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乐高编程就是科创?一位大学老师的反思:我们真的理解科创教育的精髓吗?

从STEM(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到STEAM(多了arts)再到STREAM(再多一个reading),教育界从不缺乏新概念。当然,它们的提出都源于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和跨学科整合的需求。可作为家长,我们是否理解了科创教育的精髓?是否为孩子选择了一门乐高课或者少儿编程,就以为孩子接受到了完整的STEAM教育呢?

报乐高编程就是科创?一位大学老师的反思:我们真的理解科创教育的精髓吗?

01

科创教育的重点是跨学科融合

“创造力”不是靠“教”出来的。不同于灌输式教学,科创教育的宗旨是鼓励学生保有持续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发展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前,一部分家长,甚至学校和教育机构对STEAM教育目标的理解还存在偏差,主要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融入动手实践活动的教学就是 STEAM 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认为 STEAM 教育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为编程竞赛做准备。上述对 STEAM 教育目标的理解是片面的,忽视了 STEAM 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能力的目标。

STEAM虽然包含了诸多学科,但它的优势并非罗列和简单叠加越来越多的学科名称首字母,而是将不同学科整合到一种教育范式中,把零碎知识变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引导孩子思考不同学科的相关性,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架构,是一种趋于能力和知识融合的行动式学习。换句话说,科创教育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不分科”的学习模式。

科创教育者的重任之一,是滋养并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这也是科创教育的难点之一。我们不难发现,一个4岁的小朋友提出的问题,多数情况下是出于好奇,但是一个14岁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是由于不理解或者不明白某个原理,而非出于好奇心。美国有学者做过专门的统计和研究,结论是:年级越高,把STEAM模式应用在教学中的难度就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高年级阶段的科目划分清晰,并以学科测试为最常用的评价手段,而分科教学和标准化考试恰恰是好奇心的一大杀手

STEAM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跨学科,在丰富的情境中,运用项目制学习方法形成知识网络。此外,STEAM不仅仅是某一学段的教育,应该是贯通的系统性教育。它不只适用于科学、工程这些学科,事实上,它更体现一种思维和态度,可以融入每一个学科的学习过程。它鼓励孩子将知识、技术与创造力相结合,从而产生创新的成果——例如运用声学原理发明新的乐器,结合美学理论为病人设计助听器等等。

02 科技创造使我们向前发展

人文思考帮我们辨认道路

STEAM教育中的arts,是引导创新思维的重要部分,这并不是要求孩子们在学科间分配均等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而是将人文思维融入到各领域的探索当中。可是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的教育机构中,主打STEM教育的偏多,做STEAM的却寥寥无几,因为STEAM中的arts是很难“教”的,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出学习成效,但恰恰又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科创教育来说,技能应用和器材操作固然重要,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的强项和优势。那我们的教育弱在哪里呢?是理想境界,是对“道”的探究。我们接受教育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什么?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学习想要达到的境界是什么?为什么不辞辛苦跋山涉水,终点有什么风景?

地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可持续能源,心怀用可持续的方式,生产和消费能源这个理念,埃隆马斯克成立了特斯拉和SolarCity;而另一个可能影响人类生存的大问题是如何移居到其他星球,这促使他创立了太空科技公司SpaceX。“对我来说,这一切从来都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解决人类未来面对的问题。”埃隆马斯克在哲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长期的广泛阅读,以及对生存的意义、生命的意义的思索,赋予了他一个新的视角,去站在人类甚至外星球的高度去思考、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位了不起的钢铁侠,是一个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人。

报乐高编程就是科创?一位大学老师的反思:我们真的理解科创教育的精髓吗?

浩瀚的人类文明史是一部科学发展史,人类文明、权利与价值、生命的意义等抽象的概念,是人文学科研究的核心要素。原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和他的基因编辑婴儿试验就曾警示我们,科技的边界在哪里?该如何看待科学伦理?谁来建设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道德品质、公民意识、社会责任?谁来约束科学家?

因此,我们亟需培养孩子完整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不等同于科技素养,但是在我们的科创教育中,科学素养却常常被科技素养遮盖着。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和现代西方教育发源地的古希腊,曾在几个世纪前,就将算数、几何、音乐、天文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四大方向。在古希腊,7-14岁的孩子,需要接受体育与音乐教育(这里的音乐不仅包含唱歌、乐器,还有阅读、写作、诗歌、计算);14-17岁的少年需要接受的教育课程是文法、修辞、几何等。古希腊的算数、几何、音乐、天文教育与后来古罗马的语法、修辞、逻辑教育共同组成了整个西方世界人文教育的基础,被誉为“自由七艺”。

我们可能会对这些学科的组合表达出疑惑,但正是这种设置,不仅影响着整个西方世界的基础教育观,更影响了现代大学教育。

直至今日,西方教育体系中的科学教育依然高度重视和强调人文教育,并不断开设新的课程,以适应科技的不断进步,如2018年哈佛、斯坦福、康奈尔等名校陆续开设了人工智能伦理、计算机科学伦理、数据科学伦理、机器人伦理等课程。科学技术不是中立的,科研人员需要思考他们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对社会的广泛影响,搭上技术伦理这趟列车,确保未来的正确方向。

03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创教育?

现阶段,STEAM 教育形式主要有三类: 一,基于编程的创意电子类,如 Arduino 开源软硬件、 Scratch创意编程等; 二,基于科学实验的探究类, 如生命科学实验室、星空实验室以及 3D 打印; 三,以乐高为代表的综合类,即既有搭建类课程,也有结合编程的创意电子课程。

很显然, STEAM 教育的开展需要特殊的教具,于是,教具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成为评价STEAM教学的重要指标。有的机构或学校建立了豪华气派的 STEAM 实验室,引进了国外的高端课程体系,但大额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一方面原因在于市场过分注重产品的研发和配套,却忽视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加之优秀师资的匮乏,以及从业者自身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缺失,只按照说明书上课,从根本上脱离了STEAM 教育的本质。另一方面,科技竞赛的成绩作为升学手段成为学生和家长的主要动力,以至于STEAM教育作为一个新生产物的教育模型,还未成熟就已经畸形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作为家长,我们在为孩子规划STEAM教育时,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考量:

1) 教育者:STEAM 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知识的给予者变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协助者。STEAM教学法以探究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其核心在于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思维,强调用“不教”的方式去“教”孩子。这样的“不教”比“教”更费时间和精力,感受到的效果也更慢,可就是在这样的“慢”中,孩子才能有更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吸收、转化和迁移知识。毕竟,在知识更迭如此迅速的今天,任何死知识都比不过一个活脑筋。在项目制的学习过程中,教育者也应高度重视团队合作和成员间有效的沟通。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批判性、创造性的思考,也有机会在安全的环境中不断尝试、失败、再尝试。

2)学习主题:STEAM教育的学习主题应该包含解决现实问题的项目。一个优秀的STEAM项目将外部世界带入课堂,挑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只有当学生了解当下的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时,他们才会成为独立的思考者和变革者,因为他们必须进行假设,创造,测试,分析,修改和整合。无论是设计一个无接触式洗手液包装瓶,还是减少城市碳排放,都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训练,并主动投入人文思考。

3)评估手段:成功的STEAM项目离不开学生真实、有建设性的反馈。在STEAM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准确并动态地了解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科学的评估手段可以极大帮助学生和老师增加互动,提高学习产出。近几年,一些交互式的专业工具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真实性评估”(authentic assessment)来促进真实性学习,由此更好地评估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成效和进步,帮助教师为学生制定可衡量的、具体、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4)家长:家长应收敛功利性心态,回归到科学教育的本源上,坚持培养孩子科学的理性思维与基础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建立有高度的世界观。我们可以崇尚技术的运用和操作,但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应该是基础教育中不可遗漏的部分,正如计算能力仅仅是数学的其中一项能力一样,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从“学习编程”转向“借助编程来学习”。此外,家庭也是STEAM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烹饪的过程中,调料背后是化学,切菜是物理,形状和重量是数学,摆盘是美学,还要涉及时间管理、流程规划、安全守则等等。当孩子们能够看见、触摸、品尝和理解如何在生活中使用原料和工具时,他们与这些东西的联系才是最好的、最真实也最密切的。

报乐高编程就是科创?一位大学老师的反思:我们真的理解科创教育的精髓吗?

参考资料

刘斌立《科创教育的人文素养》

南都观察《新技术如何与旧文化互相博弈、改造》

袁磊,郑开玲,张志:《STEAM教育:问题与思考》

如果你喜欢本文,或许你还喜欢本文作者写过的:

好物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古希腊   批判性   素养   精髓   好奇心   伦理   学科   人文   思维   家长   能力   老师   孩子   科学   知识   学生   大学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