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陂新田打胜仗


古陂新田打胜仗

中央红军在告别亲人,过于都河后即踏上了战略转移的万里征途​‍‌‍​‍‌‍‌‍​‍​‍‌‍​‍‌‍​‍​‍‌‍​‍‌​‍​‍​‍‌‍​‍​‍​‍‌‍‌‍‌‍‌‍​‍‌‍​‍​​‍​‍​‍​‍​‍​‍​‍‌‍​‍‌‍​‍‌‍‌‍‌‍​。 当时的行军队形分为左中右三路,由左右两路主力掩护居中的中央两个纵队前进​‍‌‍​‍‌‍‌‍​‍​‍‌‍​‍‌‍​‍​‍‌‍​‍‌​‍​‍​‍‌‍​‍​‍​‍‌‍‌‍‌‍‌‍​‍‌‍​‍​​‍​‍​‍​‍​‍​‍​‍‌‍​‍‌‍​‍‌‍‌‍‌‍​。

1934 年10 月19~20 日,红军主力部队即进入国民党粤军陈济棠部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 这道封锁线自国民党军队发动第五次“围剿”开始就在构筑。 它位于中央苏区西南的信丰、安远、南康、赣县一带,重点在信丰、安远一线, 是一条以桃江(即信丰河,流经安远、信丰、赣县等地)为天然屏障的,南北长约250 里、东西宽约100 里的弧形封锁线。 这道封锁线筑有数百个碉堡,在每段碉堡线上设置了铁丝网、深沟、暗堡等三层防御工事,故陈济棠称,这道封锁线“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构筑这道封锁线,主要旨在阻止红军进入广东。 他布置了4 万兵 力。

信丰位于赣南中部,桃江中游,也有悠久历史,自唐以来取“人信物丰”之义,定信丰县名。 由于毗邻闽粤两省,素为战略要地。 大革命失败后,朱德、陈毅曾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在信丰进行整顿。 从1930 年起,该县逐渐由小部、大部,及至全部成为中央苏区地域,并是其西南门户。 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后,中革军委发布突围命令,首先要求前卫部队占领信丰的古陂、新田地区,渡过桃江,继续挺进。 在越过第一道封锁线时,红军领导机关虽然将红军“借道”行动已通知了陈济棠,但陈济棠接到红军通知后,未来得及下达给前沿部队。 因此,10 月21 日,红军各军团开始突围后,双方仍展开了激烈战斗。

粤军前方部队在得到陈济棠示意后,才作稍事抵抗,陆续撤出封锁线,闪开大道,让红军主力西渡桃 江。

中央红军在通过第一道封锁线时,打了五六仗。 我在2004 年11 月2 日、3日在信丰考察了四个战场旧址。 其中 有:

——新田百石战斗。 这是中央红军转移突围即开始长征打的第一仗。 百石距县城有120 里,属于新田管辖,土路难行,我们是乘越野车去的。 这一仗是由当时担任左前卫的红三军团打的。 1934 年10 月21 日上午,红三军团四师在向百石、古陂摸索前进时,被守敌发觉,双方接火,战斗提前打响。 我红四师发起冲锋,攻击百石高地碉堡。 守敌弃堡逃命,躲进一个被称为“万人祠”的大堡垒,实际上是客家人住的更为坚固、封闭的围屋。 我军在对龟缩“万人祠”的守敌展开政治攻势无效的情况下,于傍晚用迫击炮将其摧毁,全歼顽敌。 但是,在这场战斗中,在前沿指挥作战的四师师长洪超不幸被流弹击中,为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洪超师长是我们湖北的黄梅人,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湘南暴动,担任过朱德的警卫员,并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

自1930 年始,他就在红三军团任团长,从1932 年起就担任过几个师的师长,是彭德怀非常喜爱的一位优秀的战将。 他牺牲时25 岁(前述牺牲的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比他还年轻,才22 岁)。 彭德怀在含冤去世前,还记得这位老部下,要身边的人不要忘记洪超,他是我们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个师长。

因此,听说洪超师长的遗骨就葬在金鸡圩金鸡村边的山上,我们表示一定要上山去凭吊。 我们没想到,上山的路已长满了半人深的茅草,洪师长的墓是一个小土包,没有立碑,野草丛生,旁边是当年挖的很深很宽的战壕,若不是乡长带着我们来,很难找到。 青山到处埋忠骨,我们在墓前为我的这位大老乡——英雄的师长、长征的山鹰默哀致敬。

——古陂战斗。 古陂距县城50 多里,前清以来商业比较发达。 在赣南有“头唐江,二古陂”之称。 1934 年红军突围时,这里是粤军防守第一道封锁线的第一师师部所在地,为重点防御区域。 在红三军团攻打百石的那天下午,红一军团先后在新田圩和金鸡圩展开攻击,歼敌600 多人。 敌副师长逃至古陂的师部准备固守,但结束百石战斗后的红四师乘胜追击至古陂,与敌遭遇,战至午夜。 次日拂晓,敌军仓皇向安西逃窜,我军占领古陂圩,缴获大批弹药和军用物 资。

——安西战斗。 它发生在今安西 镇附近,离县城60 里。 这是一场比较激烈的战斗,我们看了老鸦洞战斗和桐梓岗战斗两个战场。 这都是山头,粤军收容兵力万余人枪,构筑工事作最后堵截。 10 月22 日中午,红军先头部队追抵这里,突遭袭击,损失不小。 后续部队再次冲锋,与敌反复争夺,战至次日,虽将敌三面包围,但终因敌占据有利地形,未能拿下高地。 红军为争取时间,迂回别处前进。 守敌唯恐红军断后,大部都回撤广东南 雄。

红军各部在渡过于都河后,相继歼灭驻守信丰古陂、新田、安西,以及安远版石等地敌军,至10 月27 日,所有部队从多处过了桃江,完全摧垮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

对此,陆定一当年有诗赞 曰: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 忙; 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 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新田   南昌起义   于都   安远   桃江   安西   金鸡   守敌   信丰   封锁线   师长   红军   军团   部队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