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3000元买鞋被取消助学金,大学生攀比的背后,有另一层原因

前言

我国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而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费也随之增加。随之增加的不仅仅是生活费,而是大学生的物质需求。

近几年大学生超前消费越来越普遍和流行,之前还有报道过大学生为满足自己的物欲需求借款最后还不上的,尽管如此,仍然未引起大学生的重视。

贫困生3000元买鞋被取消助学金,大学生攀比的背后,有另一层原因

攀比心态导致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令人堪忧。但我们不能把整个现象归咎于大学生群体,还有不能忽视的外部因素,在“压榨”着大学生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贫困生3000元买鞋被取消助学金,大学生攀比的背后,有另一层原因

尽管我国家庭收入普遍得到了提升,但“贫困县”,“贫困生”的存在,印证着着贫富差距只能缩小,无法消灭。同时,为了帮助到贫困生更好的就读,在2010年,我国设立了助学金。

考上大学的贫困生可以通过申请本校助学金来补贴日常开销,减缓家庭压力,助学金帮助了非常多的贫困生走出了困境,获得更好的未来。但有的学生却用它来进行大额消费,比如接下来要讲的这位学生。

贫困生3000元买鞋被取消助学金,大学生攀比的背后,有另一层原因

一、贫困生花3000元买鞋

近日,一贫困生花3000元买一双鞋子的事件被曝光,网友对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拿助学金买这么贵的鞋子的确不合适,要真想买等毕业工作挣钱了堂堂正正地买”,还有的说“钱是给真正贫困生的,买这么贵的鞋纯粹是虚荣”,甚至还有说真正贫困的人是顾不上物质追求的,应该取消他的助学金。

贫困生3000元买鞋被取消助学金,大学生攀比的背后,有另一层原因

那么这位学生到底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得从他进入大学开始说起。事实上这位学生确实家庭条件较差,在班上,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的学生也可以作证:这位学生家里靠着低保生活,而且母亲也有残疾,这种家庭条件能供他读书确实不容易。

贫困生3000元买鞋被取消助学金,大学生攀比的背后,有另一层原因

进入大学以后,该学生了解到助学金的福利,便申请了,学校考核以后每一年都会给他发放相应的费用,其他学生也认为他应该受到帮助。靠低保靠助学金撑了几年,临近毕业马上要自力更生的他,没想到大手一挥花了3000元买一双鞋。

贫困生3000元买鞋被取消助学金,大学生攀比的背后,有另一层原因

同学们都表示和诧异,因为在其他学生的心里,该贫困生学习很努力,成绩也非常好,就此行为大家表示不解。学校核实情况以后,随即取消他的助学金资格,并且要求奉还之前几年的赞助。

对此,贫困生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我家庭条件不好,但这3000元是我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难道就因为我穷不能买一双自己喜欢的鞋子吗?

最终了解到,他是为了毕业之后在面试时增加形象分而买的这双鞋子,但尽管如此,网友们对他的行为嗤之以鼻,并不买账,认为是无脑消费。

贫困生3000元买鞋被取消助学金,大学生攀比的背后,有另一层原因

二、如今大学生活的风气

没想到贫困生的消费会引起网友热议,但这位贫困生仅仅是千万大学生中的一员。为喜欢的东西无脑消费的难道只有他一个吗?在这个贫困生背后,我们感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越发畸形,互相攀比,省小钱花大钱的案例比比皆是。

从十年前“流星花园”的上映,两位女大学生,校门还没进,就开始互相pk,比衣服比包包…最后那位在鼻子上动了“手”的女学生完胜。到现在大家打开电视手机都能看到,一个又一个深陷“校园贷”的案例。大学生“攀比”如果只是心理上的活动,那么超前消费就是为攀比付之实际行动了。

贫困生3000元买鞋被取消助学金,大学生攀比的背后,有另一层原因

三、互相攀比的背后

大学生一边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经济上又受到了限制。大学生的收入来源要么是父母给予,要么是勤工俭学。比如有一些贫困生,并不希望自己被贴上“贫困生”的标签,一上大学就自己自力更生养活自己。

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就跟楼上的贫困生一样,从来没想过自己赚取生活费,只想着跟别人拿等别人给,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学习上的天才,也正是生活上的巨婴,令人又爱又恨,学习不好尚可补救,但是观念要是歪了,以后对个人对社会来说都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

贫困生3000元买鞋被取消助学金,大学生攀比的背后,有另一层原因

四、比取消助学金更可怕的现象

大学生是时尚的追求者,又没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储蓄意识,所以很多商家瞄准了这一群体,不恰当的消费观引导,导致很多大学生陷入了消费主义。

比如人均一个亿的某红书,人均一千万的某音,打开里面基本是为大学生“量身定制”的“好东西”:名牌包包,车,鞋子,彩妆,游戏推荐。而其他的比如书籍推荐,英语交流这种有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和学习的内容少之又少。

贫困生3000元买鞋被取消助学金,大学生攀比的背后,有另一层原因

当然,大学生刷出来的内容都是大数据匹配出来的结果,但也不能否认商家有促成消费的目的。我们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就是因为我们对外部环境极其敏感,通过不断进化才能生存下来,反之环境对人对学生的影响可见一斑。

如果整个社会整个传媒都是这种浮躁的消费主义,那么谁来“拯救”我们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大学生?

写在最后:

陆游说“天下之事,常成于勤而败于奢靡”。大学生的消费观亟待改变。而我国也正在做这样的工作,种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素质教育的时代来临,我们将从小抓起,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今日话题:

你觉得应该取消贫困生的助学金吗?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分享、评论!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助学金   贫困生   大学生   自力更生   超前   生活费   十年前   包包   鞋子   群体   条件   原因   我国   家庭   网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