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窑壮歌——平原腊月十二反扫荡纪实

文李明福 牟书会

山东省平原县王凤楼镇胡家窑村村北,矗立着一座雄伟的无名烈士纪念碑,地下掩埋着近百位烈士的忠骨,记载了一九四二年腊月十二,我冀鲁边区二分区平、禹边区抗日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一幕,谱写了一曲反扫荡的悲壮之歌。

突遭日寇扫荡军民顽强突击

  从一九四一年开始,日寇采取拉网战术“铁壁合围”,扫荡抗日根据地,疯狂程度达到了极点。

  为了控制津浦铁路以东地区,日寇调集东临道、无定道及德州、济南、惠民、沧州等地的日伪军8000余人,对我冀鲁边区二分区先后三次展开了大规模的合围扫荡。

  一九四二年腊月十二,正逢张士府大集,冀鲁边二分区三地区队以及部分县区武装,地方党政机关近千余人,在平原八区,张士府、胡家窑一带集结,召开县团级以上军政干部会议。

  我部队在这一带集结的消息被敌人得知后,上午9时许,日伪军8000余人,汽车上百辆,从惠民、德州、禹城、临邑、陵县等四面八方,向平原抗日八区根据地扑来,实行了铁壁合围,拉网蓖梳式扫荡,合围我党政机关及分区区队武装。

  由于事先没有得到准确的情报,当发现敌人后,方知敌人来势凶猛,不是一般性扫荡。我方试图突出重围,为时已晚,已陷入了敌人重重包围之中。危急时刻,分区领导立即下达了突破敌人“铁壁合围”的作战计划,号召部队要趁敌人尚未形成合围之前,迅速投入战斗,一场意想不到的突围战激烈打响。

  据当年见证这场战争的老人讲述,上午9时许,日伪军在南到张集邓庄,北到小吕大鼻,东到田庄崔庄,西到付庄柴庙的范围内,张开合围大网。敌人所到之处,枪声不断,集结在平原八区根据地二分区独立二营、三地区队和平原、禹城县大队,部分区队武装,地方党政干部及当地群众数千人,陷入合围。

  平原县大队副大队长刘振南,指挥县大队向西转移到付庄时,枪声四起,发现村南村西都有日军,他毫不犹豫地命令往西继续突围,成功地冲出了包围圈。

  平原县大队周今生大队长和文书小姚,被合围在宋家寨村至王小仁村的道沟内,面对日军的围截,周今生向民众大声喊:“乡亲们不要等死,快跑吧!”说着扔出一颗手榴弹,往南冲去。有的跳入道沟得以生还,周今生拉着小姚,转移到李汉曲村,隐藏在路南东面刘家农舍阁楼里得以脱险。

  亲历这次战争,年愈古稀的张道顺老人回忆,那天敌人沿临邑通平原的公路过来时,来到辛店镇王山村时就开始将人往西赶,凡是在村外活动的百姓,一律朝西北方向的张士府胡家窑一带赶。被赶到小张庄时,鬼子到院子里找食物,他溜进一个厕所,等鬼子走后跑回家中。

  平原三区区部驻扎在赵家河沟村,当发现陈八拾村有日军的膏药旗后,区长李仁卿带领大家往东撤退,当退到三大李村时,看到有一条沟,通大魏村,因大魏村有日伪据点,危险大,于是,李区长带领大家向郝庄方向撤退,当退到郝庄西面时,洼里有两三千名牵牲口和背包袱的老百姓,都被合围到这里,和抗日武装交织在一起。敌人用机枪向区队凶猛扫射,区队被打散,李区长和区队失去联系,文书贾洪贞被包围在郝庄与胡家窑的集结地。

  方圆五公里的区域内,八路军将士同群众一道四面突围。八区区队首先向宋家寨突围,由村西头向邓庄方向转移,许多村庄的百姓,初次遇到这样激烈的战斗场面,扶老携幼四散奔跑,不知如何是好,人畜四散,伤亡渐渐多了起来。

围击环环紧扣合力浴血奋战

  约10时左右,胡家窑村北大洼成了最激烈的战斗地段,日寇铁壁合围张开的大网,已把我地方武装部队和民众压缩到张士府、胡家窑、小胡村以南不足五华里的地带。日军从胡家窑村西头和东头、郝庄村后、张士府村后、小胡村南、李大鼻村南都架起了机枪,对准被围困在胡家窑洼的八路军和民众,对我军民构成强大的火力威胁。日军凭借先进武器和有力地形,用猛烈的火力射击,许多战友倒下去,鲜血染红了草,染红了沟壕,染红了胡家窑洼。

  三地区队部分武装在副队长任金贵和副教导员于佃珠的指挥下,同独立二营一起向孙士麻方向突围,由于敌众我寡,三地区队十一连机枪班十二人,在突围中有十一人壮烈牺牲。

  机枪班班长卢万玉,强烈的民族仇恨涌满心头,在孙士麻封锁线突围时,看到战友大部分牺牲,他冒着敌人的火力,借助胡家窑村与张士府村地界的高岗,集中机枪火力,硬把日军“铁壁”撕开一个缺口,最终杀出一条血路,千余名民众突围成功。

  分区独立二营,面对敌人的严密封锁,全体指战员在与敌人激战中,怒目喷火,舍生忘死,英勇顽强地向敌人发起多次冲锋,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但是,这一带空旷荒野,掩体少,突围时,在日军的枪林弹雨中,战士们一队队倒下,一队队又冲了上来,几次冲杀,伤亡惨重。少得可怜的子弹,手榴弹也将消耗贻尽。

  时任侦查员的小刘村姚如朋,在战斗中子弹打光后,拿起刚牺牲战士的枪,边打边突围,在他刚冲出敌人的封锁线时,子弹打尽,胳膊负伤,眼看敌人冲上来,他急中生智,拖过一名尸体压在自己身上佯装死去,鬼子来到他跟前,便又补刺一刀,刺刀穿透了他的大腿,姚如朋一声未吭,躲过一劫。

  当时平原八区队员,反扫荡的见证者,郝庄村89岁的郝守荣回忆:腊月十二那一天,郝庄北石庙到小胡的道沟,抗日军民伤亡严重,被鬼子机枪杀害的人几乎排满了道沟,人靠人,尸体血迹淋漓,分不出兵,分不清民,场面让人心寒而泣。

  腊月十二反扫荡,日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军也杀死了大量敌人。日军将死亡的鬼子,收聚在一起,用汽车拉往临邑。对来不及拉走的鬼子尸体,拉到郝庄村东梨树林里,排成人垛,浇上汽油就地火烧后,带走骨灰。

  腊月十二这一天,是平原八区根据地遭遇的最残酷的一次扫荡。战斗中除部分分区部队与县区武装人员成功突围外,三地区队170余人殉难,九连仅剩30多人。独立二营也死伤惨重,100多人阵亡,三地区副队长任金贵、教导员于佃珠、禹城县大队队长段尔达、教导员李品先等300余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地方干部、抗日民众也死伤四五百人。他们鲜活的生命留在这块土地上,浩气长存,成为八区人民永不泯灭的历史丰碑。

舍生忘死掩护千方百计营救

  一九四二年腊月十二这一天,八区抗日根据地人民舍生忘死、掩护营救抗日干部战士的动人事迹更是令人感动。

  激战突围时,有两名八路军战士在突围时失散,跑到村民李云清家里,眼看鬼子围追上来,在这危急时刻,二十岁左右李云清机智地将这两位八路军战士深藏在屋里喂牛的麦秸里。当他牵着牛向外走时,被追来的鬼子拦住问:“八路哪里去了?”李云清摇了摇头说:“没看见。”鬼子进院搜查,找不出破绽,只好走了,这两名八路军战士转危为安。

  平原三区区部文书贾洪贞回忆:那天中午他与济阳籍一名八路军战士突围到郝庄,眼看敌人追了上来,他们跳墙而入,迅速跑到郝世孟家中,郝世孟老大娘一看是八路军,二话没说,机智地把他俩藏在院内地瓜窖里,上面盖上地瓜秧,把猪放出来,装作喂猪的样子,鬼子乱翻一阵离去。贾洪贞和那位八路军战士安全脱险。这位济阳籍的八路军战士,1980年曾先后两次来郝庄,通过组织协助调查联系,寻访救命恩人郝大娘。

  杜家屯村时年8岁的老教师杜家贤回忆说,大扫荡时,有四个八路军跑到村民杜家正的院里,有一位八路军钻进草堆里脱了险,其他几位被鬼子射杀。

  到了晚上,有三个负伤后满脸血迹的八路军,爬到村里找水喝,刚喝了水,有两个就牺牲了,第三个八路军爬到杜德贵家,杜德贵和村里的几个人,用门板把他抬到小胡村村长家,这位八路军被村长救活。

  亲历过日寇腊月十二大扫荡,胡家窑村82岁的张荣梅老人回忆:她到小胡村一家躲藏,看到先后有三伙八路军战士跑到这户人家中,进门急忙找水喝,姑姑和侄女两人赶紧拿起柴禾,为战士们烧水拿干粮,并找出多件衣裳让战士赶快脱下军装,换上便衣,使多名战士得以脱险。

  张集村90岁的张道顺老人讲,日军从外向内围击时,禹城县大队战士刘振华被鬼子发现,他从修庄一直往西跑,敌人在后边追,当跑到张集村时,眼看敌人追上来,他急中生智,跑到一姓陈的大娘面前,高声喊:“娘”,陈大娘一看,不假思索,赶忙把刘振华一把搂在怀里,称“这是我儿子”,敌人上前打了刘振华一枪托,光顾往西合围,刘振华被陈大娘救下。

  郝庄92岁健在的村民郝希银回忆,郝庄有一个叫郝守文的人,知道在乡公所里藏着两名八路军战士和十几名老百姓。他问伪军大队大队长陈传达怎么办?陈大队长是个良知尚未泯灭的两面派,他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让人赶快在乡公所门前支上门板,摆上大碗,让人烧开水,让扫荡的鬼子喝,鬼子渴得只顾喝水,喝完后朝东北方向走了,两名八路军和十几名群众安然无恙。

连夜开挖墓穴满洼寻觅亲人

  下午,敌人渐渐撤退,随着夜幕的降临,血战后的胡家窑洼到处凄惨荒凉,战士鲜血染红了草,染红了胡家窑洼。八路军将士尸体满洼遍野,惨不忍睹。

  傍晚时分,平原八区区委负责人刘清明(又名朱其蛟),紧急组织八区四邻各村抗日群众清扫战场。动员各家卸下门板,到胡家窑大洼抬架死难的八路军将士并连夜掩埋。

  胡家窑村的群众,怀着对烈士敬仰和悲痛的心情,在村长李玉庆的带领下,村民姜连荣、姜连贞、姜连杰、姜连忠等30多人参加了挖掘墓穴,抬架收拾烈士遗体工作。所有参加者拿着铁锨和大镢,带着自家的门板到烈士牺牲的北大洼抬尸,查看有没有生命迹象和幸存者。一旦发现有生命迹象的受伤人员赶紧救治。

  在对烈士遗体检查无误后,一部分人员开始挖掘墓穴,另一部分人员用门板急促抬架烈士遗体。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夜晚下的群众冒着严寒,紧张而默默地进行挖掘墓穴和抬架烈士遗体。

  参与抬架烈士遗体的群众,在用门板抬架烈士时,都看到凄惨一幕,遍洼是冻僵的八路军尸体,人们在抬架收拾时,时常被尸体绊倒,摔跟头,牺牲战士躯体全部冻僵绷硬,衣服和肉体被流出的鲜血粘冻在一块。有的战士流血过多,尸体和地冻在一起,有的与草粘在一块,还有的战士肢体不全,尸体无法收拾,惨不忍睹。

  据当年参与收拾烈士遗体的时任胡家窑村村长李玉庆回忆:满洼都是被冻僵的八路军,八路军独立二营一名排长在牺牲时,被冻僵的遗体上弹痕累累,手里紧握住枪,怒目圆睁,瞪大的眼里,怒斥着激战时对敌人的愤慨。

  1994年,原平原县张士府乡(后合并到王凤楼镇)党委政府,为了纪念这些无名英雄,在腊月十二反扫荡胡家窑洼战斗遗址,修建了一座雄伟高大的腊月十二反扫荡无名烈士纪念碑。多年来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群众学生,每年都来到这里祭扫,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历史,勿忘国耻;铭记胡家窑洼那惨烈的枪声,永远吟唱腊月十二反扫荡的悲壮之歌……


胡家窑壮歌——平原腊月十二反扫荡纪实

牟书会,男,1951年出生,山东省平原县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平原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德州市政协文史专员、冀鲁边研究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平原县   临邑   腊月   平原   壮歌   日寇   门板   机枪   遗体   日军   烈士   鬼子   大队   纪实   尸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