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与父母争执生活费:3000块怎么活?

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要入学了,对于大学生来说即将面临新的生活,新的生活会带来新的希望,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

进入大学之前,家长学生都忙着添置入学日常用品,尤其是家长,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独立生活,更是担心自己无法照顾自己,所以提前把能准备的都准备好。当然,也会给孩子准备适当的生活费,毕业生虽然都已经成年,但大部分学生大学四年的生活费都还是依靠家长的给予。

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与父母争执生活费:3000块怎么活?

生活费这个问题对家长和学生来说都比较敏感,因为每个地区的消费水平不一样,有的地区消费水平高,生活费就要给多一些,比如深圳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有的地区较为偏远,没有太多的消费娱乐项目,那么生活费可以酌量减少。


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与父母争执生活费:3000块怎么活?

如果没有根据大学生实际平均消费水平,生活费给少了,学生的生活就受到影响,给多了有可能造成没必要的浪费,而且很多家庭都只是普通家庭,多一千少一千的,对家庭的开销和家长来说,负担完全不一样。

所以生活费处理好了,促进亲子关系;处理不好,就很容易产生隔阂。比如接下来要讲的这位,就是因为生活费跟父母大吵了一架。

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与父母争执生活费:3000块怎么活?

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因为生活费问题和父母大吵一架

学生小吴就是今年的高考生,高考三年非常努力,为了考上更好的学校,基本上就是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回家就是上学,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并且成绩也较好,完全不需要上额外的补习班。

小吴的家长对女儿的表现非常满意,在小吴的父亲眼里,自己只是普通家庭,幸好孩子争气,不然每个月真拿不出个大几千给孩子补习。终于等到了高考,也考到了“双一流”重点大学,浙江大学。

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与父母争执生活费:3000块怎么活?

马上不到一周的时间要入学,自己一家在小县城里,父亲对生活费也没有什么概念,就问了周围的亲戚朋友,孩子上大学要给多少合适,大家认为2000元够了。

父亲考虑了一下,认为浙江消费水平不同小县城,应该多给一些以防不时之需,就想着每个月给3000差不多了,至少不会饿着孩子。

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与父母争执生活费:3000块怎么活?

刚跟小吴开口,小吴就不乐意了,认为3000块太少了,自己上学期间从来不需要补课,也没有要求买昂贵的东西,给家里省了不少钱,现在上大学了应该把省下来的钱都拿出来,每个月必须要给多一些,让自己快快乐乐享受大学四年的生活,小吴开口:“至少4000块。”

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与父母争执生活费:3000块怎么活?

家长听到小吴这样说,对孩子顿时心生内疚,想起自己的女儿上学以来比起其他孩子,确实是让家里省心不少,但自己只是普通家庭,每个月4000元有点儿超出家庭的预算。

没想到平时乖顺的孩子第一次跟自己大吵,竟然是因为钱。虽然很想跟小吴继续聊聊,但是看孩子的态度十分坚决,只能妥协。

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与父母争执生活费:3000块怎么活?

大一新生,生活费应该给多少才算合理?

其实小吴的父亲最开始做错了一件事,就是他不应该去问亲戚朋友,而是应该先跟小吴商量。因为在校生活一个月要支出多少,孩子会比别人更清楚。

当然小吴也是第一次上大学,从小生活在县城,对浙江大学的消费水平一开始也只能靠猜,所以第一个月可以稍微给多一些,第二个月以后,小吴熟悉了校园生活,就能算出每个月的固定支出。

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与父母争执生活费:3000块怎么活?

大学生活费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结合家庭的收入水平来确定。大学的生活费应该分为固定支出和弹性支出,固定支出是日常消费,这是大学生活费的下限,必须给到位。

对于弹性支出这一块可以做出适当的计划,比如一个月在社交支出上花费多少,报考证书需要花费多少,娱乐活动上要花费多少等等。

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与父母争执生活费:3000块怎么活?

让学生自己做计划,就能培养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养成理财的习惯,如果确实因为报考科目而花费一些钱,家长也不会不给,但这个花费要合理,如果过多给予,容易养成孩子乱花钱的习惯。

对于学生的高生活费要求,家长可以反问学生,如果让你,你能每个月找到4000元的兼职么?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真的去做兼职,而是要让她知道赚钱并不容易,对金钱有一个概念,尊重家长的劳动成果。

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与父母争执生活费:3000块怎么活?

最后家长应该强调,尽管大学四年是离家独立生活,但是不代表不需要继续学习,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大学考验的是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上了大学就开始放弃自我,过上了“享乐主义”的生活,否则四年过后,你凭努力考上的大学,也将会凭实力丢弃本该拿到的工作。

浙大新生还未入学,便与父母争执生活费:3000块怎么活?

写在最后:

很多家长在小时候就给孩子灌输“你现在好好学习,等上了大学有的是时间玩”的观点,导致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就等着上大学以后可以享受自由的大学生活。在这种错误的教育引导下,很可能会让学生一上大学就不思进取,荒废了四年的学习时间,所以家长从小就应该给到正确的引导,倡导快乐学习,终身学习,让学生知道上大学只是人生中的第一步,优秀的人通过四年的努力,在毕业后将会走向更大的舞台。



今日话题:你认为大学生生活费多少合适?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分享、评论!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生活费   浙江大学   消费水平   支出   浙大   弹性   新生   父亲   家长   父母   努力   孩子   家庭   时间   地区   大学生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