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错误之一是孩子失去少年儿童阶段,成年后做不负责任的儿童


教育的错误之一是孩子失去少年儿童阶段,成年后做不负责任的儿童

小王虽然已经年过30,仍然一个人孤独地生活。虽然他不抽烟不喝酒,生活很简单,可是每次谈女朋友总没有超过2个月。他为此非常疑惑不解。他认为他爱好广泛,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问题,想法也非常多,应该属于好男人行列。后来在遇到资深的心理学家后,他才逐渐认识到了他的问题所在。原来他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少年儿童,只不过表现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其本质是不能对自己的想法负责任,对各种问题只是有感而发,没有深层次的逻辑推理。他的各种探索通常浅尝辄止,根本就没有深入下去。造成小王长不大的原因是其父母和他没有深入的沟通,说话总是命令式的单向说教。在小时候小王每次做了不符合父母意愿的事情后总会被责骂。小王实际上是没有真正的少年儿童阶段,过早地“懂事”,成为了大人。

教育的错误之一是孩子失去少年儿童阶段,成年后做不负责任的儿童

和小王相比,26岁的小慧则更加不正常。大学毕业后虽然找过很多工作,可是每次工作时间都不长,最长也就是半年。后来干脆就拒绝上班。更糟糕的是在家里小慧总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和父母要么就不说话,要么就大吵大闹。小慧的问题出在她从小就被父母严加管束,个性一直处于被压抑状态。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为止。工作之后由于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约束,当然也没有二者的“呵护”,她与同事和领导总是处理不好关系。要么她抱怨别人和她作对,要么别人说她任性,没有责任。

少年儿童阶段是人无忧无虑犯错误的年代,是逐渐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逐渐修正自己行为以适应他人的人生阶段。少年儿童阶段同样是在面对各种挫折和不如意的时候如何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调整自己行为,学会如何妥协、忍让,如何增加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产生与人和睦相处的觉悟的阶段。

教育的错误之一是孩子失去少年儿童阶段,成年后做不负责任的儿童

现今很多父母从小就“严格”要求孩子,不允许孩子犯错误,不许孩子“胡思乱想”,不许孩子做“没有用”的事情,不和孩子说“没有用”的话,约束孩子的玩耍,动辄就以“如果你…,将来你就…”威胁恐吓孩子。随着独生子女和居住楼房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们之间的沟通玩耍也越来越少,加剧了孩子们的伪成年化。他们说的是成年人的语言,想着成年人的事情,听起来很成熟,但是因为他们的社会人文知识远远不够,往往会受到社会的伤害。

当今各种打着科学的幌子挣钱的教育机构众多,比如“X岁前是XX发育的最佳时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X脑训练”,等等。很多家长为此让孩子接受所谓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因此从小就接受各种知识的规范性灌输和训练。结果造成第一他们没有实践犯错误的机会,自然也不知道什么是对错;第二即使他们的行为不对,也不是由他们自己意识到,尝试如何改正的,而是由长辈、老师告诉他们,然后给他们指明“正确”的方向。当他们离开父母进入社会的模范轨道: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工作,如果工作的同事及大小领导对他们耐心鼓励,让他们集中精力专注工作还问题不大,一旦他们工作遇到挫折,再加上周围的人没有关注他们,或者讽刺打击他们,很多人往往无法忍受而导致行为失控。

教育的错误之一是孩子失去少年儿童阶段,成年后做不负责任的儿童

郑雯是一个聪明漂亮,又好学,对什么都感兴趣,父母又很有钱的25岁的女孩。她给人的感觉非常阳光,开朗,很吸引人。她大学一毕业就和一个比她大20岁的有钱人结婚。只不过婚姻仅仅维系了二年。她离婚后更换了好几个男朋友。别人认为她不珍惜感情。她的男朋友们觉得她过于任性,不懂事,不懂得体贴关心别人。只是没有人能了解她内心的需求。原来她父母之间没有感情,父亲总是情人不断,但是父亲把母亲当智慧财神供着,坚决不离婚。她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吵架,母亲痛苦的唠叨之中。她上的是全托幼儿园,寄宿学校,她不知道什么是幸福的童年,什么是温暖的家。大学毕业后当她遇到一个对她嘘寒问暖的中年男人后立刻就同意嫁给他。婚后开始的一年内她感受到了一些家的温暖。她家专门有一个大房间堆满了各种儿童玩具,包括很多昂贵的芭比娃娃。但是结婚两年后她离了婚。原因一是她需要他陪着她说话,他要工作没有时间,二是她不能总停留在儿童阶段,她先生没有能力帮助她成长。她离婚后虽然又重新谈恋爱,但是她仍然没有长大,行为举止还像个儿童。最终她的几个男朋友都因为无法忍受她的孩子气离她而去。没有人知道她的苦恼,她也不知道如何长大。

当今最悲惨的人之一当属世界著名的美国黑人歌手迈克尔·杰克逊。他从5岁起就被父亲带到各地去演出,他不仅失去了童年的欢乐,而且还经常被他父亲殴打。在他成名有钱之后,建造了占地几千英亩的梦幻庄园,像一个童话世界。他渴望能回到童年阶段,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他还邀请很多少年儿童到他的庄园与他一起玩。也许他把自己当成儿童和一些儿童有些亲密接触,比如说躺在一个床上。结果被某些儿童的家长告上法庭,说他娈童。为此他付出了惨重的经济代价。直到他死后才有一个儿童站出来说根本没有那回事。

生活在不幸福家庭的孩子都不会有快乐的童年,甚至一生都有可能享受不到幸福美好。原因是在不幸福的家庭中每个人都会分泌各种令人紧张的激素,整个家庭都无法放松。虽然儿童的生命力很强,但是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也必然会影响他分泌快乐激素。结果通常是她在外面分泌快乐激素,表现的单纯、快乐,充满阳光,在家里分泌紧张激素,以应对父母的争吵和无休止的唠叨。对于他们来说,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尽快离开家,摆脱父母。可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如何成长,所以往往是才逃“虎口”,又进“狼窝”。

男女三大关系心理学(三十一)

男女三大关系:

社交关系 - 生存

性交关系 - 繁衍后代,调节激素平衡

情交关系 - 发展爱情,升华爱,实现真正的心身健康。

第一篇 男女社交关系

第三章 家庭的教育

第五节 教育的误区

一、少年儿童阶段被剥夺

注:心身健康咨询师张晓平的著作《生活在家庭婚姻爱情的三维空间里》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第一版后修订为《男女三大关系心理学》,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不允许再版。现发在自媒体上供感兴趣的朋友交流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少年儿童   小王   阶段   儿童   孩子   激素   童年   父亲   事情   父母   错误   男女   原因   关系   家庭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