跳楼轻生;广西15岁少年小斌因沉迷手游导致中风瘫痪……

手机上瘾引起的并发症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低龄化,如颈椎变形、手指发育畸形、运动功能和视力下降……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随着孩子在每天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加,罹患焦虑症或抑郁症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焦虑、抑郁程度状与看电子产品的时间成正比

成瘾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童年期情感忽视

“童年期情感忽视”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说的是父母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会造成孩子心理创伤。

这种创伤会让孩子心里就像有个填不满的黑洞——如果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填补,他们只能转头去手机里寻找以此来弥补现实关系的缺失,在那些垃圾快乐中得到价值感、归属感和满足感。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只有父母到位了,手机才能退位。

不要用粗暴的方式直接禁止孩子玩手机,简单粗暴的禁止和压制,只会换来更大的爆发。心理学上把这种反应称为“禁果效应”。

成瘾行为背后的情绪:压抑

成瘾行为有两个共性:一是切断痛苦的感受;二是由内心批评的声音驱使。经常使用“压抑”这种防御机制的人,会越来越脱离“现实/真实”层面,很难发展出真正的自我认知。

当被压抑的情绪太多,人就会出现焦虑。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这时候,人的本能会驱使我们寻找一种熟悉的方法来应对这种压抑。但是这种方法只是暂时缓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带来一种新的“自我挫败感”。

一个人越多压抑,在生活中的感觉就越多被切断,这会导致过分“依赖于自我抚慰的习惯、仪式和惯例”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我们一边自己玩,一边却不让孩子玩。这种“双标”的教育是无法得到孩子认同的。优秀的父母,一定先审视自己。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将孩子的兴趣引导向其他不涉及任何电子产品的活动,如阅读、户外运动、走亲访友。当他不依靠手机娱乐的时候要表扬他。不要把玩手机作为一个奖励,也不要把限制玩手机作为惩罚,因为这会让玩手机看起来更有诱惑力。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与其等到孩子沉迷上瘾,再采用暴力的方式去禁止,不如趁早和孩子约法三章。

把选择权和对后果的知情权给孩子,让他们明白破坏了规矩就要承担代价。比起单纯命令孩子,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对他们的爱,信任与尊重的基础上的。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如规定孩子玩一小时手机,就要练一小时字。

手机是通过我们的工作报酬买的,告诉孩子不能把它当做理所当然。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且孩子属于未成年人,作为家长应该享有孩子秘密的知情权。

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态度接电话,可以锻炼他的社交能力。

学会和同学朋友当面交谈,这是一项基本生活技能。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让他通过做家务、帮助家长、压岁钱、红包群来解决维修费用。帮助他建立财产权、责任、劳动获取报酬意识。

未成年人不涉黄,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底线。

游戏化思维结合上瘾公式,让孩子爱上学习。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我们平时或多或少都玩过一些游戏,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游戏,其中都是有玩家成长机制、任务体系、奖励体系、积分体系和排名机制等。游戏之所以容易让人着迷,也就是这点原因,我们也可以利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我们可以给孩子设置积分体系、任务体系和奖励机制,设置新手任务以及系列的成长任务。孩子完成不同阶段的任务不仅可以获得积分,还可以获得对应的任务奖励,比如某个他心仪已久的玩具。难度越高的任务,对应的奖励价值就越高,满足孩子挑战的欲望。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当孩子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他内心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对未完成任务的期待感和紧迫感。这会促使他持续地去完成下一个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甚至是“上瘾”。

此外,如果我们能形成一个有生命力又好玩的学习组织,鼓励其他孩子的加入,然后就可以引入排名机制——如日榜、周榜、月榜。榜单前三有对应奖励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这也是上瘾行为的触发行动奖励回路,鼓励孩子在舒适区的范围内进行微微的改变。每天学习一点,在不费劲的情况下达到任务。不断学习迭代以后,获取到的成绩能触发孩子心里的爽点。孩子有了美好的体验,进一步的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最后就会对学习上瘾。

写在最后

如果家长们看到这篇文章,一定要尽快开始行动,不要让我们的懒惰耽误了孩子的一生。越早开始培养孩子的习惯,孩子就越早能够戒掉手机瘾,越早爱上学习。

一旦培养好他对学习的兴趣,往后你会发现你的孩子越来越优秀,而你也越来越轻松~

心理学:家长别焦虑,这个方法让孩子戒掉手机,对学习“上瘾”

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帮我们家大宝走出手机瘾,转而爱上读书的。现在大宝每次出门都闹着去图书馆,看看有没有新的图书。看到他这个改变,我是由衷地感到开心和自豪~

我是你们的朋友砚七,专注孕期母婴育儿经验分享。有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上瘾   手机   知情权   焦虑   公式   心理学   电子产品   机制   家长   父母   积分   习惯   现实   体系   自我   孩子   心理   方法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