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回沪后选择入读公办幼儿园,我这样帮助孩子扬长避短

选择公立幼儿园,如何扬长避短?

2020年9月即将入园的幼儿家长很快就要开始网上信息登记了。作为今年的幼儿园毕业班家长,在这样一个有着很多不安、意外和焦虑的大环境下,特别理解此时要做出重要选择的父母以及长辈们的心情。

我的孩子2017年9月进入上海的公立幼儿园,在此之前在美国华盛顿的一间很好的daycare呆过8个月的时间。但回国后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我们选择让他就读于公办幼儿园。

我的想法是,每一所学校都有优缺点,而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互补。

那么,选择公立幼儿园,怎样做才能“扬长避短”?

从美国回沪后选择入读公办幼儿园,我这样帮助孩子扬长避短

01

学好英文

既然公立园的孩子无法在浸润式的环境里学习英文,那么我认为很有必要在英文的学习上加大投入。学习英语的渠道和资源太多了,没有“万金油”式的做法,需要家长们根据家庭情况和孩子的特点来选择,而且我相信现在的大多数家庭都对英语学习有很专业的规划。

我们的做法:

a、 报班:小班时请了外教在家里学英文,一对3,主要是唱唱跳跳,积累常用词汇和表达;中班报了一个中规中矩的机构,重点是阅读、自然拼读和词汇积累;大班时增加了英文戏剧学习,加强语言表达。

b、创造家庭学习氛围:

尽量多与孩子用英文交流。推荐一本书《English for Everyday Activities》,我从这里学了很多比较地道的关于日常生活的英文表达,家长可以自己先积累一些说法,用于与孩子交流。

从孩子2岁至今,每天坚持睡前给孩子读英文读物;孩子从4岁开始,他自己每天读一本英文小故事。目前,孩子的英文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比较好,但是与双语幼儿园或国际幼儿园的孩子比,口语表达,特别是长句子、句子段落的表达较弱。建议其他家长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

02

大量、广泛、持续地阅读

我们的教育强在技能训练,但在“理想境界、宏观思维”的养成方面投入不够。《北京折叠》的作者、“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曾提到,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孩子应有的素质包括宏观思想、国际视野、问题思维、跨界联系。所以我认为孩子应该接受到全面的通识教育启蒙,注重课外阅读书目的完整性,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板块:

a、科学类: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地理、数学、工程科技

b、人文类:人类文明、世界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经济社会、重要人物、宗教与信仰

c、艺术类:文学、美术、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建筑、雕塑、诗歌、小说

d、思维类:逻辑推理、道德推理、哲学、自我认知、理解他人

03

培养爱好和特长

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可以带孩子去体验一些兴趣班,无论是常规的绘画、乐器、乐高,还是相对小众的马术、魔方、戏曲,大可在这三年中多多“试错”,探寻孩子真正的乐趣和天赋所在。

此外,周末、假期可以参加一些高质量的亲子活动、夏令营、音乐会、展览、体育赛事等,开拓孩子的视野。

04

与老师保持有效持续的沟通

幼儿园的三年,孩子一定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和困难,家长与老师之间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

例如我们遇到过的问题有:小班,孩子因为希望获得他人关注,有段时间每天故意尿裤子;中班,被身材高大的孩子欺负;大班,缺乏上进心,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些家长会单纯寄希望于老师来解决孩子的问题,还有些家长会怪罪老师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认为孩子的问题是在幼儿园造成的。

一方面,在班容量相对较大这个现实中,再认真负责的老师也有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观察到孩子微小的问题。但如果这个问题孩子带回了家,家长就可以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征询建议。

另一方面,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幼儿来说,家庭教育一定是主场,家长不应该单纯是在配合老师的工作,而是让老师如何配合好你的教育工作。所以,除了听取老师的经验和建议之外,也需要家长多观察和尝试理解自己的孩子,去了解孩子不同问题或现象背后的科学解释,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大可提供给老师,家校共同发力,来共同解决孩子的问题。

05

和孩子一起关心幼儿园和小伙伴

家长应该在家庭环境里,树立好幼儿园老师的权威和正面印象,特别是在小班阶段,孩子逐渐适应新环境和接受新老师的过程中,尤其要与孩子一起建立对幼儿园和老师的信任。即使对老师或幼儿园的某些做法有意见,也尽量避开孩子。

此外,建议家长努力记住其他小朋友的名字,最好能够结识孩子在班级里的好朋友以及他们的家长,因为孩子们的友谊特别珍贵。

06

做通情达理的家长

一方面,在孩子遇到困难、受到伤害时,要第一时间联系老师查清事实,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能让孩子受到无辜的委屈或者伤害;另一方面,也要多从老师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三年过去了,我还对入园第一天记忆犹新。那天早晨,很多妈妈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幼儿园的围栏外抹眼泪,班级群里的消息此起彼伏,有无数的问题都在@老师,孩子哭了没,尿了没,拉了没,睡了没,醒了没。。。

我想,更妥当的做法是不是这样:如果你希望老师们更专注地关心孩子,就尽量在工作时间少打扰老师,去尽量体谅和理解老师。其实在孩子入园初期我和先生也很担心,但是看到孩子每天回家都很开心,谈起幼儿园的事情都正常,早晨上学也不抗拒,就没有太多地过问,也没有主动给老师发信息问各种问题。反而就在入园第二天,老师主动给我发来信息,说“孩子虽然月龄小,但是适应的很好,一切正常,勿担心”。

07

认真对待每一次家校沟通

幼儿园的家长会建议由爸爸或者妈妈参加。我观察到有阿姨、长辈来开家长会的,也有家长请假不来的,我觉得这是错失了解幼儿园、了解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机会。还有的家长即使来开家长会,也是在玩手机或者发信息。

建议有一个固定的本子或者app来记录好每一次家长会,久而久之,可以发现到各个阶段孩子的成长规律,也可以更好地纵向观察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家长会上特别要关注老师提到的各个方面孩子需要达到的平均标准(例如运动能力、生活技能等),以便更好地对标自己的孩子是否已经达到了这个能力,是否需要在家着重练习和养成某种习惯。

08

自我学习和提升

家长们可以关注几个教育类优质的公众号,但不推荐大家泡在一些所谓的幼升小情报群里互相传播焦虑。

这里有我读过的几本书推荐给大家:《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陪孩子走过幼儿园三年》《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此外,也建议家长们与身边志同道合的优秀家庭、“牛蛙”的家长、学校或者机构里的老师保持交流、沟通、学习,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资讯、方法和资源。

以上这些建议都是我亲身实践过的,而且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三年过去了,孩子基本符合我们入园前的期待,这让我很欣慰。

从美国回沪后选择入读公办幼儿园,我这样帮助孩子扬长避短

当然,你也许会奇怪,为何从美国回来后,我们会让孩子就读公办幼儿园。比如,相比私立或者双语学校,有家长认为我们幼儿园的家长水平参差不齐,生源不够优秀。

我的想法是:首先,真实的社会就是复杂的、多样的;其次,无论在什么样的幼儿园,可能都会出现家长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需要看你如何定义家长的“水平”,是指收入,文化程度,价值观,还是其他?第三,即使家长水平差,生源不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好的班主任可以造就好的班级风气,这一点我们自己的经历深有体会。

当然,就孩子所在的学校而言,优缺点并存。建园时间长,管理制度成熟,园长经验丰富;餐食管理严格、搭配合理健康、卫生保育工作严格;操场面积较大、室外活动时间和空间有保证;同伴中有很多是同小区或隔壁小区的邻居,玩伴永远不缺;离家近;学费实惠……这些都是我们所看中的优点。同时,学校对孩子能力培养的方向我也比较认同,老师们的性情温和,喜欢孩子,朴实真诚,而且大都是知足常乐型的性格。

另外,因为是公办学校,班级的同学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宗教人士、外籍、外国家庭的孩子,我反而认为有利于孩子认识真实的社会,培养孩子的社会属性。

当然,至于大家眼中公办幼儿园的局限性,比如不允许教授具体的学科性知识,且没有外语的浸润式学习环境;办园理念和课程设置缺乏时代特色,在通识教育、STEAM、生命教育、个性化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略有滞后;集体活动缺乏丰富性、创新性,没有双语幼儿园的活动水准高大上等问题,自然也都存在。不过正如上文所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学校的短板,家长可以想办法自己尝试弥补。

希望我们的经历能为正在做选择的家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讯息。最后想说的是,无论你做怎样的选择,都请放松心态,量力而行,祝福孩子们都能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

如果你喜欢本文,或许你还喜欢本文作者写过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扬长避短   幼儿园   孩子   小班   英文   家长会   美国   班级   做法   家长   能力   老师   建议   环境   家庭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