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器具的美

在器具的使用中,器具将自身的物与人的结合的特性昭示出来。至于艺术作品克服了器具中人与物的有限性,而敞开了人与物的无限性。同时在生活世界的历史进程中,一个非作品完全可以实现向作品的转化,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殿和中国的万里长城等。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彭富春:器具的美

■ 文| 彭富春

在人类社会的各种审美现象中,除了人自身的美和人与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的美之外,还有各种物自身的美。物与人是容易分辨的,但物与事则容易混淆。我们一般说事物就是将事和物置于一起。但一般而言,事是发生的事件,物则是存在于此的物体或者器物。它们相关,但仍有不同。

如果将物理解为物体的话,那么这也会导致一些误解。人们往往把物的存在于此看成一个对象,它要么是一个自然的对象,要么是一个人工的对象。与物的对象性相对,人成为了主体。物或者与人直接相关,或者与人间接相关。但是物的存在于此绝对不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对象而存在的,不如说它与人共同存在于生活世界之中,一起参与欲望、工具和智慧的游戏。

那么物到底是什么?在我们的世界里,物有许多种类。所谓的纯然之物就是自然之物,如石头,植物和动物等。所谓的器具是人工制品,它作为工具而服务于人的目的,如各种农业的工具和工业的工具等,最典型的有镰刀和锤子。所谓的作品当然也是人工制品,但它不是以它物为目的,而是以自身为目的。这种种物各不相同,它们有的不是为美而生产的,有的则是为美而创造的。但也许它们都可能成为美的物体。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此我们还有必要更进一步地深思物的本性。但为了到达物的本性的显现之地,我们必须回到我们生存于其中的生活世界。在此一个纯然之物也与人发生了关联,它显示出自身的自然的本性,如它的斑斓的色彩、变化的线条和动人的音调等。至于器具本身就是物因素和人的因素的结合。在器具的使用中,器具将自身的物与人的结合的特性昭示出来。至于艺术作品克服了器具中人与物的有限性,而敞开了人与物的无限性。同时在生活世界的历史进程中,一个非作品完全可以实现向作品的转化,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殿和中国的万里长城等。

因此,我们看到物的本性在于它是关系的聚集。这也就是说,物自身聚集了人和事,故物就是人和事的物化,就是一个物化的人类生活世界。如果物的本性就是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对于物的思考就不能见物不见人,更不能将物物质化和质料化。在这种对于物的态度中,物正在消失自身。同时,我们也不能将物看成是人对象化。一个成为人的对象化的物就是人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是对象化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这种观点也让物的物性丧失殆尽了。

作为人与事的聚集的物的本性既不是物质化,也不是对象化,而是让物性和人性的显现。物作为其自身一方面显现物的物性。石头作为石头存在,植物作为植物存在。物另一方面显现人的人性。人作为人存在。同时,物还让人和物共同存在,交互生成。这样一种既显现了物有显现了人的物就是美的物。物的美就是物性与人性显现的光辉。#大道哲学#

彭富春:器具的美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美学原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慧能   器具   万里长城   古希腊   无限性   埃及   目的   物性   物体   本性   人性   对象   工具   作品   世界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