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感抚养的关键期:依附期,新手妈妈看过来

李玫瑾在《幼儿0—3岁,情感抚养》的专题中提到:“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如果没有形成好的依恋关系,他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信任,就会形成很多潜在的心理问题。成年以后,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抑郁的问题。”

心理治疗权威艾瑞克森 (ERIC H. ERICKSON)提出:人的一生分为八大阶段,每一阶段各有自己的发展任务,而若那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未能达成,则会出现人格发展上的危机。

依附期(0-18个月)、探索期(18个月-3岁)、认同期(3岁-4岁)、竞争期(4岁-7岁)、关心期(7岁-12岁)、亲密期(12岁-18岁)

0—18个月,也就是我们说的幼儿的依附期,这个阶段,是幼儿安全感建立最重要的时期,父母要做的,就是敏锐而用心的照料孩子,为他们构建良好的情绪发展以及社会行为发展奠定基础。

小宝宝在婴幼儿时期,无法照料自己,吃喝拉撒要完全依赖于成人的抚养。因此这个阶段,对于小婴儿来说,最重要的发展任务就是:是否能够通过与照顾者的互动而对其外在的社会、人际关系建立基本的信任。

如果照顾者对于婴儿的需求是敏感、快速反应处理的,则婴儿会建立起“外在世界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的基本印象。

相反地,如果照顾者对婴儿的生理或情绪需求常不理睬、反应迟缓、或是时而敏感时而拒绝,则婴儿会建立起“外在世界不可预测、不可控制、更不可信任”的初始印象。

因此在小婴儿0—18个月这个阶段,需要照顾者提供:观察敏锐、稳定且一致的照顾模式。

幼儿情感抚养的关键期:依附期,新手妈妈看过来

依附期是幼儿构建对外界安全感的最重要阶段

小婴儿在0—18个月这个阶段,对于照顾者这种依附需求,可以帮助幼儿和照顾者之间形成强烈的情感连结,这是一种持续的社会情绪关系的开始。

亲子之间依附关系的发展,对幼儿长大之后的行为习惯及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幼儿和照顾者之间形成依附关系的过程也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0 - 6周(依附前期)

小宝宝开始对外界的人和物出现反应和兴趣,只是他们对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性,但与人互动的过程已经形成未来依附关系的第一步。

照顾者可以做的事:

提供稳定规律的生活环境及作息、照顾,熟悉了解宝宝的特质,对宝宝的需求及时回应。多与宝宝讲话、表现出正面兴趣及投入。

6周 - 7个月(依附形成期)

宝宝开始喜欢与人互动及亲近,并且随着视觉与听觉的发展,逐渐可以区分出主要照顾者与其他人的不同。

比如:幼儿可以很清楚区分出妈妈和其他人,表现出对妈妈明显的依附。

照顾者可以做的事:

提供宝宝正确的生活环境,满足幼儿探索的需求,并且可以在环境及探索中获得正向经验;

观察理解宝宝的需求,提供生理需求的满足、心理需求的安全感及安抚,维持良好的互动质量。

7个月 - 18个月(正式依附期)

照顾者可以做的事:

  1. 当宝宝逐渐远离照顾者、主动探索环境时,照顾者需要在宝宝突然感到不安的时候及时回应。
  2. 回应不一定是要抱,也可以是跟宝宝温柔的讲讲话。
  3. 如果宝宝非常黏照顾者,是此阶段正常的发展,不需要太操心,等宝宝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后,自然会越来越独立。
  4. 可以跟宝宝玩简单的“躲猫猫”“找东西”游戏,让宝宝建立物体恒存的概念,让孩子理解:即使暂时没有看到照顾者,但是照顾者并不是消失了,依然会再出现的。
  5. 离开前先预告宝宝,离开宝宝前,确保环境中有其他人可以安抚他,或有他熟悉的人或安抚物、提供吸吮物品等协助宝宝自我安抚。
  6. 离开宝宝视线时持续跟他讲话、让他了解照顾者就在附近没有消失。慢慢鼓励家中其他成员参与照顾宝宝的行列、多跟宝宝玩游戏等等。
幼儿情感抚养的关键期:依附期,新手妈妈看过来

及时回应有助于幼儿在依附期中安全感的建立及形成

@幼儿教育lulu老师 对依附期的婴幼儿,拥抱和肌肤接触性轻抚、轻言慢语的说话,对幼儿生理成长或心理成长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是维系婴幼儿与照顾者之间的连接、传递关爱最有效的手段。

依附期良好的亲子交流,是奠定孩子在未来世界中具有安全感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幼儿   关键期   小宝宝   婴幼儿   外在   敏锐   安全感   婴儿   不安   情绪   也就是   时期   阶段   需求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