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测在线美术课程,吓得我连读几本美术启蒙经典书压压惊

前阵子,4岁的儿子突然对画画有开始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都要找张纸画点东西,我想着要不要趁热打铁,抓紧启蒙一下。

正好想到周边几个朋友有提到在给孩子上某知名线上美术机构的幼儿一对一课程,我也跟着约了试听。

课程开始了,课前老师询问了儿子的画画偏好,我说他喜欢画车,老师打算以此为主题。课程开始后,老师先给向孩子展示了一辆艺术涂鸦的公共汽车,随后问了孩子颜色和图形的问题。

亲测在线美术课程,吓得我连读几本美术启蒙经典书压压惊

接着又给出一些不同功能的车的图片进行互动,可能是想看看孩子愿意画哪一种车。

亲测在线美术课程,吓得我连读几本美术启蒙经典书压压惊

下一步给出了若干车的简笔画,让孩子从里面选一个要画的车。儿子选了吊车。

在老师引导思路期间,儿子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在纸上落笔了,他迅速画了一辆长着飞机翅膀和螺旋桨的小汽车,似乎改变了刚才想画吊车的想法。

我之前询问过朋友上课的流程,老师一步步画简笔画,孩子照着画,最后再涂色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我家孩子偏偏不走寻常路,自己天马行空旁若无人地随意画起来。老师有点无奈,但她也开始自己的画了,企图把孩子拉回到简笔画吊车这条路上。

我赶紧在旁边提醒,儿子这时候也跟着老师照葫芦画瓢起来,但是部分元素的位置和形态并不相似,老师表示不要紧。

亲测在线美术课程,吓得我连读几本美术启蒙经典书压压惊

之后儿子继续放飞自我,也不按照老师的节奏走,在这辆车上也画了带引擎的翅膀,还有小小螺旋桨,又准备开始画飞机,两个人。老师在自己的图上完善细节,提醒孩子加车灯还有车尾排气管,还说让加上树,灌木丛,太阳等丰富画面。

大概为了表示不影响孩子的想象力,老师也说对哦,你很有想象力哦,你的这个车是不是会飞啊,就也在自己画的车上加了一个大螺旋桨告诉儿子应该怎么画。

亲测在线美术课程,吓得我连读几本美术启蒙经典书压压惊

之后老师说开始涂色,但是孩子不是非常想涂色,涂了一点就不想涂了。

最后这哭笑不得的课程快到一个小时,就这样结束了。销售就开始单独和我聊,想让我报课了。

我第一反应,这样的美术培训是不是有点违反孩子能力培养和认知规律呢?是不是能真的起到激发他艺术兴趣的启蒙作用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接着研读了几本豆瓣高评分的幼儿美术启蒙期教育的书籍,其中美国艺术教育教授维克多·罗恩菲德的《你的孩子和他们的艺术/世界美术教育经典译丛》和日本现代儿童早期绘画行为研究第一人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2册)给我的启发很大。

亲测在线美术课程,吓得我连读几本美术启蒙经典书压压惊亲测在线美术课程,吓得我连读几本美术启蒙经典书压压惊

这两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指出,当前幼儿绘画“教学”中的诸多误区,拔苗助长和过早强调技法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

01 我们要弄清楚孩子画的到底是什么?

画画是一种表达,是孩子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感受,是他们对所关心的所感兴趣的东西的体验。家长一定要记得,孩子画画并不是为了取悦大人的审美或者炫耀绘画技艺,他画的往往是聚焦了自己最关心的某一点。

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的儿子这么喜欢画汽车,而且虽然别的细节不多,但在我和他说了轮胎与地面之间有摩擦,轮胎花纹会慢慢磨平,他就特别执着地要把轮胎印画出来。

孩子画画的意义是什么呢?

首先是他们的观察体验和事物细节敏感度提升的培养。

维克多·罗恩菲德教授指出,孩子在绘画中将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与其在阅读中将文字联系起来的能力是同一种能力,如果在绘画中能够培养孩子联系事物的敏感程度,他的阅读能力也可能提高。

而且这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是要靠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去发现的,而不是父母在旁边的提醒。

比如试课中老师提醒儿子画车加上车灯和尾部排气管,当然,孩子对着画出来细节更全面,看起来更逼真。不明真相的家长会觉得,嗯画的真不错,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除了增加依赖性和削弱自信心又有什么意义呢?

画画是孩子的自由表达,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不影响他脑海中画面的构想,随着他对事物观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肯定会逐渐完善。如果一定想加入引导的话,更应该做的是,提醒孩子注意观察或者想象,晚上车子怎么看清道路呢,车子是通过什么发出突突的声音呢,从而引发孩子想到还有车灯和排气管。这样孩子才会像学习新词汇一样,掌握在自己心里,也就能更灵活用好它。

过度的纠正会干涉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所做的就是应该要多引发孩子去观察自然,观察所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在纠结于孩子画的像不像画的对不对。

其次,是孩子情感调节和释放的通道。

也如同作家写作和音乐家作曲一样,画画是情绪表达的另外一种方式。所以我们会看到有的孩子用色大胆,画面布局结构适宜;有的孩子喜欢画在角落里,线条急促。这些都是孩子内心感情的写照。

孩子的绘画能力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所以也不建议家长老师“要求”孩子画具体东西,应该鼓励他表达出内心所想。比如说母亲节引导孩子给妈妈画贺卡表达对妈妈的爱,而根本不必布置任务一样让孩子今天画树林明天画太阳。

第三,画画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孩子的创作过程必须是自由的,他的心是自由的,他的手和笔落到画面上才能自由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多么的重要,但是不正确的“画画学习”正在吞食着孩子的这个能力,我们往往毫无知晓。照着画和边看边画会严重阻碍想象力的发展和原创思维的培养。

走上艺术职业道路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就算是职业画家来说,创造力也是高于技法所存在的。而如果是从事艺术相关行业的,那么创造力想象力就更重要了。

像简笔画和填色纸等这种限制了他们思维的东西,被两位作者再三抨击。它们都是对孩子的创造力具有毁灭性打击的,要严格控制。但是这不正是我们常见的美术教具吗?

理解了原理,孩子画画中如果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会有自己的答案。

孩子总是重复画同样东西,或者画出来的物体是比例是错误的,或者颜色不合逻辑,或者喜欢说自己不会画?因为这些都是他们在用超越语言的绘画表达上有自己的独特体验,或者他们的关注点大人而并没有理解。

但这些问题并不是错误,也并非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事物敏感度的提高,他们会建立更完善的识别度和空间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见的孩子艺术创作能力的“提高”。

02 应该怎样进行正确的艺术启蒙呢?

对于无目的的涂鸦期(一般认为是2~4岁)的孩子来说,特别是刚刚会拿笔的孩子来说,画画是一种对笔的掌握和对不同绘画材料的尝试,是手眼脑协调性一致的练习。父母往往看不出孩子画的是什么,但是有的时候问孩子是什么他能说出来,这就说明他的语言表达思维超出了他的行动力,这个时候家长该做的就是不打扰,更不要觉得孩子画的根本看不出来是什么一团糟,而认为毫无意义。

慢慢大一些了,孩子会希望建立起思维和图像之间一种真实的对应。这个时候的画,更是孩子的自我情绪表达,反应了他对外界事物体验的观察力。画画不是一种知识能力存在,过程永远是比结果要重要的多。

幼儿期绘画技法并不重要,培养对艺术的热爱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不喜欢画画的孩子来说,更不能强迫创作,否则会扼杀他的兴趣萌芽。随着孩子的能力和表达逐渐的发展,他也会自觉的想要掌握绘画技巧,技法会随着对表达的渴望而日益完善。可悲的是,很多孩子在这个时候已经对绘画失去了兴趣,就是因为启蒙期的不科学“教育”。

鸟居昭美老师提出,9岁以后才有选择性的引入技法才是合适的。况且永远别忘了,真正艺术大师的作品所打动人心的地方也并不是靠技法来实现的。

03 是否应该选择美术培训班呢?

也许在学技法的年龄之前都没有必要去“学”画画,孩子凭自己意愿自由表达就可以了。对于非常有兴趣的孩子,6岁左右也可以选择美术班,相比家庭教育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说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艺术创作媒介材料,但是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而不是为了画的“好看”,特别是成人审美中的好看。

合适的老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确保孩子能够在有效的引导自由发挥,而不是单纯的让孩子照着画。用更多的沟通交流代替毫无意义的赞美更能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

孩子在幼年时期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家长记得守护好孩子这种能力

为他们创造绘画活动的正面环境和氛围吧~

作者简介:

悦小桃,定居上海,现居香港,理工科海归硕士妈妈,致力于分享育儿成长干货和育己提升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在线   美术   螺旋桨   排气管   技法   创造力   想象力   事物   儿子   兴趣   能力   东西   课程   老师   孩子   自由   艺术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