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可能有哪些危害?

#健康明星计划#

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和全程用药,它主要作用于糖代谢过程,通过减少肝糖输出,抑制糖异生,促进脂肪、肌肉等周边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而降低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降糖疗效可靠。此外,二甲双胍还具有一定减重作用,是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并可改善血脂谱、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二甲双胍还是联合治疗的基础药物,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可进一步获得明显的血糖改善,联合胰岛素可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风险。

常吃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可能有哪些危害?

二甲双胍缓释片不良反应包括:

  1.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二甲双胍缓释片在胃肠道内缓慢溶出、释放,发生率较低,多为一过性,大多数患者可耐受。
  2. 低血糖:单独使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但与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联用时,应警惕低血糖风险,注意定时、定量进餐。
  3. 肝肾损害:二甲双胍本无肝肾毒性,常用剂量使用,不会出现肝肾损害,但是肝肾功能受损可明显限制对二甲双胍的清除能力,从而使二甲双胍的血药浓度升高,乳酸酸中毒风险增加,故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二甲双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低氧血症者应禁用二甲双胍。
  4. 维生素B12吸收障碍: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造成维生素B12缺乏,建议长期用药者每年检测1次维生素B12水平,如缺乏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
  5. 乳酸酸中毒:二甲双胍所致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酸中毒非常罕见,肝肾功能正常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不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服用二甲双胍发生乳酸酸中毒的风险不高于其他口服降糖药。
  6. 其他:头痛、乏力等。
常吃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可能有哪些危害?

阿卡波糖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通过与α-葡萄糖苷酶特异性结合,抑制该酶活性,延缓小肠黏膜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通过改善餐后血糖而间接改善空腹血糖,减少全天血糖波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糖同时不增加体重,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使用,联合用药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也适用于1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不良反应包括:

  1. 胃肠道反应:阿卡波糖开始治疗时,尤其在较大剂量时,一部分糖类到达结肠,被结肠菌群酵解,产生含气产物,并引起肠道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腹胀、肠鸣音亢进、排气增多,是阿卡波糖常见的不良反应,小剂量起始,逐渐增量,可有效避免上述胃肠道不良反应。
  2. 低血糖:阿卡波糖不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当与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等胰岛素促秘剂或胰岛素合用时,可能发生低血糖,故须考虑减少上述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用量,当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发生低血糖时,饮糖水或进食效果差,应使用葡萄糖纠正低血糖反应。
  3. 肝功能异常:个别患者,尤其是在使用大剂量时(200mg,一日3次)可发生无症状的转氨酶升高,停药后转氨酶可恢复正常,罕见黄疸合并肝功能损害,建议有肝病史或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开始用药后的前6-12个月内应监测转氨酶变化,并避免使用上述大剂量。
  4.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服用阿卡波糖后出现红斑、皮疹和荨麻疹等皮肤过敏反应,应停药。
常吃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可能有哪些危害?

格列美脲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药物,属于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减少肝生成和输出葡萄糖而降低血糖,主要降低餐后血糖,也可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具有强效和长效降糖的特点。格列美脲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备选和二线药物,可作为二甲双胍不耐受或存在禁忌症的患者的起始治疗或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时的联合用药。

常吃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可能有哪些危害?

格列美脲不良反应包括:

  1. 低血糖:长期服用格列美脲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建议小剂量起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缓慢增量至最佳剂量,饮食要定食、定量,餐前避免剧烈运动,每天的运动量应保持稳定,剧烈运动或运动量加大时,应适量增加饮食量,一旦出现眩晕、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补充含糖食物纠正低血糖。
  2. 体重增加:长期服用格列美脲可导致体重增加,平均增加0.4kg-0.6kg,但是超重或肥胖并非格列美脲的禁忌症,对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格列美脲时,可以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利拉鲁肽、达格列净等具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不仅可进一步改善血糖,而且还可降低格列美脲带来的体重增加风险。
  3. 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长期服用格列美脲等磺脲类胰岛素促秘剂不会加速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相反可能还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4. 心血管安全性:长期服用格列美脲不但不会增加心血管风险,而且还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这可能与其不影响心肌缺血预适应有关,心肌缺血预适应是指心肌自身存在的由缺血本身触发的一种抗缺血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胰岛   酸中毒   转氨酶   血红蛋白   低血糖   胰岛素   乳酸   葡萄糖   血糖   心血管   抑制   患者   细胞   风险   功能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