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教育

Ø 3月24日,河北邯郸,一名9岁的学生,因为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提出钉钉群,从15楼纵身跳下,身亡;

Ø 4月7日,江苏南通,一名15岁初中生,从19楼坠落身亡;

Ø 4月13日,江苏无锡,一名12岁的女孩,在开学第一天,跳楼身亡;

Ø 6月8日,中北大学一名大学生,疑似因作弊被抓,跳楼自尽;

Ø 辽宁某小区,11岁的小男孩廖某,在去补习班路上捡到一个像“钻头一样的东西”,于是他一路走,一路随手划路边的车,从10万多元的车,划到奔驰卡尔森,一共划了9辆车,一直到最后一辆车,被车主发现;

Ø 上海某书店,10岁男童猥琐5岁小女孩;

Ø 北京某小区,一名男孩拿着水枪在公共场合乱打,打到别的小朋友还不道歉;

Ø 还有很多孩子,拿着父母的手机给主播巨额打赏,这类新闻也是层出不穷;

Ø 再往前看新闻,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坑爹代表“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

......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孩子,问题层出不穷。不由得大家惊呼:孩子们这是怎么了?

“敬畏”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教育

轻率和无所畏惧是隐藏在孩子身边最大的危险

明明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社会环境越来越好,为什么还是会出现这么多的抑郁、跳楼、各种熊?

归根到底,孩子这些问题的根源不是行为本身,而是在孩子的内心!

很多有行为问题的孩子,他们对规则、对环境、对人、对生命缺乏一种叫做“敬畏之心”!

通俗的讲,就是这些孩子不知道“怕”。

一、敬畏不是害怕,不是那种屈服于他人暴力的恐惧。

敬是尊敬,是指对人的尊敬;畏是畏惧,是指对规则的畏惧!

敬畏之心,有遵敬、有畏惧,尊敬的是人,畏惧的是规则。

人是社会动物,活在红尘中,就要接受各种规则的约束。

一个人,如果对规则没有敬畏,就会漠视环境、漠视他人,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没有要求。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熊孩子”的雏形。

“敬畏”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教育

无所畏惧的家长,培养无所畏惧的熊孩子

二、敬畏的动力源自根植于内心的爱

敬畏不是屈服于暴力的隐忍,也不是臣服于他人威胁的懦弱;

敬畏之心是一种浸润于“爱”当中的一种自律和自我约束。

一个人只有懂得爱别人、体谅别人,他的内心才会因为爱而妥协,因为爱而包容,因为爱而体谅!

因为我们爱家人,所以不舍得家人为我们难过,所以我们珍惜生命、不触碰规则。

这种妥协、包容和体谅才是真正的敬畏。

“敬畏”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教育

因为爱,所以舍不得你难过

三、敬畏是一种勇敢

我们对他人的尊敬、对环境中规则的畏惧,不是因为懦弱害怕,而是因为知道“事,有可为有不可为”。

知道要坚持正确的规则,知道放弃错误的任性。

懂的取舍,敢于取舍,这就是勇敢!


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首当其冲的不是想办法去改变孩子的行为本身,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从根本上去改变一个孩子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而是应该在生活中逐渐培养孩子的敬畏心、责任心、是非观,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任何人可以随心所欲的。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

1、态度大于行为

当孩子在一件原则性问题上犯错的时候,比如:孩子打骂父母、在公众场合做出一些危害性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给孩子严肃、正式的态度和处罚。

这种处罚当然不是简单的打骂,而是态度严肃而正式的告诉他这个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同时可以暂停他某种娱乐或者爱好一次!或者惩罚性反省。

不能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声:宝贝,这个不可以哦。

“敬畏”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教育

严肃而正式的态度才是令孩子记忆深刻的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规则叫做:“不要用行为去改变行为”。

什么叫“用行为改变行为”?

就是很多时候,当孩子孩子出现错误的行为,我们喜欢直接用“揍他一顿”“骂他一顿”这个行为去纠正他。这个就叫“用行为纠正行为”。

要知道,行为记忆是短暂的。

今天你揍他一顿,明天又买玩具,买好吃的给他,很快孩子就忘记你揍他这件事了。

什么记忆是深刻的?“情绪记忆”才是深刻的。

“情绪记忆”就是你当时的表情和态度!

你当时当下严肃的表情、正式的态度,代表着你当时当下的情绪。

只有情绪感染才能被孩子敏锐的感知并记忆深刻!

“敬畏”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教育

用行为纠正行为

所以,纠正孩子的行为问题,不是唠唠叨叨的叮嘱、也不是轻描淡写的批评、更不是疾风暴雨的打骂。

让孩子对家长态度进行重视,才是改变孩子行为问题最根本的方法。

2、原则要统一

我们教育孩子对规则要有敬畏之心,首先这个规则是统一的,是不变的,是持续的!

我们不能朝令夕改!对待原则性问题,要坚持统一的标准!

同一个行为,不能因为今天爸爸心情不好,就暴揍一顿,妈妈明天心情好,就轻轻揭过。

原则不统一的教育,会让孩子的是非观混乱。因为在孩子眼里,原则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家长心情好坏随意改变的。

因为孩子无法掌握家长情绪的规则,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随心所欲,破罐子破摔,无所畏惧。

“敬畏”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教育

你昨天不是这样说的......

3、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我们强调: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任何一款教育产品都无法替代的!

孩子的行为是父母价值观的折射!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着熊父母?

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

想让孩子学会敬畏,首先我们自己就要懂得敬畏规则!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价值观的影子。

“敬畏”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教育

我们都是彼此的老师

4、初建好过纠正

我们经常讲:一切孩子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家长的问题。

不要等到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再来找方法,那就迟了,或者说要花多几倍的精力去改正。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经常反省,修正自己在教育中的不当行为。

初建习惯往往要比改正习惯要简单得多!


@幼儿教育lulu老师一个大错误一定是无数次小错误没有被重视,没有被纠正,最后逐渐演变成的。

无知无畏的孩子,也许在很多小错误上,都有父母帮忙收拾了残局,孩子并没有感受到规则处罚的力量。

但是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总有父母呵护不到的时候,从小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让孩子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这是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敬畏   言传身教   无所畏惧   畏惧   安全教育   尊敬   严肃   情绪   态度   家长   父母   原则   规则   错误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