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审美范畴中的美与丑

作为审美范畴的美不同于作为审美本性的美。作为审美本性的美只有一种,是区分审美和非审美的界限。而作为审美范畴的美则有多种,是审美自身的区分。这也就是说,美自身的性质是差异性的。当作为审美范畴的美具有不同内涵的时候,它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外延。

彭富春:审美范畴中的美与丑

■ 文| 彭富春

审美范畴不同于审美形态。如果说审美形态是关于美的区域的划分的话,那么审美范畴是关于美的性质的区分。同一审美形态会有不同的审美范畴。如艺术美的领域就不仅包括了单一的审美范畴,而且包括了所有的审美范畴。同时,同一的审美范畴会表现于不同的审美形态。如优美既显现于自然界,也显现于社会界,当然也显现于艺术界。

审美范畴有很多区分。它有民族的不同,如中国的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就不同于西方的优美和壮美。同时,它也有时代的不同。同一审美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意义。但我们在此暂时忽略审美范畴意义的种种差异,而只是考虑其一般意义。按照惯例,审美范畴主要分为美与丑、优美与崇高、喜剧和悲剧等。

作为审美范畴的美不同于作为审美本性的美。作为审美本性的美只有一种,是区分审美和非审美的界限。而作为审美范畴的美则有多种,是审美自身的区分。这也就是说,美自身的性质是差异性的。当作为审美范畴的美具有不同内涵的时候,它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外延。于是,不同的美所指称的范围是不同的。因为美始终相关于丑,所以这种种不同的美与作为审美范畴的丑也具有不同的关联。

第一,美指广义的审美现象。它作为审美与非审美相区分。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无论其具有何种性质,都可以成为美。在这种意义上,美包括了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其中也包括了丑。在广义的美的现象里,丑不仅是一种独立的审美范畴,而且也贯穿于崇高、悲剧和喜剧等范畴之中。

第二,美指排除了作为独立存在的丑的其他审美现象。它与单一的丑相区分。在这种美之中,丑不是单独的审美物,但它却保持在崇高、悲剧和喜剧等范畴之中。这种意义的美实际上包括了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等。

第三,美指狭义的审美现象。它与崇高相区分。它不仅排除了丑,而且也排除了崇高、悲剧和喜剧等。这种纯粹性质的美事实上只是指优美。

#大道哲学#

彭富春:审美范畴中的美与丑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美学原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慧能   范畴   差异性   外延   广义   不同于   崇高   本性   形态   喜剧   悲剧   优美   性质   意义   现象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