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攫取

男女三大关系:

社交关系 - 生存

性交关系 - 繁衍后代,调节激素平衡

情交关系 - 发展爱情,升华爱,实现真正的心身健康。

第十一节 互相帮助

学工科的小芬和学哲学的小斌结婚后,小芬总是嘲笑小斌没有理性,就会空想。小斌则经常反唇相讥,认为小芬只会低头拉车,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当小斌在工作中取得一些成就时,小芬会连夸带奖,将其捧得比天还高;当小斌工作遇到困难时,小芬不是在精神鼓励他,而是讽刺挖苦他,把其推向精神痛苦的深渊。反之小斌对小芬也是一样。他们各自都是在在精神上利用对方,从来不想如何深入地帮助对方。结果是除了他们夫妻关系很不好以外,就连他们的孩子都不知道如何尊重他们俩。

家人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攫取

王洪和刘萍决定离婚,原因是性格不合。当朋友们问他们,既然他们的性格冲突,为什么当初结婚呢。他们的回答是,原来认为性格互补可以让夫妻幸福,实际上性格不但没有互补,反而做什么事情都因为性格不合而闹矛盾。王洪是慢性子,刘萍是急性子。干起事来王洪抱怨刘萍没有想清楚就干,由于没有计划好,所以事情总是让刘萍弄得一团糟。刘萍则指责王洪行为过于迟缓,做事情总是错过最好的时机,结果什么都干不成。王洪指责刘萍急功近利,刘萍指责王洪志大才疏。俩人最后终于无法忍受对方做事的态度和方式,决定离婚。

家人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攫取

红霞和李钢离婚让朋友们大吃一惊。他们俩生长在相同的家庭背景中,双方的性格也非常相像,处理事情的思路也是一样,甚至吵架生气的原因、方式、吵架后双方消气的行为都一样。但是短短几年的共同生活让红霞觉得李钢虽好,就是对她为人处事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她开始在互联网上和能帮助她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的网友聊天。逐渐地她开始疏远李钢,把时间都泡在网上,甚至开始在网下和网友们见面,交流。李钢开始还接受红霞的交友行为,后来当他确认红霞和网友的关系超出了正常男女朋友的交往后,他认识到过于一致的性格已经毁掉了他们的关系。于是他主动提出离婚,双方平和地分手了。

家人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攫取


军队的仪仗队虽然步调一致,很和谐,很有力量,但是只能在特殊的场合和时间发挥作用。甚至在军队行军过桥时都不能齐步走,以免和桥发生共振现象,造成桥毁人亡,更别提在战场上应付不同情况的危险了。性格相似的夫妻很容易理解、感悟对方的一举一动。双方的做事的方式也很一致。这种一致在夫妻还不是很了解对方的时候非常容易拉近两人的情感距离和加深双方的思想交流。但是随着双方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相似的言谈举止虽然能保障双方基本的沟通,却很有可能让双方产生生活乏味、缺乏变化的感觉。相同的思维方式在做事情时会由于双方在某些方面考虑不周而造成事情没有按照预想的结果完成,或者双方由于过于一致导致什么都依赖对方去做,自我放弃变化。由于处事方式过于一致,缺乏变化,这样的夫妻在完全解决了他们物质生存问题后,一旦碰见和他们生活方式不一样的异性时,对新鲜感的喜悦和对不同生活的尝试很容易造成夫妻行为的出轨。对于习性过于一致的夫妻来说,如何寻找和保持各自的差异,如何帮助对方通过创新挑战已有的习性非常重要。

家人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攫取

习性互异的夫妻如果希望做到有效的互补,首先他们要有相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做基础;其次他们必须要互相尊重对方的习性,认识到共同的生活不是为了否定双方的差异,而是为了互相帮助,弥补对方的不足。只有在这两个前提条件下,夫妻才会认可双方习性的差异,甚至感谢对方的差异对自己习性缺陷的弥补。习性互补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好的榜样作用。孩子在面对不同习性的人时知道如何处理由于习性冲突造成的矛盾。如果夫妻没有合作的意识,那么习性冲突则是他们生活的灾难。

家人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攫取

夫妻的互相帮助不仅反映在生存上,而且反映在增强个人的生活毅力和日常的喜乐分享上。当一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时候,必然会陷入精神的自我矛盾中。比如一个人为了让自己住上比别人要大的房子,他必然会努力辛苦工作,整日早出晚归。虽然挣得钱买到了房子,但是却为了付贷款还是需要早出晚归的工作,甚至还要经常出差在外,还是没有更多的时间呆在自己的房子里享受。即使工作一天回到了自己精心装饰的房间里,他也由于工作劳累只想躺在床上睡觉。时间久了,他就会怀疑自己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房子本来是用来享受的,但是却变成了困住自己的牢笼?自己人生的目的难道就是“木匠带枷,自作自受”?甚至严重到独自一人的时候连吃饭、洗衣物等日常必需的行为都会觉得索然无味。解决这种矛盾的根本方法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如果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自己的配偶和家人时,所有的困难,痛苦就会变成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生活的信心了。

家人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攫取


只有建立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上的家庭才有可能成为正常的家庭。家庭的正常生存必须要有一个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的环境。尽管每个家庭成员的工作、知识和能力不一样,但是当将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特别是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时总是能发现自己需要别人帮助的地方。家庭成员不但要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更重要的是需要创造互相帮助的环境和机会。如果自己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得非常完美,别人显然也会变得可有可无,甚至会碍手碍脚,变成家庭多余的、不受欢迎的人。至于家庭成员间互相打击、讽刺挖苦、嫉妒、甚至互相压制,都会造成家庭成员想方设法离开家庭。

家人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攫取


由于社会竞争的残酷,为了生存每个人都必须在社会上带着面具拼搏,每个人的行为都要受到社会各种有形无形的规矩约束。家庭本应该是家庭成员们弃戈卸甲、彻底放松,并且暴露出拼搏后的伤口以求得医治的场所。但是相当一部分家庭并不具备这种环境。在某些家庭中其成员回到家庭后依然做不到放松,他们随时会保持警惕性,既避免乱讲话伤害对方,也避免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伤害。还有一些家庭成员在家里露出伤口后往往得到恶治:或是被撒上盐水,或是被火烧烤。在缺乏互相帮助的家庭中,当其成员带着在工作或者社会上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回到家中后,他们要么是将情绪发泄到家里其他人身上以转嫁情绪,要么是一声不吭继续生闷气,要么就是不但没有得到安慰反而遭到家庭其他成员的讥笑讽刺、斥责打击。久而久之,这些人就会利用任何借口晚回家,与家人少沟通交流。如果他们恰恰遇到了和他们境况类似异性同事,或者能理解安慰他们的异性朋友,那么婚外情就很有可能发生。

家人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攫取


每个人都有帮助别人的欲望,也有需要被别人帮助的欲望。如果家庭不能使其成员满足这些欲望,那么很多人就会在家庭外寻找机会满足这些欲望。一对夫妻在年轻的时候互相帮助,拼命奋斗,到了中年终于事业有成。这时候夫妻双方都觉得自己了不起,开始互相瞧不起对方。对方的善意帮助也被以不同的方式拒绝接受。随着他们在社会上的成功,他们帮助别人的能力也越来越大,帮助人(或是转变成控制人)的欲望也越来越强,寻求他们帮助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最终有一天双方会各自寻找自己所愿意帮助(控制)的人以满足自己的这种欲望。当然帮助异性要比帮助同性所得到的回报和乐趣要高得多。

家人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攫取


这是一对并不少见的夫妻,一方他(她)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而且通常瞧不起自己的配偶,对配偶的工作行为总是讽刺挖苦。也许他认为配偶的成就微不足道,也许他是使用激将法希望配偶能有更大的成就,但是他没有认识到配偶的承受能力毕竟有限。配偶在家里其实更需要的是鼓励和放松。当配偶在家里无法得到她所需要的鼓励时,她就会在外面寻找能倾听她的声音,能和她产生共鸣,关键时能鼓励她,在取得哪怕是很小的成功时能分享她喜悦的人。一般来说只有异性才有可能满足她的这些要求。而且满足她要求的异性目的也非常明确,那就是用时间和才智换得其所需要的物质和肉体的满足。这样的家庭配偶一般都会为了不损失财产和避免伤害子女的感情而维持家庭的存在。配偶只是在利用第三者满足自己的部分的欲望。最终的结果是除了金钱权势和自己的子女之外,配偶不会相信任何人。

男女三大关系心理学(二十五)

第一篇 男女社交关系

第二章 家庭的完整

注:心身健康咨询师张晓平的著作《生活在家庭婚姻爱情的三维空间里》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第一版后修订为《男女三大关系心理学》,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不允许再版。现发在自媒体上供感兴趣的朋友交流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互相帮助   目的   都会   习性   配偶   异性   差异   家人   性格   欲望   事情   夫妻   关系   方式   家庭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