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淀妈妈,关于幼小衔接班,我的选择是……

咳咳,说个压力山大的事…


千姐今年九月份就要上小学了,我马上就是一个海淀妈妈了。实话实说,虽然我们并不是牛小,但在这么一个宇宙鸡娃中心,说完全不焦虑,是不太可能的。讲真,心态上,多少都有点被卷起来了。


讲个特别好笑的事儿,前两天千万亿的爸爸问我,“千姐马上是小学生了,咱要不要上一个幼小衔接?要不要报个学前班?”听这句话,我脑袋嗡一下就大了。


我恶狠狠的盯着眼前这个…勉强能分清3娃分别在哪个班的娃爸,反问他:“你说了一年了,该让孩子上学前班,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你知道究竟都衔接啥吗?”娃爸突然一下就呆住了,他说,“是啊,所以要学点儿啥呢?”


我和同事吐槽亲生爸爸对于幼升小的一脸迷茫,结果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这么些年的战友们也愣了-----“现在不让开校外培训,那幼小衔接还有必要吗?”


我太懂家长的心情了,娃马上要上小学,或者明年就要上小学了,一直还是傻玩傻闹的状态,一想到身边牛娃牛妈们的鸡血,难免都会犯嘀咕,忍不住心慌气短,脸红心跳。


我常在后台看到父母类似的私信:

作为海淀妈妈,关于幼小衔接班,我的选择是……

✓ 是不是一定要上学前班才能跟得上别人?

✓ 处于幼小衔接的娃们应该做点什么?看看“别人家多才多艺的娃”,自家孩子再不学点什么,就来不及了!

✓ 拼音数学英语语文,这么多学科该怎么衔接?


其实想让孩子在这阶段衔接得好,不是让孩子刷多少题,上多少课,报多少班,就能一定顺利通过这个阶段,想要让孩子这阶段衔接得好,要做好孩子心理准备+习惯准备+能力准备+学科素养储备,帮孩子玩中衔接就足够啦!


父母关心的问题


我采访了身边不少幼儿园、小学阶段的老师、校长和园长。这篇文章我将会回答大家关心的以下几个问题——


所谓的学前班和大班有什么区别?

学前班有什么坏处?

提前学习一年级的内容,真的有帮助吗?

幼小衔接,爸妈能做些什么?


1、学前班和大班有什么区别?


前几年大热点学前班,是分科教育,他会把数学、语文、英语拆解开来,把知识点和技能按小学阶段给孩子进行准备和预备。也就是说,提前学习


幼儿园大班则更多的是寓教于乐,通过游戏化、场景化的教学,将听、说、读、写的“前能力”培养融入其中,对孩子来说可能更习惯、更适应、更符合年龄发展规律。


2、学前班有什么坏处?


很多专家认为,学前班的提前“小学化”会让孩子提前进入集中式学习。而且学前机构大多数是校外机构,并不属于正式的幼儿园或小学,所以也经常会存在乱现象,会超前设置很多不符合课程大纲的教育方式。会让家长产生一种孩子学了很多,但是并不符合孩子实际需要的内容。这一点上也是存在隐患的,今年教育部严管的,就是“禁止孩子提前小学化”的过度教育状况。


3、提前学习一年级的内容,真的有帮助吗?


当孩子进了小学以后,由于知识点学前班都已经教过了,孩子会在学习中产生一种没有兴趣、烦躁,甚至觉得重复的学习浪费精力的情况。甚至有些孩子会陷入“一知半解”的状况,觉得都学过,太简单,反而没办法耐心扎实的掌握基础的知识。


“后劲”不足,就是学的太早。一年级学会了三年级的知识,三年级学会了六年级的知识并不见得是高效,可能会让孩子更有倦怠感,越学越没意思。


幼小衔接,父母能做些什么?


幼小衔接,衔接的不只是孩子,更是家长。家长比孩子,更需要幼小衔接。


想要孩子适应全新的小学的阶段,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具备心理,知识,习惯的准备。


父母先处理好自己的期待。刚到一年级,其实孩子状态智力能力都差不多,重点是帮助孩子适应和过渡,而不是突击和抱佛脚。幼小衔接,其实衔接的不只是知识,还有能力。不是孩子突然一下到了小学,就是具有适应力的小学生了,机构和课程只能在单项的训练上给到支持,核心在于家庭。尤其是这几年,过度鸡娃导致的压力,更需要父母投入精力,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幼儿园我们都说“开心就好”,可一快到了小学,发现周围很多家长早早为孩子完成了各种“幼小衔接”的学习准备,顿时觉得恐慌焦虑。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孩子好像就“输了”?


给孩子准备的4个“成长大礼包”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有诸多差异,孩子的心理发展、情绪和行为、思维能力在两个阶段也都有不同。比如更自理、更有独立意识、更有逻辑思维能力、更能照顾好自己像个“小大人”一样思考。最需要帮孩子准备4个“成长大礼包”——

1. 心理礼物:孩子进入新的心理自主期,帮助孩子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和老师家长“合作”很关键。帮孩子建立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就,自信,是最好的小学礼物。


2. 习惯礼物:生活、学习、卫生、睡眠,好习惯让孩子更有掌控力和自主感。


3. 知识礼物:帮孩子在互动中学习,语言文字、数学思维、空间基础都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阅读和生活体验中慢慢打下广阔知识体系的基础。


4. 能力礼物:自理能力、学习管理、安全保护、社交情绪等都是孩子成长到下一阶段需要装备的智慧背囊。


不上衔接班,并不代表“零准备”!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有诸多差异,孩子的心理发展、情绪和行为、思维能力在两个阶段也都有不同,“三岁入园,七岁入学”其实也与孩子的发展能力平均水平息息相关。


老话说“三岁看大,7岁看老其实也是说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包括学校、教学、老师、家长、孩子各方面都在这个过程里面彼此适应,相互磨合,实现孩子的进一步发展。


在孩子幼小衔接阶段最重要的是孩子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基础,让孩子尽量多接触与他的学科知识发生关联就够了。


不上衔接班,并不代表“零准备”!


学前教育是为孩子成长打根基的阶段,若因为一时心急挫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得不偿失。这时候更需要父母在平时多陪伴引导,不是在上小学的前一年才开始填鸭式灌输,而是要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性格、理解力,在整个幼儿园阶段、甚至是0-3岁阶段,就要开始做引导。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孩子不需要衔接,需要衔接的是家长,就像入园阶段一样,其实重点的不是让孩子上什么班上什么课。而是父母能够帮孩子进入状态,然后让孩子能够建立这种自信心,学会自理能力,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自驱力,顺应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让孩子有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些认识,同时能够慢慢的适应新环境新任务。既不超前也不落后,这样的衔接才是最健康的自然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幼小   好孩子   海淀   学前班   幼儿园   礼物   家长   父母   习惯   阶段   能力   妈妈   孩子   心理   小学   基础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