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连续10起事故,安全生产法的实施能否扭转当前的严峻形势?

进入9月以来,明显又感觉到天下不太平,10天内连续发生了10起事故,造成了58人死亡25人受伤!

1、成都一在建工地发生垮塌事故 4死14伤

9月10日14时01分,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承建的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工程建设北路站在搭建地面防尘降噪棚时,部分棚网架发生垮塌。事故造成18人受伤,其中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4人正在医院接受救治。

10天连续10起事故,安全生产法的实施能否扭转当前的严峻形势?

2、辽宁一住户发生爆炸 8死5伤

9月11日0时许,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一住户家中液化气罐泄漏并引发爆炸。事故致8人死亡,另有5人受伤在医院救治,暂无生命危险。

10天连续10起事故,安全生产法的实施能否扭转当前的严峻形势?

3、河北一工厂发生窒息事故 6死1伤

9月11日3时许,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大辛庄村延旗羽绒加工厂一名工人在查看浮渣池水泵时晕倒,随后又有多名工人在施救过程中晕倒。经全力抢救,1人脱离生命危险,其余6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4、山西3名工人井下作业被困身亡

9月11日20时左右,山西太原市汾东大街附近一处地下电缆井内,3名工人在井下作业时被困。被救出后3人已无生命体征。

10天连续10起事故,安全生产法的实施能否扭转当前的严峻形势?

就在9月1日,新的安全生产法在备受瞩目的情况下正式实施了。大家都对其寄予了厚望,乐观认为试着惩处力度的加大,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还有三管三必须的推行,安全生产会进入一个新的台阶,可以改变现状的安全生产严峻形势。

那最近这段时间的事故就是在提醒我们,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不是颁布一个新法,加大惩处力度就能彻底扭转乾坤的。至少这种改变不会短时间内就发生,安全生产法带来的改变也要过个几年才能看得到。

就比如说,安全生产法强制要求高危行业要购买安全责任险。前几天就有媒体曝光地方涉嫌垄断,要求当地企业只能购买指定的商家险种的,否则就不能办业务。

10天连续10起事故,安全生产法的实施能否扭转当前的严峻形势?

这些出发点是好的规定执行可能就会遇到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予以解决,上来就是开罚单,顶格处罚。那也不会对改变形势起到任何帮助,反而只能是加大企业负担。迫于法律的威慑不得不干,但实质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个必须的值得关注,除了这个安全责任险,还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机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类似的问题。

最近的事故中又有两起有限空间事故,这个事故反反复复的发生,屡禁不止,屡教不改。肯定也不可能指望加大惩处力度以后就不会发生了。这个很能说明问题,非常有代表性。无论怎么强调,怎么重视,怎么警示,下发多少次紧急通知,作业规程定的再好,但还是接连不断的出事。

10天连续10起事故,安全生产法的实施能否扭转当前的严峻形势?

这个也绝对不是加大惩处力度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能全部归咎于企业负责人的不重视。谁都不想出事故,但是既定的工作模式和作业方式是很难改变的。就说干这些活工人,干的都是脏活累活,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还都是些临时工,但凡有点想法的人都不会愿意干的。

这些都不是说重视安全,加大惩处力度就能解决的,所以一部安全生产法不足以改变目前的严峻形势,需要很多配套的支撑,就比如这个劳务用工方式,工程外包模式。这些可能才是源头,这些不改变,安全形势也很难从根本扭转。

10天连续10起事故,安全生产法的实施能否扭转当前的严峻形势?

总结一下:

1、在新的安全生产刚实施之际,连续发生了伤亡事故,安全生产依旧很严峻,不会因为因为新法的实施而马上得到改变。

2、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强调全员的安全职责,会让我们更加重视安全工作。但还是不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照着做也不一定有效,反而会增加负担。

3、搞好安全生产需要很多配套支撑的政策,最有代表性的就劳务用工方式,解决临时工派遣工的身份问题,以及工程项目外包的混乱。光有一个安全生产法独木难支,不能彻底扭转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

我是小锅,用大白话说安全

喜欢的朋友欢迎评论关注点赞

为小微企业提供安全咨询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严峻   安全生产   形势   事故   作业   新法   井下   山西   辽宁   临时工   力度   工人   重视   发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