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块金牌的遗憾:国奥队也许可以考虑吸收“广州黑人”,洋为中用

38块金牌的遗憾:国奥队也许可以考虑吸收“广州黑人”,洋为中用

振奋人心的东京奥运会已然落下帷幕,中国国家队以38金取得境外奥运的最好成绩,距离美国一步之遥。

中国的奥运健儿们让国歌响彻整个东京,展示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中国力量"。其中,杨倩、陈梦等奥运小将一鸣惊人,让人大跌眼镜,田径运动员苏炳添更是以9秒83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突破了黄种人9秒85的"极限"。

但令人唏嘘的是,"亚洲飞人"苏炳添仅仅取得了第六名的最终成绩,未能超越前列的黑人。

是他太弱了吗?不,是对手太强。

38块金牌的遗憾:国奥队也许可以考虑吸收“广州黑人”,洋为中用

黄种人无缘冠军,外籍归化运动员竟成唯一出路?

1896年4月6日,在英皇与希腊女王的支持下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开幕,随后按照惯例每隔4年举办一次,东京奥运会为第32届。一百多年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由最初的9项演变至今扩充为33个大项339个小项,即使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田径项目自诞生以来就从未脱离过大众的关注,更是享有"飞人挑战"之称。

事实上,白种人与黑种人的身体构造很适合跑步,尤其是黑种人,爆发力之强堪称变态,相比之下身材较为矮小的黄种人则不占优势。

据历年奥运会成绩显示,在跨过10秒门槛的选手中95%以上都是具有西非血统的黑种人。

面对这一状况,以美国为首的一系列国家对大量外籍运动员实行归化,黑人运动员一度成为"抢手货",这一举动导致奥运会田径项目进行到后期几乎见不到除黑人以外的人种,像苏炳添这样的黄皮肤更是罕见。

虽然黄种人所谓9秒85的"极限"在东京奥运会中被打破,但新纪录仍与9秒58世界记录有着不小的差距,此时一些人提出:"中国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国家一样使用外籍归化运动员?"更有甚者认为黄种人已是强弩之末,使用外籍运动员才是唯一出路。

38块金牌的遗憾:国奥队也许可以考虑吸收“广州黑人”,洋为中用

的确,运动领域"国际化"的趋势很明显,国际间运动员的交流也愈发频繁,在奥运会上使用归化运动员并不是一件多么稀奇的事情。

在雅典奥运会中,法国让29名归化运动员上场,希腊紧随其后使用了28名,其次是以色列拥有16名,澳大利亚和美国各自使用13名,而德国、意大利和加拿大则分别使用12名、9名、9名外籍归化运动员。

随着归化运动员使用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吸收外籍归化运动员,许多亚洲国家也抓住这个突破口开始实现运动领域的翻身,较为典型的就是2015年菲律宾通过归化布拉切勇夺亚洲杯季军,为自己在亚洲足坛谋得一席之地。

相比之下,中国的态度则有些拘谨。

据目前的资料显示,中国使用的外籍归化运动员十分稀少。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中国人这么抵触外籍归化运动员呢?

38块金牌的遗憾:国奥队也许可以考虑吸收“广州黑人”,洋为中用

双国籍?我们不能接受

在中国我们对国籍有着严格的要求,为避免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国籍钻法律的空子,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明确规定"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这代表我国拒绝承认双重国籍。

事实上,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国内许多父母通过各种途径在美国产子,让他们的孩子能够在18岁前拥有"双重国籍",但作为代价,孩子需要在成年时进行国籍选择,也就是选择是否成为中国公民。

前不久国内知名导演陈凯歌的儿子陈飞宇完成了国籍的选择,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公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样的,运动员也是如此。如果要在中国实现归化必须舍弃原有国籍,这一点可以说是大大提高了归化运动员的门槛。

国际足联曾发表的一份统计,自2007年至统计时间,全世界有174名足球运动员更改了国籍,世界杯的736名球员中,更有248人有双重国籍。

38块金牌的遗憾:国奥队也许可以考虑吸收“广州黑人”,洋为中用

这些双重国籍的运动员中当然不乏为了梦想去追逐的,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为了利益保留原国籍的行为。

"真、善、美"向来是中华民族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类人显然与我们的观念存在偏差,我们会去欢迎他们吗?

怠惰的"遮羞布"——归化运动员

或许我们真的该问问自己,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使用外籍归化运动员?那些"种族论者"一定会说:"亚洲人的极限就那样了。"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依旧以跑步为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类依靠脚掌与地面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摩擦力进行跑动,所以想要提速就要持续增大这个作用力,也就是增加脚掌与地面接触的时间。

由此可知人类的实际跑动速度并不全由人种决定。

曾经我们亚洲人一度被认为百米极限只有9秒85,直到苏炳添的出现狠狠地击碎了这一魔咒,推翻了西方"阴谋论",但也打醒了作为观众的我们。

所谓"极限"到底代表什么?

长久以来,人类不断验证着人体机能的上限,温度、呼吸、睡眠、记忆... ...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领域。

我们人类向着未知的可能不断进发,探寻着自己的极限,为的是什么?是限制自己吗?不,是为了挑战"不可能"。

我们的平均寿命从古人类的几岁提升到到如今的77岁,依靠的就是这股探索极限的劲头,我们通过医疗和科技的改变不断实现着对寿命的突破,这多出的每一天都是人类不断奋进的证明。

反观那些为使用归化运动员摇旗呐喊的人,是不是也存在着向往未来的人?

如今中国的足球界充斥着大量的外援球员,像李可、艾克森等球员更是实现了归化,但遗憾的是不仅球队成绩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变好,中国球员的实力也没有因此得到提高。

38块金牌的遗憾:国奥队也许可以考虑吸收“广州黑人”,洋为中用

归化运动员的使用并没能掩盖中国足球界长久以来堆积形成的种种"恶疾",足球选手基数不足、青训局面混乱、球员状态堪忧等问题依旧存在。

中国的体育事业就像一个残缺木桶,要想提高自身的水平不该只是盯着那些"上限","短板"才是限制自己进步的罪魁祸首。

外籍归化运动员的确拉高了我们的上限,但这远不能达到瑕不掩瑜的地步,毕竟体育不是一个人的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象征。

别让归化运动员成为中国体育怠惰的"遮羞布"。

归化不是纵容,是包容

值得一提的是,"外籍归化运动员"中携带"外籍"二字。

随着跨国交流的日常化,"老外"不再是中国的稀客,源源不断的外国人正涌入中国。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华常住的外籍人员共有593832人。

这并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这其中并不包含来华旅游或贸易的外籍人口,在这类人大众接触最多的就是"广州黑人"。

38块金牌的遗憾:国奥队也许可以考虑吸收“广州黑人”,洋为中用

据官方统计,2013年从广州各个口岸入境出境的外国人中有53万人次为非洲籍,占总人次的十分之一。

百度百科对"广州黑人"最初的定义是指"来到广东从事中非贸易的非洲国家人员",然而这一说法如今却因为大量黑人长期居住或定居广州而存在争议,他们是否包含在内?这很难界定。

俗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2009年7月15日,约有200名黑人冲击矿泉街派出所,据称冲突原因是一名黑人因躲避查护照跳楼死亡。

这或许太过遥远,那不妨看看近期的。

2021年1月20日,广州一男子与几名黑人在街头发生口角产生殴打与争斗,多名黑人围观却不制止。

对此,日本《ZAKZAK新闻网刊》曾指广东省内有约30万以上的非洲人居住,其中非法滞留比率超过了90%。

该报道所提到的数据真实性我们无法考证,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黑人已经在广州形成了大量聚居的局面。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的大家族,当然欢迎外国友人来华交流,但我们拒绝恶人来华寻衅滋事,那些非法滞留的"三非"闹事黑人正在一点点蚕食我们对于黑人的好感。

38块金牌的遗憾:国奥队也许可以考虑吸收“广州黑人”,洋为中用

对于我国而言,假若在短跑与篮球这类体育项目上使用外籍归化运动员,大概率会是黑色人种,然而民众对于黑人的印象相较以往确实有些不同——黑人不再那么欢迎了。

我们当然可以对外籍运动员的归化行为持包容态度,但这在那些不法分子眼中又是否代表着对外籍人士肆意妄为的纵容?答案我们不得而知。

那些"渣滓"败坏了外国友人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寻多中国民众并非是排外,只是不愿再让我们的社会与法制遭到践踏。

因为我们是中华民族

2020年2月27日12时司法部网站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征求意见稿),该条例一经颁布立即引起网友的热议,一众媒体与报刊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此次发布的为征求意见稿,这就意味着条例尚未完善,也因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剧烈反应,但经由这次事件也不难看出,中国人对待外籍人士的态度更加敏感、客观了。

38块金牌的遗憾:国奥队也许可以考虑吸收“广州黑人”,洋为中用

有记者上街实际采访群众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看待换为中国国籍外国人?"其中有一个回答获得了网友的广泛支持:"他可以是中国的公民,但他永远不会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认同感,也是群众抵触使用外籍归化运动员最核心的原因。

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沧桑,历史的长河冲散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唯独我中华民族传承了下来。我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孕育出了我们这些中华儿女,我们自豪地称自己为"中国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获得了中国国籍,他们的确成为了法律意义上的中国人,甚至成为了我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中的一员,但他们缺乏对于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样的,我们也很难对他们予以认同。

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群众对于使用外籍归化运动员这一行为的支持程度,要问核心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因为我们是中华民族。

38块金牌的遗憾:国奥队也许可以考虑吸收“广州黑人”,洋为中用

随着东京奥运会闭幕式的落幕,此次东京的旅程也将结束,我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距离第一的差距也从起初的数枚金牌变为今天的1枚,我们正在一点点变强。至于外籍归化运动员,这并非是无理取闹,只是或许目前国内的情况尚不支持这一做法妥善实施,但无论如何,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必须遵循一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大道哲学#■ 文| 潇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广州   国奥队   黑人   洋为中用   东京   球员   国籍   中国   外籍   中华民族   运动员   外国人   金牌   奥运会   遗憾   人类   极限   成绩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