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崇高的形式和内容特征

各种崇高的事物所引发的感觉就是崇高感。一般而言,崇高感是伟大的事物在感情上所产生的效果。 但崇高感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

彭富春:崇高的形式和内容特征

■ 文| 彭富春

崇高的形式的基本特征为大。但大有许多种类。康德曾把它们区分为数学与力学两个类型。

第一,数学的大。这包括了数量的、体积的、空间的、静态的等方面。最典型的是宇宙的大。它大到无法计算,以致无穷。宇宙不仅空间上是无穷的,而且时间上也是无穷的。

第二,力学的大。这包括了力量的、能量的、动力的、动态的。最典型的例子有暴风雨、洪水、海啸、火山的爆发等。

当然,数学和力学的大是两种不同形态的大。有的崇高具有数学的大,但不具有力学的大。反之亦然。但这两种形态的大也常交融并存。这样,崇高就不仅是高大,而且也是强大。

大是和小相比较而成为自身的。没有小,就没有大。但大自身也仍然可以区分。因此,大可以分为较大和最大。最大的大是无限的大。它克服了有限,而成为了没有限制。但真正的无限只能是无本身。这在于,任何有都是有限的,而只有无才是无限的。在此,作为大的崇高就超出了任何数学和力学关于大的计算。

当崇高的大不可计算的时候,它的形式也就否定了自身。这就是说,崇高的本性主要不是在其形式,而是在其内容。崇高的内容方面主要是人和事物的伟大和坚强。

在生活世界中,人和物并非始终是和谐的,而是不断冲突的。这就是说,不仅有美的存在,而且有丑的存在。在美与丑的矛盾和斗争中,人及其行为就显现了自身的崇高。

生活世界的崇高表现是多方面的。人对于欲望和激情的控制和支配,这显示了人的意志的坚强;人对于工具和手段的驾驭和运用,这显示了人的力量的伟大。人对于真理的认识和实践,这显示了人的智慧的博大。真理与谬误作斗争而照亮世界所展示的伟大形象和力量正是崇高的本性。

当一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在人格和行为上突显了这种本性的时候,我们称他具有崇高的品德。如孔子以教化天下为己任,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圣人。佛陀悲天悯人,普度众生。其伟大的人格力量如同佛法无边,佛光万丈。耶稣一心拯救世界,为人类受难并献身。其神性的光辉超过了日月。

当然,自然的事物也有崇高。按照自然自身来说,高者自高,低者自低。它们无所谓崇高或者不崇高。但自然也是人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并赋予了人类的意义。一方面,自然的强力和威力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并加以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对它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另一方面,自然的强力使人发现了自身心灵的伟大,从而提升和扩大自身的精神境界。因此,天的无限、地的宽阔、山的险峻和水的浩淼都成为了崇高的形象。

艺术的崇高在于表现人的心灵的崇高。建筑以体量和形态聚集了难以言说震撼力量。如中世纪的哥特式大教堂就呈现了上帝的神圣性。音乐的快速的节奏和激越的旋律仿佛是巨大的呐喊。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表现了人类灵魂的庄严和伟大。文学中的史诗和史诗般的作品都具有一种恢弘的精神。如杜甫诗作抒发了天地情怀,达到了天地境界。

各种崇高的事物所引发的感觉就是崇高感。一般而言,崇高感是伟大的事物在感情上所产生的效果。 但崇高感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大道哲学#

彭富春:崇高的形式和内容特征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美学原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慧能   崇高   孔子   形式   激越   力学   庄严   本性   形态   事物   特征   人类   力量   自然   数学   内容   世界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