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选做鸡头还是凤尾?

因为升学政策的变化,最近很多群都在讨论选做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我没说话,因为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问题似乎是个伪命题

因为所谓鸡头好还是凤尾好,其实都是从历史后视镜里面去瞎总结,根本没法做严格的对比实验。更何况,真正就读书这件事而言,大多数走进凤凰世界的人,原本多多少少也曾憧憬自己不仅能做鸡头,也许还能做凤头;而那些最后成为凤尾的人,即使真的一直在鸡窝里,也未必不会沦为鸡尾。

和大家说说我的故事吧。19年前从上海郊区的一所普通中学考进FDFZ,高中三年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段经历。我的第一反应是,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厉害的同龄人:

这就是我当时的同学们,相比之下,我,既没什么艺术特长也没有体育特长,成绩也只能算是中游,个性也比较宅,反正怎么看,都是存在感不强的个体。

但恰恰这三年也是我学生生涯最快乐的日子,我一点都没有压抑感。因为大多数同学并不因为自己的优秀而自觉高人一等(因为学校到处卧虎藏龙,很少有人觉得自己特别牛),期间我不仅收获了非常真挚的友谊,更因为见识了那么多优秀的同学,而看到了生活和个人潜力的更多可能

这三年对我的为人处世影响非常大:首先是自我预期的迅速调整,至少从此再不敢洋洋得意。其次因为置身于一个更开阔的世界,能学的东西以井喷的状态涌入生活,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三是对思维习惯的“改造”,厉害的人往往有更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全面的分析思路,和他们一起呆久了,自己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更收获了自信;和这么厉害的发光体们同学三年,我对各种优秀已经习以为常,之后无论读本科、研究生乃至踏上工作岗位,我一直也都挺相信自己的,无论置身什么环境,应该都至少能活下去。

前几天读《三联生活周刊》,有一篇文章叫做《我们如何重读唐诗》,里面提到了我一直都没想明白的一个问题,唐朝人赴宴要写诗,送别要写诗,高升、贬官还得继续得写诗,他们哪里来那么多灵感,能写出那么多的诗作?西川在日本学问僧空海法师的《文镜秘府论》中发现了端倪,“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今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

当时看到这一段,不知为何是就想到了鸡头还是凤尾这个问题,生在超级大诗人辈出的唐朝,作为平凡的仕子,何尝不得时刻承担着做凤尾的风险(因为入仕就得不停地写诗,而伟大的诗作层出不穷)?那么,难道因为怕做凤尾,就不入仕了吗?

上面关于“随身卷子”告诉我们,要做凤头自然不然容易,但其实真的沦落为凤尾也并不容易——因为只要多一点点勤奋和准备(比如上面的抄录),大多数才情平凡的人,境遇也不至于太惨。

升学也一样。我当年自然没有实力做凤头,但在那个优秀的群里中也并没有落到尾部(事实上更多的同学和我一样是中不溜就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群光芒万丈的发光体为我呈现了一个更精彩的世界,更让我由衷地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一点,并一直为之而努力。

所以,在我的理解中,不存在鸡头还是凤尾的两难抉择,因为选择进入凤凰世界,乐于调整、愿意努力,沦为凤尾的概率并不那么高;同样,要在鸡窝里一直做鸡头也没那么简单。既然这样,倒不如从井底爬出来,看看真正的天空。

升学,选做鸡头还是凤尾?

如果你喜欢本文,或许还喜欢

升学,选做鸡头还是凤尾?

作者简介:胖宝妈,可以理解为胖宝的妈,也可以理解为胖的宝妈。在十年长居五角场文秘职业技术学院后,诞下复二代两枚,梦想成为“富一代”的麻麻。

升学,选做鸡头还是凤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鸡头   凤尾   鸡窝   发光体   桥牌   诗作   凤凰   卷子   唐朝   满分   厉害   同学   优秀   学校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