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4代人在农村做非遗美食,3元1块火了上百年,一天流水60000元

民间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关于二月二,各地有不同的习俗,而在天津的传统就是吃煎焖子、烙饼、炒鸡蛋和豆芽菜。什么是焖子呢?焖子的雅称叫龙鳞,是一道寓意极好的菜。这虽是起源于河北,但在北方很多地方都盛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天津的绿豆焖子吧。

天津4代人在农村做非遗美食,3元1块火了上百年,一天流水60000元

列入非遗的美食

焖子这个菜,据说是一百多年前由门氏俩兄弟偶然间制成的,因为制法是用油煎焖,又取“门”的谐音,于是取名叫“焖子”。天津人喜欢把这道菜跟“龙”联系在一起,煎焖子也叫作煎龙鳞,寓意除害降祥瑞,春耕繁盛,人丁兴旺,焖子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祝愿。焖子也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食,地位卓然。

天津4代人在农村做非遗美食,3元1块火了上百年,一天流水60000元

手艺复杂极少人能学会

在天津一个普通的农村里,有位大爷就在自己家制作焖子,且名声大噪,销量惊人。焖子是用纯绿豆做成的,而且要先浸泡使之发芽,然后去皮去壳去肉,只取胚芽,提炼出淀粉。水烧至70度,加碱面,这样可以去除掉酸味。煮好的浆过筛子,滤掉误入的绿豆杂质,以及可能没有去除干净的豆皮豆粒之类的,比筛子筛得还细腻。过滤好的豆浆入锅煮,十几分钟就煮熟了,然后不停地搅拌成糊状,将糊盛进碗里,冷却后凝结成块,就成了焖子。

天津4代人在农村做非遗美食,3元1块火了上百年,一天流水60000元

这样一大锅酱汁,能做出500多块焖子,一天要做十来锅。大爷说这门手艺是家里长辈代代相传下来的,他是第四代传人,自己也已经做了将近50年了,日日如此。这门手艺看着简单其实处处难,尤其是出团这一步,极少人能做好,家里7个兄弟姐妹只他一个人学会,如今他也在慢慢地教给女儿。

天津4代人在农村做非遗美食,3元1块火了上百年,一天流水60000元

日流水达6万元

每块焖子售价是3块钱,大爷每天要最多要卖出2万块,算下来每天的流水都能达到6万元。这还只是零售的数量,一直不做批发,因为量太大了确实做不过来。做好的焖子成胶白色,果冻状,弹性很大,随便摔也不会破。天津的绿豆焖子吃法多样,煎 茶 烹 炒,配青菜,配海鲜,都行,看自己的口味随便怎么做都好吃。

天津4代人在农村做非遗美食,3元1块火了上百年,一天流水60000元

看完焖子的做法,其实就是绿豆凉粉,只是叫法不同,可惜是半成品,没法现场尝试,不知道天津的这个焖子做成菜好不好吃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天津   豆粒   雅称   流水   人丁兴旺   美食   烙饼   天津人   寓意   手艺   绿豆   大爷   好吃   随便   家里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