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段姓始祖——贡生段焕然

文|王玉杰


平原县段姓始祖——贡生段焕然


1982年春,山东省平原县城西南九里隋庄,出土了段姓始迁祖、清代贡生段讳焕然墓志铭。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该墓志铭为两尊方形片石,上盖下底,边长75.5厘米,盖、底厚均14厘米。盖刻标题,竖写六行,每行四字,篆书“待封儒林郎候选州同知素文段公暨配【卢李】孺人合葬墓志铭”(卢李二字合写为一体),计24个大字。底刻墓志,每行45字,29行,计1157字,竖写楷书小字。盖、底刻字面,相向平放,出土时,上下石刻间的刻字,书丹鲜艳如初。察圹形,头枕正北微西,即壬山丙向,埋于棺木后端外侧。

2001年清明节,段氏族人将墓志铭回归原墓穴永藏,立碑祭典。

段焕然,平原历史名人,以“孝义”著称。清代《平原县志·人物志》记述:“段焕然,字素文,贡生。家居城中,父爱乡居,日必往省,不以寒暑间。友爱两弟,城南田产悉让与之。外舅卢罹祸,妻子当戌边,焕然捐貲赎归,育其三岁孤于家,训课婚娶悉身任之,其慷慨尚义类如此。”

段焕然墓志铭

皇清待封儒林郎候选州同知素文段公暨配【卢李】孺人合葬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候补布政司参议,加三级前提督、湖广通省学政、按察使司佥事、吏部文选、稽勲二司郎中, 佥事司员外郎、稽勲司主事、刑部山西司主事、内阁中书舍人、丙序子科云南典试纂修,大清臣等书,年家眷晚生董思疑,顿首拜撰文。

内阁诰敕撰文,中书舍人,年家眷姻弟张拭,顿首拜篆额。

诰授奉政大夫、江南凤阳府同知加二级,年家眷姻晚生张炯生,顿首拜书丹。

同里段先生,余自少时见之,即其人,恂下有君子之容,听其言,蔼如也先大夫,当曰:段君,吾友也。

曩,余未第时,共事研席,年长于余一岁,交最深,其为人,仁孝忠义,足为乡党耿法。其父爱乡居,君居城中,由城达乡四十余里,无论寒暑,必驱車往省,或有时徒步往焉,其儒慕之诚有如此者!君有幼弟两人,爱之非所不至,城南田产悉让与之。其敬事从容宁一,尤为人所难能,其友爱有如此者!君先娶卢继娶李,外舅卢公罹祸,妻子当戌边,君捐家资赎归。养其外姑,育其三岁孤于家,凡训课婚育无不身任,其慷慨尚义有如此者!其礼行谊不可胜道,余于是益重其为人。先生晚年,抽琴赋诗,与宗友结文酒之会。叔父棓庵公,申以婚姻,笃志好也。先生殁时,年五十三岁,其遗孤仅十龄耳,李太君持门户者二十余年,毕先生未竟之志,葬其舅姑,教子成立、娶婦嫁女,皆以礼,昔之贤婦,无以加焉。余每思先生大夫之言,观其行事,暨李太君之一行拟为立传,附诸邑志,俾后之览者,有所考信。今其子绂,将以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合葬其考妣于隋家庄之新阡,乃请余曰:吾先人之卒二十有七年矣,今窀穸有期,愿得先生之文纳诸墓,吾父母于以不朽。余按其行,还与先大夫之言略同,予曷敢辞维然,予既无能为信,今传后之文,亦姑识其生平梗概,与所闻于先大夫者而已。君姓段氏讳焕然,字素文,其家自直隶密云徒居平原,世居城南段家集。始祖讳保禄,五传而生君,曾祖讳邦才,祖讳守志,父讳昆山,积仁累德三百余年,世世隐居不仕,而先生又久困场屋,既乃入太学不克,展其怀抱,天其将在君嗣乎?先生生于明崇祯十一年二月一十九日,卒于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初十日。元配卢太君,前壬辰進士淮安府推官卢公讳铸鼎女,克尽婦道,先十五年卒,生于明崇祯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卒于康熙一十二年四月一十七日;继配李太君,廪生李公讳升蛟女,生于顺治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卒于康熙五十年二月初九日。子二人,长绂,太学生,李太君出,娶我叔父岁贡生棓庵公讳访女;次纮,卒,侧室张氏出,娶庠生宋公讳炫女。女三人:一适壬子科举人候选知县张公讳铨男、岁贡生濂如,卢太君出;一适丁酉科举人成山威教授程公讳佩男、庠生云翮,侧室张氏出;一适庠生杜公讳永祥男、太学生昆,侧室李氏出。孙三人,长澍,未聘;次昕,聘江南凤阳府同知张公讳炯生女;次森未聘。女四人,一适太学生张公讳方韶男予敕;一许字廪生张公讳方载男予介;一许字庠生宋公讳世垕男时行;一幼未字呜乎。世倍之荣,其亲者必资显秩,株楷以志其墓,无论其生平相识与否,枑期动人之观览,于是文多谥辞。昔昌黎韩公未当安誉一人,人尚有义之者。以余之徒,游先生最早,而又得之递训之详,庶几免于謏墓之仙焉,铭曰:敦其行,著于乡,身不显嗣,乃昌故人之子,铭其藏,卜茲幽宅斯永藏。孤哀子绂泣血勒石

段焕然神主牌

平原县城西南隋庄段姓,保存有始迁祖清代贡生段焕然的神主牌,笔者认为这是难得一见的祭品,便抄录下来研究。

神主牌木质,高24.8厘米,宽5.9厘米,厚2厘米,上端两边圆角;下部文字部分前后双层,前层高20厘米,厚0.6厘米,后层文字部分高20.5厘米,厚1.3厘米,前层上端有前低后高的斜稍,下端前后持平,能插入底坐中部槽内;底坐长9.5厘米,宽5.5厘米,高3.4厘米,上方中部有槽,槽深1厘米。神主盒木质,高29厘米,长26厘米,宽7.4厘米,底座四腿高2厘米,盒前面上方、两旁有镂空小花装饰。神主牌放在盒内。

神主牌正面居中竖书“显考段府君神主”,左下方书“孝男绂奉记”。后层正面居中略凹位置竖书“皇清待封儒林郎显考段府君讳焕然字素文行一神主”,右下方竖书“生於崇祯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卯时”,左下方书“卒于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初十日卯时”。李太君神主牌与贡生的神主牌大小式样相同,正面居中书“显妣段府李太君神主”,右下方书“孝男绂奉记”,后层正面居中书“清故待封儒人显妣段府李太君神主”,右下方书“生於顺治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子时”,左下方书“卒于康熙五十年三月初九日酉时。”两神主牌上的“主”字上的一点,均为朱砂所点。

解读神主牌可知:段讳焕然,字素文,是清廷待封候选儒林郎(正六品),兄弟排行老大,其生卒时间,奉记人名字,均详细记载。该神主牌、盒,是段氏世代供奉的始祖神位,素日供奉於祠堂,春节年三十下午,移入正室迎门宗堂之下供桌之上,黄昏时请来爷爷奶奶神灵供奉,初二早晨上坟,将神灵送回之后,再移入祠堂供奉。

神主牌、盒,一般是做棺材时由木工制作,然后请有功名的人书写牌文,神主牌的主字预先缺点,待送葬时,请来点主官用朱砂点上,才表明死者的灵魂留在了牌位。关于点主的仪式,杨文平整理的《杨蔼堂六十年回忆录》中有较详细记述,大体过程是:

“按礼宾丧的办法,首先以厚礼哀恳那时被录入学籍的秀才们为傧相;另外再以加倍的礼物哀恳有声望的人物或县里的教谕或退职的官吏作点主官”,“街上搭有点主棚和路祭棚”。发丧日的上午,把点主官请来,“进入奠棚行奠爵三献礼”。下午启灵,孝子摔盆之后,鼓手们吹奏着雅乐,孝子们由“主席带领着列队到礼宾们所休息的相府棚,跪请点主官来灵前举行点主仪式”。秀才们来到灵前分立两旁,“由司仪喝唱着,点主官向死者行礼如仪后,升坐。办丧者此时恭敬地把神主牌跪送到点主官面前,点主官接过,平放在以红毡铺面的桌面上,然后用新毛笔沾红银珠,把王字加一红点成为主字,就算完成了点主仪式。”点主仪式之后,送葬。

据段讳焕然墓志铭记载:“君先娶卢后娶李”。“子二人,长绂,太学生,李太君出。”“次紘未聘”。该神主牌应是经过功名人物审定较正规的牌位,保存三百多年传至现在(卢太君神主牌遗失),实属不易。该神主牌属古代祭品,有一定的历史和研究价值。


平原县段姓始祖——贡生段焕然

王玉杰,山东省平原县人。1963年参加工作,先从教后从政,县委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8年。1999年退休后,热心地方史料的搜集研究工作。2005年研究平原县旧志。2011年10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历史散文《平原龙门札记》。应邀点校乾隆《平原县志》、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并于2014年6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2018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董讷柳村诗集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平原县   贡生   凤阳   孺人   侧室   太君   家眷   儒林   县志   墓志铭   始祖   清代   大夫   平原   康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