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军工厂3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晋绥火药厂

晋绥火药厂又称晋绥军区工业部四厂,成立于1945年3月,是一个主要生产火药、炸药、火工品和总装炮弹、手榴弹以及复装枪弹的工厂​‍‌‍​‍‌‍‌‍​‍​‍‌‍​‍‌‍​‍​‍‌‍​‍‌​‍​‍​‍‌‍​‍​‍​‍‌‍‌‍‌‍‌‍​‍‌‍​‍​​‍​‍​‍​‍​‍​‍​‍‌‍​‍‌‍​‍‌‍‌‍‌‍​。

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后,弹药的需求量大增,特别是需要爆破敌人碉堡和攻城用的炸药​‍‌‍​‍‌‍‌‍​‍​‍‌‍​‍‌‍​‍​‍‌‍​‍‌​‍​‍​‍‌‍​‍​‍​‍‌‍‌‍‌‍‌‍​‍‌‍​‍​​‍​‍​‍​‍​‍​‍​‍‌‍​‍‌‍​‍‌‍‌‍‌‍​。 为此,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决定成立生产火药的工厂,编为工业部四厂​‍‌‍​‍‌‍‌‍​‍​‍‌‍​‍‌‍​‍​‍‌‍​‍‌​‍​‍​‍‌‍​‍​‍​‍‌‍‌‍‌‍‌‍​‍‌‍​‍​​‍​‍​‍​‍​‍​‍​‍‌‍​‍‌‍​‍‌‍‌‍‌‍​。

建设火药厂首先要学习工艺生产技术,调集人员。 当时,职工们不知道用什么工艺及设备制造炸药。 1944年8月,蒋崇璟奉晋绥军区司令员吕正操之命,带领寇润圻、康百川等人到晋察冀军区工业部,用了3个月时间学习制酸、硝化、配药的工艺、技术、设备制造及炸药配方,并带回4名制酸和硝化工人。

工厂筹备初期,从工业部一厂和二厂调配了修理组的干部和工人; 从学校和地方调配和招收了学生和青年徒工共156人。 厂内实行厂长负责制,冯直任厂长,周明任副厂长,下设生产股、总务股、修理股、一股(制酸)、二股(硝化配药)、三股(皮革)。 厂址选在陕西省葭县李家坪。 由于建厂初期资金少,无原料,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给予了很多支援,由当地工匠打石头,职工当小工,将砖、瓦、木料从几千米以外的地方背回来,建起了硫酸厂房、危险品工房和仓库。

生产炸药从原料提纯、制酸、做酒精、提炼甘油、硝化,到最终产品等全过程都是在四厂完成的。 在生产中,制造硫酸的工艺是中心环节,铅室法(制造硫酸的工业生产方法之一,因以铅制的方形空室为主要设备而得名)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于是,四厂采取了以陶瓷代替铅室生产硫酸的方法。

在机器设备及测量工具方面,一厂和二厂调给四厂几台小型皮带车床和简单工具,所用动力是从前方缴获敌人的汽车头,以木炭瓦斯发生器开动的。 另外,还在敌占区购买到制酸和硝化用的波美表、温度计以及化验用的器皿和药品,成立了一个能做定性定量实验的分析室。

四厂在创业阶段突破了两项重要技术难关,即制造硫酸和硝化技术。 硫酸是生产火炸药的基础,它的主要原料硫磺矿是发动群众开采并向群众收购的,可以直接投入焚烧炉,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与催化剂二氧化氮混合进入陶瓷塔,经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再与水蒸汽化合生成稀硫酸,最后经陶瓷坩锅蒸浓,成为浓硫酸。 有了硫酸,就可以把它与硝酸钠或硝酸钾反应,生成硝酸。 硝化工作是1945年9月开始的。 1946年6月,四厂以收购的卫生球为原料,经过粉碎硝化,生产出了黄色炸药,即硝基萘炸药。 这两项技术难关的突破为工业部生产火炸药奠定了基础。

四厂利用瓷盆法生产出硝化甘油,配制出以硝酸钾吸收硝化甘油为主要成份的炸药,装入手榴弹后,有效破片达80~100片。 以后,用硝化甘油和硝基萘按不同比例配成炸药,分别装在手榴弹、82毫米迫击炮弹、地雷等内部,都达到了部队的使用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弹药威力不足的问题。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8年11月7日,为纪念在战争年代奋不顾身、忘我工作、不幸牺牲的兵工烈士们,西北军工烈士塔在山西省临县林家坪落成。 毛泽东、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该塔题词。 毛泽东的题词为:“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 贺龙的题词见图片右侧

四厂的生产、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职工们却奋不顾身、日以继夜地工作,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任务的完成,为抗日战争和革命胜利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1946年第二季度,工业部二厂组划归四厂,主要是扩充完成股,设在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负责手榴弹、炮弹及引信的总装任务。 李家坪时期,四厂共生产炸药45吨多,发射药250千克,复装枪弹50367发。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四厂迁至黄河东岸的山西省林县薛家圪台村,并以此为主要厂址。 此处距碛口镇和招贤镇较近,距工业部和二厂只有几千米; 完成股迁到距薛家圪台村约2千米的中庄; 制造肥皂及黄磷的生产部分位于距薛家圪台1千米的郝家塔村。 为了及时为前方供应弹药,四厂留下一部分人在李家坪坚持生产。

为了扩大产量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职工们在建设新厂时,研究并采取了许多改进措施。 他们自办磁窑,改进陶瓷选料,采取加压成形措施,改进装窑方式,提高炉温,以减少陶瓷的杂质和提高质量; 加大硫酸反应塔的容积和增加塔数,即两套装置共28塔、每天可产硫酸2吨,每月最大产量可达50吨; 稀硫酸浓缩设备为蒸发皿式4排,每排34个,每天可得浓硫酸500千克; 还改进了反应效率和通风效果; 建成酒精蒸馏塔,增加动力设备和锅炉,安装发电机,用上了电,挖了山洞,可以在洞内近似恒温的环境中储存和净化硝化甘油; 加强化验能力,建立了定期定量分析制度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等。 新厂于1947年8月全面开工,各项生产及发电都是一次投产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生产效果。

1947年8月,薛家圪台新厂址开工以后,李家坪的人员和设备搬迁到新厂址,到10月全厂共有职工575名。 此时该厂的内部组织机构有所调整,成立了厂党委,由厂长冯直兼任书记,由陕甘宁边区军工局调来陈希文任副厂长。 厂内新增设了工艺股和总务股。 一股的任务是制酸; 二股的任务是制造酒精、乙醚、甘油、雷汞、雷管、导火索、底火壳、发射药、炸药; 三股的任务是制皮件; 修理股的任务是动力供应、自制设备和修理、复装枪弹、制造电池; 完成股的任务是总装手榴弹、掷榴弹、75毫米及82毫米迫击炮弹、75毫米山炮弹; 肥皂股的任务是制造肥皂和黄磷; 陶瓷股的任务是制造陶瓷、玻璃。

1947年9月,陕甘宁边区紫芳沟化学厂的机器工具、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化验药品、化验仪器等共592种并入四厂,工业部一厂又帮助造了打浆机、胶化机、碾片机、切药机等。 有了这些设备,1947年10月,四厂开始研制发射药,为了节约原材料,充分利用收集来的轧制棉花后剩下的棉籽绒,成功地生产出单基药和双基药,月产量350千克左右。 从此,晋绥边区有了自己生产的发射药。

薛家圪台时期,该厂生产各种炸药9.145吨,发射药9.25吨,炮鞍528副,枪炮衣7341件,这些产品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8~11月,四厂与九厂职工一起编为第四职工大队,寇润圻任大队长,裴亚东任政治协理员,除年龄太小的徒工由地方安排外,全部职工奉命奔赴西北,接受新的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的晋绥兵工厂

1947年3月,国民党进犯延安,中共中央为了保存和发展军工生产,将陕北的兵工厂全部转移到黄河以东的临县、兴县、离石等地。 同年4月,在山西省兴县车家庄建立机械厂,称为工业部一厂。 在兴县张家沟建立二厂,生产迫击炮弹。 同年,宁武县馒头山炮弹厂初步建成,称工业部三厂,厂长郝继唐。 四厂由陕西省佳县李家坪迁至山西省临县薛家圪台,继续生产火炸药。 1947年5月1日,六厂在兴县城关镇后发达村建成发电​‍‌‍​‍‌‍‌‍​‍​‍‌‍​‍‌‍​‍​‍‌‍​‍‌​‍​‍​‍‌‍​‍​‍​‍‌‍‌‍‌‍‌‍​‍‌‍​‍​​‍​‍​‍​‍​‍​‍​‍‌‍​‍‌‍​‍‌‍‌‍‌‍​。 1947年7月,在山西省临县招贤镇水源村建成七厂,主要任务是炼铁、炼铜和提锌,黄沙任厂长。 1947年9月,在山西省离石县柳林镇(今柳林县)锄沟村成立八厂,生产手榴弹。 1947年9月,陕甘宁工艺实习三厂迁至临县后编为晋绥十厂,生产手榴弹、迫击炮弹。 1948年5月,九厂在山西省临县中庄成立,总装手榴弹、75毫米山炮弹、75毫米及82毫米迫击炮弹。 十一厂在山西省河津县固镇成立,生产手榴弹。 十二厂在山西省方山县关帝山和糜家塔成立。 陕西省延长石油厂改称工业部十三厂。 工业部五厂、十四厂的成立时间、地址及生产的产品未查到有关资料记载。

齐鲁大地 烽火连天
——山东根据地的军事工业

更云

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各地的抗日武装起义风起云涌。 罗荣桓率领八路军115师主力一部挺进山东,与地方武装并肩作战,建立和发展了鲁西、鲁中、胶东、清河等抗日根据地。 这些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在抗日烽火中不断成长壮大,不仅为消灭日寇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1937年冬,山东省党的地方组织先后在鲁中徂徕山、胶东天福山、清河黑铁山等10多个地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组建了许多抗日武装部队。 到1938年秋,中共山东分局将称谓繁杂的抗日武装部队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下设9个支队。 同时,为使山东成为八路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基地和联系华中新四军的战略枢纽,中共中央于1939年3月委派罗荣桓等人率八路军115师师部及第343旅686团进入鲁西地区,先后在樊坝、陆房、古梁山泊等地重创日伪军,逐步在山东建立和发展了冀鲁边、湖西、鲁西、鲁中、胶东、清河等抗日根据地。

罗荣桓领导山东抗日军民,采用他提出的“敌人打过来,我们就打过去”的“翻边战术”,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 到抗日战争胜利时,罗荣桓麾下已经拥有27万正规军,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集团,毛泽东曾赞誉“换上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是毛泽东所作唯一悼念元帅的吊唁诗。 1963年12月16日,罗在北京不幸逝世。 当噩耗传来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在开会,东带头起立默哀。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亲自到医院向罗荣桓遗体告在随后的几天里,毛泽东怀着沉重的心情写下此诗。

在山东根据地建立及发展过程中,山东军民在鲁西、鲁中、鲁南、胶东、清河、滨海、渤海等地区成立了许多随军修械所及兵工厂。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图中左下方的大刀为1937年12月天福山武装起义时,起义人员使用的武器之一; 图中右侧的土枪、匕首、梭镖是1938年1月徂徕山武装起义时,起义人员使用的武器。 这些武器均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

鲁西金山兵工厂

金山兵工厂的前身是八路军115师独立旅供给部在鲁西根据地成立的金山修械所。 1939年7月,115师成立独立旅,该旅设有供给部,供给部于1939年冬在鲁西东平湖西畔大金山村、小金山村(今戴庙乡东金山村、西金山村)创建金山修械所。 1940年8月,鲁西军区成立时,金山修械所与冀鲁边区随军修械所合并,组成金山兵工厂。

金山兵工厂初建时期,下设修械所、机器排、迫击炮弹装配班、复装子弹班、刺刀班、翻砂制造手榴弹班。 兵工厂分布在3个村的群众家里,修械所驻大金山村,机器排驻郭楼(今属银山镇),其他单位驻小金山村。

该厂主要任务是修理枪支,复装枪弹,制造手榴弹和刺刀。 初期,工厂使用沿湖一带农民扫盐土熬制小盐过程中附带产生的芒硝、青麻杆灰配制火药(旧时老百姓吃不起大盐,便自制小盐吃。 自制小盐的过程称为“扫盐土”,盐土就是盐碱地或土屋老墙根处晒起的白色“粉末”。 盐土淋晒、熬制成盐时,也产生芒硝)。

1940年初,开始生产地雷、枪榴弹,每月分别生产300多枚。 同年秋,试制成功82毫米迫击炮弹,月产60多发。

1941年7月,为打通鲁西根据地与冀鲁豫根据地的联系,鲁西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组成新的冀鲁豫军区,金山兵工厂随即西迁到河南省范县根据地,此时工厂分为炸弹所、修械所、电料所3部分。

1942年春,该厂开始试制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弹,11月试制成功。 1944年夏,经反复试验,成功制出雷汞,为大批生产60毫米、82毫米迫击炮弹和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弹提供了原料。

1944年,根据抗日形势和军事上的需要,上级决定将修械所一分为二,成立炮弹所,赵慕三任所长。 同年,炮弹所试制成功75毫米山炮弹。

胶东第一兵工厂

胶东第一兵工厂的前身是山东抗日救国军第3军第3大队于1938年4月在山东黄县(今龙口市)圈杨家村筹办的兵工厂,因地名亦称圈杨家兵工厂。

1937年12月,中共胶东特委发动文登县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 1938年4月,第3军西进到蓬莱、黄县、掖县(今莱州市)地区,与鲁东抗日游击队第7、8支队和胶东抗日游击队第3支队一起,创建了莱黄掖抗日根据地,并开始筹办兵工厂。

起初,厂址选在黄县县城内,后改在黄县南部山区文基镇的圈杨家村,因为这里比黄县县城要隐蔽、安全。 周吉隆任厂长。 第3大队队长范心然向私人借了500元法币做流动基金,并向私营工厂借用26部机床等设备,同时还没收了一批敌伪财产。 1938年5月,第3军军部修械所和第3军2路部队的修械所并入圈杨家兵工厂。 到同年秋天,工厂已发展到500多人。 由于人员增加,8月,工厂在附近的下院村设分厂,称为南厂,原圈杨家兵工厂称为北厂​‍‌‍​‍‌‍‌‍​‍​‍‌‍​‍‌‍​‍​‍‌‍​‍‌​‍​‍​‍‌‍​‍​‍​‍‌‍‌‍‌‍‌‍​‍‌‍​‍​​‍​‍​‍​‍​‍​‍​‍‌‍​‍‌‍​‍‌‍‌‍‌‍​。

1939年1月,伪军在日军飞机配合下,疯狂进攻蓬黄掖抗日根据地,工厂奉命迁至平度县涧里村,部分设备和人员散失,人员减至200余人。 7月,圈杨家兵工厂改名为山东纵队5支队第一兵工厂,亦称胶东第一兵工厂。 8月,工厂迁至隆夼(也称老庙后)。 10月,又迁至蓬莱县黄泥沟。 11月,在栖霞县北路家沟村成立的蓬黄战区指挥部兵器厂并入该厂。

1941年12月,工厂遭敌人3次袭击,厂房烧毁,人员和机器被迫迁至栖霞县沙家村、尕(gǎ)玉庄、杨家一带。 此时5支队第五兵工厂并入,全厂职工又增至500人。 从这时起至1944年,该厂主要复装枪弹,修造枪械,生产手榴弹、地雷、81毫米迫击炮及其配用的炮弹、掷弹筒和掷榴弹、75毫米炮弹等。 兵工厂曾仿制出汉阳造7.9毫米步枪。 1941年4月仿制成功2挺捷克式机枪。 1942年开始试制仿捷克式机枪,1943年月产量5~6挺。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山东纵队第一兵工厂旧址之一——位于山东省沂源县的织女洞,现已成为著名的牛郎织女风景区

工厂从1943年开始研究试制掷弹筒和掷榴弹。 掷弹筒和掷榴弹试验成功后,在1944年11月长沙铺战斗中试射了200发,随后,工厂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开始大批量生产。 长沙铺战斗后,工厂迁至乳山县眉豆夼、稍村、地口一带,主要任务是生产掷弹筒和掷榴弹。 1944年12月,胶东军区后勤部召开生产会议,决定以生产弹药为主,要求提高高级炸药的生产能力,加强专业化生产和科学分工,并对胶东各兵工厂进行调整,将胶东第一兵工厂的子弹部并入胶东第三兵工厂,第三兵工厂机工部并入第一兵工厂。 调整后的第一兵工厂专门生产掷弹筒和掷榴弹,并将厂属3个部改为掷弹筒和掷榴弹两个部。

解密中国军工厂3

胶东第一兵工厂生产的采用木质后盖的手榴弹

到1947年,在支援孟良崮战役中,全厂职工7天7夜不休息,突击生产,支援前线,月产掷榴弹36507发。 1948年全年生产掷弹筒2553门,掷榴弹504780发。 1949年全年生产掷榴弹506770发。 这时胶东第一兵工厂职工达886人,机器设备达170多台。

该厂在生产武器产品时进行了许多创新和改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手榴弹的革新 最初的手榴弹爆炸破片只有5~6片,经过多次试验改进,破片大幅增加,提高了杀伤力。 为解决出手早炸的问题,1942年冬,孙宪义等人研究出在拉火管周围用棉花蘸上蜂蜡塞紧的方法,解决了拉火帽发火后火焰从木柄与壳体接缝处泄出引爆的问题。 改进后,未再出现出手早炸事故。

复装枪弹的革新 为了复装枪弹,由孔宪义等人试制出模具; 于鸿春等人设计并制出各种压力机10多台; 无烟药是用旧电影片或照相胶卷脱胶制成的。

地雷的改进 1942年,为了提高地雷在运输和布雷过程中的安全性,采用将地雷拉火装置装在一个木塞内,木塞插入雷体的分装方式。 在埋设地雷时,再将拉火装置放入雷体内。 地雷的引爆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先是生产电引火雷,采用电灯泡钨丝为发火头,后因钨丝、电线、电池缺乏,逐步研制出拉火雷和绊线雷。

掷弹筒和掷榴弹的革新 1944年长沙铺战斗后,根据战斗实践,将掷榴弹延期药柱的燃烧时间由7.5秒延长到8.5秒,解决了在最大射程出现空炸、早爆问题。 刘凤山等人改进了钻掷弹筒泄气孔的工具,由一次钻1个孔改为一次钻6个孔。 他们还改进了车引信管的专用工具,由每班车30个,提高到每班车800个。 另外,还解决了掷弹筒淬火的难关。

迫击炮及其炮弹的研制 起初,迫击炮的炮筒由玲珑金矿的旧机器大轴加工而成。 第一门迫击炮打靶试验成功后就开始生产,1938年下半年每月生产2~5门。 1942年,为了保证炮弹的运输安全,每个炮弹配有一个无撞针的安全帽和一个有撞针的撞针帽,运输时安装上安全帽,发射时再换上撞针帽。

1949年7月,根据中央减产会议精神,该厂部分人员和设备转入烟台机床附件厂,其余转入徐州兵工三厂。 至此,胶东第一兵工厂建制撤销。

胶东第二兵工厂

1938年12月,山东抗日救国军第3军和胶东抗日游击队第3支队合编为山东纵队第5支队。 1939年7月,第5支队在掖县李家庄、连儿夼一带组建胶东第二兵工厂,又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兵工厂。 1941年2月,该厂奉命迁驻栖霞西部喇叭沟,1942年初迁到牙山腹地,牙山抗日根据地军民习惯称其为牙山兵工厂。

1942年初,该厂有职工200余人,各种机器设备车床18部,这些机械设备大多是缴获国民党蔡晋康部队的。 工厂除生产地雷、手榴弹、枪弹外,还制造82毫米迫击炮及其配用的炮弹、75毫米山炮炮弹。

1944年,胶东的日军依仗坚固的碉堡、工事垂死挣扎。 为解决八路军的攻坚武器问题,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向军区各兵工厂发出了研制平射炮(平射炮是当时对弹道低伸火炮的统称)的命令。 该厂于同年6月开始研制平射炮,但当时可供参考的只有从画报上剪下来的一张平射炮图片,以及从敌人手里缴获的十几发八八式穿甲炮弹。

造炮时没有炮筒钢材,就用拆城隍庙时留下的一根钢柱; 搞不到用于减小后坐力的弹簧,就用汽车弹簧来代替; 车床长度不够,就加长中心支架进行加工; 没有大型冲压机,就用车床加工铸钢制造炮弹壳; 炮弹头用内挖外车的方法加工,弹头前部的引信造出了瞬发和延发两种。 全厂职工经过3个月的昼夜奋战,第一门平射炮和十几发炮弹试制成功。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沈阳兵工厂制造的十三式7.92毫米步枪,四五式步枪外形与其相似,系参照该枪与日造三八式6.5毫米步枪而研制的,口径6.5毫米

1944年8月中旬,胶东军区司令部决定,调这门炮参加拔除水道据点的战斗。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四五式”步枪枪机与机匣特写,机匣上方刻有五角星及四五式铭文

1945年春,该厂又改进了平射炮的助推器,许世友司令员亲自到广饶县鞠家庄(弹药部驻地)观看改进后的平射炮实弹演习。 3声炮响,3个目标连连开花,许司令员拍手叫好,并当场将平射炮命名为“牙山炮”​‍‌‍​‍‌‍‌‍​‍​‍‌‍​‍‌‍​‍​‍‌‍​‍‌​‍​‍​‍‌‍​‍​‍​‍‌‍‌‍‌‍‌‍​‍‌‍​‍​​‍​‍​‍​‍​‍​‍​‍‌‍​‍‌‍​‍‌‍‌‍‌‍​。

1945年春节,八路军攻打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的老巢——万第据点。 胶东军区司令部调用“牙山炮”、重型迫击炮等10多门,将城墙炸开两三个大口子,城墙上的岗楼也被炸塌。 攻城部队迅速冲进突破口,万第据点被攻克。 自此,“牙山炮”的威名更加远扬。

胶东第三~第七兵工厂

1941年1月,山东纵队第5旅后勤部在昆嵛山辛庄成立第三兵工厂,在栖霞县牙山成立第四兵工厂。 9月,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工业研究室成立。 1943年7月,东海军分区工业研究室秦月斋等人从钙皂中成功提取出甘油,先后试制成功硝化棉、硝化甘油、乙醚、丙酮等,年底生产出单基和双基发射药,并投入生产。

1945年8月,胶东军区后勤部成立胶东军区兵工总厂,胶东第一、二、三、四兵工厂和胶东工业研究室划归胶东军区兵工总厂领导。 9月,胶东军区兵工总厂召开生产会议,贯彻以生产弹药为主的方针,调整了组织机构,使生产专业化:一厂生产机枪和炮弹壳; 二厂生产迫击炮及其配用的炮弹; 三厂生产枪弹; 四厂生产82毫米迫击炮弹; 新建第五兵工厂,生产军用化工原料和火炸药。

1946年12月,胶东军区兵工总厂成立第六、七兵工厂。 六厂生产步枪和手榴弹; 七厂生产九二式步兵炮和重型迫击炮。

从1947年3月开始,胶东军区要求六厂生产四五式步枪,4月即生产出100支,1947年全年共生产了3188支。 该枪参照沈阳兵工厂制造的十三式7.92毫米步枪和日本三八式6.5毫米步枪而研制,口径为6.5毫米。 因是1945年研制成功的,故命名为四五式6.5毫米步枪。 现存于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的四五式步枪有两种款式,一种设有阅兵钩(阅兵钩用于在阅兵时固定枪背带),另一种取消了阅兵钩。

1947年5月,胶东军区兵工总厂改编为胶东军区军工部,仍辖7个工厂和一个研究室。 同年9月,胶东战役开始,胶东军区军工部化学总厂成立,扩大硫酸、硝酸、硝化甘油、硝化棉和炸药的生产。

1948年7月,华东财办工矿部在鲁中博山召开兵工会议,决定设3个局。 其中第二局由胶东军区军工部所属工厂整编,辖7个工厂,局长范心然。

在胶东的地方抗日武装中,也成立有许多兵工厂。 如1938年2月,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后,在蓬莱南部艾崮山区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第2路部队,2路部队在大埯子皇姑庵创立“八路兵器厂”,制造地雷、弹药等。 1944年春,海阳县武委会在牛岭山建立海阳兵工厂,职工80人。 起初主要修理枪械,后来开始制造枪弹、手榴弹、枪榴弹和“单打一”步枪、“土压五”步枪。

解密中国军工厂3

胶东军区兵工总厂第六厂生产的四五式6.5毫米步枪

山东纵队第一兵工厂

1938年1月,中共山东省委发动在鲁中徂徕山起义,成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4支队。 随后,第7、第8支队和第5支队一部分由清河地区和胶东地区进入鲁中地区,山东纵队领导机关也由泰山地区进入鲁中山区。 从此,鲁中成为山东抗战的中心地区。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山东纵队第一兵工厂旧址之一——沂源织女洞外景。 洞外的沂河美景如画,势若游龙

1938年7月,山东抗日游击队第4支队修械所在鲁中地区益都县(现青州市)石匣峪成立,该修械所又称石匣峪兵工厂。 修械所曾迁往博山县刘家南峪、蒙阴县千人洞、沂源县织女洞。 1938年12月,山东纵队成立,山东抗日游击队第4支队改编为山东纵队第4支队。 同时,该支队在织女洞的兵工厂改称山东纵队第一兵工厂,又称山东纵队第4支队兵工厂。

该厂主要生产手榴弹、82毫米迫击炮弹及刺刀,设有机修、翻砂、红炉、弹药装配、木工等生产班组,生产设备有4部车床、1部钻床。 为了保卫兵工厂的安全,山东纵队司令部调来100多人的回民连担任警卫。

1939年6月,日军“大扫荡”到达兵工厂附近的鲁村,厂领导决定将全厂100余人和警卫连分两路转移:第一路向南,由厂长孙世铭带领技工队伍经桐峪、柳枝峪到达胡家庄,分散隐蔽; 第二路向东,由政委杨兴忠、指导员郑香山带领回民警卫连向沂山一带转移。 当回民连队行至沂水绳庄时,与1000多名日本兵遭遇。 激战中,杨政委、郑指导员、丁排长和十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日军“大扫荡”给兵工厂造成巨大损失,加之国民党山东吴化文的部队与八路军摩擦日益加剧,兵工厂在织女洞已无法进行正常生产。 山东纵队第一兵工厂随即结束。

山东纵队第二兵工厂

山东纵队第二兵工厂的前身是八路军鲁中抗日游击队第7、8支队兵工局,地点在黄县城内城隍庙。 局长张善德,指导员何凤鸣。

起初,兵工局只有一些简单的机加工设备,后动员私人铸造厂厂主李奎星带着柴油机、化铁炉、化铜炉及全套翻砂设备和7名工人参加了兵工局。 1938年5月,兵工局转移到掖县郑家庄,职工增至200余人,拥有车床10部,钻床2部,烘炉4座,虎钳50余把,柴油机2部。 生产组织比较配套,划分为车工组、烘炉组、修械组、铸工组、木工组、制药组、装配组等。

1938年7月,兵工局向鲁中迁移。 在搬迁中,抢修了一批枪支,生产了75毫米炮弹近100发,还制造了许多地雷、手榴弹。 同年12月,何凤鸣任局长。 1939年1月,兵工局越过胶济路,经益都至临朐,再到沂水县西部桃峪。

1939年2月,兵工局仿制成功捷克式轻机枪,至年底生产出4挺。 此后,每月生产2挺,直至1940年3月。

1939年3月,以该兵工局为基础,合并了其他几个支队的兵工局,成立山东纵队第二兵工厂​‍‌‍​‍‌‍‌‍​‍​‍‌‍​‍‌‍​‍​‍‌‍​‍‌​‍​‍​‍‌‍​‍​‍​‍‌‍‌‍‌‍‌‍​‍‌‍​‍​​‍​‍​‍​‍​‍​‍​‍‌‍​‍‌‍​‍‌‍‌‍‌‍​。 该厂先后驻沂水县桃峪、公家庄子等地。 从这时起直到抗日战争胜利,该厂修理各种枪械、复装和制造枪弹,制造刺刀、地雷、手榴弹、75毫米迫击炮弹等。

1940年初,山东纵队后勤部在山东纵队第二兵工厂基础上成立山东纵队兵工总厂(亦称鲁中兵工总厂),驻沂水县南瓦庄村,辖3个分厂,1个修械所和1个子弹组。 4月,一分厂技师曹曰岚等人试制出日本歪把子轻机枪。

抗战胜利后,山东纵队兵工总厂进行了较大调整,成为生产手榴弹的专业厂,驻莱芜县苍山观。

1946年冬,国民党李仙洲部进驻莱芜城,工厂迁至蒙阴县贾庄。 1947年5月,国民党军进占孟良崮山区,工厂奉命停产备战,并开始向渤海区转移。 1949年2月,工厂改编为华东财办第一军工局直属厂。 这时职工有400余名,主要任务是为军工局各厂修理车床、制造机器设备及各种工具。 1950年1月,该厂划归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兵工局管辖。

鲁南兵工厂

1939年10月,115师师部及主力686团进入鲁南费县抱犊崮山区,与在枣庄、微山湖地区的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会师。 同时,115师供给部生产社在鲁南费县抱犊崮黄山口村成立,主要任务是修理枪械,复装枪弹,生产手榴弹,缝制军服及枪弹袋。 1940年10月,鲁南军区成立,115师供给部生产社与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1总队修械所合并,改编为该军区军工科,设有子弹厂和炸弹厂,子弹厂月复装枪弹500~600发,炸弹厂月产手榴弹200多枚。

1945年春,鲁南军区又在费县建立无烟药厂,鲁南各军分区也建有制造手榴弹的兵工厂。 1946年10月,鲁南军区后勤部撤销军工科,成立鲁南军区军工部,分设兵工厂有:葛家峪兵工厂,生产手榴弹; 大邵庄兵工厂,生产火炸药、枪榴弹及修械; 九女山兵工厂,生产地雷、刺刀等。 1947年1月19日,华中军区军工部一部与鲁南军区军工部合并,组成新的鲁南军区军工部,设5个厂,共1800人。 同年冬,鲁南军区军工部改为鲁南军区后勤部军工处,辖4个工厂。 1948年7月,鲁南军区后勤部军工处所属厂整编,归华东财办工矿部第一局管辖。

清河军区后勤部兵工总厂

1938年2月,临淄抗日游击第3大队(后编为山东纵队第3支队10团,隶属清河军区)在临淄县訾家郭村(今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訾李村)建立修械所,又称临淄兵工厂。 修械所分红炉、木工、装配、修械4个组。

红炉组将生铁熔化后,倒在沙模里,制造出手榴弹弹体。 铸成的弹体表面带有铁刺,工人们就用手拿着弹体在砂石上磨掉铁刺。 后来,工人们开动脑筋,在水磨盘的中心孔内穿上木轴,然后将磨盘架起来,用手把摇着转动,做成土砂轮,提高了磨铁刺的工效。

木工组将刀具安装在简易镟床上,将木料镟成手榴弹木柄,再钻出中心孔,然后装配。

装配组将火药装在弹体内,将导火索装入木柄内,再用一个大型木杠杆进行弹体和木柄的装配。 杠杆的一端用人力拉动,另一端往弹体内压入木柄。 为了防止装配时出现手榴弹爆炸伤人事故,在装配手榴弹的杠杆端部附近设有一眼水井,旁边一人注目而视。 一旦发现手榴弹要爆炸,用木棍将手榴弹立刻打入井内,以免伤人。 弹体与木柄装配好后,旋上木柄后盖,制造就完成了。 当时每天能造手榴弹100多枚。

1938年夏天,郑家辛庄发现了“韩阎大战”(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时,韩复榘部与阎锡山部之间的山东之战)时遗落的50多枚迫击炮弹。 上级指示试制迫击炮,修械组群策群力,用水车流水管外套铁箍加固做成炮筒,并想方设法加工出膛线。 1938年8月,在10团围歼国民党顽固派陈瑞符部时,该迫击炮显示了巨大威力。

1939年初,修械所成立复装枪弹组。 工人们用改制的铁管收缩旧弹壳; 用铁片卷起来焊成弹头,再灌上铅; 用废电影片子剪碎制成发射药; 用雄黄和灰锰氧(高锰酸钾的俗称)制成底火药。

1939年6月,清河根据地遭受日伪军严重破坏。 随后,修械所与广饶县琚高、张谈一带的工厂合编为3支队兵工总厂,下设手榴弹厂(也制造地雷)、炮弹厂和修械厂,厂长訾梅村。 訾梅村等人曾将许多闲置的旧迫击炮弹改制成拉火式地雷。 如1938年5月下旬,3大队在淄河店车站至普通车站间,展开铁路“破袭战”。 訾梅村改制的地雷发挥了极大威力——掀翻钢轨,炸毁车辆,阻绝了敌人的运输。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清河军区后勤部兵工总厂的工人们正在制造迫击炮弹

1940年9月,3支队改编成山东纵队3旅,兵工总厂隶属3旅领导。 1941年春,兵工总厂转移到广饶北部王家岗一带。 1942年3月,山东纵队3旅兵工总厂整编为清河军区后勤部兵工总厂,驻博兴县康家坊,1942年秋,转移到垦利县八大组(现地名永安镇)。

1943年夏季,总厂仿制成功捷克式7.9毫米轻机枪、日式50毫米掷弹筒,还自制出82毫米迫击炮并将迫击炮改造成平射炮。 自制的手榴弹弹壳上铸有“山纵三旅”字样。 该厂还用铁轨制成枪榴弹,战士们用枪榴弹专打敌人碉堡的观察孔。 根据实战需要,还将步枪上的片状枪刺改制成锥形枪刺,因锥形枪刺有利于拼杀,受到前线战士的欢迎。

1943年11月,日军对山东清河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清河军区后勤部兵工总厂工具、材料损失80%,被迫停产。

其他兵工厂

1942年3月,山东纵队滨海独立军分区成立。 山东纵队2旅手榴弹厂改属滨海军分区,除生产手榴弹外,增加地雷和枪榴弹的生产​‍‌‍​‍‌‍‌‍​‍​‍‌‍​‍‌‍​‍​‍‌‍​‍‌​‍​‍​‍‌‍​‍​‍​‍‌‍‌‍‌‍‌‍​‍‌‍​‍​​‍​‍​‍​‍​‍​‍​‍‌‍​‍‌‍​‍‌‍‌‍‌‍​。 1943年3月,滨海军区成立。 4月,原滨海独立军分区手榴弹厂与115师供给部军工科及所属工厂合并成立滨海军区兵工总厂,隶属军区后勤部。 1943年秋,总厂驻莒南县峧山区高家柳沟,职工约1000人,设有机器厂、炮弹厂、炸弹厂和修械所。

1944年1月,山东清河军区与冀鲁边军区合并组成渤海军区。 清河军区兵工后勤部总厂所属4个生产部改编为渤海军区后勤部军工科炸弹厂、炮弹厂、子弹厂和铁工厂。

大江南北 热血铸英魂
——新四军军事工业

更云 浑忠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的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28军改编为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被扣,项英遇害,新四军6000余名将士壮烈牺牲。 皖南事变后,陈毅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新四军代军长,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 此后,华中的抗日力量迅速发展,新四军的军事工业也在抗日烽火中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吴运铎、秦永祥等一批兵工英模,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利用仅有的条件或自力更生创造条件,研制生产新四军需要的各种武器弹药,在人民兵工史上写下了彪炳千秋的恢弘篇章——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图为周恩来(中)与新四军军长叶挺(右)及副军长项英(左)在1939年的合影

新四军初创时期,全军1万多人,只有6千多支枪,弹药奇缺。 加之国民党当局对新四军武器弹药的补充采取限制政策,使新四军处于“军装不备,弹药不充,枪械不补”的困难境地。 但新四军在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支持下,从1938年4月创办皖南军部修械所开始起步,其所属部队在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和浙江等省陆续建立了几十个修械所和兵工厂。 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新四军的兵工人员已达上万人之多,建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工业体系。

新四军军事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皖南军部及所属部队修械所时期、盐城军部军工部时期、各师各旅的军工生产时期及黄花塘会议之后军工生产大发展时期。

皖南军部及所属部队修械所时期

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创办了近20个修械所和兵工厂,其中主要有皖南军部修械所及一、二、四、五、六支队修械所、江南指挥部修械所、江北指挥部修械所及其修械厂、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修械所、浙东游击纵队修械所等。

这一时期,新四军修械所和兵工厂共生产手榴弹数千枚、刺刀4000余把、步枪400余支、改装手提式机关枪(旧时对冲锋枪的称谓)4支,还修理了大批枪械。

皖南军部修械所

1938年4月,新四军军部在安徽省歙(音shè)县岩寺上渡桥畔江家祠堂组建军部修械所,史称“皖南新四军修械所”,所长朱遵三(后为李友生),副所长贾冠军,全所约30人。 该所在修理枪械的同时,还试造了少量汉阳式步枪。 叶挺军长曾多次视察该修械所,赞扬工人们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试造步枪的精神,并参加生产劳动。 8月,军部机关迁驻安徽省泾县云岭罗里村,修械所也随军部搬到泾县小河口的麻岭坑关圣殿内,人员增加到50多人,以修理枪械、制作刺刀为主。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39年11月7日,新四军第1、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陈毅(右)、粟裕(左)分任正副指挥。 统一领导第二团、第四团、新三团、新六团、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丹阳游击队以及全区的地方武装,共14000余人

1938年9月,新四军副军长项英视察军部修械所,要求修械所自力更生修建厂房,坚持生产。 随后,该所在麻岭坑兴建了1000余平方米的简易厂房。 11月,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叶挺及其夫人陪同下,参观军部修械所,观看了修械所自制步枪的打靶试验,并进行采访拍照。

解密中国军工厂3

位于安徽省泾县小河口的麻岭坑的皖南军部修械所旧址

1939年2月,周恩来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向敌后发展的指示,与新四军领导商定新四军的战略方针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 同时,在叶挺军长陪同下视察了军部修械所。

1940年12月,为了顾全团结抗日的大局,中共中央决定将皖南新四军调驻长江以北。 军部修械所的人员从皖南向苏北转移途中,在江苏省句容县被日军包围,40余人壮烈牺牲,其余人员先后到达盐城县。

一支队修械所

1938年3月,陈毅领导的新四军第一支队以原豫、鄂、皖、赣红军游击队修械所为基础,在安徽省泾县黄村组建修械所,全所15人。 4月,该所并入军部修械所。

二支队修械所

1939年5月,军部修械所派焦立德等10余人到张鼎丞、粟裕领导的新四军第二支队筹建修械所。 8月,在安徽省宣城县狸头桥正式成立修械所,焦立德任所长。

三支队修械所

张云逸、谭震林领导的新四军第三支队因在皖南事件中损失较大,其建立的修械所档案无记载。

四支队修械所

1938年1月,高敬亭、戴季英领导的新四军第四支队在皖中舒城建立修械所,所长汤跃武,全所10余人。

五支队修械所

1939年8月,罗炳辉领导的新四军第五支队在皖东来安县半塔集建立修械所,所长王茂林,全所10余人。

六支队修械所

1939年底,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第六支队在安徽省涡阳县的白庙、小宋庄先后成立了手榴弹制造所和枪械修理所,李仲麟任手榴弹制造所所长。

江南指挥部修械所

1939年11月,新四军第一、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江南指挥部,该部在苏南溧阳水西村建立修械所,二支队修械所并入江南指挥部修械所。 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迁驻苏中紫石县(今海安县)改为苏北指挥部,其修械所随之改为苏北指挥部修械所。

江北指挥部修械所及其修械厂

1940年6月,江北指挥部在来安县大刘郢建立修械所,所长路德胜,全所30余人。 8月,新四军第五支队修械所并入江北指挥部修械所,在江苏省盱眙县杨家洼合编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修械厂,厂长王茂林,指导员李庆林,有40余人。 12月,成立江北指挥部后勤总厂,厂长刘叔行,辖修械、被服两厂。

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修械所

1939年夏,李先念、陈少敏领导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在鄂中丁家冲组建修械所,所长严春山。 1940年秋,独立游击支队扩编为豫鄂挺进纵队,以该修械所为基础建立纵队修械处,共有50多人。 修械处成立不久,纵队司令部决定在平汉路西侧的赵家棚成立后勤部,变修械处为后勤部兵工厂。 此时,陈鹏任厂长,全厂有60~70人。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第2师军工厂生产的轻型迫击炮与迫击炮

浙东游击纵队修械所

1941年1月,苏鲁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三纵队修械组改为修械所。 8月,改为第3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修械所(“三北”即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北部地区)。 1944年1月,改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修械所。

其他修械所

1939年秋,叶飞领导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在常熟东塘市一带组建修械所。 1940年10月,八路军第五纵队(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第一支队解放阜宁县东坎镇以后,缴获国民党顽固派1个修械所,有近百名工人和一些设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第一支队修械所,田汝孚任所长​‍‌‍​‍‌‍‌‍​‍​‍‌‍​‍‌‍​‍​‍‌‍​‍‌​‍​‍​‍‌‍​‍​‍​‍‌‍‌‍‌‍‌‍​‍‌‍​‍​​‍​‍​‍​‍​‍​‍​‍‌‍​‍‌‍​‍‌‍‌‍‌‍​。

这一时期,新四军的修械所和兵工厂以修理枪械,制造大刀、手榴弹等武器弹药为主。 由于军工人员无固定厂房,加之材料短缺,主要用钳子、锉刀、钻头等工具在百姓家中、渔船上以及野外场地进行生产,行军转移时用骡马、毛驴驮上工具材料,到达驻地时修理枪械,所以新四军早期的军事工业被称为“家庭修械所”、“马背修械所”、“水上兵工厂”、“露天兵工厂”。

盐城军部军工部时期

皖南事变以后,新四军军部于1941年1月底在江苏省盐城县重建,军工部也同时在该县岗门镇成立,史称“盐城军部军工部”。 韩振纪任部长,吴师孟、孙象涵任副部长,军工部设立4个科:工务科、材料科、总务科、人事科。 军工部下辖7个工厂:1厂为机工厂,2厂为手榴弹厂,3厂为枪弹厂,4厂为铸造厂,5厂为引信底火厂,6厂为木工厂,7厂为修械厂。 到1941年7月盐阜根据地反“扫荡”前,军工部所属工厂职工增加到400人左右,每月可生产枪弹2500余发、迫击炮弹60多枚,手榴弹600枚。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1年重建新四军军部后,陈毅代军长、刘少奇政委与奥地利籍医生罗生特(中)在苏北盐城军部的合影

军工部成立不久,日本飞机轰炸岗门镇,军工部迁往盐城以东的大佑棉垦三区继续组织生产。 驻盐城南洋岸的3师7旅修械所遭日军飞机轰炸后,也迁往大佑棉垦三区,并入军工部。 1941年5月,军工部又因日机轰炸迁往盐城西部小阜庄一带。 军工部各厂在小阜庄时期生产了大批地雷、手榴弹和82毫米迫击炮弹,并着手铜制弹头的研制工作,专门成立了铜弹头加工车间; 工务科增设火药组,火药组在组长马步青的带领下,在配制雷汞、改进黑火药及研制硝化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7月,日伪军17000余人,对以盐城为中心的盐阜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军工部所属工厂无法继续集中生产,遂将笨重的机床设备沉入湖塘水底或埋入地下。 经过1个月的反“扫荡”后,军工部奉命迁往阜宁西南的小陈集、董家舍一带集结待命。

1941年8月5日,陈毅、刘少奇指示:敌人扫荡后,根据地缩小,工厂不宜集中生产。 军工部随后撤销,设备、人员就近分配到1师、2师和1师。 各师各旅开始自行开办兵工厂。

军工部从成立到撤销,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间,但其培养了吴运铎、马步青、李仲麟等一批军工技术骨干,这些骨干对以后各师发展军工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如研制成功枪榴筒及枪榴弹,用雷汞起爆、装黄色炸药的82毫米迫击炮弹,以及解决枪弹铜制弹头壳的冲制技术等问题。

各师各旅的军工生产时期

军工部撤销后,军工生产由各师各旅独立组织,这是新四军军工事业的一大特色。 同时,军工生产由以往的修理为主转为以制造为主,并进入生产和研制相结合的新阶段。

1师军工部

1942年4月,新四军1师在启东县海复镇成立军工部,罗湘涛任部长,后程望任部长。 军工部设立工务科、材料科和总务科。 生产部门设有修械所、子弹厂和榴弹车间,职工约100人。 军工部成立不久,便从海复镇迁往东台县枯树洋。 同年9~10月间,日伪军“扫荡”苏中地区,军工部被迫转战兴化、如皋、盐城、阜宁一带,先后在姜家碾米厂、老黄河口大淤尖和苴镇、三乐仓等地进行军工生产。

1943年6月,部队缴获日军一门37毫米平射炮和数十发炮弹壳,师部要求军工部制造弹头,与炮弹壳配装成炮弹。 当时没有适合加工弹头的圆钢,就用钢轨经镦粗制造出一部分钢弹头; 另外也用铸铁制造出铁弹头。 装配成炮弹后,到师部驻地做射击试验,结果这两种弹头都能击穿一砖半厚的砖墙,而钢弹头的杀伤效果比铸铁弹头更好。

在此期间,地方政府在海滩发现一批漂来的日造水雷。 军工部派人拆下10多枚水雷的触发装置,共得炸药2000多千克,解决了迫击炮弹炸药储备减少的难题,水雷的内外壳体也为以后自制轻型迫击炮提供了材料。

1943年7月,粟裕指示军工部制造轻型迫击炮,用于摧毁敌人机枪火力点。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军工部派张渭清等人去上海,利用吴淞口“宝丰鱼行”的帮会关系采购军工物资,同时利用地下党组织的关系将300门迫击炮的炮尾、6根炮管,在上海一家机器厂秘密加工后运回军工部。 张渭清等人在1942~1944年共采购钻床、铣床、刨床20多台,无缝钢管330多米,白口铁管3300多米,还先后动员150多名技术工人来1师军工部工作。 由于张渭清等人在上海采办的无缝钢管有两种规格,多数内径为2英寸(51毫米),少数为2.75英寸(70毫米),工厂研究决定生产口径为52毫米和73毫米两种迫击炮。

两种迫击炮的口径确定以后,开始制造炮弹。 因为当时缺乏TNT炸药,只能用自制的黑火药代替,其爆炸威力较小。 炮弹的装药量和弹壁厚度,包括发射药量等,均通过试验确定。 炮弹和炮的设计图纸出来以后,工厂召开有经验的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会议,讨论加工方法和制作刀具、模具、夹具、台架的设想。 9月,所有的验证试制工作均胜利完成,正式投入生产。

解密中国军工厂3

电视剧《51号兵站》中“小老大”梁宏的原型即是张渭清

10月,军工部胜利完成粟裕师长的轻型迫击炮生产任务,共生产73毫米迫击炮70多门,52毫米迫击炮270多门以及一批炮弹。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第1师军工部生产的73毫米迫击炮,左5为该师军工部部长罗湘涛

工厂在生产上述迫击炮及炮弹的同时,继续生产82毫米迫击炮弹和20多套82毫米迫击炮的平射击发扳机,使该炮可以平射曲射两用; 还自制了5台小钻床和数台专用车床。 工人们在车床上改进刀架,使用多把车刀,研究完善夹具,缩短停车和辅助工作时间,想方设法提高工效。 当年12月,工厂生产了1万余发迫击炮弹,供粟裕率部南下浙西开辟新区。

1944年1月,军工部从枯树洋搬迁到宝应县林上庄。 这时军工生产迅速扩大,开始以柴油机为动力,用电灯照明生产,并生产了大量轻型迫击炮和炮弹,创造了1师军工生产的全盛时期。 此时,冷纫兰技师制造成功一台研磨机,取代手工粉碎硝石、木炭、硫磺和TNT炸药; 刘志祥制成一台落锤重约50千克的剪板机,替代手工冲剪炮弹尾翅。 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使生产炮弹工效成倍提高。

1945年1月,工厂继续突击生产82毫米迫击炮弹6000发。 为预防敌机轰炸,1945年4月军工部搬迁到林上庄北边的邱家墩。 在邱家墩半年多时间,生产出一批52毫米、73毫米、81毫米、82毫米迫击炮弹。 这时部队还缴获了20发无引信的75毫米山炮弹,徐厚梓等人试制成功离心保险引信,使这批山炮弹能发挥作用。

9月,1师攻下兴化城,军工部接收伪军刘湘图1个修械所并收集大批军工物资,得到20余台设备和一批可制造炮弹尾翅用的柴油桶,以及大量白铁瓦顶、房架、梁柱、砖瓦等建房材料,还接收了一部分技术工人,此时职工约570余人​‍‌‍​‍‌‍‌‍​‍​‍‌‍​‍‌‍​‍​‍‌‍​‍‌​‍​‍​‍‌‍​‍​‍​‍‌‍‌‍‌‍‌‍​‍‌‍​‍​​‍​‍​‍​‍​‍​‍​‍‌‍​‍‌‍​‍‌‍‌‍‌‍​。 10月,为了解放盐城和沿河的敌人据点,军工部用19天时间,完成7000多发82毫米迫击炮弹的生产任务。

1945年12月,程望、罗湘涛等骨干调往山东。 1946年4月,1师军工部并入山东军区军工部。

2师军工部

1941年8月,吴师孟率朱遵三、吴运铎、马步青等200余名职工到2师组织军工生产。 同年9月下旬,在江苏省盱眙县旧铺乡翟庄成立2师军工部,吴师孟任部长,军工部下辖一厂(子弹厂)、二厂(榴弹厂)和三厂(修械厂),吴运铎任子弹厂厂长,郭浩然任榴弹厂厂长,朱遵三任修械厂厂长。

1943年2月,2师军工部实行精简整编,撤销军工部,3个工厂划归路东军分区(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东军分区的简称)。 军分区成立军工科,吴运铎任该科科长,秦永祥任子弹厂厂长。 这一时期,除复装枪弹,生产地雷、手榴弹以外,吴运铎、秦永祥等人还研制成功枪榴筒和枪榴弹。 1943年4月,路西军分区也成立军工科,科长为程远,下辖子弹厂、炮弹厂和榴弹厂3个工厂。

1943年8月,遵照谭震林、罗炳辉的指示,在江苏省盯眙县费庄又重建2师军工部,王新民任部长,同时撤销路东军分区军工科,将路东各厂划归军工部领导。 军工部下设工务科和材料科。 吴运铎任工务科科长,程远任材料科科长。 此时,2师军工部修械厂试制成功60毫米迫击炮,榴弹厂与子弹厂合作研制成功60毫米迫击炮弹。

1944年4月,军工部下辖4个工厂:一厂负责生产枪榴筒、枪榴弹、迫击炮弹、平射炮弹,厂长秦永祥; 二厂负责生产地雷、水雷、手榴弹,铸造各种弹壳,厂长郭浩然; 三厂负责生产掷弹筒、60毫米迫击炮和炮弹,并复装各种枪弹,厂长朱遵三; 四厂负责生产平射炮,厂长洪泽。 同年8月,四厂试制出2门37毫米平射炮。

2师军工部所属工厂规模比较大,产品比较多,质量比较好。 1944年末到1945年上半年是生产的鼎盛时期,曾生产手榴弹、地雷、7.9毫米步枪弹、6.5毫米步枪弹、驳壳枪弹、信号弹、82毫米迫击炮弹、45毫米枪榴筒及其枪榴弹、50毫米掷弹筒、60毫米轻型迫击炮及其炮弹、平射炮及其炮弹以及刺刀、大刀等武器。

1945年9月,王文值任2师军工部长,吴运铎任副部长。 12月,路西军分区军工科及所属工厂并入2师军工部。

值得重提的是,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楷模吴运铎及他所创办的新四军第2师军工部第一厂(子弹厂)。 不仅吴运铎的个人事迹催人奋进,而且该厂的业绩卓著,是人民兵工奋发图强、忘我献身的一个典范。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吴运铎撰写的《把一切献给党》一书

2师军工部第一厂

该厂亦称淮南仙墩庙子弹厂,成立于1942年2月,初建时只有20~30人,后增至200多人。 该厂从创建到1946年6月北撤山东,历时4年多,在敌后险恶环境和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生产了数十万发枪弹和枪榴弹。

1941年10月,2师军工部调修械厂子弹股股长吴运铎,带领2名钳工、1名锻工、2名车工及2名勤杂工,到江苏省高邮县一带勘察建厂地点,师领导给他的任务是创建一个年产60万发枪弹的兵工厂。 经过实地调查,选定高邮县闵塔区平安乡(今江苏省金湖县金沟区)的仙墩庙作为厂址,并于1942年2月正式建厂,由吴运铎代理厂长,洪泽任指导员。

仙墩庙周围百余里无日伪军据点,是发展兵工生产的好场所。 但建厂初期,由于人员缺乏,设备严重不足,一时不能进行生产。 后师部陆续调入70多名青年战士,并由上海地下党组织介绍来几名技术工人,生产技术力量得以加强。 与此同时,师军工部又调给工厂3台旧设备,其中有6英尺皮带车床1台、12英寸牛头刨床1台、立式小钻床1台。

职工们以这3台旧设备为基础,开始自制工具和设备。 图纸由吴运铎设计绘制,材料大部分是从蒋坝镇附近的南三河中打捞出来的钢材(当时,国民党官员治理淮河,准备在高良涧一带建水闸,从南京等地运来一批钢材。 但在新四军到来前夕,他们将全部钢材沉入蒋坝镇附近的南三河)。 吴运铎等人组成打捞队,捞出一根根圆钢,成为工厂宝贵的原材料。

在加工子弹冲床的立柱丝杆时,因没有拉床、铣床,吴运铎等人用土办法先将丝杆螺纹绘成展开图贴在圆钢上,用圆冲冲出眼线,再用錾子錾、锉刀修,硬是将丝杆做成了。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们先后自制出手扳大冲床3台,小冲床、装药机、紧口机等加工枪弹的专用设备10多台,为复装枪弹创造了条件。

随着人员的增多和生产的开展,1942年6月,工厂健全了组织机构,厂部下设车工、钳工、子弹3个股,厂部还配备有会计、材料管理等行政业务人员。 当年上半年的任务主要是制造工具,下半年开始复装枪弹。 动力是靠民工摇动大木轮带动机器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1942年初夏,该厂试制复装枪弹成功。 起初参照日本三八式友坂圆头枪弹,弹头制成圆头形状,使用效果不好。 经吴运铎、吴昆等人研究,重新设计弹头模具,8月即生产出合乎标准的尖头流线型弹头。 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下,发射药原料找不到,吴运铎等人想方设法寻找代用品。 他们将火柴头刮下来,用酒精泡开,制成火药。 没有酒精,就用老烧酒蒸馏后,代替酒精使用。 后来红头火柴用量大,根据地供应不上,就从药店里买来雄黄和洋硝,混合配制。 9月,复装枪弹全面投产,当月产量便达到1万发。

1942年10月,工厂接受了军工部下达的生产地雷和修复一批迫击炮弹的任务。 由于没有加工地雷壳和炮弹壳的专用设备,由吴运铎绘制图样,工厂又自制出手摇钻床2台和2英尺小车床4台,充实了生产能力。 同年,吴运铎等人还研制出定时地雷、脚踏地雷、拉发雷,并投入批量生产。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4年5月,新四军第2师军工部研制成功37毫米平射炮,该师军工部长王新民与兵工模范吴运铎(左)合影留念

在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时,吴运铎从报废的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虽然事先用水浸过,但雷管还是在他手中突然爆炸,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左腿膝盖被炸开,露出膝盖骨,左眼几近失明,昏迷15天​‍‌‍​‍‌‍‌‍​‍​‍‌‍​‍‌‍​‍​‍‌‍​‍‌​‍​‍​‍‌‍​‍​‍​‍‌‍‌‍‌‍‌‍​‍‌‍​‍​​‍​‍​‍​‍​‍​‍​‍‌‍​‍‌‍​‍‌‍‌‍‌‍​。 苏醒后,他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却坚持在床上画武器的设计草图,导致伤口迸裂,鲜血直流,但他浑然不觉,医生不得不没收了他的钢笔和小本子。

在吴运铎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中,有关于他在2师军工部一厂时拆炮弹的心灵自白:“如果我不拆,就得别的同志来拆,不是同样也会碰到危险吗? 临阵脱逃,不仅是怯弱,而且卑鄙。 即使是‘死亡’又有什么可怕呢? 任何工作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它不过是一种重大的代价就是了。 许多同志因为战斗需要,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难道在这严重考验的时刻,我竟迟疑不前吗? ”

1942年冬和1943年春,日伪军对淮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两次大规模的“扫荡”,兵工厂是敌人进攻的主要目标之一。 工人们在对敌斗争中坚持生产,一有敌情,便化整为零,迅速掩埋好机器设备,分散成几人一组,进入附近农村打游击。 一旦敌情解除,便马上恢复生产。 1942年11~12月,工厂紧急疏散便有5次。

到1942年底,该厂共计生产枪弹3万多发,修复迫击炮弹300多发,还制造了一批定时地雷。 70多名青年工人经过老师傅的传、帮、带,技术上有所提高,基本上都能独立操作,为工厂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43年2月,2师军工部撤销,工厂划归路东军分区领导,吴运铎调任路东军工科科长,秦永祥任厂长。 3月,2师师长罗炳辉要求军工科尽快研制一种新式武器——枪榴弹,吴运铎随即到该厂主持研制。 厂长秦永祥带领参加试制的职工,积极配合吴运铎,克服设计、材料上的困难,当年5月,碰炸枪榴弹和枪榴筒试制成功。 枪榴筒与枪口相连,并固装在步枪刺刀座上。 枪榴筒内装枪榴弹,利用步枪击发空包弹实施发射。 由于其射程只有220米,吴运铎不满意,重新设计出弹体弧形加大的枪榴弹,减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同时配制了燃速更快的无烟发射药,使射程达到450米。

枪榴筒和枪榴弹的研制成功,增强了部队的火力配备。 罗炳辉、谭震林等师领导观看了枪榴弹的实弹射击后,当即表扬了吴运铎、秦永祥等参加试制的职工,并要求尽快扩大生产,装备部队。 1943年8月,日伪军1000余人,向淮南六合根据地“扫荡”。 2师5旅奋起抵抗,在桂子山战斗中,首次使用枪榴弹,毙伤敌300多人,显示出枪榴弹的威力。 为此,2师5旅成钧旅长将缴获的一支手枪奖励给吴运铎。

1943年8月,2师军工部重新建立,经过调整,仙墩庙子弹厂被命名为2师军工部第一厂,专门生产枪榴弹和枪榴筒,枪弹的生产交给军工部第三厂。

1943年底至1944年春,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形势好转,师部要求各厂把握时机,抓紧生产,支援部队,迎接反攻。 一厂响应上级号召,从1944年初起,掀起了劳动竞赛高潮。 1944年1~6月,共生产出枪榴筒197具,枪榴弹44499发,枪榴弹半成品64191个。 9月,枪榴弹的月产量达到7500发,比1943年下半年的月产量提高6.2倍,枪榴筒月产量达到30具,比1943年月产量提高77%。

在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一厂还根据部队的反馈意见,在碰炸枪榴弹的基础上,又造出空炸榴弹(对付沙地、沼泽地目标)和燃烧弹。 枪榴弹改进后有两种规格:一种长400毫米,射程为250~650米; 另一种长250毫米,射程为200~450米。 两种规格的枪榴弹口径均为45毫米。

鉴于日伪军在淮南津浦路四处修筑碉堡群,步枪、手榴弹难以对付,1944年5月,吴运铎等人又设计制造出专门攻坚用的简易37毫米平射炮。 在1944年11月攻打占鸡岗(现为占岗)的战斗中,36门平射炮一齐开火,碉堡即刻土崩瓦解。

1945年1月,日军又在淮河至运河的两岸地区发动“扫荡”,为免遭敌人的破坏,一厂从仙墩庙迁到盱眙、来安两县交界的上何郢。 此时一厂承接了军工部下达的试制平射炮弹钢制弹壳任务。 5月,秦永祥厂长等3人在研究拆卸一枚日式山炮弹引信时不幸引爆,英勇牺牲,由郭树森接任厂长。 11月,一厂迁到泥沛湾一带的姚庄,此时有职工200余人,约40台机器设备,是2师军工部实力最强的兵工厂。

1945年9月2日,日寇无条件投降。 按照师部部署,11月,津浦路西军工科所属子弹厂并入一厂,由张忠望任厂长。 此时工厂职工已达200多人,各种机器设备约40台。

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淮南根据地新四军部队开始向苏北和山东转移。 1946年6月,一厂在厂长张忠望带领下,转移到苏北阜宁县张家墩,与师军工部第五厂合并划归华中军区军工部领导。 至此2师军工部第一厂结束。

2师军工部第二厂

1941年7月,新四军2师为解决部队弹药供应困难的问题,在津浦路东来安县东北的上何郢(yǐng)村组建榴弹厂,开始生产手榴弹。 该厂初建时以新四军第4支队修械所为基础,从南京、淮阴等地聘请14名技术人员和工人,加上从师部警卫连抽调的20多名青年战士,全厂共有50多人。 郭浩然任厂长,汤跃武、赵锡林任副厂长,常毅、任承康任正、副指导员。 工厂下设3个股,翻砂股驻上何郢村,装制股和木柄股驻盱眙县旧辅乡。 由于翻砂股与另两股之间相距近20千米,运输产品不方便,11月,翻砂股也迁到旧铺乡。

建厂初期,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并缺少大型化机器设备,工厂只能用铁匠炉化铁水铸弹壳,因其容量小,速度慢,无法进行批量生产。 后来用砖砌成一座冲天炉(3节座式化铁炉),并改制出一个长150厘米、高60厘米、宽50厘米的大木风箱。 但由于土高炉的炉膛过大,风箱的风量不足,铁水温度上不去,浇铸的弹壳废品率很高。 后由汤跃武设计制造出一个小炉膛的铲炉(掀式化铁炉)和一台离心式手摇鼓风机取代风箱,经几次试验,取得成功。 在改进化铁炉的同时,工厂对弹壳的铸模也进行改进​‍‌‍​‍‌‍‌‍​‍​‍‌‍​‍‌‍​‍​‍‌‍​‍‌​‍​‍​‍‌‍​‍​‍​‍‌‍‌‍‌‍‌‍​‍‌‍​‍​​‍​‍​‍​‍​‍​‍​‍‌‍​‍‌‍​‍‌‍‌‍‌‍​。 铸弹壳开始是用砂模,效率太低,每班只能生产十几个手榴弹壳,后来改用生铁硬模,弹壳产量提高十几倍。 据统计,榴弹厂在成立后的4个月里,共生产手榴弹16480枚,月产量最高达4000~6000枚。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1年1月,新四军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领导苏北军民多次粉碎日伪军“扫荡”和国民党顽军的进攻。 图为抗日战争初期,黄克诚(左一)同邓小平(左二)等人在一起

1942年4月,为增加产量,2师决定增强各兵工厂的生产能力。 榴弹厂调入几十名青年战士,全厂职工人数增至近100人。 为使这批新工人迅速掌握生产技术,榴弹厂采取短期培训的办法,由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任教师,使大部分新工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独立操作。 6月,军工部向榴弹厂下达生产地雷壳和迫击炮弹壳的任务。 榴弹厂和子弹厂、修械厂通力协作加工出地雷,在年底生产出一批地雷。 最初铸造的迫击炮弹壳质量达不到要求,主要问题是浇铸的弹壳厚薄不均。 后来郭浩然厂长和技术工人一起改进浇铸方法,将两层砂箱改为三层,终于生产出合格的迫击炮弹壳。 在材料供应及时的情况下,日产迫击炮弹壳50多个。

1942年是淮南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一年,为打破敌人的封锁,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根据地开展了“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 为减轻负担,工厂精减部分非生产人员和临时工,人员虽然减少,但生产未受影响,截至9月份,榴弹厂共生产手榴弹50448枚。

1943年8月,榴弹厂改称军工部第二厂,除负责手榴弹和地雷的生产以外,还承担2师各兵工厂产品的翻砂任务。 1944年4月,第二厂迁至盱眙县黄花塘赵庄,职工发展到100多人。

从1944年起,第二厂的生产进入大发展时期。 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其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制订了生产、材料、技术培训、安全生产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生产制度的订立,降低了伤亡事故发生率。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为配合部队扩大解放区,第二厂掀起生产高潮,产量猛增。 上半年第二厂生产手榴弹48532枚,手榴弹弹壳74661个,各种地雷近千枚(含第一厂生产的)。 与此同时,第二厂的技术人员还加强产品的改造和研究工作,他们将氯酸钾与麻油配制的高爆黑火药装入手榴弹,大大提高了手榴弹的杀伤力。 此外,他们还研制出一种内装300克TNT的大威力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可震塌几寸厚的碉堡墙,可打击小型坦克。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兵工厂制造的地雷

1945年6月,第二厂的翻砂任务加重,军工部从厂内抽调一批工人,在旧铺乡杨家洼成立军工部第五厂,专门负责翻砂。 年底,路西榴弹厂并入第二厂。 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第二厂全体职工由厂长鲁文炎带领撤往苏北连水响水沟,与6师16旅兵工厂合并成为华中四厂,归华中军区军工部领导。

2师军工部第三厂

1940年8月,江北指挥部军需处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在津浦路东盱眙县旧铺乡的杨家洼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修械厂,王茂林任厂长,李庆林任指导员。 修械厂以新四军第5支队修械所人员为主,加上指挥部修械所部分人员和招聘的工人,共40多人,主要担负部队的枪械修理任务,并打制刺刀和大刀。 皖南事变后,江北指挥部所属第4、5支队整编为新四军2师,修械厂归属2师领导。

1941年9月,2师按照军部指示,成立军工部,吴师孟任部长、方中立任政委,下辖修械、榴弹两个厂。 同月,修械厂从杨家洼迁到天长县的小朱庄。 当时,修械厂自制出铣床、钻床,并与榴弹厂、子弹厂互相协作,仿制出几部车床,使刺刀由手工生产转入半机械化生产。

1942年,朱遵三接任修械厂厂长。 1943年9月,2师军工部对津浦路东兵工厂生产机构进行调整,子弹厂的枪弹生产转交修械厂。 这时的修械厂已于8月由小朱庄迁驻盱眙县东的龙王墩,改称军工部第三厂,以生产枪弹、60毫米迫击炮和炮弹为主,枪械修理任务转交津浦路西兵工厂。

1944年,第三厂工人杨如富改革枪弹的装配工具,使枪弹装底火、装弹头、紧弹口等工序实现了半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此,杨如富被2师授予“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同年,随着对日寇反攻的逐步展开,国民党军队也加紧对2师根据地进攻。 为适应战争形势的变化,军工部加强产品的开发研制和改进工作。 第三厂试制出60毫米轻型迫击炮,曲射射程1200米,平射射程300米,共生产80门。 此后,第三厂又试制出60毫米迫击炮曲射弹、平射弹、空炸燃烧弹,并在平射弹的基础上又制造出穿甲弹,还试制出拉发火平射、曲射两用掷弹筒。

1945年9月,厂长朱遵三率领部分工人北上山东临沂。 1946年,第三厂余下人员由副厂长柴占泉带领到淮南军区。 同年7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淮南,工厂所有人员和机器设备安全转移到苏北淮阴。

2师军工部第四厂

2师攻打碉堡的主要武器是枪榴弹,而面对墙厚且坚固的碉堡,枪榴弹很难奏效。 为此,2师首长命令军工部尽快研制出能摧毁敌人碉堡的武器。 1944年4月,2师军工部在盱眙县翟庄建起平射炮厂,编为军工部第四厂,任命洪泽为厂长,江峡为指导员,吴运铎主持整个设计和制造工作。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兵工厂的工人正在生产枪支配件

4月5日,从第三厂抽调的部分设备运到翟庄,6日开始安装,10日开工生产。 平射炮厂设有车工股、钳工股、锻工木工股3个股,全厂有100多工人。 6月下旬,平射炮图纸送到厂内,试制工作正式全面展开。 在试制平射炮的过程中,该厂技术人员克服材料、设备缺少的困难,炮架、炮管用钢轨、火车车轴做成,炮弹壳用生铁铸造​‍‌‍​‍‌‍‌‍​‍​‍‌‍​‍‌‍​‍​‍‌‍​‍‌​‍​‍​‍‌‍​‍​‍​‍‌‍‌‍‌‍‌‍​‍‌‍​‍​​‍​‍​‍​‍​‍​‍​‍‌‍​‍‌‍​‍‌‍‌‍‌‍​。 最困难的是加工炮管内的膛线,吴运铎想出一个办法,先做出一个橄榄形的钢柱,在钢柱上刻有凸凹线,利用这个钢柱挤出膛线。 样炮做好后,经实弹试验效果很好。 到1944年秋季,平射炮厂共生产了36门平射炮。 在同年11月占鸡岗战斗中,这36门平射炮大显神威,将敌人的碉堡一举摧毁。

最初生产的平射炮射速为每分钟2发,有效射程为1000米。 后来,炮厂技术人员听取修改意见,对后坐器、炮轮以及炮栓进行改进。 改进后的平射炮射速提高到每分钟10发,有效射程提高到4000米,大大增强了杀伤力。

2师军工部路西兵工厂

该厂位于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津浦路西地区,即津浦、淮南铁路之间,南临长江,北抵淮河。 根据地初建时期,路西地区经常遭到日伪军的“扫荡”和国民党桂系军队的袭击,环境险恶,无法开展军工生产,路西地区部队的军火主要由路东兵工厂供应。

1942年夏季,2师军工部奉命从路东兵工厂抽调8名工人到路西成立榴弹厂。 榴弹厂成立后,发展很快。 据2师军工部1942年9月工作报告中记载:“只要材料供给得上,增加一些小工,每月最低可生产手榴弹1000颗,最高可达3000颗。 ”

1943年4月,为加强军工生产领导,路西部队成立军工科,设生产技术股、材料股及财务股。 同年秋季,路西共建起榴弹、子弹、修械3个厂,有职工300余人。 榴弹厂驻定远县藕塘集西南的龙王庙,主要生产手榴弹和制造迫击炮弹; 子弹厂驻藕塘集北的大贾村,主要复装枪弹和加工迫击炮弹壳体; 修械厂驻大贾村北的马家村,以修械为主,后期改为生产迫击炮弹。 为了保密,这3个厂对外称一、二、三分队。

这3个兵工厂在创建初期,生产条件相当简陋,除从国民党工厂搜集来的几台破旧车床外,大部分是自已制造的土设备和工具,有小车床、小冲床、手摇钻、台虎钳、锉刀等。 没有动力设备,车床、冲床都是靠手摇大木轮子来带动。 生产的材料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在根据地内收购废铜烂铁; 二是由部队收集枪弹壳、哑炮弹; 三是拆卸铁路钢轨、火车车轴。

1943~1944年,路西各厂的主要产品有木柄手榴弹、7.9毫米复装枪弹、82毫米迫击炮弹等。 手榴弹、炮弹的火药大部分用自制的黑火药,枪弹发射药则采用TNT。 TNT无法自制,主要来源于拆卸的炮弹炸药。 拆卸炮弹的危险性很大,稍有不慎,即会引起爆炸。 1945年,修械厂厂长杨应森即因拆卸炮弹时引起爆炸而牺牲。

1943年冬,路西各厂生产的弹药便能基本上满足路西主力部队的需要。 到1944年,3个兵工厂的产量成倍增长,子弹厂月复装7.9毫米枪弹1万余发、刺刀200把、大刀50把; 修械厂月产81毫米、82毫米迫击炮弹200发,还能生产一部分枪榴弹; 榴弹厂月产手榴弹近万枚、地雷300余枚。 除此以外,各厂还承担了大量的修械任务。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路西根据地从事军工生产的职工已达400余人,拥有大小设备几十台。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兵工厂生产的60毫米迫击炮弹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兵工厂制造的手榴弹壳及木柄手榴弹

抗日战争胜利后,路西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全部撤到路东,路西军工科及下属3个兵工厂于1945年12月与2师军工部及下属各工厂合并,军工科并入2师军工部,子弹厂与第一厂合并,榴弹厂与第二厂合并,修械厂与第四厂合并。

3师军工部

1941年2月,活动于苏北盐阜、淮海和皖东北地区的八路军第5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彭雄任参谋长(后由洪学智担任)。 同年8月,3师军工部在苏北阜宁县大施庄成立,孙象涵任部长,职工有200余人,有4部老式皮带车床,2部小钻床和10余台虎钳。 3师军工部机关设总务科、工务室、研究室、材料科,生产部门有3个厂:一厂为机工厂,焦立德任厂长; 二厂为铸造厂,孙允三任厂长; 三厂为子弹厂,朱培荣任厂长。

军工部在1941~1942年驻大施庄期间,除修理枪械,生产地雷、手榴弹以外,还干了几件大事:一是研制成功射程达200多米的碰炸式带尾翼枪榴弹; 二是研制成功铜制弹头壳,为复装枪弹的纯铅弹头加装铜壳,克服了纯铅弹头发射时同枪膛粘连的缺点; 三是改进黑火药,提高雷管的质量。

1943年2月,日伪军2万余人对盐阜地区进行“扫荡”,军工部奉命转移到阜东县(现滨海县)老黄河口勾股甸一带,在此地研制出用枪榴筒发射的枪榴弹。 在反“扫荡”的关键时刻,军工部准备从海上乘帆船转移到山东。 但日本鬼子步步逼近,海上有日军舰船监视,天上有日军飞机,在这种情况下,军工部为避免海船、物资被敌方利用,决定炸毁船只,人员即行转移。 工厂人员由孙象涵、田汝孚带领分别转移到射阳河以东地区和盐东地区打游击。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兵工厂的工人们正在制造手榴弹

1943年4月,反“扫荡”结束后,孙象涵部长率领的人员在阜东县南湾集中,收集散失的设备,恢复生产; 田汝孚、金岗等人在盐城东北部射阳县组建手榴弹厂。 1943年底奉师部命令,军工部由南湾迁到阜东县侉二庄(今滨海县振东乡夸二村)。 在此地健全组织机构,扩充人员设备。

3师军工部在侉二庄的近两年中,其军工生产进入全盛时期,生产方面有几项较大的工作:一是研制成功枪榴弹空炸引信,由此生产出空炸枪榴弹,并试制成功浇铸枪榴弹壳的钢模,开始大批量生产空炸枪榴弹; 二是提高82毫米迫击炮弹质量; 三是将82毫米迫击炮由曲射改平射,可直接命中敌人的碉堡,代替战士送炸药包,从而减少了部队伤亡,在攻坚战斗中发挥很大作用; 四是研制出37毫米平射炮; 五是制造出拉发、踏发两用地雷。 这些新研制的武器弹药受到3师师长黄克诚和师参谋长洪学智的表扬。

3师军工部在1944~1945年两年中共生产迫击炮弹2万余发,各种枪榴弹4万余发,手榴弹30~40万枚,37毫米平射炮12门,此外还修理了大批枪械和部分火炮。

1945年5月,孙象涵调淮北行署工作,田汝孚任军工部部长。 1945年9月,3师奉命向东北进军,田汝孚率领挑选的36名军工技术骨干随军北上; 其余留在苏北的800余人在军工部罗龙生政委领导下,继续组织生产,这一部分人员以后并入华中军区军工部。

1946年11月,西满军区在齐齐哈尔市成立,黄克诚任司令员,李富春任政委,新四军3师军工部改编为西满军区军工部,田汝孚任部长。 至此,新四军3师军工部走完了自己的战斗历程,西满军工部则在东北地区迈出军工生产的新步伐。

4师军工部

4师军工部虽然成立的时间较晚,但4师在组建前已有自己的修械所,后发展为4师直属兵工厂。

1941年3月,新四军第6支队与在豫皖苏边区根据地的八路军第4纵队合编为新四军第4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7月,邓子恢任政委)。 同时,6支队的手榴弹制造所和枪械修理所合并,组建成4师直属兵工厂,李仲麟任厂长,政治指导员李云池​‍‌‍​‍‌‍‌‍​‍​‍‌‍​‍‌‍​‍​‍‌‍​‍‌​‍​‍​‍‌‍​‍​‍​‍‌‍‌‍‌‍‌‍​‍‌‍​‍​​‍​‍​‍​‍​‍​‍​‍‌‍​‍‌‍​‍‌‍‌‍‌‍​。 该厂下设修械、弹药、木工翻砂和材料4个股,月产手榴弹1500~2000枚,同时制造地雷和复装枪弹。

1941年5月,工厂驻在安徽泗县大刘圩子,后迁至2师后方淮南根据地张楼、张夏庄一带。

1941年9~10月,工厂开展纪念十月革命节生产大突击活动,日产手榴弹由原来的20~30枚猛增到100枚左右; 复装枪弹4000余发。 根据当时的统计,1941年1~10月共生产手榴弹10521枚,大刀片5675把,刺刀254把,修理步枪2660支,驳壳枪108支,轻机枪21挺,重机枪7挺。

1942年3月,工厂实行精兵简政,撤销厂部,所属4个股划归4师供给部留守处领导,李仲麟任副处长,继续负责兵工生产。 4月,材料股通过商人买来6尺车床2部、16寸牛头刨床1部、钻床1部、3.5匹马力柴油发动机1部以及皮带轮等。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又从苏南招聘一批技术工人。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4师政委邓子恢(左三)视察4师直属兵工厂

1942年5月30日,留守处副处长李仲麟在纪念五卅运动17周年大会上宣布:“工厂已进入机器生产的新时期。 在继续生产地雷、刺刀、手榴弹等武器的同时,要利用已有的技术人员、机器设备,研制攻击力强、杀伤力大的掷弹筒及掷榴弹。 ”到11月,工厂生产出掷弹筒50余门,掷榴弹2000多发。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的勒东村新貌。 1943年1月至1944年10月,新四军4师直属兵工厂驻在该村

1942年10月,淮北军区成立,第4师师部兼淮北军区机关。 军区下辖3个军分区,每个军分区都成立了军工股,主要生产手榴弹、地雷、刺刀和维修枪械。 师直属工厂主要生产掷弹筒、掷弹筒弹、迫击炮弹、复装枪弹和修配山炮。

1943年1月,留守处和师直属工厂由淮南张夏庄迁到淮北泗洪县龙集镇的勒东村以后,机器设备和材料供应都有较大改善。 同年,3个军分区月产手榴弹均在2000枚左右,修械能力也大大提高。 1943~1944年,生产掷弹筒150余门,全师每个连队装备1门掷弹筒,增强了部队战斗力。

师直属工厂在勒东村时期曾修配成功75毫米山炮。 当时江南部队送来一根布满黄褐色锈斑的炮管(国民党军队溃逃时埋在镇江近郊,后被江南部队挖出),炮上的零部件大部分散失。 师首长命令连夜将此炮送到工厂,要求用它配造出一门75毫米山炮,以适应部队攻坚作战的需要。 同时,师部炮兵连送来一本山西阎锡山兵工厂印制的75毫米山炮《使用维修规程》。 其虽然非设计图纸,然而其结构示意图为制造大炮提供了明确的式样。 工厂职工奋战10多个昼夜,绘出75毫米山炮样图。 经过3个月的奋战,兵工厂终于修配成一门75毫米山炮。 1944年6月,这门山炮在4师9旅攻打张楼的战斗中大显神威。 当时由伪军——“和平救国军”驻防的张楼位于泗县东北,明碉暗堡,鹿砦(zhài)铁网。 在大汉奸张海生过50大寿的那天,4师9旅战士用这门山炮将敌碉堡炸得四分五裂。 伪军失魂丧胆,纷纷缴械投降,张海生被活捉。

1945年夏,4师的攻坚作战任务日益加重,全师一门山炮难以满足需要,工厂又开展攻坚平射炮的研制。 工厂参考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将迫击炮改为平射炮。 迫击炮装上击发机构,放平炮身,即可平射,复原后可曲射。 同年冬,4师9旅26团在官庄河战斗中,用此平射炮发射3发炮弹,打塌敌人的炮楼,一连伪军缴械投降。

新炮的出现,虽然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但也暴露了弹药性能的相应滞后。 迫击炮弹用黑火药作发射药,缺点是发射距离较近,命中目标率较差,发射后炮膛内残渣较多,影响连续发射,前方炮手迫切要求改成无烟发射药。

其实,研制无烟发射药早从1943年就已经开始了。 这年秋天,李仲麟厂长拿着几个乒乓球来到装药班。 他对大家说:“我想这玩意儿的原料也属硝化纤维,大伙想想,可不可以在这上边做做文章? ”随即有人提出利用废电影胶片制作发射药的想法。 李仲麟厂长立刻派警卫员骑马到大王庄师部,取来半卷废电影胶片进行试制。 由于数量太少,李厂长又通过地下党组织的关系,将一批废电影胶片从敌占区运到工厂。 试制工作开始时,职工们用火烧,电影胶片燃速很慢,有时还点不着,无法制成发射药。 后经分析才弄清楚,电影胶片表面涂了一层胶和氧化银,这是燃速慢甚至烧不着的主要原因。 问题找到后,工人们将电影胶片用碱水煮,表面的胶全部变成泡泡,接着再拿旧布擦,晒干后基本符合要求。 经过一个多月的试验,制成迫击炮弹配用的无烟药包。 到1947年底,华中地区生产的60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弹,除了弹体尾管内使用黑火药外,其发射药包多是废电影胶片制成的。

为了提高弹药的爆炸威力,必须将黑色炸药改为TNT黄色炸药,可是工厂无法生产这种炸药。 李仲麟厂长和装药工人研究后,决定从缴获的炮弹中挖取炸药。 起初,工人们将哑弹引信轻轻拆下,再用小锤击打一根铁杆,一点一点向里挖,3个人一天才挖2~3发弹的炸药。 但这种取药方法危险性大,速度慢,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正在焦急时刻,工人张玉兰、吴金铜两人提出一个想法——“开水煮弹”。 他们将10多个炮弹放入水里煮,弹内炸药渐渐溶入水中,水面浮起一层麻油状液体,用勺子将液体舀到铁匣内,冷却下来,便结晶成粉状炸药​‍‌‍​‍‌‍‌‍​‍​‍‌‍​‍‌‍​‍​‍‌‍​‍‌​‍​‍​‍‌‍​‍​‍​‍‌‍‌‍‌‍‌‍​‍‌‍​‍​​‍​‍​‍​‍​‍​‍​‍‌‍​‍‌‍​‍‌‍‌‍‌‍​。 这种方法既安全,速度又快,不但能取出小口径炮弹的炸药,而且还能取出飞机投下来的大炸弹里的炸药。 从此。 工厂生产出一批批装上TNT炸药的炮弹,成倍提高了杀伤力。

1944年8月,4师师长彭雪枫、参谋长张震在西进战役准备会议后,视察了设在泗洪县龙集镇勒东村的师直属工厂,在李仲麟厂长的引领下,查看了修械部、弹药部、木工翻砂所、材料所,勉励工人们为取得西进战役的胜利,收复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再掀一个生产运动高潮。

1944年10月,4师在江苏省泗洪县佃户圩子召开兵工生产会议,为检查产品质量,会上各军工股进行了手榴弹威力比赛,并正式成立4师军工部,李仲麟任副部长,刘汶汇任副政委。 军工部机关设立工务科、材料科和管理股,下辖一厂、二厂和1个修械所。 11月,兵工厂迁往师部驻地半城以南临滩头附近的王沙村。

从1945年开始,各军分区军工股改为军工科。 淮北根据地除军工部直属的一厂、二厂、修械所及各军分区所属的榴弹厂以外,12个县均建有榴弹厂、修械所,总人数达1000多人。 4月,军工部及一厂、二厂、修械所迁驻泗洪县刘铁庄后,开始研制三棱枪刺,各厂除继续生产主要产品外,又开始生产三棱枪刺。 这种三棱枪刺的设计方案是经张爱萍师长(4师师长彭雪枫在1944年9月西进战役中牺牲,由张爱萍任师长)审定后,投入批量生产,因为三棱枪刺长而锋利,在与敌人白刃格斗中占有明显优势。 5月,军工部发动“红五月”生产竞赛,生产出迫击炮弹约4000发。

日军投降后,军工部迁驻淮北根据地中心地带青阳镇草塘庄一带,在组织领导生产的同时,筹办技工训练队,不久在技工训练队基础上创办了淮北工业学校,第一期招收学员70人。

1945年12月,华中军区军工部成立,4师军工部在青阳镇以北的大楼子与从苏南撤回苏北的6师军工科合编为华中军工部第二总厂,李仲麟兼任厂长,张心宜任副厂长。

4师军工部所属工厂从1939年底到1945年底,6年期间共生产手榴弹12.3万多枚,拉发地雷、电发雷、连环地雷、子母地雷及水雷共10万多枚,刺刀7000多把,迫击炮弹2.7万多发,掷弹筒300多具,掷榴弹2.3万多发。 修配各种炮6门,复装枪弹数万发。 此外,还生产大批炸药,修复大批枪械,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5师军工部

1941年4月,活动在江汉平原(江汉平原是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成的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的中南部)的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奉命整编为新四军第5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 同年冬季,5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兵工建设的指示,将豫鄂挺进纵队后勤部改为师后勤部,师后勤部下设军工科,同时成立师直属兵工厂,罗叔平任军工科科长兼师直属兵工厂厂长,全厂职工200余人。

师直属兵工厂厂部设有生产技术管理股、材料股和事务股。 为使兵工厂能够单独活动,师部调拨部队成立警卫连,厂部还设有通讯班、侦察班和医务室。 生产部门分为修枪、装弹和翻砂3个所,此时麻尾手榴弹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除警卫连外,所有员工改穿便装,以便在群众的掩护下发展兵工生产。

师直属兵工厂成立后,决定试制日本碰火手榴弹和苏联弹簧手榴弹。 经过对这两种手榴弹及麻尾手榴弹原材料和性能的比较,停止了麻尾手榴弹的生产,改为生产碰火手榴弹。

1941年末,5师在反顽战斗中缴获了几个国民党的二八式枪榴弹和枪榴筒,李先念师长指示兵工厂仿造。 兵工厂随即从湖北省应城潘家集购得4尺皮带车床1台,招收40多名从武汉来的车工、钳工及学徒,着手试制枪榴弹和枪榴筒。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第5师纪念馆位于湖北省大悟山南麓的白果树湾,5师军政首长住处、作战处、参谋处、军需处及兵工厂等28处旧址分布在以白果树湾为中心的11个自然村中

1941年12月至1942年2月,5师15旅开辟汉川、汉阳及沔阳地区,缴获伪军汪步青兵工厂的车床、刨床、铣床、钻床等10余部机床,马达2部,步枪毛坯件数千条,轻重机枪毛坯件数十条以及其他器材,迅即移至天汉湖区,将原来仅有几个人的天汉湖区修械所发展成为170余人的天汉湖区兵工厂,重点生产枪榴弹,并将一些急需的设备补充到师直属兵工厂。 天汉湖区兵工厂利用缴获的器材,生产出捷克式轻机枪3挺,枪身上印有“新4、5、15兵工厂”铭文。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图中位于中间的国民党士兵手持的步枪枪口上装有二八式枪榴筒,用于发射二八式枪榴弹。 1941年年末,新四军第5师在反顽战斗中缴获了这种枪榴筒,开始试制并获得成功

1942年初,各县地方武装也得到发展,应城、安陆等县相继设立“撇把子”手枪(又称“撅把子”、“独一撅”、“单打一”手枪)制造厂。 4月,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5师将第13旅作为师的机动部队,其余部队均作为地方部队,成立5个军分区。 此时,5个军分区相继将修械所扩充为兵工厂,员工一般都有100~200人,大量生产枪榴弹和其他武器弹药,极大改善了部队的装备。 1942年夏季,枪榴弹首先装备5师第13旅,由于其既能打到敌人的山头阵地或碉堡中,也可以掩护部队冲锋,指战员们非常喜爱。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李先念于1941年4月任新四军第5师师长兼政委,1945年10月任中原军区司令员。 1946年6月,他统帅中原部队约5万人成功实施中原突围战役,跳出国民党军队36余万人的包围圈,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1942年秋季,师直属兵工厂移至平汉铁路东小悟山以南之青山口,环境比较安定,职工增加到300多人,生产也迅速扩大,日产枪榴弹由40枚左右增至100多枚。 此外,还生产“十子连”手枪(“十子连”手枪最初是国内对仿造加大型勃朗宁M1900手枪的民间俗称,以后对弹匣容弹量为10发的手枪统称“十子连”),改制迫击炮为平射炮。

1943年秋季,师直属兵工厂壮大到近1000人,各旅以及各县地方武装的修枪、造枪工人人数也大量增加,此时5师的兵工生产达到鼎盛时期。

1945年1月,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到达鄂豫边区同5师并肩战斗,抗日战场已扩展到鄂豫皖湘赣5省边区。 4月,5师在湖北省大、小悟山地区将师军工科扩编为师兵工部,各军分区兵工厂的生产技术划归兵工部领导,陈康伯任部长,甘元锦任副部长,邱静山任政委、罗叔平任技术主任。 兵工部将原来的3个股改为3个科,3个所改为3个分厂,另外成立一个被服厂,该厂除生产被服外,还编织拉火手榴弹的导火索。 1945年春,拉火手榴弹经试制改进后,与枪榴弹同时批量生产,直接装备各部队,极大提高了部队的士气。 1945年“五一”劳动节,师首长在大悟山检阅部队的射击和投掷,枪无虚发,弹弹爆炸,首长们对兵工人员大加鼓励,在场观看的美军观察组人员也赞不绝口。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国民党兵工厂制造的二八式枪榴弹,杆径25毫米,全弹长250毫米,全弹质量525克。 其既可手投,又可枪掷,因此又称二八式手投枪掷榴弹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大举向鄂豫皖解放区进攻。 为迎击国民党部队的进攻,5师主力组成野战军,从一些地区主动撤退。 这时,兵工生产规模开始收缩。 有的军分区兵工厂动员徒工回部队,将笨重机器隐蔽起来,只留技工携带轻便工具随部队行动。

1945年10月,李先念率新四军第5师与八路军南下支队(第359旅主力)、河南军区等部队合并,在河南省桐柏县组成中原军区,5师兵工部转移到湖北省随县天河口,在此地生产了一批手榴弹,并以钢板制成土坦克。 12月,河南军区兵工厂来到湖北大悟县宣化店之后,5师兵工部奉命解散,主要领导干部编入干部队​‍‌‍​‍‌‍‌‍​‍​‍‌‍​‍‌‍​‍​‍‌‍​‍‌​‍​‍​‍‌‍​‍​‍​‍‌‍‌‍‌‍‌‍​‍‌‍​‍​​‍​‍​‍​‍​‍​‍​‍‌‍​‍‌‍​‍‌‍‌‍‌‍​。 至此,新四军第5师的兵工生产完成了其光荣的历史任务。

解密中国军工厂3

位于北京卢沟桥附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展出的日本碰火手榴弹,新四军5师直属兵工厂曾生产这种手榴弹

5师直属兵工厂、各军分区兵工厂及鄂豫皖湘赣边区的地方工厂,先后修理了数千支步枪、手枪和上千挺轻重机枪,同时,还陆续生产了许多种军工产品,如生产麻尾手榴弹、碰火手榴弹、拉火手榴弹、枪榴弹、迫击炮弹等15.5万余枚; 复装枪弹5万发,制造“撇把子”手枪1500支,制造一批轻重机枪,自制数百支“十子连”手枪和步枪; 生产大批各种地雷、刺刀、信号弹及其他军用武器; 成功试制出“先念式步枪”、土坦克以及改制平射炮等。

6师军工部

6师军实科

1941年3月,新四军6师成立,其由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及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等部队合编而成,师长兼政委谭震林。 6月,6师师部在无锡县张缪舍乡成立军实科,王新民任科长,李中任副科长,职工近100人。

军实科起初制造手榴弹时,由于铁水温度不稳定,浇铸的手榴弹弹壳质量总是不过关。 后来,在当地找到从上海失业回乡的炉灶工祁阿金,动员他参加工作,解决了手榴弹弹壳质量问题,并组织浇铸工学习他的技术,开始大批量生产手榴弹。

8月,6师军实科随师部穿过无锡到江阴西部的丹阳、武进北部一带活动。 在游击环境中,6师军实科为部队抢修枪支,同时由王新民、陈学勤等人成立研制生产手榴弹的突击组,使生产出来的手榴弹不仅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还有较好的防潮性能,在下雨或过河后也不会失效。 军实科采用牛皮纸卷成中空的导火索管,在中间充填缓燃黑火药,纸管外表涂上防潮的虫胶漆,做成燃速均匀、防潮性能良好的导火索。 手榴弹的发火机构采用拉动发火,其由涂有红磷的铜丝和发火帽等组成。 发火帽是在一个小铜管内装填硫化锑、氯酸钾等混合物,加上防潮漆压紧制成的。 小铜管由收购民间的铜元压延冲制而成,手榴弹木柄是收购树材,用小作坊的木车床车制成的。 手榴弹弹壳用灰口生铁铸造,开始时用化铜的紫土坩埚熔铸,熔化时间长,产量少,一个坩埚熔化不出多少生铁就坏了。 后来用柴油空桶填上耐火土,做成小型焦炭化铁炉,用木风箱鼓风,产量、质量有所提高,成本也大为降低。

最缺乏的是手榴弹里面装填的TNT炸药。 除缴获一些TNT炸药外,还多方设法收购伪军、国民党军队转手出来的TNT炸药,但数量有限,价格还很贵,不能满足批量生产手榴弹的需要,因此这些TNT炸药只能用来制造枪榴弹、轻型迫击炮弹以及对付敌人碉堡的手榴弹。 成批生产的手榴弹以黑色炸药装填,通过爆竹作坊等多方收购土硝、硫磺,加以精制研细。 柳木炭是自己烧制的,也有委托当地烧炭窑户烧制的。 装填黑色炸药的手榴弹爆炸以后,形成的破片数量虽然比黄色炸药手榴弹少,但弹片质量大,动能也大。 在军工科试验手榴弹破片杀伤威力时,装填黑色炸药的手榴弹起爆后,破片将周围设置的木板穿出许多孔洞,手榴弹研制组和主力部队派来参观爆炸威力的人都很兴奋。

1941年11月,军实科全体人员随6师供给部转移到江都县小纪镇附近的水网地带。 这时,6师军实科进行扩充,成立以下部门:金工股,研制武器零件与生产工具; 化工股,批量生产黑火药、导火索、雷汞等火工品和装配手榴弹; 榴砂股,铸造手榴弹弹壳; 总务股,负责后勤工作; 还有1个警卫班,负责警戒保卫工作。

1941年12月,军实科一分为二:一部分人留在苏中18旅继续军工生产,并筹建18旅军工科; 另一部分人转移到苏南,在茅山、延陵、西阳一带筹建16旅军工科。

6师18旅军工科

1942年1月,6师18旅军工科成立,陈学勤任科长。 18旅军工科在苏中的4年中,分为两个阶段:1943年上半年以前是打基础时期; 之后由于环境稳定,条件改善,开始大规模生产。 该科从6师军实科留下的60余人发展为7个分厂、约700余人的一支军工队伍。 7个分厂生产了大批地雷、手榴弹及迫击炮弹,复装枪弹,制造60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平射曲射两用炮、三棱刺刀及修理各种枪械等。

起初,军工科复装枪弹的弹头是用铜浇铸的实心弹头,采用有烟黑色火药发射,部队使用后,反映不太好。 后来,军工科学习3师军工部制造枪弹的方法,采用冲制铜皮工艺生产出空心弹头壳和底火壳,并购进无烟发射药,开始大批量生产,使月产量提高到1500~2000发。 同时,还学习了利用水压法去除弹壳底部的废底火工艺,提高了复装枪弹的效率。

解密中国军工厂3

王新民,1941年6月任新四军6师军实科科长,1942年1月任6师16旅军工科科长,1942年10月任16旅军工部副部长

1942年6月,18旅军工科开始研制82毫米迫击炮,经过3个月的努力,用无缝钢管作炮身,自制出撞针、底板和脚架,生产出第一批迫击炮。 军工科还改进82毫米迫击炮,由只能曲射改成既可曲射,也可平射,在以后多次攻坚打碉堡战斗中,82毫米迫击炮准确命中目标。 在研制迫击炮弹时,采用从1师军工部学来的水压法检验弹壳有无砂眼,保证了迫击炮弹的质量。

解密中国军工厂3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句容城东南的茅山镇

在试制刺刀的过程中先是仿制片状刺刀,因血槽工艺未解决,无法投入生产,后从苏军杂志刊登的《红军战士使用的三棱刺刀》一文中得到启发,经反复研究试制,终于制出三棱刺刀,得到部队肯定。

1943年初,日伪军在江都地区进行“扫荡”。 6师18旅将军工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随军行动,另一部分则利用与伪军李长江、颜秀伍的统战关系作掩护,以李明扬兵工厂的名义,隐蔽在伪军的据点江都县塘头镇内秘密生产手榴弹、炮弹、地雷以及炸药包,配合反“扫荡”斗争。 李明扬领导的苏鲁皖游击纵队是一支抗日队伍,他与李长江关系密切。 李长江原是李明扬的副总指挥,1941年2月,李长江率部投降日军,任和平军第1集团军总指挥。 颜秀伍是该集团军副总指挥,其5师师部、旅部都驻扎在江都县塘头镇。

1943年3月初的一天深夜,18旅军工科挑选近30人,另派行政后勤人员40余人,组成一支特殊的军工队伍,携带车床、化铁炉、大风箱及生铁、木材、硝、硫、炭等原料及器材,乘坐6条民用船,从水路进入塘头镇,化装成伪军修械所。 经过10天左右的筹备,就把全部设备安装就绪,筹备后的1个月内就为18旅生产和运送了400枚手榴弹。

解密中国军工厂3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展出的捷克式轻机枪(左上、右下)和布伦轻机枪(左下、右上)硫、炭等原料及器材,乘坐6条民用船,从水路进入塘头镇,化装成伪军修械所。 经过10天左右的筹备,就把全部设备安装就绪,筹备后的1个月内就为18旅生产和运送了400枚手榴弹。

1943年6月中旬,18旅旅部决定将驻在伪军据点的兵工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出。 撤出那天晚上,伪枪所的工人欢送时说:“现在才知道你们就是‘四大爷’! ”晚上9点,伪军师部派1个营护送兵工人员及设备乘船撤到根据地附近,全套人马胜利返回自己的部队。

1944年3月的车桥战役中,在新四军阻击部队的芦家滩阵地上,18旅军工科研制的触发地雷大显神威,将从淮安出援的日军炸得血肉横飞、丧魂失魄。 虽然这是18旅第一次使用地雷,但极大增强了部队的士气。

1945年初,18旅军工科的高法根鉴于钢丝材料难采购、价格昂贵的情况,刻苦研究代用品,经与其他人共同努力,发明用缝衣针代替钢丝,用于打通弹壳底火部的传火孔,使修复弹壳的产量由原来每日不足100发,提高到200发。 1945年2月6日的《苏中报》头版刊登这个消息,表扬高法根,并称赞一分区(当时18旅兼苏中第一军分区)军工科发挥了群众的创造热情。

1945年12月,18旅军工科奉命在东台县伍佑镇同苏中军区军工部合并​‍‌‍​‍‌‍‌‍​‍​‍‌‍​‍‌‍​‍​‍‌‍​‍‌​‍​‍​‍‌‍​‍​‍​‍‌‍‌‍‌‍‌‍​‍‌‍​‍​​‍​‍​‍​‍​‍​‍​‍‌‍​‍‌‍​‍‌‍‌‍‌‍​。

6师16旅军工科

1942年1月,6师16旅军工科成立,王新民任科长,李中任副科长。 军工科下设金工股、化工股、榴弹翻砂股,另有1个修械所。 军工科驻茅山地区时,派出工人住在村里与群众一起建窑,烧制黑火药用的木炭; 派出工人住在酒坊里,与群众一起提炼造黑火药用的酒精。 李忠和黄福林等人潜入上海,组织炮座加工和配制雷汞。

解密中国军工厂3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展出的新四军、民兵使用的炮弹头(左)、手榴弹(中)及“撇把子”手枪(右后)

1942年10月,16旅军工科扩建为16旅后勤部,后又改名为16旅军工部,陈耀华任部长兼政委,王新民任副部长,下设工务、总务2个科,王新民兼任工务科科长,张心宜任总务科科长。 16旅军工部生产人员逐步扩大,到1942年年底,人数超过220人。

从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上半年,16旅军工部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增大手榴弹产量。 1942年年底,每天可铸造200枚手榴弹弹壳,装配150~200枚手榴弹。 为提高产量,改进了焦炭化铁炉,采用2座铁炉轮流作业,改进砂模制作工艺,还试铸成功62毫米迫击炮弹弹壳。为了利用来源广泛的白口铁以铸造手榴弹弹壳,军工部聘请了能用木炭化白口铁铸锻的技师,用木炭来化铁,这样榴弹翻砂股分成两个生产弹壳的组织:一组用焦炭熔化灰口铁制造弹壳; 另一组用木炭化白口铁制造手榴弹弹壳,极大提高了弹壳的产量。

二是提高枪榴弹的射程与命中精度。 最早的枪榴弹尾部有一段圆铁杆,铁杆插入步枪口发射,容易磨损膛线。 后来改用尾部带稳定翼的枪榴弹,装在枪榴筒内,用空包弹发射。 开始时无烟药片燃烧不好,枪榴弹的射程很近,经过不断改进,添加极少量的引燃药后,发射药燃烧稳定,枪榴弹的最大射程可达200米。 后又进一步努力,做到了弹壳不偏心,重量不超差,弹带车制精确,装配良好,空包弹装药量严格一致,使枪榴弹的射程提高到300米。 另外,为保证枪榴弹发射时无大的振动,在发射枪榴弹的步枪上加装了两脚架。

三是研制62毫米迫击炮及炮弹。 16旅军工部研制生产的62毫米迫击炮弹最大射程可达600米,后来又不断改进,提高了射速,每分钟可发射10余发。 配用这种迫击炮的炮管是从上海买来的无缝钢管。 从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上半年,共制造迫击炮59门。

1943年6月,6师首长决定撤销16旅军工部,由王新民、程远等人带领16旅军工部部分生产技术骨干,北渡长江充实到2师军工部,扩充后生产的军工产品除2师自用和武装新四军军部警卫部队外,还供给16旅部队。 留下的人组成16旅军工科,张心宜任科长,程铿任副科长。 1944年2月以后,16旅军工科活动于江宁、郎溪、广德、长兴等苏、浙、皖3省交界处,日本投降后军工科迁驻宜兴县张渚镇,此时军工科有200多人。 1945年12月,军工科同4师军工部合并,成为华中军区军工部第二厂。

7师军工部

皖南事变后,活动于皖江地区(安徽省境内长江沿岸)的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无为县游击纵队等部队,组成新四军第7师,张鼎丞任师长(因故未到职),曾希圣任政委。 1941年5月,7师供给部在安徽省无为县大俞家岗成立修械所。 同年7月,7师政委曾希圣决定调19旅供给处副主任张昌龙等5人在巢县李家山洼筹建7师直属兵工厂。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第7师政委曾希圣

1942年3~4月,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动员一批技工来到李家山洼,部队也调来一批年轻战士。 经过筹备,7师直属兵工厂于同年6月成立,职工近200人,张昌龙任厂长。 该厂设有管理科、材料科、枪弹科、炮弹科及研究室,主要任务是修理枪械和复装枪弹,同时协助各团部建立修械组。

解密中国军工厂3

装备在美国飞机上的M3 12.7毫米电控机枪(位于飞机左、右两侧),其由勃朗宁M212.7毫米大口径机枪改制而成。 新四军第7师曾缴获国民党飞机上的M312.7毫米电控机枪,并将其改造成为地面用机枪

起初,工厂成立“技术设计自力更生研究组”,发动全厂新老职工大搞土洋结合的技术革新,在自制机床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以及研究军工产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例如,过去的弹头壳是靠手工敲打铜板制成的,后改用手摇轧机将铜板轧薄,再用手工扳冲机冲成弹头壳,然后灌注锡铅,使弹头达到使用标准。 弹壳的收口、底火壳的冲制过去也是靠手工敲打,后改用模具进行弹壳收口,底火也改为用手工扳冲机压出。 经过一系列改进,枪弹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有较大提高。 另外,过去的手榴弹壳是用砂模浇制的,弹壳厚薄不均,爆炸时破片数量少,杀伤密度小,后来改用金属模浇制,弹壳厚薄均匀,爆炸时破片数量增多,威力得到一定提高。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兵工厂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工作

在大搞技术革新中,朱兆卿等12名技术工人,用钢轨制成车床的台面,用手工锻打长螺丝杆、车轴等,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自行设计制造出长度分别为2.5英尺、5英尺的车床各1部。 有了这两部工作母机,各种土洋结合的设备,如轧钢片机、手冲机、装弹机及各种模具都陆续制造出来。

1942年夏,由于部队攻打敌人的碉堡,急需射程较远的枪榴弹,工厂开始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工艺和经验,研制和生产出这种比手榴弹复杂的武器,其形状像迫击炮弹,利用空包弹发射,命中率高,射程达200米左右。 此时,地雷的研制也达到了使用标准,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到1943年春,工厂经过一年多的自力更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半机械化的兵工厂。 到同年6月底,工厂又自制出6英尺车床、4英尺车床各1部,装弹机1部,冲床6部,制造手榴弹1.2万多枚,复装枪弹7500发。

1943年3月,工厂从李家山洼迁至无为县东乡班家巷,扩编为7师军工部,对外称生产部或大队部。 军工部成立时,下设政治、行政和生产3大系统,张昌龙任部长。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兵工厂的工人们正在复装枪弹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第7师的兵工人员正在碾磨炸药原料

生产系统设有3个中队,后扩大为4个中队,还有1个警卫连。 各中队下设若干生产组,其具体分工是:一中队负责引信、弹壳、迫击炮弹尾翼、刺刀的车床加工,驻大杨家、东吴村; 二中队负责生产弹壳和装配枪弹,驻青苔村; 三中队负责炸弹的翻砂、装配工作,驻李家山洼; 四中队负责修理枪械,驻茅山庙村。

这一时期,新四军军部组织一批干部支援7师军工部,加上从上海、芜湖动员来的一批技术工人,使军工部的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军工部通过新四军7师皖江贸易总局(1945年2月,该局改为“大成贸易公司”)局长蔡辉与无为县汤家沟镇裕民商行的关系,设法购到电影胶片作为原料,研制成功无烟发射药,增强了攻坚能力。 大成贸易公司规模较大,实际上是专门为7师采购物资、招收人员的兵站。 蔡辉还与芜湖敌伪军粮统购委员会洽谈,达成以大米、山货调换军用物资和民用物品的协议,换购到一批标准设备、无缝钢管和其他钢材,设备计有大小车床、刨床、铣床、钻床等91部​‍‌‍​‍‌‍‌‍​‍​‍‌‍​‍‌‍​‍​‍‌‍​‍‌​‍​‍​‍‌‍​‍​‍​‍‌‍‌‍‌‍‌‍​‍‌‍​‍​​‍​‍​‍​‍​‍​‍​‍‌‍​‍‌‍​‍‌‍‌‍‌‍​。 此外,还有大量的焦炭、黄磷、赤磷及TNT炸药等。

军工部不断扩大生产品种,又新增制造50毫米掷弹筒及掷榴弹,改装迫击炮为平射炮以及自制少量7.9毫米步枪。 其制造的50毫米掷弹筒与日造十年式50毫米掷弹筒不同,总质量3.5千克,比后者重0.8千克; 全长500毫米,比后者短25毫米; 增设两脚架; 筒座由瓦形改为方盘形。 其制造的掷榴弹形状与迫击炮弹相似,弹径50毫米(实际为49.75毫米),射程达600米。

据统计,1944年7师军工部的武器弹药产量超过1943年的若干倍,以枪弹为例,1944年制造38000发,比1943年增加4倍多。 产品质量也有明显提高,过去武器弹药的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设计经验不足,技术不过关,如地雷、手榴弹的引发装置是利用擦划红磷火柴原理设计的,一旦受潮,往往就拉不响; 枪弹的底火壳厚薄不均,造成部分瞎火; 枪榴弹也有引信失灵的现象,有的打不响,有的出口炸。 这些现象到1944年基本得到克服,各种弹药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极大提高,使部队的战斗力得到充分保证。 同时,军工部还创造出许多生产工具,如一中队研制出加工枪管膛线的机床和各种模具; 二中队创造出装弹机和底火、硝药的工艺方法; 三中队的特种大炉可熔化大轮盘和犁头铁,并创造出切尾翼机及各种装引信的工艺方法; 四中队创造出木铣床、钻眼机等。

1944年底,军工部的建制由4个中队扩大到3个大队、6个分队。 此时军工部迁至巢湖县,日益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其中,一大队下辖1、2、3分队; 二大队下辖4、5、6分队; 三大队未设分队。 各分队下设若干专业生产组,具体生产分工是:1分队负责生产枪榴筒、掷弹筒等,驻宫家滩、贾庄、小官圩、大湾鲁家一带; 2分队负责迫击炮弹的加工,驻二房墩子、七房墩子一带; 3分队负责生产和改装平射炮,驻王家墩一带; 4分队负责各种武器的翻砂铸造; 5分队负责枪榴弹、平射炮弹的加工; 6分队负责硝药研制和各种弹药的装配。 4、5、6分队均驻二大队驻地东吴村、青苔村附近。 三大队负责修械工作,驻茅王庙村。 此时,整个军工队伍发展到800多人。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6年,陈毅(前排左三)等新四军军部领导人到达山东临沂后,视察了位于傅家庄的7师兵工厂,并与7师部分领导人及机关干部合影

1944年秋,7师军工部从坠落的国民党飞机上拆下4挺美制M312.7毫米电控机枪,经过改造成为地面用机枪。 由于缺乏机枪弹,7师生产部二大队开始研制12.7毫米机枪弹。 加工弹头时,先铸出铜棒,然后用车床将铜棒切削成弹头,使用量规检测加工精度,控制尺寸,每天可生产弹头100余个; 加工弹壳时,在圆钢毛坯上钻孔,再以孔的中心定位,加工带有斜度的外径和底缘凹槽; 用手动压力机通过模具挤缩弹壳口、钻底火孔,钻底火孔的难度最大,每天只能加工10余个; 机枪弹的发射药由土硝和切碎的电影胶片配制而成,然后进行总装。 机枪弹造出来后,经战场试验,效果不错,射程远,能压制敌人的轻机枪火力,封锁敌人的进攻。 到日本投降前,7师生产部二大队总共生产了1099发12.7毫米机枪弹。

1945年8月,军工部已有26种产品,计生产各种炮弹51624发,各种复装枪弹68839发,60毫米平射炮15门,枪榴筒288具,65毫米迫击炮15门,刺刀360把,修枪267支等。 这些武器弹药为7师打击日伪军发挥了强大威力。

抗战胜利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决定将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除外)8个解放区的部队撤到陇海路以北和苏北、皖北解放区。 1945年9月,7师军工部分3路北撤。 1946年初,抵达山东临沂傅家庄。 当时陈毅军长亲自来到傅家庄视察7师军工部,参观了安装待产的兵工厂车间,听取军工部部长张昌龙、政委林立的汇报。 1946年6月,山东军区军工部与新四军各师军工部合并,成立华东军区军工部。 至此,7师军工部胜利完成了光荣使命。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兵工厂旧址之一——上虞市陈溪乡陈溪村祠堂。 1945年1~9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在此修造枪支弹药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浙东游击纵队政委谭启龙(中)和参谋长刘亨云(右)、政治部主任张文碧(左)在一起

浙东纵队军工股

浙东纵队军工股最初是在鲁苏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3纵队随军修械所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鲁苏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3纵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队伍,由于皖南事变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浙东地区比较薄弱,中共浦东工委通过统战关系,采取“灰色隐蔽”的办法取得了国民党鲁苏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3纵队的番号。 这支部队是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骨干力量之一,也是后来组成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基础。

1941年9月,朱连根等人组成的修械小组,随鲁苏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3纵队从浦东南下到“三北”(即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北部地区)一带。 1942年初,修械组更名为修械所,驻余姚县陆埠镇虹赤岭的吉祥寺。

1943年12月,浙东的抗日游击武装队伍整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何克希任司令员,谭启龙任政委。 同时,修械所迁至余姚县四明山一带,扩建成浙东游击纵队兵工厂,此时已经开始试制手榴弹,制造迫击炮。

兵工厂在四明山期间,在余姚北部海边发现日军封锁杭州湾埋设的数枚水雷,一个水雷内装100~150千克炸药。 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工人们将水雷抬到修械所并从其内部取出全部炸药。

随着兵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兵工厂的组织管理也逐渐加强。 1944年11月,浙东纵队军工股成立,朱连根任股长,将兵工厂扩建为榴弹厂、翻砂厂和修械所,有100多人。 同年12月,军工股试制出2门37毫米平射炮。

1945年1月,浙东纵队军工股迁至浙江省上虞市陈溪乡。 同年春季,兵工厂开始自制60毫米炮弹和枪榴弹。 当时,浙东纵队5支队机炮中队缴获一批82毫米迫击炮后,兵工厂在两周时间内将该炮改为平射、曲射两用的迫击炮。 浙东纵队使用这种迫击炮进行平射,将伪军田岫山部队的碉堡一个个炸开,歼敌1000余人。

从1941年9月的随军修械小组开始,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为止,4年多的历程中,浙东纵队兵工人员从几个人发展到近400人,设备由十分简陋的手工修械工具发展到拥有车床、刨床、冲床等近10台机器的规模,并有了为机床提供动力的柴油机以及大批工具设备。 兵工厂从仅能简单地修械到能够批量制造刺刀、手榴弹、地雷、枪弹、枪榴弹、60毫米迫击炮及其炮弹和各种引信、炸药等近20种武器弹药。

1945年9月下旬,浙东纵队根据上级指示开始北撤,掩埋了机器设备,就地疏散大部分兵工人员,只留下70余名骨干、技术人员组成工人大队,分别由朱连根、陈鸣治率领,于10月初分两批从海上撤到苏北,后由上级军工部门统一分到各兵工单位。

黄花塘会议促进军工大发展

1944年9月21日~10月初,新四军军部在淮南盱眙县黄花塘召开华中兵工厂生产会议。 1师程望、2师王新民、3师田汝孚、4师李仲麟、6师程铿、浙东纵队朱连根分别代表各师(纵队)参加了会议,5师因路途遥远未派代表​‍‌‍​‍‌‍‌‍​‍​‍‌‍​‍‌‍​‍​‍‌‍​‍‌​‍​‍​‍‌‍​‍​‍​‍‌‍‌‍‌‍‌‍​‍‌‍​‍​​‍​‍​‍​‍​‍​‍​‍‌‍​‍‌‍​‍‌‍‌‍‌‍​。

解密中国军工厂3

位于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村的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从1943年1月初到1945年2月底,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反攻阶段的关键时期,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并于1944年9~10月在此地召开了著名的黄花塘会议——华中兵工厂生产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调动数千名兵工大军的积极性,努力生产武器弹药,保障抗日战争大反攻作战的需要。 各师代表在会上交流了军工生产的经验教训,汇报了生产规模、主要产品的产量以及今后的设想。

会议展览室里摆满了各师、各旅生产的武器弹药:有经过修理的机枪、步枪、手枪; 有工厂生产的刺刀、地雷、手榴弹等各式自制武器; 有自行研制、仿制、改装的枪榴筒、掷弹筒、轻型迫击炮、平射炮、平曲射两用迫击炮,以及山炮等重型武器; 还有炮弹、枪弹、信号弹、枪榴弹等各类弹药,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使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大开眼界,信心倍增。 会议期间,1师生产的轻型迫击炮,2师生产的37毫米平射炮、瞬发炮弹及延期炮弹,3师生产的枪榴筒及枪榴弹,4师生产的掷弹筒,6师改装的平射、曲射两用炮都在会上进行了实弹射击演示。

张云逸副军长、赖传珠参谋长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会议,张云逸副军长在会上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赖传珠参谋长作了总结报告。 黄花塘会议的召开,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军工生产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在会议精神的推动下,新四军各师各旅的军事工业进入大发展时期。 到抗战胜利前后,出现了拥有100人以上、大设备在10台以上、并有固定厂房的兵工厂达50多个。

1945年10~11月,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双十协定,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撤出江南地区。 江南的新四军6师、7师、苏浙军区和浙东地区的军工部先后渡江北上。 除7师军工部撤到山东以外,其余均在淮阴、淮安集结待命。 12月,在淮安成立华中军区军工部,孙象涵任部长,李仲麟、王新民任副部长,罗龙生任政委,吴屏周任副政委。 原1师军工部改为华中第一总厂,许斌任厂长,王季芬任政委。 原4师军工部和6师军实科合并为华中第二总厂,李仲麟兼任厂长,张心宜任副厂长兼总支书记。 原3师军工部,除田汝孚带领部分同志去东北外,留下的人员改为华中第三总厂,胡庆仁任厂长。 原苏浙军区军工科改为军工部直属工厂,厂长魏锋。 原苏中军区各军分区的军工部门合并成立苏中军区军工部(业务上属华中军区军工部领导),部长何衣,政委杨巩。

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的艰难而光荣的历程。 兵工战线的各级领导和广大工作人员以惊人的毅力、杰出的智慧,乃至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武器生产制造的奇迹,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黑色沃土书磅礴
——东北军区的军事工业

更云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向东北大举运兵,企图消灭共产党在东北的抗日武装。 共产党为粉碎这一阴谋,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一批部队进入东北。 1945年10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林彪任总司令,彭真、罗荣桓分别任第一、第二政委,到年底陆续成立了锦热、辽宁、辽东、辽西、辽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个军区。 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扩编为东北民主联军,将原来划分的军区先后合并为东满、西满、南满、北满4个二级军区。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扩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民主联军总部改称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辖合江、龙江、嫩江、松江、牡丹江、吉林、辽吉、辽东、冀察热辽、内蒙军区和12个纵队。 在东北解放武装力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其军事工业也发展壮大起来——

1945年10月,东北人民自治军后勤部在沈阳组建军工部,韩振纪任部长兼政委。 1947年,东北的军工生产初具规模,部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弹药补充。 1947年2月,军工部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后勤部划出,改由总部直接领导,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伍修权兼任军工部部长。 同年5月,韩振纪任军工部部长,其领导的珲春军工生产基地为当时东北地区发展军工生产打下了基础。 1947年8月,黄克诚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总管后勤的供应、军工和军需工作。 1947年9月,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罗荣桓、参谋长伍修权在哈尔滨主持召开东北各地军工负责人会议,决定重新成立东北民主联军军工部,何长工任部长,伍修权兼任政委,韩振纪、江泽民、王逢原任副部长; 各军区、各纵队的军工部门统归军工部领导。 从此,东北的军工生产告别了分散和小规模经营状态,进入大发展时期。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7年2月,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伍修权兼任军工部部长。 图为土地革命时期的伍修权

从1947年9月起,军工部统管东北9个军工办事处及军工部直属兵工厂,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军工生产体系。 东北解放区军工体系的建立,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1948年下半年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炮火发挥了巨大威力。 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又接管了位于沈阳、抚顺的国民政府兵工署第90工厂总厂及其4个分厂,并获得大批军火,生产能力大为增强。 随着东北全境的解放和铁路线的贯通,满载物资和弹药的火车昼夜不停地运往关内,支援中原地区和渡江作战。 如在淮海战役中,中原野战军将国民党黄维兵团包围,黄维凭借众多的美式火炮,收缩成一个圈,用密集火力让解放军无法接近,他自称是个啃不动的“硬核桃”,而华东野战军调集重炮猛轰,终于敲碎了这个“硬核桃”。 粟裕大将曾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山东老乡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 ”

军工部管辖的9个军工办事处分别是位于珲春的第一办事处、位于兴山的第二办事处、位于鸡西的第三办事处、位于北安的第四办事处、位于齐齐哈尔的第五办事处、位于牡丹江的第六办事处、位于吉林的第七办事处、位于哈尔滨的第八办事处以及位于大连的第九办事处。 这9个军工办事处及其所属兵工厂的演变情况分述如下。

第一办事处

东北军区军工部第一办事处的前身是东北人民自治军军工部珲春办事处,亦称东北军区军工部珲春办事处。

解密中国军工厂3

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政委彭真

1945年10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后勤部军工部在沈阳成立,立即接收原日伪奉天造兵所、日本关东军“九一八”工厂和孤家子火药厂等。 接收不久就修复3辆坦克,复装10余万发步枪弹和手枪弹,制造无烟药近10吨,还装配了一批枪支。 11月28日,军工部奉命撤离沈阳,由于行动急,时间紧,只运出少量物资器材。 12月初,军工部路经抚顺时又收集110余台设备和大约300吨五金材料。 12月中旬,转移到通化二道江,接收伪军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修理工厂,在该厂址组建兵工厂,陈亚藩任厂长,马树良任政委。 兵工厂下设枪械分厂、枪弹分厂和修理分厂。 另外,军工部还设有化学厂和炼钢厂。 化学厂由周明任厂长,李延林任副厂长,叶修青任政委; 炼钢厂由苏维民任厂长,任克任政委​‍‌‍​‍‌‍‌‍​‍​‍‌‍​‍‌‍​‍​‍‌‍​‍‌​‍​‍​‍‌‍​‍​‍​‍‌‍‌‍‌‍‌‍​‍‌‍​‍​​‍​‍​‍​‍​‍​‍​‍‌‍​‍‌‍​‍‌‍‌‍‌‍​。

1946年3月末,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政委彭真在吉林省梅河口召开会议,研究军工生产基地建设问题,决定军工部从通化向吉东(1946年1月,中共吉辽省委成立,下设吉林、吉东、辽北、通化4个分省委及4个军区)转移; 同时部署突击生产军火以供四平保卫战使用。 4月,军工部王逢原副部长带领首批人员及设备、物资组成专列离开通化向图们进发,到达图们后,在合水坪木材加工厂和矿山修理厂旧址筹建枪械厂,在东盛涌枪弹所旧址筹建枪弹厂,在石岘造纸厂筹建化学厂(后改为手榴弹厂)。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6年7月,位于晖春的枪弹厂成立,莫文祥任该厂政委。 图为1981年9月就任航空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的莫文祥(右)向邓小平(左)汇报工作

1946年6月,国民党军进占新站、拉法,对吉东构成威胁。 鉴于日趋严峻的形势,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手榴弹厂暂留石砚,其余工厂迁往珲春,月末全部迁完。 在6月24~30日一周的时间内,300节车皮的设备器材及100节车皮的物资弹药全部运到珲春。 珲春位于中朝苏三国交界的山间盆地,不仅隐蔽条件好,而且交通便利。 图们江和珲春河在此地汇合,与朝鲜一江之隔,到朝鲜仅5千米,到苏联边境仅15千米,有水路、公路及铁路通行。 军工部在此地设有枪弹厂、机械厂、炼钢厂、装药厂及木工厂,建起东北最早的大型军工生产基地。

枪弹厂设在珲春西北的关门嘴子矿山宿舍,有设备123台,职工268名,仍以复装枪弹为主,兼造雷管壳,孙景斌任厂长,莫文祥任政委。 炼钢厂设在珲春英安东站,设备14台,职工73名,苏维民任厂长。 机械厂设在珲春原煤矿仓库旧址,有设备222台,职工340名,主要生产81毫米、82毫米迫击炮弹,并制造火炮及其零部件,并检修、改造、制造短缺设备,陈亚藩任厂长,张修竹任政委。

1946年8月下旬,军工部决定在珲春北大营原日军医院旧址新建装药厂,赵引任厂长,叶青任政委。 该厂有设备10台,职工135名,负责装配炮弹、引信及制造火工品。 9月,在机械厂附近新建木工厂,专门为各厂制造包装箱及供应木材成品,有圆锯机床2台,职工38名,王凤山任厂长。

1946年底,军工部将枪弹厂、炼钢厂的设备及人员转移至朝鲜阿吾地,后分别转入吉林省通化、延边,这两个工厂以后发展成为军工部第二办事处管辖的企业,在珲春的装药厂、机械厂、木工厂以及在石岘的手榴弹厂以后发展成为军工部第一办事处管辖的企业。

自1946年7月~1947年9月,军工部所属工厂共生产木柄手榴弹88.3万枚,81毫米、82毫米迫击炮弹12.2万发,6号雷管103万个,修理和改造机床60台,修配变压器、电机等电器247台,还制造了33台设备和工装、工具、量具3222件以及机器零件1073个,自制铁钉3000千克。

1947年10月召开的军工会议决定,军工部机关改驻哈尔滨,原在珲春的军工部机关改为军工部第一办事处,韩振纪兼任主任,马树良任政治部主任。 第一办事处下辖的4个兵工厂以生产81毫米、82毫米迫击炮和手榴弹为主,兼造迫击炮、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枪炮零部件及修理机床。

第一办事处成立时,有职工1631名,机器设备243台。 为满足生产需要,后又修复和自制一部分专用机床和短缺设备,共有机器设备387台,变压器32台,电机184台。 第一办事处成立后,一是继续解决手榴弹防潮问题,确保爆炸成功率; 二是继续解决弹体铸造质量问题,不断提高良品率; 三是不断完善工艺,提高雷管成品率,使原烘干温度由40℃提高到70℃,雷管成品率由原不到80%,改进后达到99%; 四是加强技术教育,提高徒工的熟练操作能力。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7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军工部副部长韩振纪兼任军工部第一办事处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重工业部机械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48年5月,第一办事处停止手榴弹的生产,集中力量生产81毫米迫击炮; 不久又停止迫击炮的生产,开始试制日本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 试制中,没有加工炮管膛线的拉丝床,就用龙门刨床配上齿轮旋转拉杆代替。 1948年11月,试制成功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开创了根据地兵工在东北制造后膛炮的先河。

第一办事处共生产木柄手榴弹31.4万枚,81毫米迫击炮弹98.6万发,82毫米迫击炮弹3.1万发,81毫米迫击炮弹214发,81毫米迫击炮45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9门。

1949年初,马树良任第一办事处主任,韩文、赵引任副主任,铁冲任总支部书记。 1949年7月,根据军工部的调整部署,第一办事处的机关干部、机械厂的全部人员、手榴弹厂的大部分人员及其全部设备,分别从珲春、石岘迁移到位于哈尔滨平房的军工部直属第三厂或北满其他厂; 在机械厂旧址组成废弹处理厂,该厂以装药厂为主,加上从手榴弹厂抽调的从事火工品工作的人员,共400余人。

1949年9月,第一办事处撤销,废弹处理厂改为第43工厂,刘德林任厂长,主要任务是处理日伪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散落在各地的大约10万发废旧炮弹。 对可以利用的炮弹,首先将炮弹引信拆卸下来,加热溶出炸药,加工成工程炸药,弹头则送往钢厂炼钢; 对无法回收利用的炮弹,运到指定地点引爆销毁。 这项工作比制造炮弹更危险、更繁重,处理毒气弹就更加困难了。 第43厂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处理销毁废弹1205.8吨,修复、改装炮弹1995.7吨,这些任务是与沈阳废弹处理厂共同完成的。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7年10月,兴山办事处编为东北民主联军军工部第二办事处,军工部副部长王逢原兼任主任

1949年底,废弹处理任务基本完成后,第43厂撤销,厂房移交地方政府,人员设备大部分调往第42厂,其余人员设备分配到沈阳等地的企业。

第二办事处

第二办事处的前身是军工部兴山(现黑龙江省鹤岗市)办事处,兴山办事处组建于1947年2月,所属工厂有手榴弹厂、炼钢厂及枪弹厂。

手榴弹厂建于1946年8月,主要由军工部派到佳木斯的王逢原、周鉴祥等人筹建,接收了原合江军区后勤部的炸弹厂(即“合江铁工厂”)及东北军政大学的一部分机器设备,并在佳木斯飞机场收集了几部车床,在佳木斯光复大街建立手榴弹厂。

1947年10月,兴山办事处编为军工部第二办事处,军工部副部长王逢原兼任主任,任忠浩任副主任,徐之仁任政治处主任。 第二办事处机关设有5个科室,同时将佳木斯的手榴弹厂、通化的炼钢厂以及延边的枪弹厂都迁至兴山,依次编为第一、二、三厂。 此外,还建立1个生产手榴弹木柄和枪弹包装箱的木材厂。

1948年,第二办事处将第三厂扩建为第三、四、五、六厂。 这样,第二办事处所属兵工厂的具体分工为:第一厂生产手榴弹; 第二厂炼钢; 第三厂修造机器和制造生产枪弹的专用工具; 第四厂生产枪弹壳; 第五厂生产枪弹头; 第六厂装配枪弹; 木材厂生产手榴弹木柄和包装箱。 此时第二办事处拥有大小生产设备300台,职工1763人。

随着东北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根据东北军区军工部的命令,从1949年开始,军工部第二办事处完成其历史使命,转产并逐步从兴山迁出。

第三办事处

第三办事处的前身是军工部鸡西办事处。 鸡西办事处筹建于1946年6月,对外称“建安公司”,所属工厂主要生产手榴弹、爆破筒、81毫米迫击炮弹、50毫米掷榴弹、60毫米迫击炮弹、信号弹等军工产品。

1946年6月,军工部派叶林等人到鸡西筹建军工办事处。 随后,乐少华、钱志道、郝希英等从延安抽调的30余人以及东北地区的80余名日籍技术人员和工人到达鸡西。 1946年10月,手榴弹厂开始筹建。

为了加快手榴弹厂建设,第三办事处招收了一批技术人员和工人​‍‌‍​‍‌‍‌‍​‍​‍‌‍​‍‌‍​‍​‍‌‍​‍‌​‍​‍​‍‌‍​‍​‍​‍‌‍‌‍‌‍‌‍​‍‌‍​‍​​‍​‍​‍​‍​‍​‍​‍‌‍​‍‌‍​‍‌‍‌‍‌‍​。 为了解决设备和原材料问题,第三办事处将东北人民自治军从四平、长春撤退时转移到哈尔滨的一批弹药物资、驻哈尔滨办事处的机电设备以及采购的150多车皮的物资器材运到鸡西。 后又组织一批干部冒着严寒分赴牡丹江、佳木斯等中小城市和工矿区收集采购物资器材。 木材、煤炭极缺,采购不到,就自己组织力量生产。 在冰雪里,硬是把150多台机械设备用人力拉到工房。 到1947年初,手榴弹厂基本建成。 2月中旬,日产手榴弹已达2500枚。

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鸡西办事处筹备组根据中央指示,本着以地区配套为原则,在大批量生产手榴弹的同时,集中力量着手筹建炮弹装配厂、炮弹零部件机械加工厂、翻砂机械修理厂,扩大生产能力,增加弹药品种。 1947年3月初,经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批准,军工部鸡西办事处成立,乐少华任主任,钱志道、汤钦训任副主任,曾杰任政治处主任。

鸡西办事处下辖4个工厂。 第一厂集中力量扩大手榴弹生产,边生产、边补充工装工具和机械设备,生产出的手榴弹随时装上火车发往前线。 第二厂利用随时修好的厂房突击修理、安装机械设备,制作工具、工装,做好炮弹机械加工的准备工作,接着大批量机械加工炮弹零部件。 第三厂修建旧房屋,一部分作为翻砂工房,生产炮弹壳和手榴弹壳; 另一部分作为熔铜工房,铸造引信体。 第四厂利用在第一厂厂区的3栋工房制作雷汞,生产手榴弹用的6号雷管和50毫米掷榴弹。

1947年4月初,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伍修权到鸡西检查工作并主持召开军工会议,指示要加快珲春、兴山、鸡西、哈尔滨4个军工办事处的建设,决定从珲春调拨50台机器设备给鸡西,扩大手榴弹和迫击炮弹的生产能力。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35年,钱志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曾任陕甘宁边区军工局一厂化学工程师。 1946年6月,他率领一部分人支援东北的军工建设。 1947年2月,任军工部鸡西办事处副主任。 后任东北兵工局副局长、一机部导弹部总局局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根据4月会议确定的任务,鸡西办事处一方面加快第二、三、四厂厂房修建、改建与机电设备修理安装工作; 另一方面加快50毫米掷榴弹和82毫米迫击炮弹复装试制工作。 6月份开始生产掷榴弹,当月生产出1200发。 7月份开始82毫米迫击炮弹的试制工作,到12月末,生产出3万发。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4年5月,在陕甘宁边区厂长暨职工代表会议上钱志道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并为他亲笔题词

1947年10月军工会议后,鸡西办事处编为军工部第三办事处,在继续抓好手榴弹、50毫米掷榴弹、82毫米迫击炮弹以及雷管生产的同时,又重点抓了60毫米迫击炮弹的设计和试制工作。 60毫米迫击炮弹是以缴获美制60毫米迫击炮弹为基础,结合81毫米、82毫米迫击炮弹的结构改型设计的,到1948年4月试制成功,并开始批量生产。

解密中国军工厂3

解密中国军工厂3

齐齐哈尔建华机械有限公司的炮弹加工生产线,该公司的前身是国民党的“嫩江省修械所”。 1946年4月,该所被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军工部接收,后发展成齐齐哈尔建华有限公司

辽沈战役结束后,第三办事处于1948年10月下旬奉命调一大批干部南下。 1949年2月,中央军委决定停止手榴弹生产。 9月,第三办事处改称第23工厂,该厂的主要任务由生产前膛炮弹改为生产后膛炮弹,开始生产76.2毫米野战炮榴弹,孙云龙任厂长,梁富民任副厂长,林世超任党委书记。

解密中国军工厂3

东北军区军工部所属工厂生产的迫击炮(现存于辽沈战役纪念馆)

第四办事处

第四办事处由吉林军区军工部与辽东军区军工部合并而成。 1947年4月,吉林军区军工部成立,张汉杰任部长,姜开进任政委,下辖修械厂、手榴弹厂和枪弹复装厂。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其军工部改称东北军区军工部。 同时,东北军区军工部接管吉林军区军工部,将其迁往黑龙江省北安市,改编为军工部第四办事处,吴云清任主任,涂锡道任政委。 4月,辽东军区军工部也划归东北军区军工部,编入第四办事处。 第四办事处所属工厂主要有一厂、二厂、木材厂。 一厂建在南大营,负责修械、弹体翻砂铸造、机械加工及冲压焊接等; 二厂建在东大营,负责炮弹总装; 木材厂负责生产枪托和炮弹包装箱。 7月,第四办事处根据军工部下达的任务,开始试制和生产81毫米迫击炮弹。 同年10月,第四办事处撤销,改为北安炮弹总厂,归第五办事处管辖。

第五办事处

第五办事处的前身是新四军第3师军工部。 1946年4月,新四军第3师军工部30多人在部长田汝孚的率领下随军进入齐齐哈尔市,建立嫩江军区军工部,后改称西满军区军工部。 该部接收了“嫩江省修械所”(现为齐齐哈尔建华机械有限公司),成立机械厂和装配厂,生产迫击炮弹和手榴弹。 同年6月,西满军区军工部奉命将这两个工厂迁至嫩江县,在齐齐哈尔市只留几十人修理枪械。 迁至嫩江县后,为了扩大生产能力,将讷河县民主联军某部修械所的设备和人员并入,扩建成3个分厂:一分厂为机械加工厂,二分厂为弹药厂,三分厂为铸造厂。

解密中国军工厂3

位于牡丹江市西三条路的东北军区军工部第六办事处旧址,现为黑龙江北方工具有限公司厂址

西满军区军工部在嫩江期间共生产81毫米迫击炮弹3300发、82毫米迫击炮弹4624发、手榴弹21730枚,还修复了一部分军械。 1947年4月,着手试制60毫米迫击炮弹。 7月,又由嫩江迁回齐齐哈尔市,接收了解放木工厂、氧气厂和汽车修理厂,组成机械加工、弹药、木工、修械、汽车修理和铸工6个分厂。 9月,汽车修理厂移交给其他单位,铸工分厂并入机械加工分厂,只保留4个分厂。

1947年,西满军区军工部共生产81毫米迫击炮弹150054发、85毫米炮弹5160发、手榴弹62698枚、68毫米炮376门、68毫米炮弹13566发,爆破筒6000个。 此外,还完成了各种军械的修理任务。

1948年4月,西满军区军工部划归东北军区军工部,编为第五办事处,驻齐齐哈尔市,田汝孚任主任兼政委。 同年10月,接收洮南修械厂和北安炮弹总厂,此时职工达到近2000人,机器340多台,到年底共生产60毫米迫击炮弹151615发。 1949年3月,东北军区后勤部军工部决定将北安炮弹总厂从第五办事处划出,列为直属六厂。

第六办事处

第六办事处的前身是牡丹江炮兵工程处​‍‌‍​‍‌‍‌‍​‍​‍‌‍​‍‌‍​‍​‍‌‍​‍‌​‍​‍​‍‌‍​‍​‍​‍‌‍‌‍‌‍‌‍​‍‌‍​‍​​‍​‍​‍​‍​‍​‍​‍‌‍​‍‌‍​‍‌‍‌‍‌‍​。 1946年初,牡丹江军区后勤部在牡丹江市西三条路成立修械所。 1947年3月,该修械所改称炮兵工程处。 同年10月,炮兵工程处改称东北军区军工部第六办事处,由炮兵司令部和军工部双重领导,主任沈毅,政委许兴,主要任务是修复火炮。 同月,第六办事处在牡丹江市成立炮弹复装厂,该厂的主要任务是复装四一式山炮炮弹,因场地狭小,于1948年8月迁往敦化建厂。 1948年2月,第六办事处接收哈尔滨道外十九道街由白俄罗斯经营的皮革厂,接收后该厂生产了大量炮车鞍架、挽具等各种皮件。

第六办事处从1947年10月成立到1948年9月,共修理各种火炮609门。 1949年1月,东北军区后勤部军工部机关迁至沈阳市,并在哈尔滨市成立军工部北满分部,部长乐少华,政治委员王盛荣,负责管理北满、东满各办事处和直属厂。 同时,第六办事处撤销,所属修炮厂改为军工部北满分部直属四厂,敦化炮弹复装厂改为军工部北满分部直属五厂,哈尔滨皮革厂交地方政府管理。

1946~1949年期间,第六办事处修理82毫米迫击炮、重型迫击炮、九二式步兵炮、战防炮、榴弹炮、高射炮、加农炮等共17911门,这些炮装备了7个炮兵师和野战纵队的炮兵团。

第七办事处

1948年8月,东北军区军工部在吉林市成立第七办事处,军工部副部长韩振纪兼任办事处主任,张广才任政委。 第七办事处所属工厂的档案资料现只有吉林三厂的一些介绍,其他工厂的情况无档案记载。

吉林三厂的前身是吉林机器局。 吉林机器局始建于1881年,是清朝政府于末期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个兵工厂,现址在吉林市昌邑区,最初曾生产抬枪、骑铳、雷管、鸟铳、地雷、水雷等。 辛亥革命后,东北军阀张作霖将其改为吉林军械支厂,主要生产马鞍、背带、军用水壶等。 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吉林机器局由东北军工部第七办事处接管,组建成吉林三厂,此时该厂有职工1150人,机器330余台,主要生产82毫米迫击炮及炮弹、60毫米迫击炮等。

1949年7月,东北的军工生产任务减少,第四办事处的几个工厂和辽南军区后勤部直属十二厂并入吉林三厂,新址选定在吉林市江北区原日本关东军特钢所旧址处。 1949年9月,东北军区军工部将吉林三厂改名为第41厂,吴云清任厂长。

1950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第41厂加紧试制生产手榴弹、爆破筒拉火具、五一式引信、五三式引信。 1951~1952年期间,该厂为志愿军提供5119型手榴弹199.7万枚,五一式引信48.3万个、五三式引信29.6万个,并形成了年产五一式引信200万发、五三式引信100万发、76.2毫米炮弹底火300万发的生产能力。

该厂为抗美援朝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 1952年8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亲自来到第41厂一车间和工具车间,慰问辛勤工作的一线工人。

1952年底,第41厂隶属中央兵工总局领导,更名为国营江北机械厂。

第八办事处

第八办事处的前身是东北军区军工部驻哈尔滨办事处,于1946年6月成立。 当时,哈尔滨办事处了解到前线部队急需能够摧毁敌人坦克、装甲车辆的武器,立即组织反坦克武器的研制生产工作。 以乐少华、钱志道、汤钦训等几十名干部为骨干,设计并制造出反坦克燃烧瓶,共计47161枚。 紧接着又制造出第二种产品——雷管,先后共生产出6万个雷管,及时供给前线部队使用。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吉林机器局大门旧址。 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吉林机器局由东北军工部第七办事处接管,组建成吉林三厂

1947年4月,军工部要求哈尔滨办事处在3个月内生产出200具掷弹筒和5万发掷榴弹。 为完成这一任务,经办事处与市政府领导研究决定,动员私营和公营工厂进行生产。 到1947年底,参加军工生产的私营企业已达300余家,不仅制造出掷弹筒、掷榴弹,还制造出60毫米迫击炮及炮弹、82毫米迫击炮弹、马刀、信号枪等武器装备。 各私营工厂生产出的炮弹零件最终由办事处技术室进行装配。

1947年10月,哈尔滨办事处撤销,成立实验总厂,划归东北军区军工部直接领导,负责安排私营工厂的加工定货、结算付款、技术指导,安排为其提供图纸、工具及材料,并负责各种武器弹药的总装配、靶场试验和交付部队。 实验总厂设有8个附属工厂:直属厂设有机加工车间、工具车间、检验车间和总装车间,公营和私营工厂加工成的零部件送直属厂验收、组装成品; 东厂原是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设在南岔的修械厂,1948年3月迁到哈尔滨归属实验总厂,承担60毫米、82毫米迫击炮弹弹体、尾翼的加工; 正记翻砂厂由实验总厂派人筹建,主要负责翻砂铸造60毫米、82毫米迫击炮的弹体; 星记工厂由哈尔滨办事处技术室扩建而成,主要负责各种炮弹的总装; 胶木厂是1948年3月由一家化工厂改建的,主要生产胶木引信、扩爆管等; 联合一厂于1947年11月建立,主要生产迫击炮弹尾管、尾翼、扩爆管等; 联合二厂于1947年10月建立,主要生产炮弹引信、底火座及各种铜件; 联合三厂于1947年10月建立,主要生产弹体。 3个联合工厂是实验总厂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和资本家自愿的原则下,把私营工厂中一部分较好的设备和熟练的工人集中起来建立的。 集中起来的设备不是没收,也不是征用,而是入股,利润按私营方股金和提供的设备多少来分红,实验总厂派军代表任公方厂长,工厂工资由联合工厂支付。 这种军工动员生产形式是一个创造,在当时是行之有效的。

1947年初,军工部先后派刘正栋、夏光伟、边成增等人到三十六棚铁道工厂(1898年,沙皇俄国侵入中国,在东北修筑铁路时,在哈尔滨建有“哈尔滨临时总工厂”,由于该厂的工人们都居住在哈尔滨最大的贫民窟“三十六棚”,故该厂亦有“三十六棚铁道工厂”之称)组织军工生产。 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生产1000支信号枪的任务。 接着又生产出1000具50毫米掷弹筒。 其铸造分厂承担了60毫米迫击炮弹和82毫米迫击炮弹的弹体铸造,日产量3000个,成品率达80%~90%。 锻造分厂还负责锻造带血槽的马刀,用于装备骑兵部队。 此外,1947年秋季攻势之前,三十六棚铁道工厂还根据前线作战的需要,设计出有4个小车轮的土坦克,其1米多宽,1.7米长,前后有射击孔,用13毫米厚的钢板焊成,外壳呈流线形,能乘坐1人,安装1挺机枪,人力推行可前进、后退、左右转弯,共生产出18辆送往前线,在秋季攻势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1948年,实验总厂对私营工厂进行整顿,承担军工生产的工厂由1947年的300多家减少到56家。 整顿后,专业化生产程度提高,产量大大增加。

1948年10月,军工部决定在哈尔滨实验总厂的基础上成立军工部第八办事处,辖有实验总厂、星记工厂、联合一厂、联合二厂、联合三厂和被动员进行军工生产的私营各厂。 1949年3月,哈尔滨第八办事处撤销,将其所属哈尔滨星记工厂、实验总厂分别列为直属七厂、八厂。 同年5月以后,3个联合工厂撤销,设备和工人又退回到私营工厂。 同年9月,哈尔滨市的军工动员生产结束。

第九办事处

第九办事处又称大连建新工业公司。 从1947年成立至1950年末结束的4年期间,共生产75毫米山炮弹53.58万发,炮弹引信82.8万个,炮弹底火60.9万个,各种型号的无烟药453吨,60毫米迫击炮1430门,苏式冲锋枪563支,还制造了一批用于军工生产的机器设备以及多种民用产品​‍‌‍​‍‌‍‌‍​‍​‍‌‍​‍‌‍​‍​‍‌‍​‍‌​‍​‍​‍‌‍​‍​‍​‍‌‍‌‍‌‍‌‍​‍‌‍​‍​​‍​‍​‍​‍​‍​‍​‍‌‍​‍‌‍​‍‌‍‌‍‌‍​。

解密中国军工厂3

东北军区军工部所属工厂生产的信号枪(现存于辽沈战役纪念馆)

1946年8~9月,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肖劲光到达大连,其调查研究后,向中共中央建议充分利用大连的优越条件组织军工生产。 1946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通知山东、晋冀鲁豫、华中、晋察冀军区速派干部并携带资金到大连筹办兵工厂。

胶东军区接到通知后,即派刘振等10余人到大连。 中共旅大地委大力支持,当即成立了军工生产委员会,由公安总局局长边章伍任主任,胡俊、刘振任副主任,以公安总局工业科的名义开展工作。 1946年11月,公安总局接管了大连机械厂,当时,大连机械厂已遭破坏,精密设备被运走,只剩下几台难以拆卸的水压机和百十台破烂不堪的皮带车床。 工人们紧急修复机床,利用工厂库存的火车轴为原料,试制出75毫米山炮弹弹体。 从1946年末至1947年4月,生产出7000多个弹体运往胶东。 随后,晋察冀、辽东、辽南等地也相继派人到大连。 由于这些人员及其派出机构的隶属关系还属于原所在单位,管理上并不顺畅。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财委副主任朱毅率领60余名干部到达大连,成立了以朱毅为书记的华东局财委驻大连工作委员会,统一管理华东各个地区派往大连的人员和机构。 同时,中共旅大地委调整了军工生产委员会,边章五任主任,朱毅、周光任副主任。 不久,朱毅任主任。

1947年5月,军工生产委员会派吴屏周、刘振等人在大连郊区甘井子胶合板厂旧址筹建弹体加工和炮弹总装厂,将大连机械厂弹体生产线的人员、设备全部迁入,定名为裕华工厂。 同年7月,派吴运铎、杨成忠等人到采石场旧址筹建炮弹引信生产厂,定名为宏昌工厂。 与此同时,旅大地委一面将各地来的干部陆续派进苏军从日军手中接管的大连化学、大华、进和、制罐等工厂熟悉情况; 一面与苏军联系,办理上述工厂移交给中方的事宜。 1947年7月1日,这些厂正式移交军工生产委员会,军工生产委员会同时改组为大连建新工业公司,朱毅任总经理,江泽民任副总经理,谭光廷任政委(后李一氓兼任政委),负责领导大连各兵工厂的工作。 建新工业公司隶属华东局,经费由华东局提供。

建新工业公司下设8个工厂,裕华厂、宏昌厂为军工专业厂; 大连机械厂、铸造厂、制罐厂负责制造军工生产需要的机器及工具; 化学厂生产发射药及其原料; 炼钢厂(原名大华炼钢厂)、金属制品厂(原名进和厂)生产炮弹钢、工具钢。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大连建新工业公司军工生产使用过的车床(现存于辽沈战役纪念馆)

1947年9月末,建新工业公司共有职工2334人。 同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致使大连与华东的往来受阻,建新工业公司在经济上发生严重困难。 中共中央东北局获悉后,当即决定建新工业公司的经费从1948年起由东北局负责。

1948年初,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大连建新工业公司由中共中央东北局代管。 同年3月,东北军区军工部将其编为第九办事处(对外仍称建新工业公司)。 同时,华东局财委驻大连工作委员会奉命撤销,改设华东局财委驻大连办事处,主要负责军品运输工作。

1948年10月以前,又有51厂、裕民厂、长兴厂等企业陆续并入建新工业公司。 建新工业公司对下属工厂进行了调整,将大连铸造厂、裕民、长兴3个厂并入大连机械厂; 将金属制品厂并入炼钢厂,改名为大连钢铁厂; 将51厂并入裕华厂。 同时,中华医药公司和原属通讯系统的光华电器公司并入建新工业公司(1949年4月两个公司又划出),光华电器公司经理段子俊兼任建新工业公司总副经理。 此时,全公司职工达8000人。

随着新解放区的迅速扩大,各地区迫切需要大批专业人员。 建新工业公司从1949年起,陆续抽调各类专业人员和部分生产设备支援新解放区生产建设。

1949年10月,建新工业公司改为东北军区军工部第81厂。 81厂逐步由战时生产转向和平生产,先后生产了镀锌铁丝、铁钉、木螺丝、锉刀、耐酸泵和耐酸器材、硬质合金、锅炉等民用产品。 1949年的公司总产值中,民品产值占53.3%。

建新工业公司是以生产后膛炮弹,即仿制日式75毫米炮弹为主的兵工大型联合企业,该公司生产75毫米炮弹的技术工作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生产发射药。 该公司接收大连化学厂以后,立即着手研究生产发射药。 首先修复硫酸、硝酸生产线,建乙醚车间、硝化棉生产线,在金家屯建发射药成品厂。 1947年末,发射药生产线形成; 翌年1月投入生产。 从1948年至1950年5月,大连生产的发射药,除供应本地军队外,约有三分之二支援了其他解放区。

二是冶炼、轧制弹体用钢。 裕华厂利用原存的火车轴生产弹体维持了一段时间,但存量有限,必须自己冶炼炮弹钢。 冶炼炮弹钢不能没有炭精棒,遂由工程部组织设计,大连机械厂制造专用设备,建成炭精棒生产车间,在短期内生产出炭精棒。 接着又由炼钢厂设计,大连机械厂协助,制造出轧钢机,轧制出合格的炮弹钢。

三是弹体加工的改进。 为了测试弹体的爆炸力和破片数,1947年9月,裕华厂厂长吴屏周、副厂长刘振和、宏昌厂厂长吴运铎亲自进行爆炸试验。 当试到第7发炮弹时,炮弹未爆炸。 为了弄清原因,吴屏周与吴运铎争相赶上前去检查,不料刚接近炮弹,炮弹爆炸了。 年仅32岁的吴屏周在试验中不幸牺牲,吴运铎也身负重伤。 此后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又经多次试验,获得宝贵的技术参数,制定出产品的质量标准。

解密中国军工厂3

位于沈阳市的东北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旧址

裕华厂在大连机械厂的协作下,在弹体加工方面,采用水压机热压挤伸的办法,代替了用车床钻孔和切削的工艺,使钢材利用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60%,2台水压机可代替125台车床的工作量,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质量也好于过去,月产量由过去的1万发提高到3万发。

四是自制引信​‍‌‍​‍‌‍‌‍​‍​‍‌‍​‍‌‍​‍​‍‌‍​‍‌​‍​‍​‍‌‍​‍​‍​‍‌‍‌‍‌‍‌‍​‍‌‍​‍​​‍​‍​‍​‍​‍​‍​‍‌‍​‍‌‍​‍‌‍‌‍‌‍​。 该公司试制的75毫米炮弹引信是测绘仿制日本八八式野山加农炮弹的引信。 测绘中,技术人员对这种引信的结构和作用原理及关键零件的受力数据,进行了透彻的分析研究和计算,制定出科学的动态试验方法; 在生产中严格工艺操作和检验,因而试制的引信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五是炮弹壳的压制。 炮弹壳材料是铜锌合金,因此生产炮弹首先要解决优质黄铜的问题。 炼钢厂开始使用坩埚冶炼,但坩埚的使用寿命短、耗量大,冶炼的质量也不易保证。 后来自行研制出一台低周波冶炼电炉,既节省坩埚和焦炭,又减少热量损失和锌的氧化物产生,保证了优质黄铜的供应。

随后,裕华厂对炮弹壳压制中的裂口、掉底等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使这些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再就是集中力量解决炮弹壳底部凸缘的压制问题。 根据资料计算,压制凸缘需要670吨的压力机,但裕华厂只有200吨的压力机,经过集思广益,自制了专用模具,采取了类似缩口的办法,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经过多次实弹射击试验证明,75毫米山炮弹的杀伤力和各项技术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质量良好。

1948年1月24日,大连建新工业公司试制成功75毫米山炮弹。 为纪念这一欣喜的日子,该公司将试制成功的炮弹命名为一·二四炮弹,并随即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东北军区的其他军工单位

在军工史料的记载中,除了东北军区军工部的9个办事处及其所属各兵工厂外,东北军区军工部还有一些直属兵工厂及军事工业院校,现简要选录如下:

1947年春,东北军区参谋长兼军工部长伍修权率化工专家钱志道等老兵工干部,到当时合江省(黑龙江省东北部)管辖的东安(现名密山市)一带选取建设发射药厂的厂址,最终决定在距东安市西9千米的连珠山区新发村创建发射药厂。 1947年4月,钱志道任厂长兼政委,江涛任副政委,周明、魏祖冶任副厂长,率领近200人的队伍,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建厂。 该厂边建设边生产,生产装配了大批弹药,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7年7月,该厂被命名为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一厂。 1951年7月,厂名为“国营第475厂”。 1969年10~12月,第475厂从密山迁往辽西。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图为大连建新公司当时试制成功的一·二四炮弹

1946年8月,东北军区军工部决定在当时合江省管辖的东安筹建“通信联络处后方工厂”,1947年1月开始正式生产,对内称东北军区军工部滨江部,对外称东安电器工厂。 该厂为部队师级建制,东北军区军工部副部长程明升兼任厂长。 1946年11月,早年毕业于上海交大电机制造专业的周建南和夫人扬维哲调入该厂,周建南任总工程师,1947年6月任厂长,扬维哲任分厂厂长。 这时该厂命名为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二厂。 东安电器厂从建厂到1949年5月迁往沈阳的近3年时间里,先后为前线部队研制生产出15W手摇发电机911部,15W发报机316部,超短波电话机32部,电话单机836部,总机233部,单节1号干电池10.3万节和一大批信号弹,为东北乃至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8年8月,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三厂成立,厂址位于哈尔滨平房区,其是在日军8372部队航空队专用飞机场机库及小型飞机修理厂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1949年初改为东北军区军工部北满分部直属三厂。 同年1~10月,先后有佳木斯大华铁工厂、哈尔滨实验总厂、哈尔滨星记工厂、石岘兵工厂、兴山兵工厂、牡丹江兵工厂、长春修械所、北安兵工厂等12个工厂的部分或全部迁入哈尔滨平房区与直属三厂合并。 1949年10月1日,直属三厂改为军工第21厂。 1951年5月1日,其划归航空工业局领导,改为121厂。 从此,这个厂成为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和飞机的联合修理厂。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成立,时任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的何长工兼任校长

1949年1月,第六办事处撤销,所属修炮厂改为军工部北满分部直属四厂,敦化炮弹复装厂改为军工部北满分部直属五厂。 1949年3月,东北军区后勤部军工部决定将北安炮弹总厂从第五办事处划出,列为直属六厂。 1949年3月,哈尔滨第八办事处撤销,军工部将其所属哈尔滨星记工厂、实验总厂分别列为直属七厂、八厂。 直属九厂、十厂查无史料记载。 1948年冬季,军工部接收国民党军队的10个修械所和车辆修理所,组成军工部沈阳修械所,后成为军工部直属十一厂。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 东北军区军工部接收国民政府兵工署第90工厂总厂及其3个分厂,改为沈阳兵工总厂。 同月,辽宁省抚顺市军管会接收国民政府兵工署第90工厂第4分厂,改为抚顺火工品厂。 这些军工厂在接收后不久就恢复了战车、枪械及枪弹、火炮及炮弹的生产及修复工作。 1949年7月,沈阳兵工总厂撤销,其所属第一、二、三分厂分别改为沈阳兵工一、二、三厂,由东北军区军工部直接领导。

1949年9月,东北军区军工部决定,从同年10月1日起,各办事处撤销,改称工厂,并做出如下调整:直属三厂、第二办事处、第三办事处、直属一厂分别称第21、第22、第23和第24工厂,第五办事处改称第31工厂,吉林三厂、直属五厂、珲春废弹处理厂分别称第41、第42和第43工厂,沈阳兵工一、二、三厂和沈阳修械厂、炮兵装备厂、抚顺火工品厂、辽阳化学厂、第四办事处所属二厂分别改称第51至第58工厂; 第九办事处改称第81工厂。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9年12月19日,大连建新工业公司引信厂的工人赵桂兰在运送100克雷汞的途中,突然眩晕倒地。 为了工厂的安全,她将雷汞压在身下,因此她左下臂被炸断,身体多处受重伤。 1950年,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图为毛泽东为赵桂兰(右)题词“党的好女儿”

1948年4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军区军工部决定在哈尔滨建立一所军事工业学校,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简称东北兵工专),由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何长工兼任校长。 同年11月,何长工亲自到沈阳为学校选址,学校由哈尔滨迁至沈阳。 1949年3月,学校分为预科和本科,预科学制1年,本科4年。 1949年12月改名称为沈阳兵工学院。 1950年6月改为军工局工业专门学校。 1950年10月扩充为东北兵工专门学校。 1953年2月东北兵工专门学校建制撤销,学校的人员和设备分配到北京、沈阳及武汉等地,成为如今北京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的一部分​‍‌‍​‍‌‍‌‍​‍​‍‌‍​‍‌‍​‍​‍‌‍​‍‌​‍​‍​‍‌‍​‍​‍​‍‌‍‌‍‌‍‌‍​‍‌‍​‍​​‍​‍​‍​‍​‍​‍​‍‌‍​‍‌‍​‍‌‍‌‍‌‍​。

驰骋千里
——晋冀鲁豫军区的军事工业

更云

1945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八路军总部暨第129师机关为基础,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 1946年6月,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第三、六、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大军,从山东阳谷以东150余公里的8个地段上强渡黄河,突破国民党军的层层防线,千里挺进大别山,由此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在这一阶段,刘邓大军所属的军事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晋冀鲁豫军区在解放战争时期下辖太岳、太行、冀南、冀鲁豫、豫皖苏5个军分区,其所属的兵工厂分别由晋冀鲁豫军区和5个军分区领导。 1947年2月,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的兵工厂有19个。

南石槽兵工二厂

南石槽兵工二厂的正式名称为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二厂,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南郊南石槽村,主要任务是生产迫击炮弹。 该厂在争创“刘伯承工厂”的立功竞赛运动中成绩突出,于1948年4月被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授予“刘伯承工厂”的荣誉称号。

解密中国军工厂3

时任晋冀豫军区司令员的刘伯承(右)和政委邓小平(左)

该厂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军工部一所2分厂演变而成。 1943年9月,八路军收复了晋东南广大地区,为扩大炮弹生产,军工部决定将一所2分厂迁往山西省平顺县西安里村(原军工部二所旧址)组成新二所。 1944年9月,改编为军工部兵工二厂,生产50毫米掷榴弹和82毫米迫击炮弹。

1945年11月,上党战役胜利后,解放区扩大,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将原来分散在山沟里的兵工生产单位搬迁到长治、武乡、涉县、武安、晋城、陵川等交通方便的地方。 在这种形势下,军工部兵工二厂于1945年11月由山西省平顺县的西安里村搬迁到距离长治市区只有3千米的南石槽村。

该厂迁往南石槽村后,仍称军工部兵工二厂,同时将位于长治西关原日军留下的聚丰铁厂扩建成翻砂部,铸造迫击炮弹弹体。 此后,厂名和隶属关系虽多次变更,但厂址仍在南石槽村一带,并经过扩建,厂区扩大到五马村、北石槽村。 南石槽村有白晋公路通过,交通比较方便,且地势较开阔,颇有发展的条件。

1946年,先后在南石槽村建起了机械加工、钳工、装配、机修等工房,建筑面积达6034平方米。 锻工、木工房利用北石槽村的庙宇和民房,办公室和工人宿舍则是征用政府没收的房屋或租用民房。 工厂的管理机构设工务、管理、检验3个股; 生产部门按工种划分为翻砂部、机加部、钳工部、铁工部、木工部、修理部、完成部。

工厂迁至南石槽村后,因地名又称南石槽兵工二厂,赖荣光任厂长(后齐宣威接任),齐宣威、韩忠武任副厂长,贾晓东任教导员,张汉英任副教导员,初期有职工450多人,机械设备24台。 1946年春,合并左权县云头底六厂,加上招收的一部分工人,到同年6月职工增加到1700多人,机械设备达80多台,是当时华北最大的兵工厂之一。

根据国共两党重庆谈判达成的停战协议,1946年3月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改组为“军工清理指导委员会”,又称“太行铁业促进会”,南石槽兵工二厂改为聚丰铁厂,开始试生产民用产品。 同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 1947年初,太行铁业促进会又改组为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南石槽兵工二厂恢复了原名,继续生产迫击炮弹。

这一阶段,该厂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生产上淘汰了手摇磨盘、人拉风箱和点油灯照明等落后的生产方式,用蒸汽机、电力提供动力; 通用车床代替了一部分由道轨制作的机床; 产品检验和生产用的量具,由卡尺、千分尺、样板、样柱等取代了皮尺、钢卷尺; 刀具以锋钢、合金钢代替了道轨钢; 炭化砂轮代替了砂石磨刀。 由此,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1946年6月,该厂月产82毫米迫击炮弹3000发。 1947年初,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为把战争推向国民党统治区,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要求各工厂多生产优质产品供应前线部队。 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在太行地区各兵工厂中开展争创“刘伯承工厂”的立功竞赛运动,这次生产竞赛运动从1947年2月开始至1948年4月结束,历时1年零2个月。

在生产竞赛运动中,南石槽兵工二厂表现优异,在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是产量高。 该厂1947年2月月产82毫米迫击炮弹13000发,1948年4月增加到34000发,1948年共生产82毫米迫击炮弹650000发。

二是质量好。 前线部队普遍评价该厂生产的迫击炮弹“命中率高、杀伤力大、携带方便”。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8年5月,由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滕代远题写的“刘伯承工厂”厂牌挂在南石槽兵工二厂的大门上

三是技术革新成果大。 该厂在立功竞赛中进行了117项技术改造,如车制弹带原来一刀车制一条,改为组合刀具后,一刀车制两条; 弹体头部的螺纹加工,由车床加工改为丝锥加工; 引信的螺纹由手工加工改为机械加工。 此外,改进烧焊炉,部分火工品零件由明火烘干,改为空壁暖墙加温干燥等,既提高了工效,又保证了质量和安全。

四是竞赛运动的开展掀起一片新气象。 全厂职工每天工作均在12小时以上,有的吃住在工房,昼夜加班; 竞赛内容包括产量、质量、工时定额、尊师爱徒、思想政治工作等; 评比时逐项对照打分,各班组竞争激烈,生产指标月月上升,全厂有80%的职工立功受奖。

经晋冀鲁豫军工处组织评比,南石槽兵工二厂被评为“刘伯承工厂”。 1948年4月,该厂被授予刘伯承司令员亲笔题写的“提高兵工质量增大歼灭战的实效”锦旗一面,奖金冀币100万元。 同时,该厂的许多职工获得了“刘伯承工厂”立功竞赛运动一等、二等奖章及功劳薄。 此后不久,各军区的领导人陈毅、邓子恢、滕代远、王世英等先后来厂视察和祝贺,给全厂职工很大鼓励。 同年5月1日,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滕代远来厂视察时,亲笔题写“刘伯承工厂”五个大字的厂牌,挂在工厂大门上。 该厂是全国唯一以领导人姓名命名的工厂。

解密中国军工厂3

1947年8月1日,刘伯承为勉励兵工诸同志题写“提高兵工质量…增大歼灭战的实效”几个大字,晋冀鲁豫军工处将这一指示制作成锦旗,授予在“刘伯承工厂”立功竞赛运动中表现优异的南石槽兵工二厂

1948年春,南石槽兵工二厂得知西北战场炮弹紧缺,提出了“每人加4个义务工,生产10万发炮弹,支援西北战场”的口号,经过大家努力,不到两个月,圆满完成了任务。

1948年下半年,南石槽兵工二厂职工发展到2200人,机械设备增加到110多台,韩忠武任厂长,李守文、张汉英任副厂长,工厂管理机构由过去的股改成科。 这一年,晋冀鲁豫军区政府工业厅把南石槽兵工二厂作为推行民主管理的试点单位,工厂认真贯彻华北兵工会议精神,生产和技术管理更趋完善。 完善的主要内容是:以生产为中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成品、半成品的收发、保管以及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使生产又有新的发展。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图为“刘伯承工厂”立功竞赛运动一等奖章​‍‌‍​‍‌‍‌‍​‍​‍‌‍​‍‌‍​‍​‍‌‍​‍‌​‍​‍​‍‌‍​‍​‍​‍‌‍‌‍‌‍‌‍​‍‌‍​‍​​‍​‍​‍​‍​‍​‍​‍‌‍​‍‌‍​‍‌‍‌‍‌‍​。 其为圆形蓝底,上边印有“刘伯承工厂运动纪念”、“军工处赠”字样,中间是五角星,并有一匹奔腾的骏马

1949年春,华北兵工局成立。 同年6月,南石槽兵工二厂改编为华北兵工局第一兵工厂第1分厂,继续生产迫击炮弹。 这时,全国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华北大片土地已经解放。 该厂职工为了支援前线,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又开展了“红五月”生产竞赛,82毫米迫击炮弹的生产继续成倍增长,到年底共生产1018727发。 10月1日,全厂职工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图为“刘伯承工厂”立功竞赛运动二等奖章。 其与一等奖章的区别:中间的图案为地球上插有一面红旗,红旗上设有金黄色铁锤、镰刀及五角星

西达炮弹厂

西达炮弹厂位于河南省涉县西达镇(今属河北省),成立于1945年秋,是解放战争时期一个生产75毫米山炮弹的工厂。

西达炮弹厂是由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七厂和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合并而成的。 前者系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技术实验室,始建于1944年7月,地点在山西省辽县,有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约40人,主要承担军工专用设备的试验和制造任务。 1945年秋,该室迁至涉县西达镇,开始研制75毫米山炮弹,年底被命名为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兵工七厂。 刘职珍任厂长,李玉盛任副厂长,李薪任教导员,职工140余人,设备约30台,大部分是皮带车床。

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是由1939年秋八路军343旅组建的金山修械所演变而来的,初期有职工40余人。 1940年5月,鲁西军区成立,该修械所改属鲁西军区领导,主要任务是修械、制造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地址在山东省东平县小金山。 后因战争影响,该修械所多次迁移,并且逐步发展壮大。 1944年5月,修械所分出一部分人员和设备组成炮弹所(又称四所),赵慕三任所长、庞维良任政委。

解密中国军工厂3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城东南25千米的晋冀鲁豫军区西达炮弹厂旧址

1944年8月,炮弹所迁至山东省范县高菜园,扩建为炮弹厂,划归冀鲁豫军区军工部领导,命名为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职工发展到470多人,设备有车床25台,钻床1台,铣床3台,赵慕三任厂长,孙洪任副厂长,齐新华任政委。 厂部下设工务、质量检查、材料、行政管理4个职能股。 生产部门划分为机器所、炮弹完成所两个所。 机器所共有职工220多人,其下又设3个排,即翻砂排、机器一排、机器二排。 炮弹完成所共有职工100多人。

解密中国军工厂3

长治附城兵工厂生产的120毫米迫击炮。 1949年6月,西达炮弹厂的部分人员和设备并入该厂

1946年4月,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奉命迁往涉县西达镇,与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七厂合并组成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对外称“福利工厂”,当地人称其为“刘伯承工厂”,也称西达炮弹厂,其主要任务是生产75毫米山炮弹。

解密中国军工厂3

刘邓大军1947年6月强渡黄河的情景之一

冀鲁豫兵工三厂搬迁时,从山东省范县到西达,行程数百里,且多系山路,笨重设备难以通过。 工厂在当地政府协助下,动员了100多辆机动车,将机器设备拆卸下来,再装车拉运。 当行至河北省彭城附近时,山高路窄,机动车无法通行,又雇用了几百头毛驴,用人抬驴驮的办法,翻越高山峻岭,将设备运到西达镇。

在搬迁前后,工厂雇用300多民工,历时半年在西达镇先后建起了铸造、木工、机工、钳工等工房以及办公室、宿舍共280余间,并在离厂区不远的清漳河上筑起了一道拦河坝,用渠道引水安装水轮机提供动力带动机器生产。 1947年7月,工厂连续3次遭国民党飞机轰炸,生产受到极大威胁。 根据上级指示,工厂在坚持生产的同时,又修建了一个山洞,并于当年竣工,主要生产改在山洞里进行。

解密中国军工厂3

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的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 1945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北方局和冀鲁豫分局,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 邓小平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薄一波任副书记

两厂合并后,隶属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赵慕三任厂长,刘先惠、马文郁、李玉盛任副厂长,齐新华任政委,职工发展到1075人。 管理机构由原来的股改为科,增设工务科、经营管理科。 生产机构设有翻砂工部、木工工部、钳工工部、机工一工部、机工二工部、完成工部等6个部门,有铣床3台,刨床2台,普通皮带车床30台,专用设备25台,三节式锅炉1台。 1946年10月,工厂改属晋冀鲁豫军区军政联合财经办事处军工处领导。

1948年1月,晋冀鲁豫军区政府工业厅成立,西达炮弹厂划归该工业厅领导。 同年3月,河北省武安县和村兵工五厂并入,成为西达炮弹厂的一个分厂。 这时工厂的名称改为晋冀鲁豫军区工业厅兵工三厂,徐璜智任厂长,武振常任副厂长,齐新华任政委。 厂部机构中的工务科改为厂务科,增设了一个检验股,其他机构未变。 同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成立,西达炮弹厂经过调整,改名为公营企业部第四兵工厂。 1949年1月,又改编为公营企业部第一兵工厂第3分厂。

西达炮弹厂的主要产品是75毫米山炮弹,两厂合并前都曾试制生产过,合并后的人员和设备增加,工厂实力扩大,生产开始步入正轨。

首先,工厂加强了生产管理,建立了有关规章制度。 根据各个时期的任务,编制季、月生产计划,下达到各工部,再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以后又实行了包工制,规定了加工炮弹各部件的工时定额,计件付酬,从而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

其次,工厂开展技术革新,改进生产工艺和原材料供应。 以前生产75毫米山炮弹弹体主要采用灰生铁翻砂铸造,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后来改为锻制,即用道轨钢锻打成形,然后再进行机械加工。 装药改手工装填为液体灌铸,雷汞生产工艺也得到了改进。 这些革新措施既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改善了工作条件。

1947年春,晋冀鲁豫军区开展创“刘伯承工厂”运动。 西达炮弹厂在各工部、班组以至个人之间,迅速掀起了生产竞赛热潮​‍‌‍​‍‌‍‌‍​‍​‍‌‍​‍‌‍​‍​‍‌‍​‍‌​‍​‍​‍‌‍​‍​‍​‍‌‍‌‍‌‍‌‍​‍‌‍​‍​​‍​‍​‍​‍​‍​‍​‍‌‍​‍‌‍​‍‌‍‌‍‌‍​。 增加工作时间,争献义务工,开展技术革新、挖潜力、找窍门,成为风潮。 副厂长马文郁抗战期间在太行兵工厂曾有许多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这次运动开始后,他与工人们一道设计制造出加工引信的专用设备和道轨车床,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厂还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改进炮弹加工工艺,使产量提高了一倍,废品率由原来的12%降到2%。

1947年夏天,国民党飞机先后多次轰炸工厂,炸毁了10多米引水渠。 空袭时工厂将机器设备分散到附近的村庄和山林中,坚持生产。 后来又挖建了一个大山洞,在洞里生产,但生产环境较差,劳动强度更大。 过去生产设备靠水轮机带动天轴,以天轴皮带带动机床进行生产。 进山洞后,就只能用手摇皮带带动机床,干起活来满头大汗,十分辛苦,但没有人叫苦叫累。

1947年,该厂共生产75毫米山炮弹15235发。 1948年,共生产64710发,是上年产量的4倍。

1949年1月,根据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召开的生产会议决定,西达炮弹厂停止生产75毫米山炮弹,改产82毫米迫击炮弹。 由于当时厂里仍存留一部分半成品,工厂继续进行扫尾生产,到3月底加工装配成75毫米山炮弹21810发,4月开始生产82毫米迫击炮弹底火及尾管。 6月,解放战争接近全面胜利,西达炮弹厂奉令全面停产,人员和设备分别并入长治附城、南石槽及韩川兵工厂,工厂旧址改建成华北兵工职业学校初级部。


① 1斤=500克

② 1亩=666.6米 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平射炮   胶东   枪榴弹   兵工   迫击炮   枪弹   兵工厂   纵队   手榴弹   炮弹   军工   军区   厂长   中国   办事处   工厂   军工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