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反常识》——邓肯·J. 瓦茨(2)

4 用常识解释历史事件产生的误区

1、我们总是在知道结果之后,再去反向推导事情发生的原因,所以我们无法确定这些解释有多大的解释能力,或者它们仅仅只是一些简单的描述罢了。

2、后此谬误(Post Hoc Fallacy):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如果事件A出现在事件B之前,必然是事件A导致的事件B。这是一种以结果解释原因的理论。

3、常识和历史共同产生了一种根本不存在的因果错觉。一方面,常识可以很好地做出合理解释,无论是关于特殊之人、特殊特性,还是特殊条件。另一方面,历史会有意摒弃大部分事实,只留下事情的主线来进行解释。因此,常识解释似乎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有些事情会发生,但实际上,这些解释不过是对已发生事情的描述罢了。

5 从常识思维到反常识思维

1、在任何特定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放大微小的随机波动,从而产生无法预测的结果。

2、当我们尝试用概率来思考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时,会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会偏好于那些对已知结果的解释,而忽略其他可能性

3、做正确的预测和预测准确同样重要。预测事件的重要性不仅需要预测事件本身,还要预测那些使它们具有意义的社会过程的结果。

6 常识让你先预测,但你应该快速反应

1、在预测时,人们不该使用的方法就是仅仅依靠个体的意见,尤其是自己的观点。原因是,尽管我们善于发现与某个特定问题相关的因素,但却不擅长衡量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2、伟大的战略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最初的远见是否正确,但要提前预测到这一点,就不是有多难的问题了,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

3、高层应该把所有时间都放在管理战略不确定性上,而把运营计划交给各部门负责人来制定

4、在构成我们社会和经济生活大部分的复杂系统中,最多只能可靠地预测出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7 常识让你先规划,但你应该不断试错

1、鲱鱼策略(Mullet Strategy):一种社交新媒体营销策略,是指生成你的主渠道之外的目标内容,以符合某些社交媒体网站或社区的口味。

2、我们不应该把实验当成一种要么产生“答案”,要么“没有答案”的一次性实验,而应该把它看作一个内嵌在所有事物中的持续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3、“高度现代主义”观念的主要缺陷在于,它忽视了与作用环境相关的局部知识的重要性,而倾向于建立僵化的因果关系思维模式。制订计划时依赖的知识必须建立在具体应用环境的基础上。

4、自助法不仅可以找出哪些方法是有效的,还能确定在移除了某些故障、解除了某些限制或者解决了系统中其他地方的问题的情况下,哪些方法可能起作用。

8 常识让你追求结果,但你应该系统思考

1、一个良好的计划可能会失败,一个糟糕的计划也可能会成功,这只是机遇罢了,所以在判断计划好坏的时候,我们既要考虑到其本身的优劣,也要考虑到已知的结果。

2、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种现象。该术语常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3、我们看到的相似之处很可能与我们的心理偏好没有多大关系,而只是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有限机会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马太   邓肯   鲱鱼   常识   可能会   美文   概率   社交   重要性   思维   事情   原因   发生   事件   计划   方法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