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人自身的美

无论是身体和心灵的美,还是内在和外在的美,它们都只有在人的生活世界里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将关于人自身的美的思考集中于人在生活世界的游戏活动之中。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彭富春:人自身的美

■ 文| 彭富春

关于人自身的美,我们又回到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谁是人?中国人一向把人看成万物之灵,它同属万物但又不同于万物。西方的传统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凭借如此,人将自身与其他的存在者区分开来。当然现代思想经验的是:人首先是一个存在者,然后才是一个思想者。至于后现代则没有了一个完整的人的本性的规定。这是因为后现代的人分裂成生物的人、经济的人和语言的人等。如果我们谈论人自身的美的话,那么将是哪一种人的美呢?对于我们而言,人是生活世界的人,是欲望、工具和智慧游戏的参与者。因此,人自身的美主要是人在生活世界的游戏中如何作为游戏者而显现出来的。

一般的理论将人自身分为身体与心灵,因此便有身体美和心灵美;同时也分为内在与外在,因此也有内在美和外在美。这种种划分都有其领域和合理性,但是它们并没有切中人自身。一方面它们将人分成了碎片,而不是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它们没有考虑人的种种美的显现的可能性。事实上,无论是身体和心灵的美,还是内在和外在的美,它们都只有在人的生活世界里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将关于人自身的美的思考集中于人在生活世界的游戏活动之中。

人自身不是某种特别的物,而就是欲望、工具和智慧的游戏的聚集之所。这意味着,人不仅作为一个游戏者与天地万物一起参与由欲望、工具和智慧的游戏,而且就其自身而言就是这个游戏。人是一个欲望者,同时还渴求那些所欲之物;人自身是一个工具,但也创造和使用其它的工具;人是有智慧的,不过智慧和愚蠢又始终相伴而行。总之,人在欲望、工具和智慧三者的战争与和平的过程中成为自身。

因此,所谓的人自身是欲望、工具和智慧三者和谐的整体,而不是某种片面的人,如人们所说的单面的或者一维的人。片面的人可能是欲望的人。人被欲望所驱使并被欲望所困扰。所谓人欲横流和物欲泛滥便是关于欲望的人的生存状态的刻画。片面的人也可能是工具的人。人是机器,是齿轮和螺丝钉。在工具化的过程中人丧失了自己作为人的本性。当然片面的人也可能是智慧的人。成为有智慧的人,这一般被视为人所追求的理想。但一个否定欲望和工具的智慧就不再是其自身,而是它的对立面:愚蠢。一个神学的时代和一个理学的时代就是极好的说明。

真正的人自身是欲望、工具和智慧三者的同戏,而且是它们的完成。于是,我们看到人是无欲的。这里所谓的无欲当然是纵欲主义的对立面,但它绝对不是禁欲主义的同义语。无欲不是没有任何欲望,而是没有贪欲。这就是说,欲望及其实现始终保留在自身可能的边界之内。同时,这种欲望是已实现的,不再是渴求的和需要的。一个在边界之内的欲望的满足的情形就是和平与宁静。

与此同时,人也是外物的。外物是指人自身既不是物的奴隶,但也不是物的主人。如果人是物的奴隶的话,那么人就被工具化了。人不再是人,而只是一个物,而且只是一个被利用的物。如果人是物的主人的话,那么人就可以随意地支配物,让物服务于自身的目的。这也非常容易走向事物的反面,亦即由人物物变成人物于物。外物是人与物的工具关系的中断,因此是人与物的关系的解放。人超然物外,和物保持一种自然的远离和亲近关系。于是,人成为人,物也成为物。

无欲使人免除为欲所困,外物让人去掉为物所累。但最后人自身的精神必须是自由的。达到精神的自由就是获得智慧的指引,这是因为自由是一切智慧的本性,智慧正是使人获得自由。达到精神的自由意味着一方面人要去掉精神的桎梏和束缚。它既可能是各种公开的愚蠢,但也可能是一些隐蔽的愚蠢,也就是各种形态的虚伪智慧。另一方面,人要去让自身存在,去让世界存在。这里的去存在不是去逍遥,去静观,而是去创造,去生产,去实现。

无欲、外物和精神自由等,显现了人自身的美。但我们如何命名人自身的这种美呢?在此我们感到无论是所谓的身体美和心灵美,还是所谓的外在美和内在美都表现出了自身的贫乏和无能,它们都不足以描述我们所说的人自身的美。但我们发现一个被人们惯用的语词“人格美”正好切中这种人自身的美的现象。人格在日常语言中具有一种心理和道德的意义,如有人格或者没人格,人格高尚和卑下等。但人格的本意就是特定的人的形态,即面具,它是身份和角色的确定和显现。然而人格的确立在根本上在于人自身在生活世界的游戏中的角色的确定,以及在此游戏中人自身所表明的格调的高低。无欲、外物和精神自由正是人格美的基本特征。

就人格和它达到的审美境界而言,我们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无我、有我和超出自我。无我既没有人我之分,也没有物我之分。有我则是这种混沌状态的破裂。人们称之为自我意识或者自我的觉悟。但我和自我有几种可能的情景。第一仍然是无我,因为我对于自身并没有意识。第二是与世界分裂的自我。自我中心主义便是其典型形态。它认为自我不仅与世界是分离的,而且自我还是世界的中心。第三是真正的自我。它是自我本身,一个具有智慧的自我。这样它便会转化成超出自我。在此人我同一,物我交融。在超出自我的时候,人就达到了审美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人格美。#大道哲学#

彭富春:人自身的美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美学原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内在美   片面   外在   本性   愚蠢   人格   欲望   身体   智慧   自我   精神   工具   自由   世界   游戏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