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除四害”的记忆

文|王有金

当年“除四害”的记忆

记得一九五八年的“除四害”运动,到现在还有印象,有记忆,也难以忘怀。那年,我八岁了。

好象是刚过了年,上级就开会,就布置“除四害”运动,叫讲卫生,“除四害”。

“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后来把麻雀改成了臭虫。但家乡少见臭虫,实际是成了三害。

当初,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村里、学校里都布置,全动员,还做统计,对成果显箸的还表彰。

苍蝇蚊子论个,打一个数一个,上交一个。打死老鼠把尾巴割下来,交上去,一个尾巴算一个老鼠,麻雀也是捉一个交一个。

记得那时,大人孩子天天拿个苍蝇拍,处处拍苍蝇,捉蚊子,见老鼠洞就往里灌水,老鼠象鱼一样从洞中钻出来,再打死取尾。院子里,房屋中,田地间,沟坎旁,坟地处,场院周围,都是捉老鼠的地方,也确实能捉到。

开始把麻雀列为“四害”时,逮麻雀最带劲儿,也最有意思。门框上,窗台缝,大树的啄木鸟窝,都去逮,去掏,吓得麻雀到处飞,站站飞飞沒处停。还敲锣打鼓,制造紧张空气,叫麻雀吓得没处停,飞累死,想来也有意思。

当年“除四害”的记忆

当时中央确实也是为在全国人民着想,开展卫生运动,整治卫生环境,借机把四害除掉。

当时认为,那么强盛的日本都被打投降了,八百万国民党军队被消灭了,剩下的赶到岛子上去了,抗美援朝又把美军打的低了头,停了战,难道小小的苍蝇蚊子还治不了,老鼠麻雀还除不了?

但万万没有想到,全民的“除四害”运动,不但没有除掉四害,还耗费了大量人力精力,所以,“除四害”运动只能不了了之。

在以后的日子里,苍蝇蚊子不见少,麻雀照样飞,臭虫没找到,老鼠到处跑,打洞挖土也不少。

“除四害”运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但也是不按自然规律行事的问题,违背了生态规则,收效甚微。

那是我记忆中的“除四害”运动,那是1958年的春夏时节的事。


作者简介:王有金,德州银行退休干部。1969年参军。原籍山东宁津县时集镇郭皋村,与《大刀记》作者郭澄清为同村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宁津县   场院   德州   苍蝇拍   敲锣打鼓   臭虫   收效甚微   坟地   麻雀   苍蝇   蚊子   尾巴   老鼠   当年   确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