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连队的同乡战友们

文|王有金

我们1969年12月,到吉林延边参军后,分配到通信连的战友共11个,都是山东省宁津籍。在以后的军营日子里,同连老乡战友总觉得亲切、相近,无话不说,关系密切,走动也多。

那些年,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并准备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中国也加大了在东北三省、内蒙、新彊北部的军事力量,扩充兵源,强化战备,准备打仗。

当时的警通连分设了两个连队:通信连和特务连,特务连设警卫排、侦察排、工兵排和后勤人员。

通信连下设通信排、有线排、两瓦班、十五瓦电台和后勤机构,连队有一百多人,承担全团上下和师里的通信联络任务,战友们都有种自豪感、荣光感。因为通信兵是特殊兵,天天工作在团首长和团机关跟前,与电台电话和信件打交道,要求文化素质也高些。

当时连队的兵源有四川、黑龙江、辽宁、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兵源籍贯不同,但战友们团结一致,相互关照,学雷锋,争做五好战士,学红九连,争创四好连队。平时进行着专业技术训练,冬季进行千里野营拉练,走过冰雪山路,穿过原始森林,住过朝鲜族的家庭热炕,度过着激情燃烧的岁月,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

记得那些年,杨永智、张希瑞和万事成在十五瓦电台,张兴德在两瓦班,周洪华和郝运河在有线班,张崇德和冯桂荣在通信班,周秀堂在炊事班,我在守机班。

1973年元旦那天,我们同连的同乡战友到和龙县城(属吉林省延边自治州)的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大家把棉军帽进行了一番整理,留下了“风雨同舟”的纪念照。时间过去快50个年头了,回想起来还有真有些念旧。

当年连队的同乡战友们

前排从左至右周秀堂、郝运河、周洪华、张兴德;后排为杨永智、张崇德、张希瑞、冯桂荣、王有金


当时,万事成不知什么原因没参加照相,郭森林是后来从机炮连调入的,照片中也没有。

几年后,除杨永智提干留部队外,其它战友都先后复员返乡,有的回到家乡,有的进了城市,有的当了干部,进了司法系统和当了人民教师,更有的务农在家,当了村干或勤劳持家,都先后结婚生子。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慢慢变老,有的日子过的艰难些,有的相对顺利些,但总体是过着平安的日子。

几十年后,人们的理念发生了大的变化,家庭和年代发生了变化,社会结构和体制也发生了变化,除冯桂荣因故去世外,其他战友都好好的,吃穿住行都不愁,子女也都打拼有成,都觉得这一生挺有意义,也丰富多彩。同时,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风雨雪霜,春夏秋冬,年复一年,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在。

在以后的日子里,战友们也不断相见,来往经常,一起参加过在沈阳召开的老战友联谊会,回延边和龙县(现为和龙市)看过老营房,去内蒙草原探望过少数民族战友保平和宝龙,也结伴去过祖国的宝岛台湾,到过革命圣地延安,参加过难忘的江苏常州警通连战友大聚会,接待过前来探望的老战友、连首长。场场景,次次面,总是恋恋不舍,难分难离。

2013年2月20日,周洪华召集了同连战友们春节后的聚会,连同其它连队战友近20人参加,聚会后又补照了同连战友照,但人数由1973年的9人变成了6人。

当年连队的同乡战友们

前排左起为周洪华,张兴德,后排左起为杨永智、张希瑞、冯桂荣、王有金

张崇德打拼去了新疆,周秀堂和郝运河因年后家中有事没到场,照完合影不到半小时,冯桂荣便出现酒后下楼踩空事故,被120接送县人民医院抢救,因脑骨摔坏抢救无效于一年后离世,给家庭和子女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

他情深浓浓,激情四射,也有好激动的弱点。记得那些年,在连队时指挥大家搞歌咏比赛,他神气十足,乐感极强,战友们在团大礼堂看电影前的歌咏比赛,在他的指挥下唱歌。他的意外去世,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战友们每当提起那件事,总是有种深深的遗憾,感到非常惋惜。

当年连队的同乡战友们

当年冯桂荣指挥战友唱歌


半个世纪的岁月,50年的光景,好似就在眼前。每当战友相聚时,总是追忆从军的日子,怀念那红星头上闪,红旗挂两边的军旅岁月,想念那和蔼可亲的老首长、老班长、老战友,怀念那冰天雪地的千里野营,还有那四季分明的延边风情,那香甜清脆的苹果梨,耳边常响起当年的军号声声,列队行进的步伐刷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连队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通信连   延边   内蒙   兵源   崇德   特务   首长   运河   同乡   战友   电台   年后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