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心灵自由的能力。所谓的想象就是构想出来的形象或者意象,而不是对于现实的感知所产生的反映或者摹写。想象固然作为一种人的心理行为,但它却充分表现了人的自由的本性。

彭富春:什么是想象?

■ 文| 彭富春

如果说审美感知或者直觉是审美经验区别于一般经验的直接的特征的话,那么审美想象则是审美经验生命的动力。虽然感知和想象在审美经验中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感知当中有想象,想象当中有感知,但它们之间仍有十分重大的差别。如果说审美感知主要依赖于其所感知的相关物的话,那么想象则回到了心理活动的构造自身。感知是去感知感觉的相关物,具有原初性、现时性、有限性等特点;想象则以感知为前提,具有非现时性、无限性等特点。因此,想象让审美经验展开了自身的羽翼,而飞行在美的王国里。

想象是人心灵自由的能力。所谓的想象就是构想出来的形象或者意象,而不是对于现实的感知所产生的反映或者摹写。想象固然作为一种人的心理行为,但它却充分表现了人的自由的本性。可以说,想象就是自由。一方面,它是人现实性的超出,而冲破了其有限性的束缚。另一方面,它是人在心灵的世界里凭借自身的创造,将无变成有,将假变成真。想象力不能看成一种虚妄或者幻想,相反,它作为人心灵自由的能力是人的人性的证明,也是人的审美能力的证明。古代的中国人和希腊人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神话世界,现代的人们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构建技术时代的艺术生活。

作为心灵自由的创造,想象在从事存在和虚无的游戏的冒险。想象的过程在根本上是虚无化的过程,它将现实世界设定为不存在的,化为子虚乌有。同时,它也是存在化的过程,它可以开天辟地,让自然化成人类,让人类化为自然,同时它也召唤神灵和鬼怪在场和现身,由此构建了一个世界。想象不仅使存在虚无化和虚无存在化,而且让真变成假,假变成真。想象的一般方式为综合、夸张和典型化等。因此,想象的过程既不是现实的过程,也不是逻辑的过程。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想象究竟是为了什么?想象超出了存在与虚无的对立,超出了真实和虚假的界限,在根本上是一个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也就是说,它是让道显现的过程,也就是让美显现的过程。道或者美的显现就是想象的形成。

想象所构建的想象相关物就是各种形象、意象、典型和意境等。它既是屈原的人神对话的天问的世界,也是《红楼梦》的生死爱恨的梦幻;它既是唐诗宋词的语言情感,也是宋元山水的图画韵味。总之,它们都是一个与现实相关但又不同于现实的意象。想象来源于现实,但不是对于现实的简单的反映,而是对于现实的改造,因此往往是超现实的,是幻觉和幻想。它们不是现实已经给予的第一自然,而是人的心灵创造的第二自然。

在这样的意义上,想象既是存在的,又是非存在的。同时也可以说,它既不是存在的,又不是非存在的。这的确是想象的悖论,但它却是想象的本性。想象是存在的,意味着它在,它是,它显现于此;想象是不存在的,意味着它不是一个现实的存在物。但想象在根本上又不是其中任何片面的一种,而是两者矛盾的集合。因此,想象就能够成为真实的想象和想象的真实,也就是真实的虚幻和虚幻的真实。它的极端情形是,想象者成为想象物。正如庄周梦蝶,不知是周化为蝶,还是蝶化为周。这在于它作为想象介于真实和虚幻之间。

想象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有许多类型,但它最一般形态的是联想,或者是联想性的想象。联想是将一感知的心理物和另一尚未感知的心理物建立各种可能的联系,也就是将感知物构造成想象物。它也包含了一些种类。

首先是相似联想。感知物之所以被构造成想象物,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相似的关系。因此,心理对于感知物和想象物进行类比,设定某物如同某物。其中最典型的是拟人和拟物。前者将物比成人,后者相反将人比成物。如人们将高山比成壮士,将河流说成美女;或者把人喻为梅兰松竹等。在事物的相似关系中,一方面是它们的同一性,事物不是在外在方面就是在内在方面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是它们的差异性,事物在质或者量的层面上是不同的。联想将一感知物比成想象物,不仅建立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而且也寻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但正是联想的构造,使感知物获得了想象物所具有的差异性。这个差异性正是感知物的意义之源,是它富有生气的动力。显然,意义在此不是感知物的自然属性,而是其心理特性。

其次是相近和相关联想。这种联想不是因为感知物和想象物的相似,而是因为在发生过程的接近和相关。接近有空间的接近和时间的接近。前者是感知物引起对于它所处位置的相邻的事物的想象,后者则是感知物导致对于它所在的时刻的过去和未来的事物的想象。因此,这种心理想象不是由于事物自身的联系,而是由于事物之间的时空关系的联系而产生的。但因为感知物不是一个自然物,而是心理物,所以其时空关系的接近也不是自然的,而是心理的。与相近联想的时空联系不同,相关联想则依赖于事物在其发生过程中与其它事物所产生的各种密切的关联。它使感知物不是成为一个孤独的单元,而是成为相关事物的聚集。由此感知物就生成为人与物共在的世界,并形成历史,构成故事,为叙事所述说。

最后是对比或者对立联想。相近和相关联想始终是对于感知物自身肯定性的联想,而对比或者对立联想则是对于它的否定性的联想。这种联想的根本特点为,感知物在想象过程中遇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它们是存在与虚无、真实与虚幻、生命与死亡、战争与和平、热爱与仇恨等。联想之所以不仅联想到感知物自身的相似性和相关性,而且也联想到其对立面,是因为对立面不仅是感知物最遥远的边界,而且也是其自身包含着的内在矛盾。因此,对比或者对立联想就强化了感觉物自身的独特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它自身的矛盾,显露了它的开端和终结以及死而复活的可能性。#大道哲学#

彭富春:什么是想象?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美学原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差异性   意象   对立   虚无   虚幻   事物   意义   现实   过程   自然   真实   经验   心理   自由   世界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