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这7个脑卒中误区最忽悠人!别再傻傻信了

有一种疾病,虽然不是肿瘤,却与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它就是脑卒中。


脑卒中的危害已广为人知,但依旧有不少人存在认知偏差。下面让生命守护的合作医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康复科负责人 郭友华 副主任医师为我们详细解释一下吧。

划重点:这7个脑卒中误区最忽悠人!别再傻傻信了


误区一:脑卒中治愈后不会再复发

脑卒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容易复发,复发率可达25%。所有脑卒中治愈后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其病理基础——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硬化并没有治好。郭友华医师提醒,脑卒中恢复后一定要继续治疗原发病,加强自我保健,并定期复查,警惕和防止复发。


误区二:青年人不必担心得脑卒中

“虽说,脑卒中的主要患者群是中老年人,临床资料显示2/3以上的脑卒中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轻人就可高枕无忧。”郭友华医师说道,并指出,现在,脑卒中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了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外,还有代谢异常、心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查找原发病并治疗乃是青年人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划重点:这7个脑卒中误区最忽悠人!别再傻傻信了


误区三:脑卒中会遗传

脑卒中并不是遗传病,仅有一部分脑卒中是具有遗传倾向的。因此,脑卒中患者的子女不必忧心忡忡。但应知道,这些人患脑卒中的危险性可能大于一般人群。郭友华医师提醒,他们应加强自我保健,认真、积极地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


误区四:血压正常或偏低不会中风

因为血压正常或低度低的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动脉管腔变得高度狭窄,或伴有劲动脉斑块形成,或有血脂、血黏度增速等因素存在,导致某支脑动脉发生了堵塞,使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丧失功能,引起缺血性中风。

划重点:这7个脑卒中误区最忽悠人!别再傻傻信了


误区五:重药物轻康复

“一些有过脑卒中表现的人往往惶恐不安,于是四处看病。甲医生开了“圣通平”,乙医生开了“尼富达”,殊不知这些名称不同的药,其实都是心痛定,结果因用药过量不少病人还是遗留后遗症。”郭友华医师说道,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上肢屈曲挛缩、下至僵硬、走路画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脑卒中的康复过程中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郭友华医师指出,脑血管病早期采用正确的康复治疗,可以防止病理性运动模式的出现,恢复正常人的运动功能,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划重点:这7个脑卒中误区最忽悠人!别再傻傻信了


误区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没有效果

郭友华医师指出,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应尽早实施,一般应在病情稳定后1周内开始。最佳康复期在发病后3个月之内。对3个月以上再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脑卒中后遗症期)也有一定的效果,关键在于方法正确。“在我国,由于各地区康复医学发展的不平衡和医疗费用等问题,有不少脑卒中偏瘫患者未接受或不能接受康复治疗,但是,他们仍有“康复潜能”,康复治疗仍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郭友华医师说道,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是有必要的。

划重点:这7个脑卒中误区最忽悠人!别再傻傻信了


误区七:重康复轻预防

脑血管病的形成是个慢过程,有许多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冠心病、吸烟等。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发现和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可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能够将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恢复正常,将坏死的神经细胞复活。然而,早期动脉硬化、早前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却是可以治疗的。因此,预防为主,越早越好

划重点:这7个脑卒中误区最忽悠人!别再傻傻信了


结束语

如果您身边也有脑卒中患者需要求医,可以下载“生命守护”APP,直接预约或咨询郭友华主任。在生命守护APP【健康咨询】搜索【郭友华】即可做远程健康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误区   脑卒中   动脉硬化   高血压   冠心病   后遗症   医师   脑血管病   患者   说道   危险   正确   因素   疾病   重点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