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生产法的双重预防机制一点也不复杂,跟避孕措施很相似

新的安全生产法把双重预防机制写进去,估计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个东西,更不要说要怎么做了。

先来看看对于双重预防的官方解读: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


新安全生产法的双重预防机制一点也不复杂,跟避孕措施很相似

估计看到这里还是一头雾水,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些年来,我们创造了大量的名词,制造了大量的概念,早就已经把人都搞晕了。

可以打个比方,你能分的清这些名词的意思吗: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估计很多人都会蒙圈,即便你看过了那么多的解释,也还是搞不明白。由这些名词组合在一起的体系机制更加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今天就试着把这些事情说清楚。

其实逻辑本身也很简单,我们身边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只是危险程度的大小不一样。小点的风险就忽略不计了,否则你在家都有地震的危险。那大点的风险就会变成危险源,需要管控。如果这些风险管控不好就是隐患,需要整改。如果隐患一直存在,结果最终就是演变成事故。

其实你发现本质都是一个东西,就是风险,只是不同阶段的不同体现。这个有点类似人体受精的过程,每个精子就是风险,少数能靠近受精卵的就构成了隐患,最终只有一个能够成功受精,就变了“事故”。

新安全生产法的双重预防机制一点也不复杂,跟避孕措施很相似

把这些大致搞清楚了,就可以来聊一聊双重预防机制了。全名叫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也就是两道防线。

以前我们只是说隐患的排查治理,但是事故还是不断的发生。所以就认为一道防线不够,还要在前面加一道防线,这就是风险管控。

新安全生产法的双重预防机制一点也不复杂,跟避孕措施很相似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还是可以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意外怀孕比做安全事故,那流产就是事故后的处置,所以要做事前的预防措施。那吃避孕药就是第二道防线,但这个已经是很危险了。于是还要关口前移,设置第一道防线,那就是戴避孕套,这个才能做到真的预防。

仔细想想,其实这是个比较好的比喻,哪有什么“意外”怀孕,实质都是安全措施没有做到位。按双重预防的解释,两道防线都失效了。

这样看来这个理论是非常好的,肯定能起到预防事故的发生的作用,但真的可以吗?

首先,第二道防线并没有做好

按照双重预防机制的逻辑,光靠隐患排查治理不足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也就是说第二道防线已经不够了。需要再加一道防线才能防御。但实际情况是现在第二道防线根本就没有做到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第二道防线都没有稳固的情况下加一道防线,这个意义似乎也不大。

新安全生产法的双重预防机制一点也不复杂,跟避孕措施很相似

其次,第一道防线不知道怎么构建

要做风险的分级管控,就要进行风险的辩识和评估。以我们现在的这种认知水平和工作方式,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会当成风险,也不知道该怎么分级,怎么管控。

虽然可以在外面找专家做这个东西,但是守在第一道防线上的人都是普通工人,可能都搞不清楚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果要真正的发挥作用,那就必须所以在第一线的人都懂都会,这个肯定是做不到的。

总结一下

1、新的安全生产法要求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质就是要设置两道防线,第一道风险分级管控,第二道隐患排查治理。

2、第一道防线可以理解为戴避孕套,第二道防线可以理解为吃避孕药,导致意外怀孕就是事故,流产就是事故处置。

3、实际情况是第二道防线现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道防线压根不知道怎么构建。双重防线的前景不乐观。

我是小锅

一个说大白话的安全工作者

喜欢的朋友欢迎评论关注点赞

提供专业的安全咨询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安全生产   机制   危险源   都会   预防措施   成事   避孕药   防线   隐患   名词   事故   意外   风险   东西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