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累乏征

当代非常多的人,从学生到退休老人,患上了大脑累乏征。大脑累乏征是大脑疲惫与营养缺乏综合征的简称。轻者影响人际关系、学习、工作,上当受骗,重者大脑某些功能减弱,过早出现生理病变,危害生活质量和缩短寿命。

比如杭州女性白领被初中男骗财骗色的事情,根本原因就是这些白领长期缺爱缺营养患上了大脑累乏征,大脑只能满足职业习惯,失去了深入思考判断能力。很多老人被网络电话所骗,把全部积蓄取出来双手奉献给骗子,挡都挡不住。当然最常见的直接症状是大脑失功,不能学习工作,言谈举止失控,被误诊为精神病,以失眠、焦虑、抑郁、躁狂幻觉、抑郁-躁狂双相循环,等症状为主。间接的症状是生理异常,比如淋巴结节,缺铁性贫血,头疼,全身肌肉疼痛,各种肿瘤,等等。

大脑疲惫一般人都能体验到,但是大多数人不认可大脑缺乏营养。他们的观点就是当今人大多抱怨自己肥胖,营养过剩。怎么会缺营养?实际上这本身也是大脑缺营养,总是凭直接简单的逻辑分析,不能深入思考问题的反映。根据国家卫健委最近多年发布中国人营养摄入报告,中国人的饮食属于严重不均衡,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过多,高质量的营养物质摄入偏少。用普通话解释就是米面吃多了,甜饮料喝多了,吃植物油多了,但是动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还是远远不够。

为什么动物蛋白质和脂肪如此重要?首先人体内有8种氨基酸不能自己合成,必须要从外部优质蛋白,主要是动物蛋白中摄入,其次是构成人体的所有组织都是由各种氨基酸脂肪酸和各种微量元素构建而成,只有动物肉,尤其是红肉(含铁多的牛肉、猪肉、羊肉为主),蛋奶才能提高人体全部所需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铁元素,动物肉血中的铁元素才是吸收率最高的,其它无论是植物还是补铁剂中的铁的吸收率是很低的。最关键的是人大脑的神经系统需要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才能有效地维护旧的神经网络和建立新的神经网络,有效地传递神经信号。人们记忆力差,联想能力差,看不进去书,不能专注的根本原因就是大脑神经网络及信号不能正常工作。

大脑是人的生命体现。肝脏合成出来的氨基酸和脂肪酸首先满足大脑需要,其次是各个内脏以及各个系统的运行,最后是肌肉和皮肤。最简单的实例是大头婴儿。如果婴儿食用了缺乏蛋白质的劣质奶粉,只能先满足大脑发育,结果造成了身体其它部位包括各种脏器发育不良。

如果蛋白质严重缺乏,有些遗传基因比较好的人会把仅有的一点蛋白质集中于大脑的特定功能上。过去中国社会食品供应严重不足,但是少部分知识分子奋发图强,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代价是过早的患上疾病。当代社会虽然食品供应充足,但是很多人因为被误导,他们的大脑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只能实现部分功能,主要体现在工作上。在其它方面,比如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方面就显得弱智。在理财方面很容易被人欺骗,损失金钱。

当代学生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其它活动,最容易成为蛋白质缺乏的受害者。判断学生大脑是否缺营养可以通过血液生化指标做一个间接判断。如果学生的红白血球、血红蛋白等蛋白质有关的指标偏低,标准范围的下限,基本可以判断出学生大脑是缺营养的。当代成年人除了血液生化指标外,还可以通过心率偏快,血压偏低判断。

严格的说,因为每个人的大脑负担不一样,所以消耗的蛋白质和脂肪也因人而异。不过大致可以根据营养学的基本标准,每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是1.2~2.4克/公斤体重。每个鸡蛋含蛋白质7克,每100克红肉蛋白质含量是15~20克,每100毫升奶蛋白质含量是3克左右。牛奶和鸡蛋中蛋白质分解后的氨基酸最符合人的需要。但是人的大脑还需要脂肪,和多种元素,所以蛋黄和红肉必不可少。

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大脑为什么会累,因为看上去学习工作的压力并不大。别人都可以承受,为什么自己承受不了。是不是自己有精神病?实际上大脑负担可以分为沉没负担和可变负担。可变负担是是当前可观察、感受和体验到的影响大脑的活动,比如各种心思意念、学习、工作、交流等。可变负担通常是可控的。大多数可变负担可以依据人的意愿去除或减弱。可变负担以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其家庭环境为主。根据年龄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也会受到学校、工作性质和单位社会的影响。一般来说,可变负担是可以通过休息和饮食缓解的。真正让大脑受不了的负担是沉没负担。沉没负担主要是从胎儿开始到当前所积累的、被迫接受的所有不快乐的感受、体验和言谈举止。沉没负担是大脑神经网络固定形成的负面记忆和思维方式,极难改变,通常用本性、本能、习惯、潜意识、心态等描述。最典型的沉没负担一是家庭环境,父母关系,二是亲子关系,三是少年儿童期所受的伤害,比如性伤害,暴力伤害,等等。

患上大脑累乏征并不可怕,一是增加营养,二是释放沉没负担,三是缓解可变负担。只要坚持,一定可以让人增加情商,释放智商,保持心身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大脑   躁狂   神经网络   言谈举止   脂肪酸   氨基酸   蛋白质   脂肪   当代   负担   元素   营养   动物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