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类药物,促进大脑微循环、保护神经元、恢复认知功能,改善痴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世界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突出,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另外还有血管性痴呆,如中风后遗症导致的痴呆等,也难怪人们会谈“痴”色变。

由于目前还缺乏根治痴呆的有效手段,确实有相当多的人采取消极的态度,认为反正治不好就随他去吧,一旦病情进展到中、晚期,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及不正常行为,搞得整个家庭生活一团糟,才想到就医求助。此时已为时太晚,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3类药物,促进大脑微循环、保护神经元、恢复认知功能,改善痴呆

胆碱酯酶抑制药

血管性痴呆与早期老性痴呆患者,都表现出脑内胆碱能功能缺失和学习记忆障碍现象,因此临床上用于治疗早期老性痴呆的药物也被应用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在欧美使用较多的是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卡巴拉汀。我国自主开发的药物是石杉碱甲,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早期老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神经元保护药

在血管性病变导致痴呆的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往往处于缺血缺氧等状态,使神经元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临床上应用神经元保护剂类药物,用于对抗外界损伤,修复神经元功能。这些药物包括尼莫地平、美金刚、罂粟碱、桂利嗪、烟酸生育酚酯、维生素C、银杏叶内酯等。

3类药物,促进大脑微循环、保护神经元、恢复认知功能,改善痴呆

改善脑部微循环药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管性痴呆病理变化为脑动脉硬化、狭窄、闭塞导致脑组织血流量下降,使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因此在临床上常用改善脑部血流循环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双氢麦角碱、环扁桃酯、萘呋胺、己酮可可碱、长春西汀、尼麦角林等。

目前,对痴呆治疗有效的药物中,最有依据的是胆碱酯酶抑制药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药,其他多为经验性治疗或缺乏高级别临床证据的支持。国外已上市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有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我国自己研制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是石杉碱甲,能明显改善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药目前主要有美金刚。

3类药物,促进大脑微循环、保护神经元、恢复认知功能,改善痴呆

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症患者普遍存在糖代谢及核酸、蛋白质、脂质等代谢障碍,因此,脑代谢激活药和脑循环改善药,特别是具有脑血管扩张作用的脑代谢激活药也成为治疗本病的可选药物。

这类药物的作用是减少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或改善血液黏滞度,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脑活素、二氢麦角碱类、双氢麦角碱、阿米三嗪萝巴新、甲氯芬酯、胞磷胆碱、吡拉西坦、心脑舒通片、银杏叶提取物等一些中药制剂。

虽然这些药物仍多为经验性用药,但能改善血管性痴呆的一些血管基础疾病所导致的症状,协同胆碱酯酶抑制药或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药的作用,也可不同程度地延缓疾病的进展。

3类药物,促进大脑微循环、保护神经元、恢复认知功能,改善痴呆

另外,目前在临床中使用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康欣胶囊(由女贞子、菟丝子、何首乌、黄精、黄芪、淫羊藿、当归、丹参、牡丹皮、菊花、山楂、酸枣仁等组成),水蛭通胶囊(由西洋参、水蛭、大黄、桃仁、琥珀、穿山甲、石菖蒲、枸杞子等组成),单方中药包括何首乌、淫羊藿、女贞子、杜仲、远志等,它们都在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总之,血管性痴呆的防治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控制危险因素,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对已经病变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目前认为疗效较好的药物是具有多靶点作用的治疗药物,其中包括我国自主研发的石杉碱甲。

3类药物,促进大脑微循环、保护神经元、恢复认知功能,改善痴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神经元   痴呆   尼莫地平   麦角   女贞子   乙酰胆碱   天冬   经验性   血管性   胆碱   微循环   受体   甲基   认知   类药物   抑制   药物   大脑   患者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