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法国“探险家”的目光


故事:法国“探险家”的目光


一百多年前,我国内地的人几乎把云南视为“不毛之地”,处处充满了“蛮烟瘴雨”,是一块被人们遗弃的不祥之地,外地人别说谁敢到云南来踏上一步,就是一提起来也会产生梦魇般的感觉,唯恐避之而不及​‍‌‍​‍‌‍‌‍​‍​‍‌‍​‍‌‍​‍​‍‌‍​‍‌​‍​‍​‍‌‍​‍​‍​‍‌‍‌‍‌‍‌‍​‍‌‍​‍​​‍​‍​‍​‍​‍​‍​‍‌‍​‍‌‍​‍‌‍‌‍‌‍​。 可是英国和法国却悄悄盯上了这块土地,这两个西方殖民帝国在分别占领了缅甸和越南之后,就纷纷派出一大批外交家、政府官员、旅行家、传教士、商人和军人,漂洋过海,历尽艰辛,排除万难,以“探险”为借口,从不同的方向替入云南,探寻这块土地的秘密​‍‌‍​‍‌‍‌‍​‍​‍‌‍​‍‌‍​‍​‍‌‍​‍‌​‍​‍​‍‌‍​‍​‍​‍‌‍‌‍‌‍‌‍​‍‌‍​‍​​‍​‍​‍​‍​‍​‍​‍‌‍​‍‌‍​‍‌‍‌‍‌‍​。 据《云南通志•洋务志》记载,从1864至1899年,仅法国公开或秘密到云南“探险”的各类人士就达154人,但在当时仍次于英国在滇的人数​‍‌‍​‍‌‍‌‍​‍​‍‌‍​‍‌‍​‍​‍‌‍​‍‌​‍​‍​‍‌‍​‍​‍​‍‌‍‌‍‌‍‌‍​‍‌‍​‍​​‍​‍​‍​‍​‍​‍​‍‌‍​‍‌‍​‍‌‍‌‍‌‍​。 法国因此更加明白了英国想独吞云南的野心,很快奋起直追,后来者居上。 他们“骄傲”地把越南称之为“我们的国土”,因此大胆地站在他们自己的“国土”上,近距离地窥视仅一江之隔的彩云之南的奇山秀水,他们的“眼睛”似乎与众不同,既贪婪,又炽热,充满着一种令人惊惧的变幻之光。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探险家”奇怪的目光和言行,就可发现英法帝国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抓住了云南在“地缘”方面的某些关键问题,以地理因素为基础,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对云南的地缘优势、地缘政治、地缘战略和地缘文化等等,进行了全面的探查和分析。 可以说,是英法两国最先披开笼罩在云南身上的重重雾霭,看到了云南的“真相”,并争先恐后地试图实施进入云南的战略——两国都先后提出了以分别修建滇缅铁路、滇越铁路的方式,打开中国的大后门,进而掌控云南,为将来把本国的殖民统治势力推进中国内地打下物质基础。

在那些最先入侵云南的形形色色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眼里,云南千真万确是一个落后的地方,但它并不偏远,更不闭塞。 它恰恰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地方,既联结了中国腹地与东南亚各国,又联结了东亚与西亚; 既联结了太平洋与印度洋,又联结了东亚与南欧和北非,简直就是南亚的一个中心地带,谁得到了云南就如同掌控了南亚。 因此,英国人戴维斯在四次徒步考察云南之后,向英国政府报告:“云南是应该引起英国人更多注意的中国的一个省。 第一,它有几百英里与我们的印度帝国边境东部接壤; 第二,如果印度与扬子江通过铁路相连接的话,这条铁路无疑要通过云南。 而且这个省的东南部边界与法国殖民地东兴(越南地名)接壤,其西北角紧接西藏。 这些都足以立刻引起人们对云南政治和商业的兴趣。 当铁路可到达世界上最偏僻的地区的这个时代来临后,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邻国不可能满足于它们之间没有一条铁路。 我想我能十分肯定地断言这些铁路都要通过云南……我们只能作出结论,即通过云南是唯一能够成为联结印度和扬子江及中国东部的链环。 ”还有一位名叫多禄的法国传教士,早在十八世纪中后期就来到了云南,而且他为了更好地认识云南,还先后考察了南亚各国,最后他郑重向自己的政府献策:“法国应在交趾支那(即越南、中国附属国)建立一个法国的殖民地……倘若如此,则无论平时战时,都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在和平的时候,因为我们接近中国,定然可以吸收很多它的商业。 在战争的时候,将更容易隔断中国和一切敌国的商务。 因此,还可建设一条达到中国中部去的商道。 ”

那些披着各种“外衣”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还认为,云南不仅是一个极富地缘优势的枢纽之地,而且还是一座“金山”,一块“宝地”。 早在同治初年,法国的两个商人就由滇南潜入云南,目的就是为了切身感受一下云南山川之神奇,矿产之丰饶。 而另一支由法国人拉格里率领的探测队,却遁入云南数月,把关于这块土地上的山山水水的各种数据,纳入了他们的《云南矿说》、《云南铜矿》、《云南银矿》。 当法国政府看到这三份利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探测而来的结果时,他们不由发出了一声惊叹:“云南新金山也! ”其实,英国人已抢在法国之前,带着他们的科学家、探险家和画家,由滇西进入云南,把云南的各个角落仔细搜寻了一遍,并已发出了“云南新金山也”的赞叹。 他们都确凿无疑地发现在云南这些奇山秀水之中,竟然隐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铁、锡、铅、锌、钨、磷、锶、铍、汞、钼、镉、铂、镍、锑、盐、煤、云母、水晶、绿柱石、玉石、大理石、花岗石、菱镁、石膏、石棉、萤石、碧玺、汉白玉、雪花白、雪里翠、贡红、贡翠、墨玉、花岗石……等等,共一百一十多种,而世界已知的矿产也才一百四十余种。 而且,在这些矿产中,有许多大型矿床,其储量在当时的中国甚至世界都名列前茅。 如产锡之地的个旧市,就被誉为“世界锡都”。 其它如煤炭和水能的蕴藏量,更不可等闲视之。 如果再加上一万八千多种高等植物和占中国总数一半以上的各类动物,以及这里的高山峡谷、江河湖泊、立体气候、众多的土著居民和丰富瑰丽的边地文化,那么云南堪称一个奇妙无比的财富世界和幸福神秘的天堂。 这一切,足以吸引世人的目光,更足以为世人作出贡献。 于是,法国驻越南西贡总督杜白蕾向法国政府报告:“我们出现在这块与中国交界,也是中国西南各个省份的天然产品出口的地方……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今后在远东地区争霸的生死问题。 ”另一个法国人则在一篇题为《滇越铁路》的文章里明确指出:“云南铁路是长期目的实现与法国政府坚决努力的成就。 具有巨大的目前尚未大部分开采的自然资源的中国,对欧洲的工业和商业来说,是无可比似的、敞开的销售场所和向最勤勉的人提供的巨大财源……云南这个巨大而沉睡的地区,需要铁路来使之振奋……。 ”英国人戴维斯则饶有兴味地说:“云南不仅仅能引起政治家和商人的兴趣,对于地理学家和探险家来说,云南也有许多尚待发现的空白。 地质学家和矿业工程师们,将会对那儿崇山之中广为分布的宝藏很有兴趣,而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种学家来说,如此广阔的研究天地将耗尽他们毕生的精力,而且会留下许多未竟事业靠后人来完成。 同时,该省的动、植物都未得到过系统调查。 而这个地区还有终年不化的白雪,温和的高原以及热带雨林,都将引起博物学家的工作兴趣。 ”法国王子亨利•奥尔良也“爱上”了云南,他与海军中尉鲁克斯、康迈荣一起,从滇南进入云南“探险”,时间竟然长达一年,他们的目的是“到我们领土北面的中国境内收集有用的资料,弥补在法属印度支那方面的知识不足。 ”这个敢于冒着危险一往无前的王子甚至想在云南诗意地栖息一辈子,充分“享受高原的太阳和纯净的空气。 ”

可以说,英法两国为了实施打开中国后门的计划,他们都极其看好各自的如同梦境般美好的“滇缅铁路”或“滇越铁路”,这对他们今后对云南实行殖民统治极为有利。 他们赤裸裸地解说那个“梦想”。 法国人在《云南铁路》一书中明确地写道:“滇越铁路修成后,不仅云南全省商务为法国人掌握,而且云南政府也在巴黎政府掌握之中。 ”后来,他们又在一份总结报告中说:“云南真正的海上出口并不在东方,即广东和香港方向,而是在东南方直接由红河山谷通向海防和东京湾(今北部湾)方向。 在没有一条铁路将云南与东京湾和南海联结起来之前,任何人也没能使云南成为有价值的地区。 云南地区易遭国内战争破坏,创伤严重,而且人口稀疏,也并不出名。 但可以将这一地区视为一个酣睡的巨人,一旦用铁路来激励,可以这样说,就可以使它苏醒站立起来。 ”法国人甚至宣称:“此路修成,则云南已成为法国之云南也。 ”在《巴黎殖民报》上的一篇题为《法人与云南》的文章中,甚至非常“浪漫”地说:“云南气候温和,寒暖适宜,恰似巴黎。 假设滇越铁路完成,则安南殖民,皆可由该路径移云南,不必遥望本国,而兴非土之叹也。 ”

法国人不仅对云南进行大胆而充满诗意的联想,还竭力把这种具有感官刺激的冒险行动付诸实践。 当时,英国在最终从清政府那里取得了“滇缅铁路”的修建权和经营权后,经过仔细规划、勘测和设计,认为修建这条铁路所遇到的许多地质难题是当时的科技水平难以解决的,况且投资巨大,而收益甚小,得不偿失,因此偃旗息鼓,退出了与法国的角逐​‍‌‍​‍‌‍‌‍​‍​‍‌‍​‍‌‍​‍​‍‌‍​‍‌​‍​‍​‍‌‍​‍​‍​‍‌‍‌‍‌‍‌‍​‍‌‍​‍​​‍​‍​‍​‍​‍​‍​‍‌‍​‍‌‍​‍‌‍‌‍‌‍​。 但法国却以无比的“勇气”,知难而进,试图把修建滇越铁路这个“伟大的梦想”变成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东京湾   法国   英法   南亚   越南   探险家   地缘   印度   英国   云南   法国人   英国人   中国   目光   铁路   地区   政府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