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叛逆#

听说,每个对育儿有要求的家长,都关注了砚七母婴情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个叛逆阶段。对此,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

别害怕“惯坏”孩子,你的爱是他自立的原动力

许多人主张要给孩子立规矩、不能事事都依着孩子。然而实际上,有哪个家长能做到“事事都依着孩子”,生活中从来不缺乏拒绝孩子、给他们立规矩的机会。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家长给孩子立规矩

我们有没有想过:没有经历过被人呵护的孩子,怎么可能学会爱他人、以他人为重呢?只有被爱包围着长大,才会懂得爱自己,才会有爱他人的能力。

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受到了绝对的保护,做事才会无后顾之忧。就像你到国外旅游,当地的本国大使馆为你提供全方位的后盾支持,使得你有闲情逸致在国外旅行、享受岁月静好。反之,要是你的国家很弱小,在国外也没有使馆,你还会有到国外旅行的想法吗?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安全感

亲子关系也是如此。一想到父母守护着自己,孩子就能无忧无虑地成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有了父母作为他强有力的后盾,他会勇于尝试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结识新朋友,他也不会害怕犯错、会越挫越勇。因为他知道,父母会在背后引领他、等待他慢慢成长。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父母是孩子的后盾和港湾

试想一个孩子在尝试新事物的时候,他收到的不是鼓励的信号,而是拒绝或者立规矩。一次、两次、三次,他会渐渐不敢也不愿意尝试,永远把自己关在自己认为舒适熟悉的区域。这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有着巨大的伤害。

我们并不是说不对孩子的行为加以管束,只是强调管束的前提是必须让孩子完全感受到他被父母的爱意包围,即使是管束,也是从爱出发。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严加管教”只会让你和孩子陷入恶性循环

当孩子做事不随你的意愿时,不要催促孩子“快点儿!”,或是批评孩子“不行!”。以下场景想必你们都很熟悉:

孩子不写作业,在客厅没完没了地看电视。

你暴跳如雷教训道“不要老是看电视!赶紧写作业,写完赶紧睡觉!”

这是你每天晚上必念的台词。

而且只要讲了一遍,肯定会讲第二遍、第三遍。最后以你大动肝火,孩子伤心委屈而收场,男默女泪……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在训斥下惊慌失措的孩子

这种处理方式对你和孩子都没有一点帮助,首先长期动气对大人的身体是一种持续伤害,更重要的是这种“赶紧做”的习惯性处理方式一旦开始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那么家长究竟该怎么做呢?

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一直以来都是你在帮孩子管理时间?

7:00该起床了,8:00该吃早餐了,9:00该去上课了,17:00该写作业了,20:00该做睡前阅读了,21:00该睡觉了。除了日常上学外,还有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在等着孩子。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家长每天都在帮孩子们“争分夺秒”,生怕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仿佛家长不帮助他们管理时间,事情就做不完……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忙碌不开心的孩子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帮孩子管理时间?”

你一天帮他管理时间,他就一天是个孩子。某一天,突然他去了初中、高中、大学,需要他自己管理时间和生活,他茫然、他无措、他处处不适应。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内心脆弱,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原因。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被同学“匿名检举”带手机去学校,河南14岁女生校园内坠楼身亡】,每每看到这类事件都令人扼腕痛惜和发人深省。这么年轻的生命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放弃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坠楼14岁女生

如果能早一点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包括时间、情绪、生活管理),是不是就能避免许多悲剧?而自我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时间管理,家长该如何帮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呢?

第一步,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平时到了起床时间你对孩子喊道“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但往往只要你不掀被子,孩子都不会睁眼。

但假如那一天有一个特殊的事情:比如你要带他到哪里去玩,或他有架子鼓比赛,那天孩子甚至不要你叫就可以自己起床。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起床困难的孩子

你是否会产生疑惑,同时也在想:怎么样让孩子每天都自己起床而不用我费心去叫呢?

答案是当然可以!

只要我们能让孩子明白,不按时起床会有什么后果,这样一次、两次、三次,慢慢不需要家长的催促,孩子自己就起来了。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孩子独立起床

要想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就必须让他知道,“管理好时间,是自己的事情”。比如他某天没按时起床,上学迟到了。告诉他去了学校需要自己向老师说明迟到原因,没收一个他喜欢的玩具。等到他哪天能第一次自己按时起床就归还玩具,给予小奖励。这样他就明白不自律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担,而自律却能得到夸赞和奖励。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家长和孩子都要有各自的认知

第二步,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孩子不会总是孩子,他总有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的一天。在社会中,守时守信是一个基本的行为规范。

永远不要把“孩子还小”这句话挂在嘴边或放在心里,因为在你说出或想象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就在一刻不停地长大。

什么时间做完什么事情,这是必须从小培养的习惯。在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诚信守约后,家长需要给予语言鼓励和精神奖励,给他竖起大拇指,夸奖他“爸爸妈妈就知道,相信你是没错的”,并奖励给他喜欢的绘本、乐高。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第三步,让孩子的时间过得更充实

孩子们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时间该如何度过?

实际上,不只是孩子,许多成年人也没有明确的时间管理观念,休息日经常一天浑浑噩噩就过去了。

如果我们想要自己的时间过得有意义,就必须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些什么。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正在思考中的孩子

问问孩子你今天“想要做什么?”“喜欢做什么?”

答案出来后,你可以帮他制定一个计划表并打印出来。不必精细,只需列出当天要完成的事情,而怎么完成和什么时间完成由孩子自己做主,完成任务后让他自己打钩。这能给他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到了晚上他看着计划表上的勾勾,带着充实感、成就感和满足感和第二天的期待感睡去。

结语

所以面对孩子的叛逆,家长们不要只是用“暴力镇压”。他的叛逆,相反是他独立自主意识的一个表现,只要我们不停地用爱浇灌他,加以引导,帮助他养成管理自我时间的习惯,就可以培养出他独立、自律、诚信、计划感等重要且难能可贵的品质!

本文由砚七母婴情感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孩子总和你对着干?心理学家:别插手,越叛逆,越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叛逆   孩子   恶性循环   心理学家   满足感   后盾   总和   母婴   规矩   家长   事情   独立   父母   诚信   能力   时间   喜欢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