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是种什么感受?被催婚姑娘坐在13楼空调板上意欲轻生

催婚是种什么感受?被催婚姑娘坐在13楼空调板上意欲轻生

最近刚刚过去的七夕节,本是一个愉快的日子,但是对于广大“单身狗”来说真是苦不堪言,若更有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神咒”加持,那么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但是口头抱怨着,也不敢真的去做。但是在七夕有这样一个新闻,一个姑娘在七夕这天,坐在13楼空调外机搁板上意欲轻生,原因就是父母催婚,并为此发生了口角,产生了轻生心理,所幸被赶来的消防员一把救下。

像是中国社会的特殊的默契一样,到了适婚年纪的男女就开始遭到父母亲戚甚至是朋友的连番逼问:你结婚了吗?怎么还不结?有交往的男(女)朋友吗?像你这么大的如果结婚了孩子都应该有几岁了吧?

催婚是种什么感受?被催婚姑娘坐在13楼空调板上意欲轻生

这一系列的问题像是紧箍咒一样,紧紧地锁在每个被提问的人的心中,有时候适当地催一下,可能是“甜蜜的烦恼”。但是如果一直不停地在身旁念经,有时候还亲戚朋友轮番上阵,真的是让人苦不堪言。

其实催婚这个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年轻人面临的婚姻问题,其实就是支撑这个社会的一种结构。

作为催婚的人,估计大部分也是为了被催婚的人好。催婚的人一般都是长辈,因为他们知道婚姻是一处庇护所。就像钱钟书老先生在《围城》里写道:“婚姻是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来”,但是写这句话的他却甜甜蜜蜜老老实实地在围城里呆了一辈子。

催婚是种什么感受?被催婚姑娘坐在13楼空调板上意欲轻生

而对于逢年过节时的亲戚的“逼问”,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在于催婚本身,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已经与老一辈只是开始断层了,他不能和你聊莎士比亚,不能和你聊现在的金融市场,它的眼界只局限于自己那一方土地,注视着生活中的吃喝拉撒,因此结婚催婚似乎就成了你们中的最好的话题。

在这个话题上,他们才能显现出自己作为长辈的优越感,然后再把他们那四五十年的生活经验像是倒豆子一样哗哗地倒给你。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也是最后一代被催婚的人。为什么?因为下一代就轮到我们身上了呀,我们的知识差距开始慢慢与下一代缩小,因此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总之时代在不断地进步,让我们头疼的“催婚”其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折射。

催婚是种什么感受?被催婚姑娘坐在13楼空调板上意欲轻生

在古代结婚的年龄更早,而且一到那个年纪,女孩的父母就跟打包一样,将女孩送往夫家。唯恐送晚了就送不出去了。

在汉代,男子法定结婚年龄是15、16岁,女子是13、14岁。《汉书.惠帝纪》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的女孩子超过15岁还不嫁人,就要缴纳五倍的赋税。这样的法律下,哪敢不“催婚”呢?

到了汉代的时候,如果过了适婚年龄还不嫁人的话,国家就来“分配对象”了,这是有依据的,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下诏:男20岁,女15岁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

催婚是种什么感受?被催婚姑娘坐在13楼空调板上意欲轻生

这样看来,催婚文化自古就有,但是一个时代又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在如今社会生活的太久了,似乎我们已经忘了我们也是社会的一部分。

我们再看看那些被催婚的人是怎么想的。其实每一个被催婚的人后面都有着一个身不由己的心。除了那些真的不想结婚的人,谁不想拥有一个甜蜜蜜的终身伴侣呢?之所以年轻人对“催婚”非常敏感,说的通俗一点,那就是在平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啊。

结婚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遇到一个合适喜欢的对象很难,然后经历风雨步入婚姻的殿堂更是艰难,这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现在年轻人压力也蛮大的,特别是男生,结婚不仅需要准备彩礼,而且女方家长上来就问:“有车吗?有房吗?存款多少?”一连串的问题像是炮弹一样,刚刚萌芽的爱情之花在这威力下瑟瑟发抖。

催婚是种什么感受?被催婚姑娘坐在13楼空调板上意欲轻生

除了找不到合适的对象的,还有一类人,就是暂时不想结婚的。比如说一些职场上的男女,他们认为事业比对象更重要,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和婚姻之间已经作出了选择,但是还是逃不了“催婚”的下场。

研究数据显示,中国职场女性中,打算结婚的仅占36.2%,而职场男性有56.3%打算结婚。同样,不打算结婚的职场女性有24.3%,而职场男性仅有11.7%。

这组数据说明,现在职场上的女强人也不少,根据自己的意愿,她们不想结婚也无可厚非,毕竟婚姻只是一种关系,若她们能在别的方面找到自己的存在感,那么也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

8月13日,百合佳缘集团联合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艾瑞咨询”共同发布了《2021年中国当代不婚主义白皮书》——《不婚面面观》,其表明了,结婚或者不结婚都是一种自由,我们有选择自己未来人生的自由。

催婚是种什么感受?被催婚姑娘坐在13楼空调板上意欲轻生

其实仔细一想,很多年轻人结了婚之后以为噩梦结束了,结果又有人来“催生”,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了,又要“催学”,亲戚朋友开始问孩子的成绩了,在哪上学,都会什么才艺,后来那个可怜的孩子本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又开始了和我们极其相似的一生。这其实是一种很悲哀的事情,我们一直想反抗的东西到后来却变成了我们的凶器。

如果用一个成语描述,那就是“身不由己”,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断被别人推着往前,不断地一次又一次陷入那些无聊的竞争当中,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这到底有什么意义,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但是人生是把握在自己手上的,不论是催婚还是别的什么东西,一定要思考到底怎样才能做回自己,不然可能真的和韩寒说的一样——我听过很多的道理,但是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大道哲学#■ 文| 潇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贞观   汉代   苦不堪言   身不由己   围城   长辈   合适   姑娘   年龄   对象   年轻人   父母   婚姻   空调   孩子   时代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