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美感与美的关系的三种理论

一般而论,将美感看成物质性的观点认为美是第一性的,美感是第二性的,因此美决定美感。与此相反,将美感看成精神性的观点认为美感是第一性的,美是第二性的,因此美感决定美。至于历史唯物论从实践出发规定美的本源,也就确定了美和美感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彭富春:美感与美的关系的三种理论

■ 文| 彭富春

不管人们在何种意义上理解美感,都会遇到美感的本源以及美感和美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的美学认为美感的本源是物质性的。这就是说,美感不是源于感觉和它所属的精神自身,而是与之相对的物质世界。这个物质性的世界既是美自身的存在之所,也是美感产生的根源。美感不过是关于物质性的美的感觉而已。与此相关的是,美感不仅是对于物质性美的反映,也是人的物质性的生理本能的产物。它是人的生理结构的一种特别的机能,即一种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故美感根源的物质性可以分为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物质性两种。

与此相反,唯心主义的美学认为美感的本源是精神的。它们认为,对于美感而言,最根本性的不是那个引起美感的对象,而是美感自身。这是因为美的对象都是美感的构成物。作为美感自身,它当然是精神性的。但精神一般分为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与此相应的就有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前者将美感归于主观性的感觉,如直观和情感等;后者则归于客观性的精神,主观性的感觉不过是对于它的回忆和觉悟而已。

与上述两种观点不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认为,美感作为人的一种特别的感觉是物质和精神交互生成的。但使物质和精神得到统一的不是其它什么东西,而是人的实践。它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活动。在实践的历史中,一方面是外在自然的人化,也就是说自然成为了人性的自然。由此诞生了美。另一方面是内在自然的人化,人的身体和感官成为人性的身体和感官。于是感觉在成为人的感觉的时候便成为了美的感觉。由此便产生了美感。

在这种种关于美感本源的规定中,人们其实已经规定了美感和美的关系。这在于美感作为感觉一方面是情态性的,即感觉是美的;另一方面是意向性的,它是对于美的感觉和朝向美的感觉。故美感自身不是独立的,而是包含了关系的,并且自身就是这一关系。具体而言,美感就是它自身和美的关系。

一般而论,将美感看成物质性的观点认为美是第一性的,美感是第二性的,因此美决定美感。与此相反,将美感看成精神性的观点认为美感是第一性的,美是第二性的,因此美感决定美。至于历史唯物论从实践出发规定美的本源,也就确定了美和美感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大道哲学#

彭富春:美感与美的关系的三种理论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美学原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慧能   美感   关系   物质性   唯物论   主观性   本源   相互作用   和美   美学   观点   理论   自然   感觉   精神   历史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