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善意的谎言真的能保护孩子吗?

近期偶然看了一部网剧《谎言真探》,本以为是一部普通的刑侦剧。没想到看第一集就被科普了一个冷知识。刑侦支队副队长、女测谎师凌然在用测谎仪审讯犯罪嫌疑人周若君时,凌然一眼侦破谎言——嫌疑人出现了“冻结反应”

父母善意的谎言真的能保护孩子吗?

父母善意的谎言真的能保护孩子吗?

注:冻结反应是边缘系统使用的第一种防御战略。移动会引起注意,一旦感到威胁时立刻保持静止状态,这是边缘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有效的救命方法。

该剧主角演技在线,剧情引人入胜。首先这部剧聚焦测谎师这个职业,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去塑造人物,展开剧情,紧凑而高能。其次,在所有人认为测谎可以作为结果的时候,凌然却说“测谎不能当做证据”。这违反了大众的一贯认知,而且摆脱了传统影视剧的理想主义,进一步使该剧更真实也更严谨。第三,剧情内容贴近现实生活,通过对真实事件的改变,试图给观众一丝警醒,让大家不要因为生活舒适安全而放松警惕。更让我们了解到人民安居乐业背后为我们默默付出的刑侦队。

父母善意的谎言真的能保护孩子吗?

父母善意的谎言真的能保护孩子吗?

周若君的丈夫朱小东家暴、酗酒、出轨,还是一个变态,侵犯自己的亲生女儿,甚至将过程拍成视频,以此威胁周若君使其不敢反抗,并扬言要将母女二人拖入地狱。后来周若君与自己昔日同学兼初恋张一唯一起把朱小东杀了,而周若君为了保护女儿的隐私和清誉,不希望女儿被侵犯的事情为人所知,因此在庭审的时候直接放弃辩护。当然最终案情在测谎师凌然和刑侦队的帮助下水落石出。

父母善意的谎言真的能保护孩子吗?

周若君这样的保护方式其实是错误的。作为父母,我们又该如何做好儿童保护、儿童性教育?我们都知道,过早地让孩子接触性知识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但太晚知道这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可能会更大。

那么儿童“性教育”最佳时期到底是什么时候呢?

父母善意的谎言真的能保护孩子吗?

研究表明:3岁至6岁是儿童性教育的最佳时机,这个阶段,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树立性别意识,要教会孩子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要过界,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家长对这方面的教导没有经验,也可以选一些相关的儿童绘本,边看边讲,孩子也更能接受。

而面对剧中周若君这样的情况,为避免孩子持续遭受侵害,应尽早向警局寻求帮助,让孩子脱离禽兽的魔掌。否则父母自以为地为孩子保护实际上不仅害了孩子更加害了自己。

父母善意的谎言真的能保护孩子吗?

前妻的一个谎言,让他的生活支离破碎

江雅丽和梁辉原本应该是一对平凡幸福的情侣,原本可以有一个可爱的孩子、组建三口之家。但这一切,却因前妻的一个谎言而分崩离析。早前梁辉和前妻周薇协议离婚并分居,原因是梁辉没有生育能力。而随着案情一步步推进,最终却发现原来是前妻周薇撒了谎,不能生育的根本就不是梁辉,而是周薇自己。

父母善意的谎言真的能保护孩子吗?

前妻的一个谎言,导致梁辉不相信江雅丽怀的孩子是自己的,进而愤怒地离开了江雅丽,最终导致江雅丽在怀着孩子的时候孤独一人郁郁而终,一尸两命。而梁辉得知江雅丽遇害,便服药自杀,虽然最终被救了回来却痛失所爱,并得知了背后残酷的真相。

父母善意的谎言真的能保护孩子吗?

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人唏嘘。做人要有良知,如果泯灭了良心和道德,那我们和飞禽走兽又有什么区别?每个做父母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遇人不淑,找到一个没有良知的丈夫或妻子,但未来的变数太大,太不可控。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让他以后“为祸四方”,也让他学会分辨善恶,远离“人性之恶”。

父母善意的谎言真的能保护孩子吗?

孩子最需要父母教授的,也是他在学校学不到的就是——如何做人。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泯灭人性。教会孩子正直善良是我们作为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本文由砚七母婴情感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刑侦队   在线   谎言   父母   孩子   案情   前妻   善意   性教育   教会   边缘   人性   平凡   丈夫   剧情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