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乙状结肠癌患者看病信息,给大家带来的健康提示

患者的情况是这样的:

今天科室收了一位65岁的乙状结肠癌患者,既往他没有每年体检的习惯,去年三月份在我院查大便隐血是阴性。这次是因为便血过来我院做肠镜体检时,发现的乙状结肠癌,术前没有腹痛、腹胀、发热、进行性消瘦、乏力等不适症状,但追问病史时,说近几个月来有大便变细的表现。它的肠镜检查报告是这样的:退镜观察距肛门约60cm结肠可见一个大小约0.4cm息肉,表面光滑。距肛门约30cm结肠可见一个大小约0.8×0.8cm息肉,表面光滑。距肛门15至18cm结肠可见菜花样肿物,累及肠腔全周,至肠腔狭窄,内镜仅可通过,予活检送病理,组织脆,易出血。提示:1、结肠癌?2、结肠多发息肉。

一位乙状结肠癌患者看病信息,给大家带来的健康提示

肠镜检查

入院后,查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腹部CT示:乙状结肠处可见一长约6cm的管壁弥漫性增厚,结肠边缘模糊,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外周可见几个小淋巴结。肝脏未见明显异常,腹腔未见明显积液,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影。

这位患者的肠镜检查带给我们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从肠癌发病后的临床表现来说,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仍然是肠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肠癌患者早期最容易出现的不适表现。尽管肠镜检查发现患者乙状结肠癌并肠腔狭窄,但患者平时并没有出现令群众普遍熟悉的腹痛、腹胀等肠梗阻表现。但从肠镜检查结果分析,如果患者未主动来医院体检,患者由目前肿物累及肠腔全周,致肠腔狭窄,内镜仅可通过。随着病情进展,自然病程下出现肠梗阻是必然的事实。

一位乙状结肠癌患者看病信息,给大家带来的健康提示

结肠癌

从患者肠癌发病角度进行分析,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约60cm结肠可见一个大小约0.4cm息肉,表面光滑。距肛门约30cm结肠可见一个大小约0.8×0.8cm息肉,表面光滑。距肛门15至18cm结肠可见菜花样肿物,至肠腔狭窄,内镜仅可通过。这说明致癌因素是会影响所有的结肠粘膜细胞,而不是单纯影响局部结肠粘膜细胞,因此,才会出现多处结肠息肉的内镜表现。而入院后腹部CT检查提示:乙状结肠处可见一长约6cm的管壁弥漫性增厚,结肠边缘模糊,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外周可见几个小淋巴结。这说明越靠近癌变部位的结肠受累越明显。还有结合肠镜与腹部CT结果告诉大家,越是肠腔累及越严重的肠癌,发生淋巴转移的风险就越大。

从肠癌进展来分析,患者去年三月份到我院住院行粪便隐血检查阴性,到今日肠镜与CT检查提示患者中晚期肠癌的事实,时间长度不足两年。说明肠癌疾病,从正常肠粘膜细胞到肠癌细胞的过程是漫长的,但肠癌细胞突破人体免疫屏障,由早期进展到中晚期肠癌的时间,却是非常快的。

一位乙状结肠癌患者看病信息,给大家带来的健康提示

结肠癌

来自这位肠癌患者信息,提醒大家的肠癌防治建议

1、超过40岁以上的人,都是肠癌的高危人群,应该每年进行肠癌筛查。最便宜的肠癌筛查方法是粪便隐血免疫法。理想的肠癌筛查方法是肠镜检查,对于担心肠镜有创检查痛苦的人来说,比较理想的肠癌筛查方法是粪便肠癌DNA检查。

2、手术只能解决肠癌局部病变问题,它解决不了全部病变结肠粘膜细胞的问题。再好的抗癌药也是消除癌细胞,也一样改变不了病变结肠粘膜问题。因此,避免肠癌致癌因素的危害,才是真正防治肠癌疾病的关键

安全健康的进口奶粉 ¥49.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乙状结肠   隐血   患者   结肠   淋巴结   息肉   肠癌   粘膜   肛门   粪便   狭窄   光滑   细胞   表面   大小   提示   健康   游戏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