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宁夏—引子


红军长征在宁夏—引子

红军长征前的数年间,在中国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有两大重要历史事件:一是国共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 二是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中原大战​‍‌‍​‍‌‍‌‍​‍​‍‌‍​‍‌‍​‍​‍‌‍​‍‌​‍​‍​‍‌‍​‍​‍​‍‌‍‌‍‌‍‌‍​‍‌‍​‍​​‍​‍​‍​‍​‍​‍​‍‌‍​‍‌‍​‍‌‍‌‍‌‍​。 国共合作,演绎了一场蒋介石发动的 “四一二 ”反革命血腥叛变​‍‌‍​‍‌‍‌‍​‍​‍‌‍​‍‌‍​‍​‍‌‍​‍‌​‍​‍​‍‌‍​‍​‍​‍‌‍‌‍‌‍‌‍​‍‌‍​‍​​‍​‍​‍​‍​‍​‍​‍‌‍​‍‌‍​‍‌‍‌‍‌‍​。 蒋、冯、阎中原大战,成就了国民党蒋介石此后数次围剿红军的经历​‍‌‍​‍‌‍‌‍​‍​‍‌‍​‍‌‍​‍​‍‌‍​‍‌​‍​‍​‍‌‍​‍​‍​‍‌‍‌‍‌‍‌‍​‍‌‍​‍​​‍​‍​‍​‍​‍​‍​‍‌‍​‍‌‍​‍‌‍‌‍‌‍​。 历史地看,这应该是红军之所以要长征的潜在的深层历史原因。 了解当时中国的这两次重大军事行动,有助于我们理解红军长征的特定历史及其背景。

在中国现代史上,1924年至 1927年北伐战争,国共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 第一次北伐战争,也叫 “国内革命战争 ”,又称引“大革命 ”,是 1924年至 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子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26年 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地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 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兵湖南,援助被吴佩孚部击败而退守湘南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 7月 1日,正是国民政府成立一周年,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确定战略部署为 “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7月 6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成立。 72 月 9日国民革命军的 8个军约 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 7月 12日至 7月 18日,共产党为了讨论党在北伐战争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在上海召开了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全国民众积极推动和响应北伐,迅速扩大民众运动,巩固革命的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打倒帝国主义。 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 西路进攻吴佩孚,先后攻克湘乡、湘潭,胜利进入长沙。 8月至 10月初,先后占领岳州、汉阳、汉口和武昌。 至此,两湖战事大体结束, “先定三湘,规复武汉 ”已经实现。 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一些关键性的战役,如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中英勇搏杀,建立了重大功勋,因此,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誉为 “铁军”,而第七军则被称为 “钢军 ”。 接下来枪口对准了孙传芳。 对于进攻江西的部署是,蒋介石亲自指挥(蒋介石为北伐总司令)右翼,程潜指挥中路,李宗仁指挥左翼,三军直捣九江孙传芳的司令部,孙传芳逃入南京。 北伐军又取江西。 经过修整、扩编,北伐军再成三路,何应钦统领东路,于 12月 4日进占福州,又北上攻入浙江。 1927年 3月 23日,攻克南京。

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也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员刘伯坚、邓小平等人的帮助下,于 1926年 9月 17日在五原誓师,绕道甘肃东进,参加北伐。 北伐军在不到 9个月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 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工农运动亦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 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革命势力的猛烈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 1927年 3月,帝国主义借口外国领事和外侨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命令他们在南京下关的军舰对南京市内的北伐军和市民开炮轰击,制造了中国军民死伤 2000余人的南京惨案。 同时,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 4月 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叛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加紧反革命活动。 6月 10日,汪精卫和冯玉祥在郑州举行会议,策划反共。 6月 19日,冯玉祥又和蒋介石在徐州会谈,达成反共、反苏、宁汉合作等协议。 这时,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引倾投降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导子权,压制工农运动,对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活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拒绝党内的一切正确意见,对国民党不但不加戒备,反而还命令武汉工人纠察队将武器交给汪精卫的武汉政府。 7月 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 随即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还提出了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的血腥口号。 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至此,蒋、汪反革命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第二次重大军事事件,是蒋、冯、阎之间的中原大战。 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之前,蒋介石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拉拢和收买人心,以对付冯玉祥和阎锡山。 马鸿逵原是冯玉祥的部下,倒戈走在蒋介石的麾下,就是一个典型。 中原大战取得胜利后,蒋介石腾出手来,开始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实行多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1934年 10月,第五次反围 “攻剿 ”斗争失利后,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率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瑞金,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以上,就是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军   两湖   北伐军   独立团   中国共产党   苏联   国共合作   中原   反革命   宁夏   帝国主义   南京   武汉   引子   蒋介石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