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何处葬忠骨?——寻找烈士遗骨记(一)

文|孙建荣

青山何处葬忠骨?——寻找烈士遗骨记(一)

这是一张沉甸甸的烈士证书,一张沉甸甸的烈士英名录,拿起来手在颤抖,那是让四代人的眼泪浸的……

我的五爹孙德贵,是我父亲的五哥,我的堂哥孙洪有,是我的大爹孙德福的唯一儿子,吾辈的大哥,两位烈士均在1947年胶东保卫战中壮烈牺牲,时任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的姥爷姜仁增亲自把阵亡通知书送到爷爷奶奶、大哥大妈手里。

听爸爸妈妈讲,当时的爷爷、奶奶、大爹、大妈都被光荣冲昏了头,没有流泪,而后漫长的岁月陷入苦苦的思念。

孙家两代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胶东大地一片热土,而爷爷、奶奶、大爹、大妈至死也没有闭上眼睛,因为两代烈士的遗骨不知散落何方,鲜血不知洒在哪一块土地。

1964年,我那南下的父母转业请求回到山东,被安置在德州市的一个小县城——陵县(现陵城区),从此我们的父母带着我们走上了漫漫的寻亲路,莱西、即墨、莱阳、招远……,无数次的回乡,无数次的找寻,无数次的失望。莱芜、周村、枣庄,跑遍所有的战争纪念馆,依然没有线索。

2013年,87岁的父亲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2021年6月23日,沿着战争年代父辈的足迹,我和我的爱人、还有我的堂孙,带着父辈留下的信息,沿着烈士的足迹,寻找那一段历史,寻找那一场场战斗的故事,寻找我的家人和他的战友的踪迹……

这段路从父辈起已经走了52年,只为寻找在胶东保卫战中散落在战壕里的亲人的遗骨,只为让父辈的梦想成真、天堂安息……

第一站:山东省莱阳市退役军人事物局。在服务大厅,很顺利的拿到了印有堂哥孙洪有烈士姓名的烈士英名录,记载如下:1925年4月出生,1943年参加革命;籍贯:山东省莱阳县西留公社铁匠庄大队山枣沟村;牺牲时所在单位:胶东军区南海一团;牺牲时间:1947年莱西县武备战斗。

安葬地点和有何功绩两个栏目依然空白。

除了英名录提供的信息再没有找到其他线索。

第二站:莱西市南墅镇上店村村委会。从莱阳退役军人事务局出来,马不停蹄的直奔目的地。途中打听到上店村现任书记姜伟有同志的联系方式并通话,然后联系到莱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人员,他们虽然对上店村有无名烈士墓一事不很清楚,但给予了积极的回复,并联系通知南墅镇退役军人事务站站长封帅同志配合。最后的电话话音刚落,目的地到了,还没下车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村委会门前站了一排人等候:上店村老书记姜世福、现任书记姜伟有、村主任姜双福和另外几个村干部、南墅镇退役军人事务站站长封帅和另一名工作人员,他们的翘首企盼似乎比我们4代人52年的寻找更为迫切。

双方虽说是从未谋面,见面已像故人。老书记姜世福同志拉着我的手,话未出口已经老泪纵横。他说:“三十多个烈士牺牲在这里,我们守了70多年了,您是第一个来寻亲的人,可把你盼来了”。

姜世福,今年71岁,5天前把脚崴了一下,不能走路,听说我们今天要来,竟然一瘸一拐的也过来了。现任书记姜伟有同志把我们带到了村委会办公室,然后根据双方提供的信息,处处吻合的细节,使得一段尘封74年的悲壮故事浮出水面。

1947年秋胶东保卫战打响了,为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更加有效地调动敌人、消灭敌人,在许世友、谭震林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在指挥下,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战略大转移。当时我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某部一个排的战士(约30余人),奉命掩护大部队西移。1947年农历8月11日(公历9月25日)他们开始在道头山和状元山之间的上店村北的第二顶子山上构筑工事,农历8月13日(公历9月27日)中午12点左右,我军战士对没有任何防备的正准备吃午饭的国民党军展开了激烈的阻击战。战斗极为惨烈,敌人的援军从四面八方把整个山包围了,一直打到下午的四五点钟,子弹打光了,战士们就用刺刀枪托拼,我方以大约七比一的劣势下,坚守了阵地四五个小时,把敌人牢牢的控制在第二顶子山上,保证了大部队按预订计划顺利的向大泽山方向转移。战斗中除排长一个人突围出去,副排长及其他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敌人打扫战场,而我们的三十多名英烈曝尸荒野,多日之后地下党组织悄悄的安排一些村民草草的将烈士的遗体掩埋在战壕里,并堆起了12个坟头,做好了标记,以便后人查找。

附近大落村的村民吕本伟目睹了战斗的全过程,他当时被国民党军抓去当壮丁,战斗打响了,他躲在附近亲眼所见我军战士的英勇壮举。解放后,他把这三十多名英烈的事迹一遍遍的讲给身边的人,村民们代代口口相传,把这场战斗的故事流传至今。

如今已71岁的老书记姜世福,自小就从长辈的口中得知这三十多名英烈为国解放壮烈牺牲的故事。叔叔在解放战争周村保卫战中壮烈牺牲,奶奶又把他送到解放军阵营守卫属于自己的祖国,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来到烈士曾经牺牲的战斗遗址,杂草丛生,不知道他们的家乡是哪里,不知道这些英烈的名字,不知道他们的父母弟兄,没有一个亲人过来寻找,当年堆起的12个坟头已经被岁月磨平。一片荒凉燃烧起老书记满腔热血,他老泪纵横,守护烈士遗骨的信念由此诞生,从此开始了他和他的家人、他的村民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守护。2016年得到民政部门的支持协助,他组织了四五个乡亲,将这些烈士的遗骨从石沙里一块一块的筛出来,一根小手指骨也没有落下,把他们用两个大包袱包裹好,扛到了一个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小山坡上,为他们修建了一座无名烈士墓,把这座无名的小山头起名为“卧龙岗”,只为有一天,这些英烈的遗骨能荣归故里。

青山何处葬忠骨?——寻找烈士遗骨记(一)

等了一年又一年,没有亲人过来寻找。老书记一家老小就把他们当自己家的老人供养、祭奠,按当地的风俗每年四次祭奠,老书记都会带着爱人和女儿来到烈士墓前,风雨无阻,而且交代给自己的两个女儿:“等我不在了,你和你的孩子们也要永远的守护他们,直到他们找到亲人……”。每年的春节他的爱人都会操着浓郁的胶东方言对烈士们念诵“无家无业的叔叔大爷们,跟我来家过年吧,我家就是你们家,来我家吧……”

当老书记姜世福的爱人得知我到上店村寻找我家人的消息,嚎啕大哭,“我们可算有个交待了,找不到他们的家人,我死不瞑目啊,可算找到了……”

现任书记姜伟有是听着烈士的故事长大的爱国志士,也曾经是守护祖国的解放军战士。复员回乡后,他和村主任姜双福带领上店村的村民们也加入了守护英烈遗骨的队伍。

随着两任书记的细细讲述,渐渐的把我们一步步领进了艰苦卓绝的红色岁月,带我们走进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震撼灵魂的辉煌历史。

退役军人事务站站长封帅又带我们走进了萌山历史纪念馆。第一书记馆长赵冰洁老人为我们讲述了解放战争中那一场场发生在莱西的激情燃烧的红色往事,胶东保卫战、道头阻击战、1947年莱西大青山战役……每一段都是热血铸就的不朽历史。

踏上上店村这片热土,我和我家人的眼泪就没有止住。74年前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大地,而今,我和家人踏上了这片热土,即使找不到我的家人遗骨,这三十多个英烈也都是我的亲人,上店村的父老乡亲都是我的亲人,我和我的家人从此会尽自所能,让这三十多名英烈不再无名,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死而无憾,让他们的壮举流芳百世,让上店村百姓的大爱感动世人,让世人永远铭记这段历史,铭记这群永远年轻的英灵………(未完待续)


(孙建荣,女,山东省德州市金融从业人员,退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遗骨   莱西市   德州市   烈士   莱西   莱阳   胶东   忠骨   青山   英烈   父辈   壮烈   军人   书记   牺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