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社会美的语义

社会作为生活世界的主体是欲技道的活动。社会美的根本是欲望、技术和大道的审美化。就欲望的审美化的而言,饮食成为了美食,性欲成为了爱情。就技术的审美化而言,装饰超出了实用,器具成为了作品。就大道的审美化而言,智慧的思想变成了事物,真理的话语显现于形象。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彭富春:社会美的语义

■ 文| 彭富春

社会在此指一切非自然的,在这样的意义上,它等同于人类、文化和世界等。因此,社会就是人类的生活自身,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文化和世界。它是美的现实的显现之地。

但是社会美长期以来是被轻视的,甚至是不被谈论的。这是因为社会美在许多方面是有疑问的。与自然美和艺术美相比,社会美似乎是间接的。一片美丽的风景和一个美的艺术作品能够直接将自身的美呈现出来,并能召唤人的审美感觉,但社会的美往往是隐蔽的。同时社会美是不纯粹的,它始终和一些非审美的因素交杂在一起,伴生着现实功利的和伦理的成分。最后社会美是不完满的,它既不象自然美那样是自在自足的,也不象艺术美那样是典型性的,它自身似乎有许多欠缺。

尽管这样,我们也要注重社会美。社会是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人的家园,而人主要生活在这样的家园之中,而不是生活在自然世界和艺术世界里。虽然人也漫游于自然,但人是来源于社会并要回归于社会。虽然人也沉浸于艺术的王国里,但人不能用艺术取代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社会里,现实的社会美和自然美以及艺术美的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一方面人类和自然交融。人类和自然不是绝对的对立面,也不是遥远的存在者,而是居住的近邻。它们同属一个生态。另一方面现实和艺术的界限消失。现实不是非艺术的,艺术也不是非现实的。它们在保持了差异的时候达到同一。

这些都表明了一个最关键性的事实,即社会现实的审美化。它无非是说,社会由非审美走向审美。这意味着人类从非自由走向自由的历程。其标志是,社会由物的或者神的社会走向人的社会,人的片面的发展走向全面丰富的发展,肉体与精神的分离走向人的整体的自由的创造和享受。

所有这一切正是审美化的历程。它将社会自身的审美价值显示出来。社会作为生活世界的主体是欲技道的活动。社会美的根本是欲望、技术和大道的审美化。就欲望的审美化的而言,饮食成为了美食,性欲成为了爱情。就技术的审美化而言,装饰超出了实用,器具成为了作品。就大道的审美化而言,智慧的思想变成了事物,真理的话语显现于形象。

社会的美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对于社会生活领域的区分而划分社会美的不同领域。但社会美主要包括了人自身的美,人与世界所发生的各种事情的美,还有人创造的物的美。#大道哲学#

彭富春:社会美的语义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美学原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慧能   艺术美   社会   自然美   语义   性欲   大道   走向   欲望   人类   现实   自然   自由   艺术   世界   技术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