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是民国中将,曾为“千古奇丐”武训先生诞辰题词

文|李紫璠


我爷爷是民国中将,曾为“千古奇丐”武训先生诞辰题词

武训墓


武训(1838-1896),行七,原无名,名“训”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字蒙正,自号义学症,谥号义学正。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

武训先生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平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誉为“千古奇丐”!

1934年,临清县武训小学发起了武训九十七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人几乎囊括了当时全国军政要员和文教界知名人士。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冯玉祥、于右任、郁达夫、陈衡哲、何思源、李树春等社会名流纷纷用题词、诗歌、散文、传记等多种方式,对武训的办学精神给予了颂扬。事后,题词和有关文章编入《武训先生九七诞辰纪念册》。

1945年12月,陶行知等人又在重庆兴起了纪念武训诞辰一百零七周年活动。郭沫若、邓初民、柳亚子等大批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参加了纪念会。两次纪念活动前后呼应。对于推广武训精神,发展民众教育,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陶行知在四十年代物价飞涨、教育经费紧张的时期,曾在全国提出 “跟武训学”的口号,要求大家做“集体的武训”,艰苦办学。

当时武训的兴学事迹被正式列入学校教科书中。全国共有七省三十多处学校以武训名字命名。特别是“大量办义学,急务此为最”的冯玉祥,在1932年至1935年间,在山东创办了十五所武训小学。后来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张伯苓创办南开学校都与武训精神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全国甚至出现了武训出版社、武训街这样的名称。江苏南通的一所师范学校还将武训像与孔子像并列。山东民众甚至称其为“武圣人”,足见武训在当时地位之高、影响之广。

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曾发表过称赞武训的文章,1945年12月1 日,郭沫若在《新华日报》纪念武训特刊上为武训题辞:“武训是中国的裴士托洛齐,中国人民应该到处为他树铜像”。同月6日,《新华月报》发表黄炎培、邓初民、李公朴、潘梓年等人纪念武训的文章。为纪念武训,抗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冀鲁豫边区政府曾明令将武训的故乡堂邑县更名为“武训县”,柳林镇更名为“武训镇”,并在武训诞辰纪念日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同年,中共冀南行署在柳林镇还创办了武训师范。


我爷爷是民国中将,曾为“千古奇丐”武训先生诞辰题词

爷爷李树春中将


我爷爷李树春当时任山东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他的题词如下:

岱岳巍巍,黄河滔滔。钟灵毓秀,笃生贤豪。

伟哉武公,举世诚钦。奇人奇绩,远古趋今。

不移贫贱,不淫富贵。尊大丈夫,当之无愧。

千秋事业,万古令名,邦家之瑞,历史之荣。

我爷爷李树春(1890-1945)字荫轩,直隶清苑(今河北省保定市)人。陆军中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1930年9月1日,任山东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1936年11月6日,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1938年8月1日为配合武汉保卫战,在鲁西聊城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发起济南战役。

1941年4月,为纪念在聊城保卫战中牺牲的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将军及七百余名抗日英烈。在爷爷的主持下,鲁西北抗日军民于鲁西梁水镇建立了“范公祠”。

1941年夏,爷爷因部队损失惨重,丧失战斗力,被迫潜回北平家中。

1943年4月,日伪曾派吴化文到家中拜访,极力拉拢爷爷出来“做事”,被他严词拒绝。爷爷对吴化文说“我还得给子孙后代留碗饭吃!”

1945年4月,爷爷偕李念周、赵濯鑫等二十余人离北平赴河南联络其第三路军旧部乔立志等将领,准备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此期间,爷爷曾于5月下旬在洛河发回一封电报,告知家中称“不日返京”,以后音信全无。据说爷爷于抗战胜利前夕,在豫东突遭所谓“国民党游击队”袭击并杀害,乔立志也同时遇难。随先生赴豫的二十余人无一生还。南京当局对此闪烁其词,讳莫如深,至今仍是一桩历史悬案。

(作者李紫璠,北京人。系李树春中将之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豫东   诞辰   柳林   郭沫若   北平   聊城   初民   爷爷   义学   中国共产党   山东省   纪念活动   山东   中将   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