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史绿城—遵义


红史绿城—遵义

2003 年3 月首次到遵义,我与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吴主任同行​‍‌‍​‍‌‍‌‍​‍​‍‌‍​‍‌‍​‍​‍‌‍​‍‌​‍​‍​‍‌‍​‍​‍​‍‌‍‌‍‌‍‌‍​‍‌‍​‍​​‍​‍​‍​‍​‍​‍​‍‌‍​‍‌‍​‍‌‍‌‍‌‍​。 他一路介绍了有关遵义的不少情况,遵义的同志也给了一些资料,这才使我对这个历史名城有几分了 解​‍‌‍​‍‌‍‌‍​‍​‍‌‍​‍‌‍​‍​‍‌‍​‍‌​‍​‍​‍‌‍​‍​‍​‍‌‍‌‍‌‍‌‍​‍‌‍​‍​​‍​‍​‍​‍​‍​‍​‍‌‍​‍‌‍​‍‌‍‌‍‌‍​。

原来遵义也是千年古城​‍‌‍​‍‌‍‌‍​‍​‍‌‍​‍‌‍​‍​‍‌‍​‍‌​‍​‍​‍‌‍​‍​‍​‍‌‍‌‍‌‍‌‍​‍‌‍​‍​​‍​‍​‍​‍​‍​‍​‍‌‍​‍‌‍​‍‌‍‌‍‌‍​。 春秋时期,属巴蜀等邦国领地; 秦汉时置郡; 唐代改为播州; 明朝隶属四川; 清雍正年间才划归贵州,改置遵义府; 民国中期设专员公署; 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遵义地区行政公署。 1997 年6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辖1 区2 市10 县。 过去只知遵义是黔北重镇,现在它不仅是“黔北粮仓”,粮、油、烟、畜年产量,均占贵州省的1/4以上; 而且已经成为大西南的重要新兴工业城市,电子、冶金、机械、化工等一批企业和产品,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 此外,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具有一定特 色。

因为是初到黔北,没想到从贵阳来的沿途是“麦苗儿青,菜花儿黄”,不是江南,好似江南。 这里尽管“地无三里平”,属丘陵低山区,但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满坡遍野,层层叠叠,车子飞驰绿原,清香迎面扑鼻。 我们难以抵挡大自然的诱惑,不得不停一会儿,感受黔春的美色。 这种情景与过去说的穷乡僻壤,怎么能对得上号呢? 国家变了,贵州变了,难怪刚下飞机,手机上就显示出“欢迎您到公园省来”的信息。 当时不懂,原来具有山川原始秀美的贵州正在为建设像公园一般漂亮的生态省而努力。 还没到达目的地,历史印象一下子扫进了脑区的“垃圾箱”。 高速路真好,过去要走六个小时的车程,现在两个小时就可赶 到。

在遵义,我们先上红军山,瞻仰红军烈士陵园。 红军山就在我们住地宾馆对面,一眼望去,群峰巍峨,林木葱茏,犹如一条碧绿苍龙蜿蜒市中,使城区生态面貌大为增色。 山腰耸立着意蕴“刺破青天锷未残”、“赖以拄其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 碑高30 米,正面为小平同志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顶端是5 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 碑的外围是一个直径20 米的大圆环,嵌有四组汉白玉浮雕,即“强渡乌江”、“欢迎红军”、“娄山大捷”、“四渡赤水”。

步入陵园至纪念碑前,要走250 级陡坡台阶,象征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程。

遵义市委党史研究室张副主任介绍了当年红军“智赚遵义”的史实。 他说:

三路红军强渡乌江后,直逼遵义。 再度复任总参谋长的刘伯承,亲自指挥部署攻城。 红一军团二师六团从俘虏兵中了解遵义城防情况,决定化装成敌军,利用俘虏诈城。 刘帅赞许:这就是智慧,不过装敌人要像,千万不能让守敌认出来。 六团乘着夜色,让被俘的连长和士兵在前面带路,尽管守城敌军仔细盘问了20 多分钟,但被俘连长回答无误,赚开了城门。 红军战士蜂拥而入,20 多名司号员齐吹冲锋号,敌人不知进来了多少红军,一部投降,一部北逃至娄山关和桐梓。 这样,1 月7 日凌晨,红军完全占领了贵州第二大名城遵义。 当时,这里是黔北首府,工农业产品集散地,各地商旅云聚之所,既有老城,又有新城,一条清江穿城而过,人口约4 万,市面秀丽,生意兴隆,是红军长征以来所经过的第一座像样的城市。 9 日,军委纵队进城,刘伯承兼任遵义警备司令,陈云兼任警备司令部政委; 中央领导人从南关进城时,各界人士在桥头摆设香案迎接。 12 日,在召开的万人群众大会上宣布成立“遵义县革命委员会”。 蒋介石的主力中央军和黔军都被挡在乌江以东、以南,使红军能在这里获得10 多天休整时间。 这是长征以来没有过的,使党中央有可能从容召开具有拨乱反正意义的遵义会议。

烈士陵园的讲解员给我们讲了两个故 事。

—— 一个是将军邓萍烈士墓。 许多参观者都以为这是位女将军,但雕塑又是男像,总要问怎么回事? 其实,邓萍烈士是赫赫有名的红三军团参谋长,曾参与领导平江起义、创建湘鄂赣苏区、坚持井冈山斗争,是彭总的老战友。 在第二次攻打遵义老城的战斗中,他带领营以上干部到凤凰山下察看攻城地形时,同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刚说到“一定要在明天拂晓前拿下遵义”的话还未说完,突然,他的头就栽到了张爱萍的右臂上。 原来老城守敌的流弹击中了他的头部。

张爱萍被溅得满身是血。 邓萍就这样牺牲了,年仅27 岁。 痛失战友的彭总赶来,含着泪水,脱去烈士血迹斑斑的征衣,换上新装,极其沉痛地说:我的兄弟,你为占领遵义流尽最后一滴血。 我们将为你报仇,完成你未竟的事业。 全军团都爱戴他们的参谋长,广大指战员怀着满腔悲愤,连夜向守城之敌发起猛攻,终于在次日拂晓再克遵义。 邓萍牺牲后,叶剑英接任三军团参谋长。 张爱萍后来赋诗痛悼首长战友写道:长夜沉沉何时旦? 黄埔习武求经典。 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锋焰。 “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 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1959 年初,彭总为他的战友亲笔写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同志之墓”的题字,寄贵州省委,还说要来遵义为邓萍烈士扫墓。 后来,这桩心愿未能了 却​‍‌‍​‍‌‍‌‍​‍​‍‌‍​‍‌‍​‍​‍‌‍​‍‌​‍​‍​‍‌‍​‍​‍​‍‌‍‌‍‌‍‌‍​‍‌‍​‍​​‍​‍​‍​‍​‍​‍​‍‌‍​‍‌‍​‍‌‍‌‍‌‍​。

—— 一个是“红军坟”。 在邓萍烈士墓西南,有一座红军卫生员墓,墓碑刻有仿毛书法“红军坟”三个字。 这是遵义人民为纪念卫生员龙思泉而筑的。 在红军驻遵义期间,小龙会中医,常给老乡看病,疗效显著。 在红军撤离遵义那天,家住20里外的一位老农突发急病,儿子赶来苦苦哀求,经领导同意,小龙前去治疗,护理一夜,老人病情好转。 第二天清早要走时,晒谷场上聚集了一大群人,都是来求医求药的。 原来小龙给老人治病的消息传得很快,越传越神:一服药下去,病就好了一半,“神医”有“神药”。 小龙将前来求医的群众给药给方后,去追赶部队,在途中被地主狗腿子杀害了。 老百姓闻讯赶来将他安葬好,还在坟前立了个碑,刻上“红军坟”三个字。 这以后经常有老百姓上坟,求药治病。 影响越来越大。 解放后,群众将“红军坟”迁移至此,塑成女像,作为红军菩萨供奉起来。 传说只要拜一拜红军菩萨,病就会好。 凡是来陵园知道这个传说的,几乎没有不拜的。 这个铜像能触到的地方,摸得锃亮。 仿毛书法“红军坟”三个字,这是“文革”后新刻的。 群众对“红军坟”的膜拜,与其说是信神,不如说是对红军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缅怀。 埋在这里的许多红军烈士都有感人的故事,一个个地说,一天也说不完。 所以,红军山是红军精神之山,是净化人的心灵之 山。

听了这些故事,人们自然地想到“三个代表”; 想到我们会议的主题; 想到来遵义开会,既是党史教育,也是现实教 育。

红军当年攻打遵义娄山关,是一个战役,而且毛主席还写了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诗词,我们自然也要考察娄山关战场遗址。 娄山关是遵义北大门,相距百余里,为大娄山脉最高峰,周围群峰环立,川黔公路在峰谷间盘旋而上,形成一道狭窄通道。 此前听人说,为拓宽公路,其险势已不如当年了。 我们登临关口后,虽然未见雄关,但舒同题写的“娄山关”三个苍劲大字树立在关口遗址上。 从遗址朝桐梓方向看去,还是能感觉到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峻。 这样险要的地形,怎能不为兵家必争之地呢? !

我们本想爬上点金山顶,去感受毛主席那首词中写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意境。 据说,山顶有雾,看不到如血的残阳,也就带着遗憾作罢。 娄山关的植被很好,乔木茂密,一片碧绿,还可以体会几分如海苍山的诗情。 山下有一个农民自办的娄山关战斗纪念馆。 农民讲解员也还能讲述那段历史。 他说:

当时敌军下了死守险关的命令。 路难行,仗难打。 但红军如果不及时攻下关口,必将影响整个战略部署。 1 月9 日,在中央领导进驻遵义城的当天,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根据军委乘胜追击的命令,在掌握了地形资料和敌情兵力后,决定在大部队正面强攻的同时,派小部队抄袭敌后。 经过一个多小时激战,占领了娄山关,随后进入桐梓城。 至此,遵义战役胜利结 束。

又同到猴场一样,第一次没看到的,第二次得到了某种补偿。 2014 年9 月下旬到贵阳参加全国第二届党史文化研讨会和遵义苟坝会议研讨会后,于25 日下午赶到娄山关。 为了看到“残阳如血”景观,我们在4 点半上了大娄山顶。

据介绍,山下海拔高度为1280 米,山上则为1788.4 米,垂直距离升了500 多米。 天气不错,阳光高照。 我们满以为能看到如血的残阳,但山上工作人员说:

要看残阳必须等到6:30 以后,但那时气温骤降,没有棉大衣不行。 我们都是短袖衫,只好留下遗憾了。 山顶还有铸铁雕塑,是周恩来向死去的战士默哀,身旁还有一匹战马嘶鸣,也能感受当年惨烈战斗的意境。 附近还有电视发射台和废弃的微波塔,电子产业发展真快,没建几年的微波塔居然过时了。 下到半山腰,我们去看了娄山关战场遗址,战壕还依稀可见。 这样大体弄清了当年战斗的方位。 讲解员告诉我们,当年娄山关的关口,在2004 年修复了,可以从大娄山经过关口到小娄山,这里有纪念娄山关战斗的烈士纪念塔。 塔的正面有张爱萍的题词,背面有娄山关战斗碑文。 这里还建有观景台,往下看,娄山关的险境一览无 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遵义   桐梓   乌江   平江   讲解员   党史   参谋长   贵州   残阳   关口   烈士   遗址   红军   小龙   军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