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曾经的“丑小鸭”想跟女孩和家长们谈谈心

最好的时代or糟糕的时代

在我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2020年美国大选的民主党候选人拜登正准备提名他的竞选搭档,即美国副总统一职。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明确表示,会挑选一位女性作为搭档竞选副总统。随着4月份特朗普的支持率被拜登反超,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副总统也许不再遥远。

但也恰恰就是在过去的这个4月,鲍毓明案进入公众视线,微博上还陆续发酵了罗志祥、屈楚萧和蒋凡的热搜事件。这个时代,女性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选择,但数字技术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伴随了网络暴力和安全风险,女性往往充当着这些事件中的受害者。

其实我是个男孩的妈妈,但作为一个母亲,在母亲节这个有着特殊意义和赋予了很多责任和爱的节日到来之际,我想把我关于自己对母亲的记忆,与我自己曾经作为女孩的成长经历以及成为母亲后的感受结合起来,跟所有的女孩和所有爱她们的人谈谈心。

母亲节,曾经的“丑小鸭”想跟女孩和家长们谈谈心

01 读好书、看世界

阅读和旅行的真正意义在于打开视野。

如果孩子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如此,明白人类曾经历过哪些历程、未来将向何处去,就可以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大局观。如果在旅途中,能感受到岁月和历史的印记,在山水间找寻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渴望,便可以知道自己置身于怎样广阔的时空,知道自己何去何从。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很难说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也从来不是个学霸,但我觉得自己与大多数同龄人相比,有着相对更丰富的、更有趣的成长经历。高考后,在很多同学对着志愿填报手册束手无策时,我心里已经很坚定地规划出自己大学要选择的专业。我学过两门外语(英语和一个小语种),热爱跨文化交流,曾在除中国外的两个不同国家分别留学并工作,其中包括在外国驻沪领馆、国际组织总部、高校、跨国企业工作。

在我看来,我的成长路径是可以追溯到童年的。我出生、成长在一个三线城市,没玩过乐高,初中才开始学英语,但是家庭的氛围给了我很大影响。爸爸的英文是自学的,所以《许国璋英语》磁带占据了家里书柜很大一块位置。

九十年代,在我们家还在用煤气罐时,他就为了学英文“斥巨资”买了索尼的随身听和濮存昕代言的“商务通”--电子词典界的鼻祖。我喜欢看妈妈床头的杂志《视野》、《海外文摘》,从这些杂志里读到了以色列人的创新和创业精神,读到了非洲拉各斯“水下挖沙人”的故事,也读到了跨国婚姻的甜蜜与辛酸;妈妈买的书《重返巴格达》被我翻了又翻,于是那个五次深入伊拉克的硬核战地记者唐师曾成为了我的偶像;央视的《东方时空》期期必看,不仅因为节目里有很多国际政要的专访、重要新闻的时评,还因为当时颜值在线、英文流利、思路清爽的主持人水均益是我2000年左右的主要暗恋对象。

女孩,一定要知道我们身处的世界很大很大,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我鼓励孩子们阅读和旅行,不仅仅是因为阅读是知识的来源,更是重要的智慧来源;旅行不仅仅是看世界、拍风景的过程,更是要从小学会比较不同文化的差异,理解文明的渊源与传统,懂得与他人和外在世界沟通。

母亲节,曾经的“丑小鸭”想跟女孩和家长们谈谈心

02 女孩,请别太“乖”

去年,我带儿子看了一部非常优秀的音乐剧玛蒂尔达(Matilda),这个故事讲述了小女孩玛蒂尔达如何应对庸俗的父母和校长,并依靠勇气、自信和智慧挽救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

在现实中,往往越长大,我们就越容易被教育成“懂事”的人,尤其是女孩这个群体还常常被贴上“乖”的标签。儿时的纯真和无畏越发远去,转而被各种察言观色、自欺欺人所取代,人前缩手缩脚,人后黯然神伤,感叹自己被岁月和现实磨平了棱角。这当然是必经的成长,但也可以说是另一层面上的倒退。

不是每个女孩都必须得像剧中小小的玛蒂尔达那样始终奋勇向前,质疑遇到的一切不合理规则,敢于去创造不可思议的奇迹。但我希望更多的女孩能思想独立且坚定,用善良和智慧收获真实的幸福。当原生家庭的环境不那么理想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突破父母、老师有限的认知,打破想象的壁垒,勇敢去改写似乎已既定的人生故事。

我不希望看到一个连脏字都不会说的人恰恰因为本身太有教养,却在蛮横无理的商家面前默默咽下苦水,亦或是单位里的“老实人”,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卖命工作,却总被强势的同事、权威的上级欺负。

我希望女孩子们都拥有较高的情感智力,这是我读过《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之后受到的启发。高情感智力(EI, emotional intelligence),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左右逢源的“老好人”不同。情感智力高的人,反而应该在关键时刻说“不”,懂得拒绝,甚至能够演“黑脸”;情感智力高的人,不代表擅长压抑情绪,反而是能够坦诚有效地表达真实情绪;情感智力高的人,也不代表为了表达自己,总是发泄情绪,而是懂得管理情绪的方法,能够很快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

高情感智力,是未来一项重要的“软实力”。在善于认知他人情绪,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同时,高情感智力的人能够自我接纳,善于察觉、评估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并能够自我激励,调动、指挥自己的情绪。

此外,不同于强势(aggressive),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应该更应该鼓励assertive(坚定、自信)的女性性格,可以做到既温柔理性又坚毅自信;善于与人沟通,但不必刻意讨好;善良,但不必时刻博爱,帮不到别人,也不用太内疚;虚心好学,但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敢于参与竞争和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理智清醒知进退,努力上进且豁达;有独立的人格,自由且批判性地思考,也有做决定、承担责任的能力;认为“我能行”时,大胆给自己投一票,不吝啬自己成就集体、成就他人,甚至改变世界的领导力。

03 除了“性教育”,她们还需要更多

每次在发生了女孩遭遇性侵的事件后,我们的媒体和社交平台都会集中探讨关于女孩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开展性教育的讨论。我在这里不想专门谈“性教育”,但想稍微拓展一下,从其他几个维度来谈谈我想到的:

1)性教育,其实是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的其中一个部分。除了性教育,我们还需要更深刻、更高一个层次的启发,来引导孩子将生命的价值逐渐内化。当家长们在鸡娃的道路上越走越亢奋时,是否有思考过,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人,首先是生命体,才是智慧体。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精英,但如果他或是她成长为一个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人,一个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人,一个不需要伤害他人才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人,那么,教育的基本目的就达到了。而生命意识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她不能也不会对自己与其他生命负责,导致伤人与自伤者层出不穷。

性的好奇是孩子对“生命是什么”的探索,科学的性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生命观,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由来,帮助他们珍视生命价值,帮助他们建立保护生命的原则,帮助他们认识生命所指向的责任与爱。性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

生命教育是贯穿孩子成长甚至一生的课题,需要时间慢慢培育。从孩子学会走路,踏入小区游乐场的第一天,就有必要告诉孩子如何保护好自己。当然,同为重要的是教育和引导孩子不去伤害他人。

2)女孩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敏锐的警惕性。这里强调“意识”,而非单单去积累“红灯停绿灯行”、“有困难找警察”这种安全常识。安全知识固然重要,但能够在更深层次保护女孩的,首先是要让她们具备一种观察、感知的能力。一个人要能够观察到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信息,特别是非语言信息;其次是好的判断能力,判断出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行为,判断出事情发展的态势和未来的走向。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最具实用价值的部分。

我们当然可以提供给孩子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但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健康生活是他们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一个有安全意识与自护本领的孩子,自带一颗强大而安定的心脏,他们有能力也有自信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3)女孩的内心应该在童年时期被很多的爱填满。一方面,父母应该给予她足够的爱和用心的陪伴,这一点大多数家庭都做得到;另一方面,父母应在家庭里营造健康的相处模式和氛围,并不是绝对避免摩擦和争吵,而恰恰是在有冲突时,让孩子看到冲突中双方理性的、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比如冷静地交流,彼此尊重不说脏话,不摔东西,更不会拿孩子当出气筒。如果一个女孩在童年时拥有了很多爱和来自家庭的正能量,当她长大时,她就不必努力地刻意刷存在感、时刻渴望他人的关注和肯定;当她处于在恋爱或者婚姻关系中意识到有人要伤害她、剥夺她的快乐时,能够有底气说“不”,并且果断地离开不健康的关系。

4)女孩要有值得她们信任的父母。有一些家长,会无比欣喜地接纳孩子的好消息,却无法接受关于孩子的“坏消息”,比如糟糕的成绩、老师的批评、与坏孩子交朋友、长不高的个子等等。但也许有一天,恰恰是父母这种“选择性”的接纳态度,会让女儿在思量是否向你倾诉困扰时,犹豫不决。万一她决定暂时隐瞒,可能就给了邪恶的灵魂取得了又一次机会。

所以我想,父母们可能需要修炼自己变得更加“荣辱不惊”一些,宽容地接纳关于孩子的一切,让孩子作为自己人生的主体,如其所是地爱、珍惜、接纳、尊重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聪明愚笨,成绩好坏,都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与长处,帮助孩子形成自身的优势和自信,对孩子的需求和行为做出及时、热情的反应,鼓励并尊重孩子表达意见与观点,让她们在感到害怕、无助时,遇到骚扰、霸凌甚至恶更加糟糕的问题时,会愿意第一时间告诉自己最信任的爸爸妈妈。

母亲节,曾经的“丑小鸭”想跟女孩和家长们谈谈心

04 女孩要爱“美”、会“美”

第一个美,是美育。

古希腊曾以发达的文化教育著称于世。希腊教育注重培养“完整的人”,帮助国民形成高尚的生活方式和人格品德,而不是积累可以换取金钱的知识。所以希腊教育重视诗、音乐和体操的学习和训练。

吴冠中先生说,“文盲不多,美盲很多”。美育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格完整、精神自由、人生幸福的人。美育不等于美术教育,不等于具体的艺术技巧。就如有人说“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实际上,美育的本质是培养感受与感动的能力。我们之所以要学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摄影、电影、劳动等等,都是为了能够有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而学习之后需要深化和推动的,是这些文化形式对孩子的心灵教育。

第二个美,是审美。

审美是一个主观的、自由的,又非常多元化的概念。我见过一些女孩的家长,一边跟女儿说“不要总是照镜子臭美,好成绩比外貌更重要”,一边又严格控制女儿的饮食,孩子稍微多吃一点就忧心忡忡,害怕她们发胖。

我成长的大家庭里,一共有6个表姐妹。小时候,邻里和家长们常常会把给我们“七仙女”做个“排名”作为娱乐项目。无论怎么排,我都是这帮小丫头中最“丑”的那一个,没有大眼睛,不是双眼皮,皮肤不雪白,也没有家族优秀基因赠予的“双酒窝”。今天,虽然“丑小鸭”没有变成倾国倾城的白天鹅,但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充实的人生阅历,成就了一个端庄大方、精神富足、健康自信的我。

所以,我希望女孩都爱美、会美,并对自己和他人的美有正确的、积极的自我认知。这个“美”包括健康的皮肤、整洁的牙齿、舒爽的发型、良好的体态、强健的体格、得体的着装、大方的举止、文明的语言……这个“美”无关胖瘦,无关贵贱。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们学会悦纳自己,去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美”的方式,让她们始终保有自信——每个人都可以做独特的自己。生命教育本身就包含对自我的认知与接纳,引导孩子树立积极的生活观与良好心理品质。一个自信乐观的女孩有能力应对生活的挫折、他人的质疑,不会轻易陷入PUA(对异性诱骗洗脑)的圈套中手足无措、迷失自己,不会在社交平台漫天呼喊“要么瘦要么死”恶劣环境中否定自我,甚至否定生命。

审美的能力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品质,也帮助我们辨别人生中的真善美。最后,我想把祝福送给每一个她 —— 世间最美好的生灵。也谨以此篇,献给天堂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如果你喜欢本文,或许你还喜欢本文作者写过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女孩   美育   丑小鸭   美国   母亲节   性教育   认知   智力   自信   情绪   父母   能力   妈妈   生命   孩子   家庭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