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雷尼替丁,这5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雷尼替丁有哪些作用和用途?

雷尼替丁为选择性H2受体拮抗药,能竞争性地拮抗组胺与胃壁细胞上的H2受体结合,有效地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及由组胺、五肽促胃液素和食物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酶活性,还能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但对促胃液素及性激素的分泌无影响。雷尼替丁的抑酸作用是西咪替丁的5-12倍,具有速效和长效特点,对肝药酶的抑制作用较西咪替丁轻,相互作用少,适用于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复发,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缓解胃酸过多所致胃痛、烧心、反酸。

常吃雷尼替丁,这5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雷尼替丁有哪些不良反应?

  1. 与西咪替丁相比,雷尼替丁损伤肾功能、性腺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较轻。
  2.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突发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源性休克及轻度房室传导阻滞。
  3. 神经与精神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有发生严重头痛的报道。也可出现可逆性神志不清、精神异常、行为异常、幻觉、激动、失眠等。肝、肾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偶见定向力障碍、嗜睡、焦虑等精神症状。
  4. 消化系统:可出现便秘、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少数患者服药后可引起轻度肝功能损伤,停药后症状即可消失,肝功能亦恢复正常。曾怀疑可能是药物过敏反应,与药物用量无关。长期服用可持续降低胃内酸度,有利于细菌的胃内繁殖,从而使食物内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形成N-亚硝基化合物,并在有胃反流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感染。曾有报道发生伴或不伴有黄疸的肝炎,通常呈可逆性,也偶有发生胰腺炎的报道。
  5. 血液系统:偶见白细胞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停药后即可恢复,罕见粒细胞缺乏症或全血细胞减少的报道,有时会并发骨髓发育不全或形成不良。
  6. 代谢与内分泌系统:长期使用可致维生素B12缺乏。男性乳房女性化少见,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有极少报道提示可能导致急性卟啉病发作,所以有急性卟啉病史的患者应避免服用雷尼替丁。
  7. 过敏反应:罕见过敏反应,表现为风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热、支气管痉挛、低血压、过敏性休克、胸痛等。减少用量或停药,症状可好转或消失。
  8. 眼:有少数发生视物模糊的报道,可能与眼球调节功能改变有关。
  9. 皮肤:可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但多不严重,停药后可消失,另有极少数发生多形性红斑的报道。
  10. 肌肉骨骼:罕见关节痛、肌痛的报道。
  11. 其他:可引起肾功能损伤,减少用量或停药,症状可好转或消失。
常吃雷尼替丁,这5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怎样服用雷尼替丁?

  1. 十二指肠溃疡和良性胃溃疡:急性期治疗,标准剂量一次150mg,一日2次,早晚饭时服;或300mg睡前服一次。疗程为4-8周,如需要可治疗12周。大部分患者在4周内治愈,少部分在8周内治愈,有报道每晚一次服300mg,比一日服用2次、一次150mg的疗效好。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一次300mg、一日2次的治疗方案,用药4周的治愈率高于一次150mg,一日2次或夜间服300mg的方案,且剂量增加并不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长期治疗:通常采用夜间顿服,一日150mg。对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后患者,应进行一年以上的维持治疗,以避免溃疡复发。
  2.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急性期治疗,一次150mg,一日2次或夜间顿服300mg,疗程为8-12周。预防: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同时服用,一次150mg,一日2次或夜间顿服300mg。
  3. 胃食管反流病:急性反流性食管炎,一次150mg,一日2次或夜间服300mg,疗程为8-12周。中度至重度食管炎,一次150mg,一日4次,治疗12周。反流性食管炎的长期治疗,一次150mg,一日2次。
  4. 卓-艾综合征:宜用大量,一日600-1200mg。
  5. 间歇性发作性消化不良:标准剂量为一次150mg,一日2次,治疗6周。
  6. 预防重症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出血或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反复出血:一旦患者可恢复进食,可用口服一次150mg、一日2次,以代替注射给药。
常吃雷尼替丁,这5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常吃雷尼替丁需要注意什么?

  1.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 肝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偶见服药后出现定向障碍、嗜睡、焦虑等精神异常状态。
  3. 血肌酐和转氨酶可轻度升高,治疗后期可恢复至原来水平。
  4. 怀疑恶性溃疡的患者,用药前应先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5. 治疗周期超过4-8周尚须继续维持治疗者,应定期进行检查,以防发生意外。
常吃雷尼替丁,这5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雷尼替丁与奥美拉唑有何不同?

  1. 作用机制:机体主要通过3种途径促进胃酸分泌,即H2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和促胃泌素受体,激动这3种受体最终都要通过质子泵才能分泌胃酸,雷尼替丁主要作用于H2组胺受体,作用于胃酸分泌的一个分支环节,通过拮抗H2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主要作用于质子泵,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而抑制胃酸分泌。
  2. 抑酸强度和作用时间:奥美拉唑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抑酸作用强大而持久,可显著升高胃内的PH,使胃内达到无酸水平,作用时间可持续72小时,而雷尼替丁作用于胃酸分泌的一个分支环节,抑酸强度和作用时间均不及奥美拉唑。
  3. 作用特点:奥美拉唑对基础胃酸和食物刺激状态下的胃酸分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是通常人体在夜间迷走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促进胃酸分泌,因此,部分反流性食管炎或消化道溃疡患者容易出现夜间酸爆发,导致反流、烧心、腹痛等症状,雷尼替丁对食物刺激引起胃酸分泌疗效不佳,但可有效抑制夜间基础胃酸分泌,睡前服用,有助于缓解上述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4. 适应症:奥美拉唑抑酸作用强大,可提高胃内PH,可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提高胃液内抗生素浓度,常与抗生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雷尼替丁则对幽门螺杆菌无效。
  5. 安全性:在安全性方面,奥美拉唑常见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胃肠胀气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急性间质性肾炎、胃肠道恶性肿瘤、骨折、肺炎、伪膜性肠炎、B族维生素缺乏、低镁血症等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建议奥美拉唑应用最低剂量和最短疗程。雷尼替丁的总体安全性要优于奥美拉唑,但是容易产生耐受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雷尼替丁   组胺   幽门   质子   胃液   受体   胃酸   疗程   剂量   夜间   溃疡   症状   抑制   患者   作用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