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把仁爱的种子播在孩子心里

爱是什么?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爱心表现为毫无保留的奉献,每个人都需要爱,同时每个人又都可以奉献爱。如果大家都拥有一颗爱心,那么所有人都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份温暖、一份惊喜、一份和谐。

而现在的很多孩子自私、冷漠、缺乏爱心,不懂得回报。有的父母反映:“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爱心。”这可能是大多数独生子女的通病,如果这种性格长期保持下去,不要说孩子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更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使他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从小具备爱心,懂得关爱他人。

如何改变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把仁爱的种子播在孩子心里

培养建议

建议一: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爱心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受父母影响最大,如果想要孩子养成某个习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孩子言传身教,如父母给灾区捐款捐物,义务献血,捐助西部母亲水窖工程等,孩子自然会受到父母的影响。

所以,父母在平时要注意给孩子树立榜样,多多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孩子。

如何改变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把仁爱的种子播在孩子心里

建议二: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

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价值;而一个孩子,在被父母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的伟大。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考高分,有些孩子面对父母很高的期望,自己又没有能力达到,渐渐地,他就会变得心灰意冷、玩世不恭,不再关心父母,更不会关心他人了。

聪明的父母要适当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儿,给孩子表现爱心的机会。比如,和孩子一起过马路,一定要让孩子拉着自己的手,让孩子保护自己;孩子积极为分担家务时,父母也要及时表扬孩子。总之,父母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在生活中表达出对父母的关爱。

如何改变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把仁爱的种子播在孩子心里

建议三:给孩子养植物、动物的机会

调查表明,幼年曾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相反,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冷漠。所以,当孩子有养小动物或植物的想法时,父母应尽可能支持他,并对他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孩子亲手去照顾,培养他的爱心。

孩子要求饲养小动物可能开始是出于好玩儿、好奇,可是日子久了,通过对它的细心照顾,他会慢慢生出爱心来。如果家里不适宜养动物,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养植物,通过让他对植物的细心照料来培养孩子的爱心。

如何改变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把仁爱的种子播在孩子心里

建议四:肯定孩子的爱心行为

当孩子做了好事,热心帮助周围的人,父母不应该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积极的肯定。

孩子积极热心地帮助同学时,父母要肯定孩子的爱心行为,这样,孩子就会更加愿意奉献自己的爱心。比如,鼓励孩子为灾区、希望工程捐款,表扬孩子在公交车上让座的行为等。赏识和肯定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个有爱心的人,从而他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去爱别人。

如何改变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把仁爱的种子播在孩子心里

建议五:家庭成员要互相关心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特别是父母之间的相互恩爱和体贴,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爱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父母经常争吵甚至打闹,孩子经常处在这种恐惧、仇视的环境里,又怎么能生出爱心去关爱他人呢?所以,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这种关心带给孩子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在餐桌上,互相夹菜体现和谐氛围;出门前,叮嘱爱人和孩子注意安全;一起散步,父母互相牵着孩子手。

生活中可以处处体现关心,关键是父母要付出真心,而不是虚伪地做给孩子看。

如何改变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把仁爱的种子播在孩子心里

金玉良言

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要先培养孩子爱父母,爱身边的人,才能进一步让他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表达的对象,父母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同时,父母应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当中,让他感受生活的不易,这样,孩子才会更有爱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水窖   孩子   自私自利   独生子女   仁爱   灾区   潜移默化   心地   榜样   细心   种子   冷漠   爱心   性格   父母   感情   植物   动物   建议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